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评论部 回复本帖
湖北武戈

湖北武戈 进士

  • 55

    主题

  • 2067

    帖子

  • 10569

    积分

【半月一评】2017年第22期

2017-12-17 20:37:27

学学如何写剧本

 

各位观众,各位听众,大家晚上好!今天的天气虽然很冷,但是,我们的赏析课堂却很热烈,热得我的头上都冒汗了,也可能是兴奋的、紧张的。为什么会兴奋和紧张呢?这是因为我们的赏析课堂开办以来,好像还没有评过剧本,至少是我没有参加过剧本赏析。因此,感觉到好兴奋好紧张哦!还好,我们秋月菊韵社团的社长叶雨女士带着社团的一班人,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剧本赏析,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赏析,学学如何写好剧本做好戏吧。

那么,先让我们认识一下今晚的两位主角:


主评文涯,实名张锁军,河北省作协会员。河北省定州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定州市散文协会副会长。江山文学网秋月菊韵社团散文主编。

近几年作品:主编论著《个性化读与写》,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著作《必背古诗文》,河北美术出版社2009年出版;主编论著《个性化写作》上下册,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社科类著作《画里画外话楚辞》,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出版,确定为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百部书之一,列入书目,全国新华书店发行。著作《中学生文言文读本》,河北美术出版社2015年出版。著作《书香致远》散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年出版。

 

作者逝者如斯,本名柳伟,江西九江人(还是我的老乡啊,我的祖籍是九江五陵县鲁溪镇)。一九六七年十一月出生于风景优美的石钟山脚下。一个自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做着作家梦的顽固份子,就算后来碰得头破血流,仍不知悔改。喜欢读书,旅游,摄影,交友。一九九六年开始下海,从事过很多职业,到过很多地方,尝遍人生的酸甜苦辣。二00二年接触网络并开始写作,已出版文集《柳絮池塘风正轻》。零六年至零九年从网络消失,几乎未动笔写过一个字,直至经好友推荐进入江山,才感觉找到了真正的家,找到了一片属于我的精神乐园。他说:江山人才济济,我要虚心学习,不断进步,如斯借此机会由衷地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厚爱与帮助,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各位一起齐心协力,让江山变得更娇,更美。

【菊韵】乡音无悔(微电影)http://www.vsread.com/article-744807.html

首先有请我们的主评老师文涯先生闪亮登场,掌声有有请!

 

主评文涯:微电影剧本《乡音无悔》创作艺术摭谈

 

逝者如斯先生的剧本被评为绝品是当之无愧的。无论在剧本的形式和内容方面都堪称微电影剧本的范本。

从创作形式上来讲,人物活动空间的营造,个性化人物对话的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闪回手法的巧妙运用,细腻的动作描写,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从内容上来讲,剧本主题思想的把握,故事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等方面都是恰到好处。

一本优秀的微电影剧本是精彩电影的前提和基础,而场景描写、人物、对话和动作描写则是剧本中见功夫的重要环节。

微电影剧本这种提前用文字表述和描绘未来微电影影片内容的文学体裁。对剧作者的要求是很高的。《乡音无悔》剧本可以说“拍点儿”很高,具备了拍好一部微电影的诸多条件。剧本脉络清晰,虽然没有分幕来写,但基本上还是按照三幕式的形式来安排情节的:即人物出场及介绍。先开启故事:即按照赵国庆,其儿子、媳妇、孙子,邻居孙老师等人物的先后出场来开启和推进故事情节的;接下来是设置矛盾冲突,以此使故事情节展开并推进:空巢老人的情感产生与发展,乡音文化的整理与传承,儿子儿媳的对乡音的反对;然后,就是冲突得到了解决,即年轻人对乡音传承及老人间情感的理解与支持,诸事均得到圆满解决,是一个喜剧结局。

此间,有剧情的悬念与冲突,剧情得以有看头,读者才会有深思。悬念设置会让读者不停的追问你的人物要干什么,要怎么干,而剧本设置诸环节的任务就是引诱他们去想。比如,剧本中设置孙老师送包子的环节;设置赵国庆进行乡音调查的环节;设置赵国庆和孙老师情感发展后的顾虑等,都是在给人们一个悬念,这一系列问题能解决吗?

这就是剧本,某人想实现某种愿望,但中间有困难阻碍他。或者你想做什么,但是有人或有东西阻碍你的达成。这就是剧本矛盾形成,这就是微电影剧本的看点儿。

《乡音无悔》剧本在刻画人物方面,也是符合微电影剧本设置人物方法的,即没有过度地拘泥于人物的过去,对老赵和孙老师的过去提的很少,而且对人物性格也尽量简写;也没有过多地关注人物的年龄,曾经的工作状况和人物的社会关系及经济状况等。而是做到了让这两个主要人物在行动中完善性格,让人物做些出人意料的事去增加看点,即把人物置身于冲突中,让人物的行动符合剧情,这样才真是可信的。下面分几个方面具体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设置环境,为人物的出场与定位做铺垫

剧本让人物出现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单身的生活平淡无奇,平静依然。剧本一开始连用八个“一”来交代主人公赵国庆的生存状况“一套三居室的房子,客厅很大,只有一台电视机、一套沙发、一台落地扇、一张餐桌。(特写)餐桌上摆有一盘花生米、一盘炒青菜、一双筷子、半碗吃剩下的米饭。”

老人生活的环境让我们一目了然。而这个小环境又存在于一个大环境里——剧本开始的一组镜头,交代了人物生活的自然环境,有山、有水、有公园,有火车站,有街道和川流不息的人群。紧接着出现画外音,“这是一个座落于鄱阳湖入长江口交汇处的小县城……”接下来,又交代了主人公生活的社会环境,特别指出,这座小城正在发展,为“发扬民俗,传承文明”而努力。这就为后面的故事情节设置了环境,埋下了伏笔。也正是这个特殊的环境才会出现本文的特别的故事,而正是这个故事,反应了当代社会一个深刻的主题。

