站务管理 回复本帖
林儿

林儿 探花

  • 220

    主题

  • 1300

    帖子

  • 15764

    积分

关于诗歌之我见

2017-01-08 19:40:16

   简介:孙述考,字硕勋,又字鸿儒,子文,一乔。号东海崂主人,山东青岛人。研究生毕业,中文专业,文学学士。教师、画家、书法家、中医神经导能疗法创始人、国学专家、作家兼诗人。从小喜欢艺术和文学。创作诗词歌赋一万余首,受到人们喜爱。在几十余家诗歌网络平台发表过诗作与文章。作品传播海内外和海峡两岸。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在历史上继贾存仁将李毓秀的《训蒙文》改编为《弟子规》以后,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增编,《孙述考增编<弟子规>》四千余字,比原文增加了三千多字。将孔子的《论语》参差不齐的文言文改编为三字一句的《诗论语》,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体式上的改编。将洪应明《菜根谭》改编成《诗译<菜根谭>》等等,对中国国学是一个贡献。勤耕不辍,创作书画作品几万幅。用二十五年的时间,创立神经导能中医学流派。

                          

                    关于诗歌之我见

              星月诗话社团孙述考(主讲)

  一、论诗歌的雅俗共赏
  诗歌,作为一种文体,自古以来被人们理解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样式。在人们的心目中,它和词赋具有同样的心理认同。相对而言,词赋在对雅的要求上比诗歌更严格一些。正是因为诗歌介于雅和俗之间,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个生命力一方面在于诗歌的创作群体,写诗的人不分年龄、不分阶层、不分学历、不分民族,只要热爱生活,擅长写诗基本的技巧,都可以成为一名诗人。另一方面,因为诗歌既高雅又通俗,所以它拥有广而众多的受众。这个受众群体中也是没有各种限制的。雅俗共赏让诗歌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什么是雅俗共赏?雅俗共赏出自明朝孙仁孺《东郭记?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谓兼具优美、通俗之品格,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因此,在这里的雅不是一种普通的美,我们可以理解为雅致、格调高、水平高而优美,雅很显然,不像小家碧玉,而更像有品味、有涵养的大家闺秀。正是因为诗歌的这一特定属性,决定了诗歌较高的文学地位。在古代,上至宫庭下到民间一些隆重活动,诗歌成为人对神祭祀时、君臣之间文字往来、宫庭吟咏娱乐时的一种重要文体。登大雅之堂,奠定了诗歌的文学地位。
  在周朝时,诗歌就分为风、雅、颂三类。风,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诗经》中共收录160篇,大部分是民歌。其中,一种诗就叫雅,雅是指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这一点来看,在中国的古代周朝,把贵族创作的诗歌和少数在民间创作的很有品味的诗歌,直接更名叫雅。这也从历史上找到了诗歌在雅的界定上的一个见证。
  诗歌雅俗共赏中的俗,通俗易懂的意思,而不是庸俗,更不是低俗。诗歌为什么要通俗?这与诗歌具有一种交际的属性有关。因为,诗歌一种语言形式,是诗人创作出来,让别人赏读的。从诗人本身来讲,诗言志。即诗歌是表达或抒发诗人思想感情的。既然如此,诗人的出发点就是要让别人从他(她)的诗中理解诗人的情感,引起一种思想或心理上的共鸣。本于这一点,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就要照顾到受众的理解能力。因此,通俗易懂是通往读者心灵的一座桥梁。
  春秋时期,有首歌曲叫《阳春白雪》,又名叫《阳春古曲》,是春秋时期“乐圣”晋国的师旷所作。《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阳春白雪》琵琶大曲的代表作,其特点是综合应用琵琶文曲、武曲的表现手法和演奏风格。在战国时代成为楚国的高雅乐曲;亦指高深典雅、不够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汉刘向在《新序》卷二《杂事第二》中说:“辞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陵采薇,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而已也。”这个典故告诉诗人们,诗歌并不是越雅越好,曲高和寡。所以,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读懂自己的诗,一定要做到雅俗共赏。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
  当代诗歌,进入一个百花齐放的时期,各种诗歌样式争奇竞秀。诗人们用自己的审美和独特视角关照生活,感慨人生,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以飨读者。为社会创作出宝贵的精神食粮。只要诗人们在创作过程中,把雅俗共赏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学观,就一定能创作出更多更好既高雅优美,又通俗易懂的诗歌,而且会流传久远。
  
