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评论部 回复本帖
湖北武戈

湖北武戈 进士

  • 55

    主题

  • 2067

    帖子

  • 10569

    积分

【半月一评】2018年第三期

2018-03-11 20:28:06

奶奶在井边演绎乡愁

 

各位听众,各位观众,江山电视台,江山文学广播电台,各位主评、副评和作者老师,大家晚上好!今天是2018年新年第一堂赏析课,我们荣幸地邀请到淡雅晓荷社团的五位老师担任今晚的主讲,他们将不负众望,为大家奉献一堂最为精彩的文学赏析盛宴,我们是不是应该以热烈掌声欢迎他们莅临今晚的赏析课堂啊?!还是老规矩,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今晚的两位主角。

 

主评:淡文竹雅,女,19511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下乡知青,商店副主任,妇联主席。泰来县政府副县长,齐齐哈尔市政协退休干部。泰来县书画院名誉主席,泰来县作协名誉主席。

 

作者:云静水闲,本名申云贵,湖南邵东人。从小喜欢写作,读初中时,在老师的帮助下,曾有小文发表于刊物,后来因故离开心爱的学校。事业小有成就之后,写作的欲望再次萌发,2011年开始,用蓝梦的笔名在中国散文网、散文在线等网站,发表文章若干。进了江山,如鱼得水,愿向老师们学习,快乐地享受文字,不断提高自己。人生宗旨:常怀一颗谦卑的心,面对多彩的世界。

【晓荷·暖】奶奶和井(征文·散文)http://www.vsread.com/article-613914.html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淡文竹雅老师登场,大家掌声欢迎!

 

主评:淡文竹雅 井,奶奶的岁月

 

云静水闲的《奶奶和井》这篇散文通过一口井的兴衰,回忆了奶奶从年轻能干到年老力衰的一段记忆。字字句句紧扣主题,引导读者特别有兴趣地读完这篇精美的文章。真不愧为散文中的绝品。

作者在一开头就引出“过去总是让人怀念。对过去,我总是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感情。这种情,和风月无关,和故乡有染。”作者用巧妙的手法引出了文章的主题“每每想起故乡,眼前便浮现一口井,一口并不古老却模样沧桑的井。”

紧接着,作者详实、细致地描写了这口井所在的位置,是一口吊井:“井很深,水面离井口有一丈多高。井口是圆的,用砖砌成高出地面大约二十公分,上面用水泥粉刷得非常光滑。”然后写出这口井的上面有一个简易的支架,利用杠杆的作用把井水打出来。读着,眼前便出现一口吊井,真真切切,如身临其境。

写到这里,依然没有写井与奶奶的关系。却说起,村子里并不缺水,人畜用水都是河水。邻村有水井,能喝到一口井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便写了一段,如何到外村担井水的不容易。

后来,村里有了这口井,“着实让村里人骄傲一阵子。这口井的水清冽、甘甜,冬暖夏凉。炎炎夏日,喝上一口凉中带甜的井水,又解渴又消暑,那可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冬天,井口有缕缕雾气升上来,打上来的水像温水一样。”

把这口井的好处已经写的很到位了。那么作者还要写什么呢?作者围绕井这个地界的活跃性展开了话题:“于是,井台上热闹起来了,那些大姑娘、小媳妇把衣服和菜都拿到井边来洗,倒水声、锤衣声、说笑声响成一片,让冬天的空气活跃起来。”

作者用较大篇幅详细地介绍井、井水、井台边的热闹,给读者展开一个生动活跃的画面。人们与水井的关系是这样密切,这般美好。一口井,给村子里的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欢欣。井边便成为一个村民相聚的重要场所,是村里人每天都离不开的去处。这种以小到大,以点到面的描写,为奶奶的出场做了厚重的铺垫。