 

二、写好故事,为表达中心主题服务

微电影与其他文本类叙事存在差异,它是利用现代媒介材质运用光与影刻画出生动、形象、立体、多维的影像,而这些形象是靠叙事来完成的。由于微电影的叙事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微电影剧本要运用好“开门见山”的叙事方式。   

简而言之,《乡音无悔》就是叙述了一个空巢老人的家庭琐事。开门见山讲故事。

空巢独身老人赵国庆是位退休老干部(局长)。剧本以他和孙老师的交往展开。两个单身孤独的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相知相近,相互关怀,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但是,老赵有担心,孙老师也有担心,两人一直忐忑不安地交往着。随着儿子儿媳的回家探亲,儿媳的发现,儿媳的通情达理。儿子为老赵解开心事,老赵才如释重负,高兴起来。小两口,聊天中,纠结起孙子的归属。起因在老赵的孙子学说湖口话。老赵热心于搜集湖口话,并且积极去整理,让孙子学说方言,并想让孙子留在身边。小俩口为此起了纠纷。随着情节展开,老赵下乡受伤,孙老师细心照顾。并且也照顾小孙子,二位老人与孩子融洽地生活在一起。小俩口的意识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并决定回家,为湖口的发展出力。老赵也成为搜集整理传承湖口话的功臣。剧本故事以喜剧的形式结束。故事虽然交代的是家庭琐事,但反应了一个大的社会问题,也就是空巢老人问题……

空巢老人问题,是社会的焦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进入快速转型时期,新的社会矛盾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入城市,甚至流入国外。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许多人没有太多时间用来陪伴老人。这样,大社会变迁也导致了小家庭情况的突变,在这个大背景下,空巢老人家庭纷纷出现。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也许就看到了未来的我们,我们就能想象到一种现象:一个个伶仃踯躅的身影,一张张温馨慈祥的笑脸,映在我们的眼前。他们孤独地拄着拐杖,颤巍巍的走在风雨中。

剧本中就有这样的情景:“赵国庆的背影,一个人在路上走着”“电视机开着,赵国庆穿着背心短裤,身上斜搭着一条浴巾,头靠沙发,睡了,睡梦中发出匀称的呼噜声。”“外面天还未亮,赵国庆手拿拖把,正弯着腰拖地。隔几分钟,赵国庆直起身来,拿右手捶打着腰部,累得直喘气”等等。这些连续的镜头,让我们感觉,他是一个人的家,艰难拖地的老何啊!谁是您的儿女呢?

剧本的也给那些在外的孩儿们一个警示:常回家看看,给老人更多的关爱。或者选择像剧本结尾老赵得儿子一样,想办法回家创业,让老人晚年不再孤单。

其实,剧本也在一步步给我们描绘出温馨的画面:老汉正在孤独之时,笔锋陡转,出现了一个画面“孙翠英老师手里提着一袋包子,朝赵国庆走来。”这是,多温馨的画面啊!可见这一温馨的画面是有铺垫的,两位老人已经到了相互照顾的阶段。他们的生活随时在发生一些互相照顾的事,如“带人来求见”“开锁事宜”“病后照顾”等等。两人通过来往,交流,关系逐渐拉近,称呼也发生了改变,孙翠英老师嗔怒地称呼老赵为“老东西”了。这样,从言谈话语中,我们又发现一个问题,进入老年阶段的老人独居在家,处于情感需求的无助状态。他们多么渴望有个“老来伴”相互伴随、相互照顾啊!

因此,剧本从这对空巢老人的生活入手,从他们的情感世界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让我们清楚的理解到所有老人其内在情感和外在行为的一致性。

剧本就抓住这点,极力促成孩子们的理解,达成喜剧的结局。这个看似是小家庭里的小问题,反应了大的主题。从根本上来说,也反映了在农村地区机制的缺失。而解决这个问题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

 

三、个性化的对话描写,巧妙地引出文化拯救与文化传承的问题

乡音无悔,亲情无价。剧本从爷孙俩电话对话巧妙切入,引出了空巢老人这个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剧本中富有个性的台词,既塑造了丰满人物形象,真实反映了时代特点,又强化了剧情的感染力,深化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个令人深思的社会命题。

乡音文化,是人类村落型生活后,与周围环境和群体所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固定表达格式。其实,细细思量及体悟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乡音具有可以打点乡愁、慰藉心灵,传达励志价值观、提升抗压能力,增强亲切感和归宿感。

剧本中的老赵对家乡的乡音展开调查,本身除了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外。他的发言,就一语道破了他的行动初衷:“整理和研究湖口方言,光大湖口声音,是一件前无古人、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我举双手赞成!我们要让湖口的九零后、零零后们,能听懂湖口话,会说湖口话,不管将来他们在祖国的哪个城市落地生根,也不忘乡愁,不忘自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口人!”他的慷慨陈词,言明了他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于是,他说了就做,剧本中,巧妙地安排了八个连续画面来演赵国庆的为家乡话而奔走的行动。

乡音承载着文化。方言是汉语言丰富性和多样性的体现,它的存在维系着文化多样性。一个地方的方言,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思维方式,是不可复制的。记得胡适先生在《〈海上花列传〉序》中对于方言的精妙有着独到的描述:“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古文里的人物是死人,通俗的白话固然远胜于古文,但终不如方言能表现说话的人的神情口气。”

所以,剧本中人物的对话就是以方言来显示个性的。以下是剧本中一个温馨的画面,祖孙教学地方话。

家里只有赵国庆和孙子赵环。赵国庆在教赵环说湖口话。

【赵国庆】(认真地)吃饭,湖口话是叫“恰饭”——

【赵环】(跟着学)恰饭——

【赵国庆】(眯起眼睛)睡觉,湖口话是叫“困醒”——

【赵环】(睁大眼睛)困醒——

【赵国庆】(迈开脚步)去外面玩,湖口话是叫“弃艾里耍”   

