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评论部 回复本帖
南尚

南尚 布衣

  • 8

    主题

  • 115

    帖子

  • 438

    积分

2018-01-28 14:16:26

微型小说《局》。作者:相思。http://www.vsread.com/article-824606.html。


4 楼        文友:南尚        2018-01-28 14:09:37

  这篇作品,事件的发展过程写得较为详细,结尾也有点幽默的味道,这是优点;但是,从小说创作的角度来探讨,在事件发展过程中,对人物的精神面貌的揭示却相对要弱一些。

   文学创作有一个要求,就是要:“艺术地再现生活,深刻地揭示人性”。艺术地再现生活好理解,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把日常平淡、琐碎的生活经过集中、加工、提炼,使它从“生活的真实”变成“艺术的真实”,使它从平淡、琐碎的日常生活,变成有艺术性的小说;那么,“深刻地揭示人性”如何理解?那就是要求小说创作不仅写事件的发展过程,更要把事件发展过程中一些相关人物——也就是作品主人公的为人处世、人生态度、精神面貌等深刻地表现出来,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局》这篇作品,如果能把在评奖过程中,贾局和小王的精神面貌再多表现一些,揭示得再深刻一些,我想,这篇作品一定会写得更好。供你参考。

回复4 楼        文友:相思        2018-01-28 15:23:21
  谢谢老师精彩的点评,学生受教了,奉茶,问好老师。


南尚

南尚 布衣

  • 8

    主题

  • 115

    帖子

  • 438

    积分

2018-01-28 23:50:47

微型小说《项链》。作者:志华。http://www.vsread.com/article-824438.html


7 楼        文友:南尚        2018-01-28 23:42:57
  这篇作品是写关爱老人的,而且把一家人都写得很温馨、很美满幸福。主要情节有个特点:丈夫疼爱妻子,妻子更关爱婆婆;丈夫觉得妻子陪自己在外打工很辛苦,春节要回家前特地和妻子一起去买了一件妻子满意的黄金项链。回到老家后,妻子并没有告诉丈夫,一个人到婆婆跟前,把那自己满意的黄金项链送给婆婆了。结尾是:婆婆睡不着觉了,因为她儿子也带了一条项链回来,不过白色珍珠的;媳妇送给她的是黄色金光灿烂的黄金项链。
   这个主要情节设计得很好,人物形象表现出来了,人物的感情也写得细腻,这是写得好的地方。写得不够的地方呢?一,小说的前半部分不够精练,如坐火车、坐飞机等,和表现人物形象及情节交代关系不很紧密的地方精练一点、删掉一点可能比较好。二,小说的语言过于平淡,一般叙述过多,表达细腻感情不够。在语言艺术的运用上,还缺少和这篇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关爱老人、家庭美满相吻合的气氛。三,结尾不够完善。婆婆的形象只用“睡不着觉了”来表达是不够的。小说是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前面“丈夫疼爱妻子,妻子更关爱婆婆”构思设计得这么好,按说结尾处正是“画龙点睛”式的表达婆婆这个人物形象的好机会,仅用“睡不着”来表达显得有点草率。
   这些意见是看了这篇作品后匆匆想到的,不一定对,供你参考。

南尚

南尚 布衣

  • 8

    主题

  • 115

    帖子

  • 438

    积分

2018-01-29 09:07:14

故事征文《浪漫的化装》。作者:风子九天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824616


5 楼        文友:南尚        2018-01-29 09:03:20
  从创作的角度来研究,《浪漫的化装》更像是一篇写得不错的微型小说:结婚那天,未婚妻把自己化装成老太婆,想以此来考验未婚夫;未婚夫却戏剧性的说:“爱,就是你变成了八十岁的老太太,我也会爱你一辈子。”于是,未婚妻被感动得哭了,未婚夫也感动得哭了,爱情经过了试探性的考验,未婚妻和未婚夫的“人物形象”也凸现在我们面前。
   那么,作为故事来看行不行呢?它有故事的因素,比如,故事不能平淡,需要“离奇”,“把自己化装成老太婆”等待新郎来迎亲就有点“离奇”的味道,但是,故事是情节的艺术,它要求把人生经历中的恩怨情仇用跌宕、曲折的情节发展,来刻画人物形象,来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生活中瞬间发生的事情,可以成为故事中的一个片段,但却很难独立构成一篇故事的情节,因为它无法“曲折、跌宕”,情节无法展开。所以,这篇作品作为故事来看,情节还不够丰富。
   思考到这里,我自己再给自己问一个那么;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把故事文体和小说文体分开来研究呢?那是为了在创作中各自发挥各自文体的优势,扬长避短。小说是人物形象的艺术,主体是刻画人物形象,作品可以有情节,也可以没有情节,可以静止地描写人物内心活动、长篇对话、详细描写人物外形、详细描写景物等等;但是,故事创作不行,故事以情节发展为主,一切是动态的,把人生经历中的恩怨情仇,通过人物的行动去表现出来,而且忌讳平铺直叙,讲究跌宕曲折。这样分开来,便于我们在创作中去根据不同生活素材,选择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情节丰富的,就创作故事;便于人物形象表达的,就创作小说。那样,就更有利于我们写出好的文学作品来。
   我喜欢探讨故事,但讲得不一定对,供你参考,欢迎交流。