  二、论诗歌是对母语的继承与发展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承,离不开对它自身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每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和正在创造着自己的文明。而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无论物质方面的还是精神方面的,要传承都要通过自身的文化诠释。而在这种文化诠释中,各民族的语言,无疑是最重要的标识。没有语言标识,就等于没有民族国籍。在这种标识中,有非语言的民族符号,但是,最重要的是文字上的标识。这种标识是民族与民族之间和民族代表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区别。
  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上,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有的甚至要遭到外族或外邦的入侵、屠杀、抢掠和灭绝。但是,只要这个民族有自己独立的语言体系,只要这个语言体系劫后余生,这个民族仍然有希望存活下去。因为,语言是本民族交流交际的工具,是统一本民族思想、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有力武器。即使,这个民族被统一,只要这种语言存在,而且,被当代人和后人不断继承下去,这个民族在融入一个国家多民族大家庭的同时,仍然会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所以,语言是民族思想的传播者,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是民族文明的诠释者。
  在一个民族文化不断传承的过程中,这个民族单靠口头语言的传承远远不够,口头语言,由于方言以及口头表达者的差异,存在着很多的不准确性和随意性。因此,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主要靠书面文字的规范性传承。在这些规范性的文字中,就包括文学语言和非文学性语言。从宽泛意义或广义上讲前者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报告文学、词、赋、传记、历史著作、信笺、政治纲领、法律条文等,后者包括产品说明等。由于文学语言在一个国家和民族各个方面的广泛使用,成为这个国家和民族如同空气一样重要的工具。
  诗歌无疑是这个民族语言传承上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从产生那天起,就具有担负口头有声语言和书面文字语言传承的双重意义。为什么这么讲?因为诗歌,由于它是一种在形式上结构短小、精悍,在语句上凝炼、概括,在词汇上活泼、优美,在修辞手法上广泛地运用比喻(明喻、暗喻、借喻)、象征、排比、反复、通感等,在用韵上,尤其是古诗词,非常讲究对韵脚的使用,使诗歌朗朗上口,古诗还讲究平仄、对仗,使诗歌越发走向精致、规范与优美,用最简短的语言以及它的结构形式,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思想感情。因此,诗歌广受欢迎,成为自古以来文学中的宠儿,骄骄者和长青藤。
  中国的诗歌,无论古代文言诗还是现代白话诗,这两种形式,只是在运用古今语法上发生了变化,在文字的继承上,都运用汉民族的方块文字。因此,古诗和现代诗,在对民族母语的继承与发展上,具有同样的意义。
  中国当代诗人,要深刻认识诗歌是汉民族母语传承的有力的文学工具这一思想,提高民族觉悟,树立爱国意识,深入群众,体验生活,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脍炙人口诗歌,让人民群众能读懂、愿意读,不断带动和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学品味,用健康的文学思想去鼓舞人民群众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今天,有感而发,从诗歌与母语传承角度进行剖析,愿对诗人们有所启发与帮助。
  