【赵环】(模仿,假装跑向门口)弃艾里耍——

你看,这里就有了人物的个性思想,这里面就有了文化的传承。虽然是学说地方话,但也是对话。在对话中显示了老赵对方言的尊重和孙子对方言的喜爱。其实,这里面也就有了传承。你不懂得这个地方的方言,你就没有办法与这里的人沟通交流,研究地域文化也就有了障碍。所以说,方言和文化在长期的共存中共同发展,互相影响,因此,方言是我们研究某地历史和文化的活资料库。

我认为,乡音文化期待着保护。我们也许发现了这样的问题。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通信技术的进步、社会流动的频繁,电视电脑的普及,地域方言日益萎缩,或者说,叫“被同化”。成为需要保护的“弱势”。

作品中孙翠英的语言也带着其自身的个性。她总是称呼老赵为“老东西”,这称呼听着不好听,实为关系非同一般后的称呼,是带有感情的称呼。

孙子赵环,虽然是个孩子,但是,在剧本中,他的语言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的话里,充满着对爷爷的爱,对爷爷的敬佩。作者在文章最后着力描写赵环的语言,使他的语言不但具有烘托气氛的作用。还能表现出他坚定地留在湖口,学说地方话的决心。听说不走了时,他兴奋异常,拍着巴掌说“一家人要一起生活了”到最后,是他的语言一语点名了天机:“你是说孙奶奶以后就是我的奶奶,对吗?”所以说,小孩子的语言不但刻画出一个爱学习,爱思考的少年形象,还在这里就有了推进故事情节的作用。

所以说,剧本中人物的语言个个充满着文化自信,这和十九大精神是很切合的。

 

四、闪回手法的运用,让短故事也有大背景,让平凡事也能感动人

短的剧本需要有一个感动在,但是,完成这些感动,需要调动观众的情绪,需要把与故事有关的人和事,在合适的时候快速展示给人们看,这样不但完整了故事情节。还使得剧本有了驼峰式的叙事结构,使情节有了曲折感。这样,就突出了焦点人物在核心事件中的心理活动、情感的体验和内心的纠结。其实,微电影剧本是很难写的,因为篇幅有限,铺垫很少,要想让人怦然心动、潸然泪下,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把一个故事写得感人,没有什么诀窍或秘诀,更多的是创造感动的情景。闪回手法就能把故事牵连起来,起到补白情节的作用。

剧本用闪回笔法交代了孙老师的遭遇,即“五年前的冬天,孙翠英一家刚搬进小区,住在赵国庆的隔壁。孙翠英丈夫一年前去世”;同时,还交代了孙老师的生活处境,突出了她的寂寞和无助。

与此同时,《乡音无悔》剧本的感动首先来自于友善和细致入微的关怀。剧本中老年人的友善是深沉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可以说,几乎所有打动我们心灵的作品,都离不开友善。

而逝者如斯同志所撰写的剧本中所反应出的友善,涉及的也许是一个新形势下的人民需求问题,也许更是一个人生价值观问题。

《乡音无悔》里的友善是一个眼神,一袋子包子,一个开锁的方法,一句暖心的话语,更是有病痛时的照料。这种友善在故事中表现得越纯粹,越强烈,就越感人。

剧本的感动还来源于爱。我们常说的,有些爱是自私的。但是,剧本中老赵和孙翠英恋人之间的爱,是处处为对方着想的爱。孙老师怕老赵子女不同意,而不让对方表白,从细微处见真爱是本剧所表现的爱。祖孙之爱,是感人的。快乐地学方言使得孙子不愿意离开爷爷和这个充满方言的地方。

剧本的感动还来自于感同身受的情感。人类天然拥有同情心,文艺作品,正是激活了这种人类的本能,才有了“移情效应”。人人都有老的时候,当我们自己老了的时候,会怎样呢?所以,大家都希望有一个好的结局,而剧本满足了大家的共同心愿,这是让读者感动的。他没有把美好打碎了给别人看。剧本的情节增加真实感和合理性,写作时首先要做好逻辑推理,所发生的事情让观众觉得合情合理才行。

然后,就是细节。只有充满细节的东西,才会给人真实感。正所谓真实才感人!作品是工于细节描写的,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指明的是,作者善于营造故事的氛围,达到触景才能生情的艺术效果。我们也能看到作者也做了相应的铺垫和说明,剧本虽短,设置了必须的环境和背景等等。

总之,逝者如斯老师的作品,是来自于生活,扎根于实际的接地气的作品。他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故事,也给了我们诸多的深深的思索!向逝者如斯老师学习!谢谢大家!

 

文涯老师从微电影剧本的创作的手法,电影语言,文字画面等方面,分析了微电影创作的四个步骤,那就是设置环境,为人物的出场与定位做铺垫、写好故事,为表达中心主题服务、个性化的对话描写,巧妙地引出文化拯救与文化传承的问题、闪回手法的运用,让短故事也有大背景,让平凡事也能感动人。我相信,爱好微电影并有志于微电影剧本创作的作者,一定会从文涯老师的精彩赏析中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下面有请我们最熟悉的作者老师逝者如斯先生出场,让他给我们谈谈微电影剧本《乡音无悔》的创作体会,掌声有请!