南尚

南尚 布衣

  • 8

    主题

  • 115

    帖子

  • 438

    积分

2018-01-29 17:00:14

微型小说《隐 蔽 的 按 钮》。作者:陈其祥。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824835


5 楼        文友:南尚        2018-01-29 16:51:20
  这篇小说,设计了一个“悬念”——按钮:抢劫犯已经入室把钱财抢劫到手了,老太太在抢劫犯的看守下,也没有离开过一步,怎么门铃一响,打开门一看,来的却是两个抓抢劫犯的警察?这篇小说因为有了这个“悬念”,而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这是这篇小说的优点。
   但是,从小说创作的角度来探讨,这篇小说因有这一“优点”,而又同时表现出一个“缺点”来了。这话怎么讲?
   小说创作要“艺术地反映生活,深刻地揭示人性”。这两句话是相辅相成的。日常平淡的生活构不成小说,因为太琐碎,需要集中、加工、提炼,艺术化后才能成为小说,这是“艺术地反映生活”的含义。“深刻地揭示人性”是什么含义呢?“艺术化的生活”并不是小说创作的目的;小说创作的目的是“深刻地揭示人性”,是用“艺术化的生活”来表达作品中主人公的为人处世、人生态度、精神面貌等。小说的感人力量并不在于“艺术化的生活”,而是在于通过“艺术化的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作品主人公的人生态度、精神面貌。为什么有人看了小说会痛哭流涕?为什么有人看了小说会激励人生、从此发奋向上、积极努力?这些都是小说作品中主人公的人生态度、主人公的精神面貌感动了读者、激励了读者的结果。所以,小说创作要双管齐下,既要把生活中观察到的素材“艺术化”,更要注意在“艺术化的生活”中,把人物的为人处世、人生态度、精神面貌表现出来,那样才能把小说是人物形象的艺术完整地体现出来。
   《隐蔽的按钮》这篇小说,如果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人生态度、精神面貌再深刻地作些表现,使人物形象再鲜明些,那么,这篇作品作为小说来欣赏,就更完美了。但是,如果这篇作品只停留在表现“隐蔽的按钮”这一过程中,以表现这一过程为目的,那么,即使这一“悬念”解开得再有趣,作品的主题思想仍然是没有充分表达出来的,文学作品的感人力量也仍然是没有充分表达出来的。
   这是我看完这篇作品的一点感想,不一定对,供你参考。

南尚

南尚 布衣

  • 8

    主题

  • 115

    帖子

  • 438

    积分

2018-01-30 00:05:00

微型小说《山村轶事》。作者:鹰鸣老师。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822259


6 楼        文友:南尚        2018-01-29 23:56:26
  这篇作品,从微型小说创作的构思来看,作者是想写出志芹和秀姿这两个人物的形象来;这两个人物的形象怎么表现出来呢?作者想通过两段不同年代的“交往”,来表现她们的为人处世和人生态度,并通过这两段不同年代的“交往”,来反映山村的变化、时代的进步。这样写是好的,因为小说创作的重点是要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这样选择生活素材也是好的,两段不同年代的“交往”,既反映出了人物形象的变化,也反映了时代的进步。这是这篇作品写得好的地方。但是,这篇作品也存在不足的地方,从微型小说创作的角度来说,我认为这篇作品对生活素材的提炼还不够,人物形象的表达也不够鲜明。
   小说创作要把人物形象充分表现出来本身就很不容易了,而微型小说要在很短的篇幅里,要把人物写“活”,就更加不容易。《山村轶事》用两段不同年代的“交往”来表现人物、反映时代的写法是对的,但选择什么样的素材来表现“交往”就成了这篇作品创作的重点。现在看,第一个“交往”有点凌乱,人物性格也不够鲜明;为什么选“秀姿拿一条裤子去改一下,引起志芹发脾气”?这在表现人物形象上起那一方面作用?对反映时代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好象表达得并不很清楚。后一个“交往”比较起来要写得要好些,志芹的悔悟、秀姿的大度、时代的进步都表现的很清楚,但由于第一个“交往”写得不够好,也影响到后一个“交往”好象有点落空、失去了依据。
   分析、研究这些创作问题,目的是希望这篇作品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更好;表达的内容更充实。但是,我毕竟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作品的,所以讲得不一定对,供你参考,欢迎交流。