  三、论诗歌的出发点与归宿诸问题
  

  诗歌是文学体裁之一,是文学体裁中在形式上最简短、在意境、哲理或抒情上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以竖排为其基本结构,也有横排结构形式,以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为代表。
  由于诗歌的结构活泼,形式优美,再加上很多诗歌用韵严谨,朗朗上口,所以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文体。
  诗歌在创作上,它的出发点是什么?落脚点或归宿又是什么?这个问题诗人们必须搞清楚。因为它关系到诗人的文学观的问题,这也直接影响到诗人对诗歌的取向问题。
  古人说,诗言志。即诗歌是抒发诗人思想感情的。从这一点上来看,诗歌的出发点应该是诗人的本心。一首诗歌即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表达,即在某个地点、某个时间,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诗人,对某事、某人、某物,用什么样的语句、用什么样的词汇、用什么样的感情去表达,带有很大的特定性。所以,对一个诗人来说,诗歌具有不确性。这与诗人此时此境的思想感情的定位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换一个时间或地点,这首诗就要发生变化。这与小说与剧本根据人物性格变化的情节性推理还不太一样,后者更趋于理性,而前者却注重感性。
  作为一个成熟的诗人,都有一种担当意识。也就是诗人的诗歌创作无不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休戚与共。所以,诗人的创作已成了一种习惯性的写作方式。诗人的文学观即在创作过程中,始终站在为人民而创作的思想高度。也就是说,写诗就是为人民群众看的,已成为了一种自觉意识。从这一点上讲,诗歌的出发点即为人民大众而创作。
  作为诗歌的受众,这是一个很宽泛的群体,是绝大多数而不是代表少数。也就是说诗歌不是为某一小部分人而写(诗歌有特定对象除外)。因此,作为诗人,一定要兼顾诗歌的雅俗共赏。雅,即高雅优美。俗,即通俗易懂。作为诗人,在遣词造句上,不要为标新立异而打破广大民众对语言的意义上的约定俗成,不要打破广大民众的审美习惯。这一点,古代诗人做得就很好。王安石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和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些诗中在选词上反复推敲,但这个咬文嚼字并没有打破民众对词汇的约定俗成,而是在这一范围内,做到了“语不惊人誓不休”。
  当代诗歌进入一个百花齐放的大好时期,各种诗歌样式并存。诗人根据自身的写作习惯,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歌。在这里,我们欢迎和保护任何诗歌形式的创新与发展。每一首诗歌都倾注了诗人的心血和汗水。
  诗歌的落脚点或者归宿又是什么?一句话,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也就是说,诗歌的最后使命即为人民群众服务,为鼓舞人民群众的生活热情,正确引导人民群众去追求真善美,去为人民群众创造一种精神食粮。
  人类从古到今,始终在坚持两条路线并行不悖,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诗歌是人类丰富与完善自身精神生活的文学体裁之一。从这一点上讲,诗歌的思想的健康性应排在第一位。思想不健康的诗歌是很难被广为传播的,更很难传承,即使这首诗有多么惊俗的语句或词汇。人民群众的眼光是亮的,这个亮即是一种严肃的评判。
  谁才是诗歌的最终评判者,人民群众!所有真正好的诗歌,不是哪一个或哪一些人说了算,而最终要落脚到人民群众中去,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评判者,同样也是文学的评判者,诗歌亦然。
  所以,诗歌的出发点是人民群众,落脚点或归宿也是人民群众。今晚,与诗人们谈一谈这个问题,愿对诗人们有所启发。
  