 

逝者如斯:乡音,是行走江湖的一面鲜艳旗帜

——略谈微电影《乡音无悔》的写作感想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解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小时候读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这首诗,虽然能明白大概的意思,但缺少自己应有的切身体会。

八十年代,我从省城中专毕业以后,在本县商业企业刚工作了两年,便受到国企改革大潮的冲击,沦为一名下岗职工。当时,打工浪潮在全国风起云涌,最流行的一句口头禅是“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百万劳工大军南下广东。为了不被活活饿死,我在万般无奈之下,也被迫加入到这个行列之中。

1993年至2015年,我整整在南方待了二十二年。像一首歌里所唱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每时每刻,我身在他乡,做梦都想着有朝一日,有一个电话能通知我回家乡湖口上班。可是,这样的梦一直做着的同时,我见到的是家乡越来越多的企业破产,越来越多的熟人继续南下。有的人以前在国企是个不小的领导,来广东后只能暂时在工厂做清洁工,或是去工地干重体力活。期间,我除了每年春节在家待上十来天外,其余时间与人沟通,每天都必须讲着并不标准的国语。对于乡音,我只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坐在床上,手捧一本书,用纯正的家乡话小声地读出来。当时,这种动作是下意识的,我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多年以后我回到家乡,才骤然醒悟:原来,我是害怕自己身在异乡久了,会忘记或疏远了我的乡音。因为,在异乡,乡音是我行走江湖的唯一一面鲜艳的旗帜。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我必须做到,这面旗帜在我心中,永远不倒。而不是像有的人一样,在异省他乡赚足了钱,便买房买车,从家乡迁走户口,摇身一变成为“广东佬”。

在我的身边,更有另一个鲜活的例子。我认识一位大我二十岁的远房表哥,年轻时就去青海当兵,三十年后才回到故乡。直至今日,他仍然只能说一口夹杂着湖口乡音的普通话,让人听了,非常的别扭。试想,当年他如果能采用我的方法,坚持每晚用方言阅读,也许就是另外的情形了。当然,也不排除他当时所要做的,是想极力忘记乡音,希望能在外地生活一辈子。

眼下,绝大部分生活在外地的湖口九零后、零零后的孩子,对于湖口方言完全是陌生的。他们一出生,父母便教他们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长大后,他们在外地上学和工作,讲的也是国语。当有一天他们随父母回到家乡,站在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身边的同龄小玩伴面前,也只能讲国语。这种现象,应该是全国各地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试想一下,年轻的一代啊,如果你们不会说方言,将来拿什么来承载你们的乡愁?流传千古的那句“乡音无解鬓毛衰”的名言,你们又将它安置于哪一块梦想的土地之上呢?

这,或许是我想写《乡音无悔》的动机,只是缺少一根导火索。

好了,扯了一通闲话,现在才回到正题上来。

毋容置疑,直到今天,关于如何写好电影剧本,我仍然是陌生的或茫然的。

我平日的业余爱好,除了读书写作,就是喜欢看电影和电视剧。为了尝试和挑战自己,2016年秋天,我从网上买来(美国)悉德• 菲尔德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一字一句地看,书本中大师最有影响力的一句话,我认为是“戏剧就是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动作;没有动作,就没有人物;没有人物,就没有故事;没有故事,就没有剧本”。同时,我大量阅读江山各位老师的电影剧本,尤其是荷塘社团著名专业编剧溪金秋老师的作品,对我帮助非常大。

2016年年底,湖口县政协举办了一场“湖口声音”座谈会,我有幸受到了邀请。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准备用三年时间,以县城和各乡镇片区为单位,搜集和整理各地的方言、俚语、民俗,然后创作一批包括以录音、影视、戏剧、小品、相声、小说、诗歌、散文等为载体的多元化的作品,用来研究、传承和发扬光大湖口方言。与会的许多老师,已年过花甲,但他们对家乡文化事业的那种热心肠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通过打听,我还知道在这些老师当中,有不少属于丧偶的空巢老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缺少应有的温暖、关心和照顾。于是,我按照电影剧本“建置——对抗——结局”的创作规律,设计了这样一个由5个人参与的家庭情景剧式的情节:

退休老干部赵国庆平日一个人在家,与隔壁的独居退休女教师孙翠英擦出爱情火花。为了怕儿子赵发和儿媳周惠反对,老赵将这一秘密藏在心底。暑假来临,在深圳打工的儿子和儿媳带着孙子回家团聚。细心的儿媳很快就看出了老人的情感问题,并公开表示支持。湖口政协要搜集和整理湖口声音,老赵发挥余热,主动参与下乡收集资料,并创作剧本,不料因公受伤摔断了腿,由新老伴孙翠英悉心照料。在第二代独身子女赵环的归属问题上,周惠与赵发有了争执,周惠赌气一个人提前跑回深圳。过完暑假,孙子赵环决定留在湖口读书,学说湖口话。一年后湖口声音工程完工,老赵成了大功臣。儿子和儿媳受到父亲老赵的影响,决定回湖口创业,一家人从此不再分开。一个普通家庭空巢老人问题的完美解决,正是当今和谐社会齐奔中国梦的一个缩影。

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剧本中我采用三条线索:

一是老赵与孙老师的黄昏恋情;

二是老赵参与搜集湖口声音的经历;

三是小夫妻为儿子读书的归属地所引发的争执;

在每一条线索中,我特意设下一个矛盾:老人的黄昏恋与年轻人是否支持的矛盾;老赵收集湖口声音积极工作却不幸摔伤了腿的矛盾;因独生子女的下一代归属地问题引起夫妻感情的矛盾。在这些矛盾中,我着重突出的是人物的情感线,以情感线的不断变化,来推动剧本情节的继续发展,以此来深化剧本中的一种爱心、善良、包容、奉献、温馨、温暖,以及退休老人发挥余热充满社会正能量的主题。

在每组镜头的展示上,我采用的是一种驼峰式的叙事结构,每一章节突出主要事件和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尽量用简短的、有地域特色的、适合人物个性的台词,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并把一些特定的充满地域特色的湖口元素嵌入其中。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篇在技巧方面非常生涩的剧本完稿以后,居然受到多位热爱写作的文学挚友的好评,并被江山推荐为精品,后又斩获绝品。通过这次大胆的写作尝试,最后我谈两点切身的体会:

一是任何形式的创作,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写作方面的技巧,我们是可以去向书本或专家学习的。但如果离开了生活,去搞什么闭门造车式的创作,即使你有通天超能的本领,写出来的作品也如同缺了一条腿的凳子,终究是立不住的。

二是一部作品的主题,才是保持永恒生命力的关键。所有作家或作者的责任,是要零距离地如实反映历史或现实生活、贴近广大民众,反映整个社会长河中的变迁与变革,坚持弘扬和讴歌正能量的。如若离开了这点,即便是眼下能红极一时的作品,随后也会渐渐被人们所遗忘的。

以上,便是我个人关于写作《乡音无悔》的一点感想。因水平有限,字里行间难免表达不出我真正想要分享的内容,还望大家多多包涵。

如斯加盟江山,已届八年。借此机会,我要衷心感谢江山文学这个网络平台,感谢江山管理团队的各位领导、主编、各位作家朋友,感谢秋月菊韵社团的各位家人们,如果没有你们八年来对我的鼓励、指点和帮助,就没有我今天在写作道路上的逐步成长。我更要感谢江山赏析组的主持人今天能给予我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感谢参与这次主评和副评的各位老师,是如斯耽误大家宝贵的时间了,你们所给出的良好建议和客观评价,是我得到的、远远超出这部作品本身的巨大财富。

最后,我想大声说一句:我爱江山,江山明天会更好!

 

逝者如斯老师还是一如既往的谦虚,他的这种始终谦逊的品质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斯老师从《乡音无悔》电影剧本创作的起因、动机、构思、设置矛盾、解决矛盾、人物塑造,画面语言等方面,谈了《乡音无悔》的创作体会,这对我们每一个热爱电影电视文学剧本创作的朋友来说,无疑是大有禆益的。

现在有请叶雨社长继续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赏析,有请资深美女叶雨社长闪亮登场,大家欢迎!

 

副评叶雨:传承传统文化 关爱空巢老人

 

对于剧本写作,我基本是一窍不通,今天之所以参加逝者如斯《乡音无悔》的副评,主要是想学习下,这是强迫自己学习的方法。历来我就有强迫症,比如上班时写材料,不到交稿的时间我就写不出来,明天必须交稿,我今夜打夜战肯定能写出来。我们领导都知道我这样,所以都是打提前量告诉我交稿时间。另外我还有个特点就是,凡是自己不会的东西就想弄懂学会,所以我要参加剧本副评,硬着头皮把自己赶上架。

看了文涯的主评,学到了关于剧本写作的一些知识,也对这个剧本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前只觉得故事很好,充满正能量,现在又懂得了怎么从写作技巧上审视剧本分析剧本赏析剧本,这就是这次我参加今天的赏析课的收获。

我认为《乡音无悔》是非常好的剧本,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主题积极向上弘扬正能量

主题一是发扬传统文化。地方话也算是传统文化的一种,毕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应该继承和发扬,不能让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人听不懂家乡话。即使在全国普及普通话的前提下,在外不说,也能听懂,这就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传承和发展家乡话的目的。看了剧本才知道,湖口话和普通话的差别是非常大的,我们北方人是无法听懂的。这些各具特色的方言土话,是最能提现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特点,最能反映出当地文化的源远流长。

主题二是关爱空巢老人。这是个社会问题,也是需要社会各界关注关心的问题。作为子女更应该体谅老人关心老人。俗话说:满堂子女不如半路夫妻。即便是子女在身边,也不如老伴方便。剧本中的赵发和周惠夫妻两个就做得非常好,尤其是周惠,凭借女人的直觉,看出了邻居孙翠英对公爹的爱慕,让爱人赵发主动做媒,成全这一对夕阳恋人。而赵国庆的心结就是怕儿子儿媳不同意他们的婚事,所以,一直不敢和孙翠英有所发展。当赵发提及此事的时候,可想而之赵国庆是多么的欣慰,老人不需要子女为自己做什么,只要能多些理解就知足了。

 

二是剧本空间营造的比较丰满

比如刚出场用一组镜头和画外音对湖口县历史沿革、标志性建筑和风景名胜等能反映出湖口县特色事情做了简要介绍,为正文开始做了很好的铺垫。正因为历史悠久又有名人轶事,所以,传承传统文化才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描述赵国庆的家,作者用了几个一,“一套三居室的房子,客厅很大,只有一台电视机、一套沙发、一台落地扇、一张餐桌。(特写)餐桌上摆有一盘花生米、一盘炒青菜、一双筷子、半碗吃剩下的米饭。”这不仅仅是数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反映出赵国庆孤身一人,有一种孤独寂寞和无奈。这就是留守老人的共性,他们在物质生活上或许不缺什么,但是精神上绝对空虚无助,这也是给以后出场的孙翠英做了很好的引荐。让人看到这些,就会感觉到三居室的房间啥也不缺,就缺女主人……老人物质上啥也不缺,就缺个精神伴侣……

还有几处都描写得非常到位:白天赵国庆买菜的背影,晚上一个人斜靠在沙发上打着呼噜,天还未亮拿起拖把拖地,隔几分钟就捶打腰部,喘着粗气……充分反映出老人孤独寂寞的生活片段。

还有很多地方,就不一一列举,虽然没有语言,只是一些形体动作,却能反映主题,烘托出剧本的中心意思。

 

三是巧妙地运用闪回和蒙太奇的写作手法

运用闪回和蒙太奇,增加了剧本的镜头感,让我们读着剧本,脑海里就浮现出剧情和剧中人的言谈举止,使得画面感很强很清晰。比如:通过闪回,让读者进一步了解了赵国庆和孙翠英的感情发展起来的前因后果。把人们的视线拉到五年前,明白了他们是怎么相遇、相知、相爱的。生活就是这样,看似平常的一件事,却能把两个人心的距离拉近,并有好感到情感,最后发展到爱慕。剧本中两位老人的感情就是这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让人看了,不突然,容易接受。

一组赵国庆下乡采访的镜头,轮换出现,反映出他对传承乡音所做的努力和贡献。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退休的老局长,为家乡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辞劳苦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精神。非常感人也非常感动,从心里更加敬佩和尊重这位老革命,尽管退休了,还依然为家乡人奉献着贡献着光和热。

剧本中的语言既纯朴又风趣。比如孙翠英和赵国庆的对话,赵发和周惠的对话,都很有意思,也很贴近生活。让人看了舒服自然,不牵强不做作,写得非常好。

或许剧本还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总体看写得还是很成功,绝品当之无愧。

感谢赏析组给我们这次学习剧本写作的机会,本人觉得真的是受益匪浅。

我就说到这吧!