“水是乡下人的生命。记忆里,奶奶每一天的工作都是从挑井水开始的。”两句话,就把奶奶这个主人公展示在读者面前,是那么自然,那么顺理成章。作者以一个小孩子的感觉去描写奶奶的形象。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没有写奶奶的个头,奶奶的慈善面容和奶奶的言行举止。而是用一个孩子在清晨半睡半醒之间听到的声音,闻到的味道来描写奶奶的勤快、利落。“然后我就听到一阵扁担和水桶的撞击声、开门声,最后奶奶的脚步声消失在屋外。”“又听到水倒进水缸的声音,接着厨房里的烟就飘进我睡觉的里间,没过多久,迷糊中,烟雾渐渐淡了,红薯的清香又钻进了我的鼻孔。”这一段的描写真是叫绝。通过睡梦中模模糊糊听到的、闻到的,活脱脱地把奶奶的形象描写的栩栩如生。一个勤劳、善良、干净利落的奶奶就站在读者面前,甚至能体会到奶奶的笑容,奶奶的欢欣。

这时候,作者开始用大量笔墨把奶奶的形象描绘的更加丰满。因父母早出晚归拼命干活,家里的事情就全由奶奶承担。这些活计都与水有关,做饭做菜、洗洗涮涮,哪一样都离不开水。所以,奶奶每天都往返于家和水井之间,“不论刮风下雨,不管冰天雪地,从无间断。头发花白的奶奶穿着一身蓝布大褂,佝偻着身子、一步一晃挑着水桶的模样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这其中,作者又写出了奶奶对他的爱。“乖孙子,多睡会儿,奶奶挑水去了。”“乖孙子,快来喝新鲜的井水!”“从上学开始,我就有点儿心疼奶奶了,奶奶去井边挑水、洗菜,我就会像跟屁虫一样地跟着她。”作者这段写的很精彩:本来想帮奶奶减轻压水的难度,没成想却帮了倒忙,不小心,顺着井绳掉进了井里的水桶里,把奶奶吓坏了!“奶奶以为我掉进井里了,当时急得呼天抢地,把自己的头使劲往井沿上碰。听到我在井下叫奶奶时,她才慌慌张张把吊杆往上提。我回到地面的那一刻,从没打过我的奶奶,对着我的屁股‘啪啪’就是几巴掌,打得我像杀猪似地叫唤。奶奶见打哭了我,呆了呆,忽然抱住我,连声问‘乖宝,打痛了吗?还痛吗?还痛吗?’”读到这里,如身临其境。作者用简单的笔墨把奶奶那种疼爱孙子的情形勾画的淋漓尽致。一个慈祥可亲是奶奶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那么真实,那么形象,活灵活现。

春夏秋冬,奶奶都是这样往返于家与井之间。“夏天和奶奶一起去井边乘凉,是那时最愉快的事。”奶奶有讲不完的故事,“内容要么是因果报应,要么是劝人向善,要么是忠、孝、礼、义,这些也许和她启蒙所学的‘人之初,性本善’有关。”作者通过描写和奶奶在井边乘凉,听故事,用棍子搅乱井中的月影等调皮的事情,又展示了奶奶最本质的内涵,劝人向善,教育孩子们懂得做人的规矩和信条。

奶奶有讲不完的故事,奶奶时时刻刻都教育孙子们忠诚、善良。在遇到险情的时候,奶奶勇敢地站出来,保护孩子们。六十多岁的老太婆竟然踩死了一条剧毒的“鸭公蛇”!

紧接着,作者长大了,挑水的活计他承担了。但是,奶奶还是喜欢到井边做点活计,顺便提半桶水回家。

奶奶老了,那口曾经清冽、甘甜的水井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奶奶老去了,那口井也荒芜了,留给人们的是一段美好的回忆。这回忆,是刻骨铭心的,是陪伴作者一生的最美好的生活片段。从奶奶身上,传承了普通乡下人最淳朴又最厚重的美德。

读过这篇散文后,给人一个新鲜的感觉。如同读者就是那个村子里的人,如同与村子里的人,与奶奶一起排队担水,一起在夏夜里听蛙声虫鸣,一起听奶奶讲着古老的故事。似乎,读者就是那些嘻嘻哈哈的大姑娘小媳妇,一边洗衣、洗菜,一边开心的说笑……一幅纯净美丽的乡村图在眼前不断地变换场景。似乎闻到了夏夜的草香,尝到了清冽、甘甜、爽口的井水。

这篇散文主题鲜明,叙事明晰,特别有感染力。作者善于用巧妙的构思,生动的画面,朴实的文字,展示故事的整体内容,读起来朗朗上口,引人入胜,温暖人心。

尤其是通过一口井,展开了一个画面,然后,一点儿一点儿地扩展开来,把这口井用工笔画的手法,清晰地展现给读者。井水,井边的热闹,井边的故事一件一件地娓娓道来。然后,用大量笔墨展示了奶奶一个普通农村老年人的形象,勤劳、善良、对生活的热爱,对子女的关爱,对孙子的疼爱,都与这口井息息相关。人们的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必需品,而最重要的必需品是水,水是人们的命脉啊!这就是作者选题的独到之处!