  四、论诗歌与生活
   
  诗歌是文学体裁之一,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但不是一面机械的反射镜,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诗歌亦然。
  诗歌作为一种在形式上非常简练,在修辞上非常考究,在表情达意上非常丰富的一种文体,它与生活确切地讲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作一下探讨与分析。
  第一,诗歌是诗人内心的一种反映。诗人是人类生活中的一员,生活是诗人的舞台。诗人在生活中,也要经历大自然与社会双重考验。在诗人的感受里,都要留下喜怒哀乐等感受。诗人借助诗歌这种文体间接或直接表达自身的这种感受。对于这种感受,在写诗时,诗人可以从正面来表达,有时也可以从侧面来表达。比如,诗人或者平铺直叙,或者直抒胸臆,或者采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让诗歌变得直白,也可变得委婉、含蓄甚至隐晦。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诗歌都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映。这种反映的媒介即诗人个体对生活的感受。
  第二,诗歌是对生活的一种关照。诗歌源于生活。如果把诗歌比喻成一支泉水,那么生活就是诗歌的源泉。所有的诗歌,无论古今中外的诗歌,无论叙事、抒情还是哲理诗,都是对生活的一种关照。这种关照即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无论诗人在诗中对生活中的人、物或事是赞美、批评、批判或憎恨,其实都是诗人对生活本身的一种关照。只能说诗人表达的情绪不一样。而关照生活却是客观事实。
  第三,诗歌是诗人内心对修养的一种追求。诗歌自古以来是王侯将相和文人墨客相互交流或表情达意的一种文体,所以,诗歌与琴棋书画一道成为人们追求高雅情趣的一种方式。诗歌成为诗人对提高自身修养的一种非常必要选择。因为诗歌水平代表了诗人本身的一种文化水平,能彰显出诗人内心丰富的世界。诗歌成为诗人思想内涵的一种反映,成为诗人不断追求修养的一种文学途径。
  第四,诗歌是诗人代表社会某一层面抒发的胸臆。诗歌作为一种文体,即可以是代表一种个体的表达,也可以是代表社会某一种层面的表达。比如,古代诗人代表奴隶阶级对奴隶主发出的抗议。比如诗人代表工人阶级或农民阶级分别对资本家和地主发出的抗议等。这种表达方式,在不同历史朝代和历史时期,代表的层面往往不同。
  第五,诗歌是对历史和现实生活对照后发出的反思。诗歌既然是一种文学体裁,文学关照历史与现实,所以它与历史和现实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把历史和现实比喻成一个坐标,那么,历史是条纵轴,而现实是条横轴。诗人通过诗歌,对历史的开掘和对现实的关照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种比照。因此,诗歌往往成为这种比照后产生的思考的结晶。所以,诗歌所表达出来的幸福或痛苦是有历史与现实所参照的。
  第六,诗歌是对生活的一种哲学总结。人们常说,文以载道。即文学是思想的载体,或者说文学是传播思想的一种媒介。而大凡思想,都是对生活的一种总结。这种总结,不是一种繁琐的叙述,而是一种高度的凝炼的概括。这种从诗歌中表达出来的总结往往上升到一种哲学高度。哲理诗就是这么产生的。哲理诗在诗歌的发展史上,已经成为与叙事诗、抒情诗并驾齐驱的三辆马车。
  第七,诗歌是对人类生活的一种共同的追求。马克思对人类的总结即追求幸福。歌德在《浮士德》最后章节中也表达了这一意思。有人把诗歌的最高境界比喻成诗意地栖居。从诗歌所反映的思想来看,诗歌用巧妙的语言、优美的词汇、恰当的修辞方法往往创造出一种美好的意境。这种意境即有生活的影子,又远远高出生活,成为诗人心目中一种美好的世外桃源。而诗人这种遐思与追求,实质上也代表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共同追求。
  今晚,我从诗歌与生活这个角度与诗人们进行剖析和交流,愿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最近我写了《诗论》、《诗歌泛论》、《诗歌为谁而写》、《关于当代诗歌》、《论诗人的担当》、《让当代诗歌之花盛放在祖国大地》、《用诗涵养中国》、《论当代诗歌与世界接轨诸问题》、《打造当代诗歌的诺亚方舟》、《诗人是诗意生活的缔造者》、《让诗思与生活同飞》、《论诗人的孤独》、《论诗歌的再创造》、《论诗歌是诗人与灵魂的对话》、《论诗人的特质》、《论诗歌的三重境界》、《让诗歌走进人民群众中去》、《从诗歌的渊源的庄重性说开去》、《诗歌纵横》、《论诗歌的出发点与归宿诸问题》、《论诗歌与生活》等诗歌论述文章,反复阐述诗歌存在的各种问题,大家可以在网上各种诗歌平台去搜索阅读,或许对诗人们,尤其是年轻诗人有所帮助。
  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