最后感谢在场来听赏析课的所有朋友们,因为有你们,赏析课才更加精彩! 

 

叶雨社长高屋建瓴,从微电影剧本创作的高度,总结出《乡音无悔》的三个亮点,即:一是主题积极向上弘扬正能量、二是剧本空间营造的比较丰满、三是巧妙地运用闪回和蒙太奇的写作手法,这三个亮点正是《乡音无悔》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下面有请刘春老师继续为我们上演精彩赏析,大家掌声有请!

 

副评刘春:《乡音无悔》读后感

 

一个单身老人的故事,一个幸福却南北分离的家庭,一个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的干部——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这就是我感受的《乡音无悔》的印象。老赵精神生活充实,孙老师贤惠,儿子儿媳深明事理,孙子聪明,结局大团圆让我心里很舒服,一个幸福的家庭,给与了许多人精神的愉悦,不是吗?

一部微电影剧本,用不了几分钟,却让我享受了文字带来的动感图像,就像已经拍成了影视,在眼前放映,生动,传神。

我的感觉首先是,老赵浑身散发出火热的革命热情。很多老干部退下来,不适应,举手无措,处于人走茶凉后的状态。特别是有的人在任上的时候,权力不小,一旦退下,毛病接踵而至,不是怨天尤人,就是疾病缠身,有的个别的甚至利用人脉关系,当顾问,经商,捞取在任时不敢捞的利益。而老赵不同,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自己的目标。不服老,不甘老的,退休后有所为的也不少,但像老赵这样,为文化传承尽心尽力的,还真的不多见。

其次是,空巢老人的感情问题。尤其是老赵这样单身空巢老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所谓空巢老人,不一定都是鳏寡孤独老人。老夫妻也算吧,孩子不在身边,出来进去就是俩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一辈子的话语都在前半生说完说尽,老来相对无言的时候和拌嘴的时候成正比。广场舞是为老太太们准备的,有过一定职务的,就不好意思瞎掺和了。像老赵这样单身的空巢老人,最容易陷入孤独凄凉的状态。不过,巧的是,老赵有一个好邻居,单身的孙老师,有情有义,互帮互助,结局是皆大欢喜。

第三是,有思想解放懂事明理的儿子儿媳。现在的年轻人,想的和做的与我们那一代不同。新时代,新思想,目光里都是新光芒。对老年人的黄昏恋只有支持,没有阻挠和反对。虽然对于独生子女接哪一家的香火,还有点想法,但是不要紧,政策可以解决,趁年轻再生一个不就解决了?还有,再过若干年,人们思想的嬗变,传宗接代这种封建式的腐朽思想,不代表文化传承的精华,肯定也会淡化,消失。

所以,我看了这部微电影剧本,感到很轻松,短小,精准,一个个人物立起来了,乡情,亲情,爱情,都浓缩于一个小场景之中,令人不禁钦服作者的功力。

微电影是新事物,就在这很短的时间内,反映出一个主题,难。

但是,《乡音无悔》做到了,而且,反映的是一个重大主题:非遗民俗文化的传承问题。

前些时,回家就遇到乡亲们开着玩笑,说着土语,很亲切。我就心里一动,就想从中挖掘出一些与乡愁相联系的东西。而随着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大批农村人进城,孩子们接触的是普通话,乡音逐渐消失殆尽。也许用不了几年,我们再也听不到母音了,究竟是幸抑或是不幸?这已经是一笔说不清的糊涂账了。乡音无悔的老赵,做的是抢救工作,你一定会想到,人微言轻、杯水车薪这些个词儿,但做总比不做好。全国这么多农村,都有人做一点,也许,会保留一些无形的文化遗产。《乡音无悔》虽然并没有正面描写,但是,故事已经告诉人们,老赵正做的事情,就是关乎乡愁的乡音民俗。

很佩服作者,我们似乎是同个时代的人。对于消失的文化传承的东西,心里觉得很痛,是那种隐隐作痛的感觉,是无奈加无力的感受。老房子没了,老树也刨了,老农具腐朽了,老人们越来越少了,老传承——谁来传呢?老乡音也快随风飘逝,然后沉寂在茫茫历史的深处,再也打捞不出来了。这就是现实。所幸,老赵在行动。还有许多像老赵一样的人在奔波。这应该是给人们带来的一点安慰吧。

 

刘春老师从微电影的画面语言上对《乡音无悔》作出了高度评价,因为电影不像小说,小说可以尽情铺展故事情节,而电影的故事情节是靠画面来演绎的,所以说,电影剧本离开了画面语言,它的艺术美便无从谈起无从展现,而《乡音无悔》这个剧本却真真切切地做到了,并且能在读者的心中产生共鸣,这便是《乡音无悔》成功的关键。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有请霜叶居士老师上演压轴好戏,掌声有请!