南尚

南尚 布衣

  • 8

    主题

  • 115

    帖子

  • 438

    积分

2018-01-30 08:49:52

微型小说《办公室内的电话铃声》。作者:逝者如斯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823033


9 楼        文友:南尚        2018-01-30 08:42:27
  读这篇作品,最初给我的印象有三点:一,上半段是在描绘“办公室内电话的铃声”的,对“坐机”设在办公室内对人们的影响写得很生动,但偏重于写“物”,作品的主要人物还没有出场。二,中间一段作品的主人公“老张”出场了,他是财务部的工作人员,这一段对"老张"的描写有两点,一是怕接电话的心情,因为“不能回答说没有钱,也不能回答说什么时候付款”;二是因为有怕接电话的心情,表现在行动上就出现了一个慌乱的“细节”,他去“拔掉电话线,并把茶杯重重一放,水溢出来,湿了财务报表,数据显得糊涂不清了”。这一段人物心情是写出来了的,主要是对“怕要债”的心情,还看不到“老张”的为人处世的人生态度,那个“细节”,也主要是在象征财务数据的糊涂,对揭示人物精神面貌不够密切。最后一段有点讽刺幽默的味道,但主要还是停留在表现“怕接电话”的心情上。
   综上所述,这篇作品有写得好的地方,也有写得不够的地方。但从微型小说创作的角度来探讨,我认为这篇作品的主要缺点是没有把重点放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作品的三分之一篇幅都过去了,“老张”才出场;“老张”出场后,主要也是写他怕接电话的心情,其它他的为人处世的人生态度没有表现,这样人物形象就不够丰满。小说是人物形象的艺术,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体,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通过人物形象刻画得好坏表现出来的。如果这篇作品在刻画人物形象上再多下点工夫,再多提炼点生活素材,把人物的为人处世、人生态度表现出来,我想,这篇作品一定会比现在写得更好。这是我读完这篇作品的感想,不一定对,供你参考。

点评
2018-02-13 09:48:06
南尚:回复9 楼 文友:逝者如斯 2018-02-13 08:37:58   多谢南尚老师倾情留评。您的意见非常好,难得有您直言指点,这样才能使我进步!祝新年快乐!全家幸福!
南尚

南尚 布衣

  • 8

    主题

  • 115

    帖子

  • 438

    积分

2018-01-30 23:26:57

萌芽《 我在雪中等你(诗歌)》。作者:浮云浪子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825172


2 楼        文友:南尚        2018-01-30 23:20:57
  这首诗写得很有感情,所选择的意境——“我在雪中等你”很有诗情画意,加上运用排比的艺术形式,反复吟唱,更增加了感情深沉的气氛,这是写得好的地方。
   不够的地方是:语言不够精练,有点散文化;诗中四段“我在雪中等你”,还没有作到一步比一步深入;结尾表达不够准确,“是谁?是谁?是谁?”一问,反而冲淡了思念的感情。祝你写诗进步!

南尚

南尚 布衣

  • 8

    主题

  • 115

    帖子

  • 438

    积分

2018-01-31 07:32:30

微型小说《阿珠》。作者:孤鸿南翔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822949


4 楼        文友:南尚        2018-01-31 07:28:00
  这篇作品是写感情的:两个在外打工、各自有家眷,从羡慕、相爱到理智控制感情“泪留满面”分手,这对一篇微型小说的创作来说,要完成这样一个“艺术品”的“创作任务”是很不容易的。作品一开始是“泪留满面”分手;然后回顾阿珠从“大山深处”出来打工的情况;接着写在工厂上班对阿兵的好印象;后面选择一个给自行车打气的“细节”表达爱慕的萌芽;然后是一段反映内心活动的对话。应该说,写这个过程还是比较自然的,这个过程也可以恰当地把“人物相爱到分手”表现出来,这是这篇作品可以肯定的地方。但是,文学创作不能仅仅满足于写过程,还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要把人物的精神面貌表现出来,要把人物的感情写细腻、要把人物“活生生”的、就像站在我们面前一刻画出来;那么,怎么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人物内心活动写准确,把“细节描写”写好、写生动。
   从这篇作品来分析:大山深处出来的回顾是必要的;最初认识的好印象要选择一个"细节"来表达,而不要平铺直叙过程;给自行打气的“细节描写”不够感人,要增加感动人的成分,从生活中选择产生爱慕萌芽的感人场面来充实目前“给自行车打气的细节”;而后面那段“对话”,目前看仅停留在外表的说笑上,缺乏感情的深沉,这一段写不好,对她们理智控制感情“泪流满面”分手就缺乏了依据,整篇作品的感人力量就没有了。
   以上这些意见和建议,只是我看完这篇作品后的一些感想。我是旁观者,难免会有“主观”的成分,所以,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南尚