 

副评霜叶居士:意象下的动态形象

——品读微剧《乡音无悔》之感受

 

接到江山菊韵叶社长的通知,让我为江山精品文章《乡音无悔》,作一个赏析点评。当我翻开链接时发现,乡音无悔居然是一篇微电影剧本,这一下子让我有些左右为难了。说实在的,给微剧文本作点评,这可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多少有些慌张与迟疑,因为未翻看链接时就答应了叶社的。俗话说,做不做得好,是能力问题;做不做,却是态度问题。尽管心里时不时打着退堂鼓,可事到临头,答应的事,就算是硬着头皮也还是要上的,只当是给自己一次磨练,一个增加另样文体阅读的机会。

《乡音无悔》是秋月菊韵副社长逝者如斯的绝品文章。提起“逝者如斯”,恐怕大多数的江山作者,对他不一定都能够完全了解,因为在翻阅作者简介时,却是一片茫然,恰如神龙见首而不见尾。作为秋月菊韵的一员,我大抵只知道他是咱们菊韵的明星级副社长,在线文章多达413篇,精品172篇,绝品2篇。这是一组多么了不起的数字啊!江山八年,即使他是江山元老级人物,从江山文字网首刊时就进入了江山菊韵,那平均每年投稿也多达50余篇呀,还不算他在其它刊物或平台投送的稿件。我猜想,他一定是一位从古代穿越而来的风流才子,心地里总有声情并茂的激昂。那敏捷的思维,超强的洞察力,在默默相望寂寞坚守的文字中,穿越在属于他自己的时光隧道里,让那心息相通的灵性,成就心中的执着与敬仰。他的心地里一定有一片柔情的水域,博大宽宏而浩瀚;那里也一定蓄满了文字中最美的情愫,总有清泉不绝般的连珠妙语。

《乡音无悔》是一幕以“牢记乡音,不忘乡愁”宏扬和传承乡土文化为主题,将宣传家乡美好与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两代人感情纠葛一巧妙揉合在一起的欢喜剧。“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方言文化”,是国家为了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传承历史文化,牢记历史使命的指示精神。在举国上下团结一心奔小康的大好形势下,编剧充分利用海口县县政府“发扬民俗,传承文明”这一契机,以退休干部赵国庆和退休女教师孙翠英的情感发展为主线,以老赵积极参与“海口方言”的釆风挖掘,实地调查研究、搜集整理为微剧托底,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下社会主义经济环境下,离退休人员及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需求。

“一套三居室的房子,客厅很大……餐桌上摆有一盘花生米,一盘炒青菜,一双筷子”“赵国庆手里拿着一款老年手机,在客厅里走来走去,看上去有些焦躁不安,突然,手机响了”微剧从赵国庆琐碎的日常生活开始进行视角扫描,巧妙地嵌入传承“海口方言”的主题,从而引出了祖孙俩电话对话,儿子与儿媳为了孙子去留引发感情纠纷的,众彩纷呈的立体画面,以及赵国庆对湖口方言的收集整理,政府、工厂、学校、街头到深入乡下,各个奔波在各处身影的片段衔接,无不描述得惟妙惟肖,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每一组镜头的描述,本身就是一幅具有立体感观的动态画面。动态画面所呈现出的意象,代表着一个剧作者对影视作品的了解层次与编剧技巧和能力,从而表达出剧作者所赋予剧本特定的文化内涵,及动态意象的视觉效果。“赵国庆(手捧发言稿)‘整理和研究湖口方言,光大湖口声音是一件前无古人利在千秋的好事……我们要让湖口的九零后,零零后们……不忘乡愁,不忘自已’”“赵国庆戴上老花镜,在一本厚厚的稿纸上写下‘湖口声声’四个大字”,这样的动态描述,更加突出微剧主人公老赵,为了肩负起“发扬民俗文化”重任大爱无私的爱国情怀,为微剧顺理成章引出老赵搜集、整理、传承“海口方言”,决定从教导自己孙子入手的故事情节打好基础,具体细节的描述让整个剧本更具精彩,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回过头来,大家再看看下一组动态镜头的意象描述。“赵国庆(挺自豪地说)这几年,湖口的工业呀,可以说是突飞猛进”“赵发:我想去各大工业园转转”“周惠(一下子坐起来用手指着)赵发,你说,你爸在教环环说湖口话,为什么不事先跟我打招呼”“赵环(点点头坚定地)是的,我要留在湖口,跟爷爷学湖口话”“自行车龙头一歪,连人带车滚到路旁的深沟里”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描述,高潮一波紧接着一波,影视作品在读者的眼里与心里仿佛活了起来,如连续不断真实存在的生活画面,无不充满了动态艺术的感染力。

“原先电视机背后的墙上,赵国庆老伴的照片不见了,取代它的是一张赵国庆与孙翠英的彩色合影照”“礼堂内张灯结彩,台上正在上演一幕由湖口方言编写的话剧”“台上拉着一排横幅,上面写着‘湖口声音搜集与整理成果报告会’”后面这一组显像画面的描述,将整个剧情一步一步地推到了故事情节的巅峰,在有限的时区变换中及细微的生活片段切换中,微剧再现赵国庆这一退休人员,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乐于奉献的光辉形象,进一步展示了地方文化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密切关系。微剧讴歌了党的光荣与伟大,讴歌了劳动人民的善良与俭朴这一主旋律的全局贯通,让剧情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意义非凡。

纵观全篇,总有一种浓浓的乡土气息扑鼻而来。编剧平淡中见乐趣,曲折中见真章,叙事清晰,主体层次分明,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在肯定剧本成功的前提下,请允许我外行人说点外行话,剧本编写虽然精美,还是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一是剧本开头的动态画面与话外音,很容易让人误会这是一篇如假包换的宣传片。二是设置赵国庆出任整理湖口方言的前提没能事先交待清楚,剧情那样的切入,不切实际不合常规,有过于草率之嫌。三是赵国庆与孙子“隔代亲”的情节描述,有些生硬过于随意,也不合常理。至于其它方面,咱外行人就不说内行话了,尽管剧情画面的纵横交错与实际开机取景难度有无瓜葛,咱就不去沾惹了。就个人对民俗民风釆写的经验来谈,湖口方言整个收集整理的过程与湖口政府实际支持的力度,剧本对于这方面的描述,总觉有点突兀而显得不接地气,希望剧作者本人能够深入基层去切身体会一下。

初次赏析影视剧类作品,所有的妄评与不到之处,还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或及时提出批评指正。再次感谢叶社,感谢江山,感谢菊韵,给了我一次学习的机会。谢谢! 

 

霜叶居士老师不仅总结出《乡音无悔》的成功,也指出了剧本存在的不足。他认为剧本的成功在于画面语言的生动,具有动态美;而剧本存在不足也有三个方面:一是剧本开头的动态画面与话外音,很容易让人误会这是一篇如假包换的宣传片。二是设置赵国庆出任整理湖口方言的前提没能事先交待清楚,剧情那样的切入,不切实际不合常规,有过于草率之嫌。三是赵国庆与孙子“隔代亲”的情节描述,有些生硬过于随意,也不合常理。感谢霜叶居士老师压轴好戏,为今晚的剧本赏析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今晚的剧本赏析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三点经验:

一是剧本的整体构思上要关注社会敏感问题,既空巢老人的情感问题,无论是悲剧或是喜剧都要有一定的正能量。

二是电影电视文学剧本的创作要突出体现画面语言,让作品中的人物和事物动起来,只有生动的画面语言才能确保剧本创作的成功。

三是文学剧本的创作同小说创作一样,都要符合生活实际,切不可脱离生活与艺术实际,去搞一些假大空的艺术拨高。

好了,我们今晚的赏析到此结束,希望大家带着满满的收获高兴而归,并能从此走进剧本创作队伍中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我们下次节目再会。

湖北武戈

湖北武戈 进士

  • 55

    主题

  • 2067

    帖子

  • 10569

    积分

2017-12-17 21:09:29
感谢菊韵社团带来的精彩剧本赏析,使大家有了学习剧本写作的机会!
叶雨

叶雨 探花

  • 301

    主题

  • 1748

    帖子

  • 14782

    积分

2017-12-17 21:12:42
第一次参加剧本赏析,还真是捏一把汗,我的赏析组人员都是心里没底,但是,江山赏析组给了我们大力的支持和帮助,给我们指出了剧本赏析的路子,让我们找到了方向,才有了今晚的精彩讲课。感谢江山赏析组,感谢雅润感谢大武,感谢所有参加赏析的朋友们!下次赏析再见!
叶雨

叶雨 探花

  • 301

    主题

  • 1748

    帖子

  • 14782

    积分

2017-12-17 21:14:47
希望赏析组多给我们这样锻炼和展示菊韵风采的机会,再次感谢,期待再淋一次红包雨吧!那就下次赏析课见!
点评
2017-12-18 07:49:56
湖北武戈:感谢叶雨姐的大力支持,使赏析组尝了一回剧本赏析的鲜味儿!
素心若雪

素心若雪 举人

  • 5

    主题

  • 257

    帖子

  • 4564

    积分

2017-12-17 21:15:17
以上各位老师解析精彩,受益匪浅,向老师们学习了。
千里追梦

千里追梦 举人

  • 11

    主题

  • 532

    帖子

  • 3025

    积分

2017-12-17 22:07:46
学习了。受益匪浅!老师,辛苦了。敬茶问好。
枫魂帝星

枫魂帝星 秀才

  • 4

    主题

  • 80

    帖子

  • 1256

    积分

2017-12-17 22:34:30
植根乡土,乡音无悔,故乡永远是游子的根,学习了
逝者如斯

逝者如斯 探花

  • 14

    主题

  • 667

    帖子

  • 15148

    积分

2017-12-18 08:42:23
感谢主持人湖北武戈老师,感谢主评、副评老师及菊韵的家人们对如斯的支持,大家辛苦了!
点评
2017-12-18 17:05:40
湖北武戈:应该感谢逝者如斯老师给我们提供的学习范本。
樱雪

樱雪 进士

  • 40

    主题

  • 757

    帖子

  • 8948

    积分

2017-12-18 10:44:53
非常精彩的赏析课堂,面面俱到。五哥老师辛苦了。
西鋂铃铂

西鋂铃铂 秀才

  • 38

    主题

  • 1182

    帖子

  • 2820

    积分

2017-12-18 15:25:26
昨天晚上就学习了,今天又认真完整地拜读了,受益匪浅,真的很好,增长了知识,感谢这样的机会。老师们辛苦了。
乡村幽兰

乡村幽兰 秀才

  • 42

    主题

  • 220

    帖子

  • 2749

    积分

2017-12-18 17:23:47
拜读学习,受益匪浅!!
雅润

雅润 举人

  • 182

    主题

  • 1131

    帖子

  • 3172

    积分

2017-12-18 22:29:49

这是赏析课堂开办以来,第一次赏析剧本。通过这次剧本的赏析,让大家系统的学习剧本的写作格式与写作技巧,受益匪浅。主持人武戈老师辛苦了!也真诚感谢菊韵社团文友的大力支持,大家辛苦了!希望社团越办越好。也真诚的希望各社团多多奉献优秀剧本,给广大文友提供学习品评的机会,赏析评论课堂将优先安排评论时间。

                          


点评
2017-12-19 07:57:27
湖北武戈:没有雅润老师的组织就没有这次难得的剧本赏析,谢谢雅润!
阿巧

阿巧 进士

  • 246

    主题

  • 1020

    帖子

  • 9024

    积分

2017-12-19 19:35:45
欣赏学习老师们关于剧本的精彩赏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感谢武戈老师的精彩主持!老师们辛苦了!
点评
2017-12-19 19:42:36
湖北武戈:感谢菊韵社团的倾情奉献,这才有赏析课堂的荣耀辉煌!
于杨月美

于杨月美 布衣

  • 0

    主题

  • 4

    帖子

  • 118

    积分

2021-04-08 16:13:47
看了各位老师的发言,学到了不少东西,今后我也尝试写剧夲。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