南尚 布衣

  • 8

    主题

  • 115

    帖子

  • 438

    积分

2018-01-31 09:21:32

微型小说《花嫂》。作者:一鸣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816440

10 楼        文友:南尚        2018-01-31 09:17:56
  这篇作品不长,却写出了“花嫂”和“哑巴”两个人物,而且把这两个人物都写“活”了。
   这篇作品写人物有个特点:不是靠叙述,而是靠“细节描写”。
   “哑巴”是怎么写“活”的?两个“细节”:第一个,有人调戏“花嫂”,“花嫂”正摆脱不了纠缠时,“哑巴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往那人身后就是一棍子。那人受了疼心虚就走了,哑巴也‘哇哇’的跟着离去。”第二个,“花嫂”发现她的地有人帮她翻耕了,“于是天晚时,她一个人悄悄地跑到地里去看。她一看,却发现那哑巴正挥着牛鞭,‘咿咿呀呀’地吆着牛帮她翻地。”这两个细节笔墨不多,可“哑巴”正直、善良、关心体贴人的性格跃然在纸上。
   “花嫂”的人物形象又是怎么表达出来的呢?有三个细节:第一个,“寡妇门前是非多”,经常有人来头挑逗、戏弄,“花嫂”的回答却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第二个,对“哑巴”的两次真心帮助,她虽然都一句话没说,但却在心里“默默地思考”。第三个,“她忽然找到村上一长者,她对长者说,她要嫁给哑巴。”这三个细节和写“哑巴”的两个细节相比,虽然前者要形象些,后者不够完整,但“花嫂”的朴实、厚道和倔强的性格也仍然跃然在纸上。
   可以这样说:微型小说的创作,就是“细节描写”的创作。长篇、中篇、短篇都可以借助心理活动的描写、外形的表达、较长的对话及较详细的情景描写等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但是,微型小说因为受篇幅的限制,在几百字或千把字的篇幅中,要把人物形象刻画出来,要把主题思想表达出来,确实是很难的,靠什么?只有靠“细节描写”,“细节描写”能在微型小说的创作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微型小说的创作只要肯在“细节描写”上下工夫,我敢肯定,是会收到成功的效果的。

南尚

南尚 布衣

  • 8

    主题

  • 115

    帖子

  • 438

    积分

2018-01-31 14:32:17

故事征文《我的爷爷》。作者:月儿弯弯笑。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825130


4 楼        文友:南尚        2018-01-31 14:28:27
  这篇作品写得很有感情,以浓厚的抒情气氛,写出了爷爷的几个生活片段:青少年时代,爷爷对弟弟妹妹的呵护;生活困难时,爷爷半夜去掏野外“田鼠储备过冬的粮食”;以及作品中的“我”小时候的一个“秘密”——“爷爷便拿出闷在火炕灶里的土豆”给我吃,等,写得都很生动、很感人。特别是对爷爷去世后的那段,写得更感人:
   
   “父亲接我回去奔丧,眼看着装着爷爷的棺轿离我越来越远,我忽然顿悟了,今后我的生活里再也不会有爷爷的身影了。我站在马路中央,冲着爷爷走的方向嚎啕大哭,任凭父母如何规劝,我都无法停下来,懂事后第一次的生离死别,让我对生活产生了恐惧感。直到哭累了,趴在父亲的肩头睡了过去,眼角依然带着泪珠儿。”
   
   看到这里,我自己几乎都被感动得要哭了。
   这是一篇好作品,爷爷朴实、厚道、淳朴的劳动人民的性格是在浓重的怀念和浓重的抒情气氛中表现出来的,使人受到鼓舞,起到了“艺术熏陶”人、“以情打动人”的作用。
   肯定了这篇作品后,我想借这个机会,简要地探讨一下小说、散文、故事这三种文体,各自有什么特点?怎样在创作中去各自发挥各自文体的优势,扬长避短,写出更好的作品来?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小说是人物形象的艺术,散文是抒情的艺术,故事则是情节的艺术。用一句话来概括一种文体,难免会有“以偏概全”之嫌,但是,却可以简单明白地把这三种不同文体的主要特点突出出来,便于我们在创作中,根据不同生活素材,去扬长避短地选择用什么艺术形式来创作自己的作品。比如,人物性格鲜明的,就去创作小说;怀念、思念气氛浓的,就去创作散文;故事情节跌宕、恩怨情仇曲折,就去创作故事,那样量体裁衣,就容易使自己创作出成功的文学作品来。
   这一点感想,虽然是我在创作实践中自己体会到的,但我愿意说出来,供喜欢搞文学创作的朋友们参考。

共2页 12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