读这篇散文,如同欣赏一个画卷,轻轻打开画轴,先看到了一口井,然后,看到了井的全貌,井的周边环境。随着画轴的缓缓展开,眼前便出现了更多的、更加活跃的场景。画轴的中段是最热闹繁华的场景。然后,随着那口井的时过境迁,奶奶的衰老,画面也变得暗淡了。留给人的是一个难忘的回忆。

作者通过一口井与奶奶的生活,展现了人与自然景物的互为关系。通过奶奶与井的故事,揭示一个道理:人与景物都有生息和轮回,斗转星移,四季变换,人与人们生存依赖的物品也一样都有兴衰。那口荒芜的水井,那位衰老的奶奶,就是人生的必然。同时,字里行间透露的是淡淡的乡愁。

散文不仅告诉人们生命兴衰的必然规律,也寄托了作者的怀念之情,对故乡,对亲人,对那片土地,对那一眼井……

散文的构思、运笔、手法都为喜欢散文写作的人们做出了榜样。

 

淡文竹雅老师的赏析真是大气磅磗,对《奶奶和井》这篇散文评得尤其到位!老师从这篇散文的谋篇布局,整体构思、运笔技巧和表现手法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评析,既总结出了文章的优点,也对我们这些初学散文创作的作者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使我们也明白了散文应该如何写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现在有请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云静水闲老师出场,由他来给我们谈一谈《奶奶和井》的创作体会,掌声有请!

 

作者:云静水闲  我的《奶奶和井》

 

主持人好!各位主、副评好!各位老师好!给大家拜个晚年!

感谢江山【半月一评】栏目给“奶奶”一次“露脸”的机会,也感谢晓荷社团的推荐,更感谢各位师友一如既往的支持!

我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闲时,过去的人和事总会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心潮难平。我也是一个非常珍视亲情和眷恋亲情的人,和亲人相处时的点点滴滴,总是让我感动,让我铭记。

在我的生命里,有一个人,是不能忘记的。她给过我快乐,给过我关爱;她爱家里的每一个人,也爱这世上的一切;她活着就是为了儿孙,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儿孙身上,哪怕到了风烛残年,也从未改变。这个人就是奶奶。

我是家中的长子,弟弟比我小一岁半,弟弟下面又有两个妹妹,年龄差距也在两岁之间。父母要养家糊口,又要照顾弟弟妹妹,所以,我从小就由奶奶带着。奶奶带着我睡,带着我吃饭,带着我摘菜,带着我挑水。我对奶奶的感情就特别深厚,我对奶奶的晚年生活也特别清楚。

和所有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中国女性一样,奶奶没什么文化,吃过很多苦。但奶奶有着中国女性共同的特点:勤劳、善良、博爱。

我记事的时候,奶奶已经年迈,年迈的奶奶却还在不停地干活。挑水做饭洗衣服,喂猪打狗带孙子,奶奶每天重复着这些家务事,苦度春秋,毫无怨言。挑水,是家务事中的重活。一个年迈的老人,不论春夏秋冬,不管天晴下雨,每天挑着一担将近百斤的水,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这不是一道风景,这是一个生活的缩影,这是一种信念,一种爱!说到爱,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些生活片断。小时候,我尿床,奶奶就特别注意这事儿。每晚睡觉,她的脚总是像探雷针似地伸到我的屁股下面“探”两三次,一旦“探”到我屁股下面湿了,她就会大声叫骂:“云伢子,你这个懒鬼,又尿了,快起来,给你换裤子!”每次尿湿了,奶奶都会一阵忙碌,给我换裤子,在我屁股底下垫上干布。我尿床往往是寒冷的冬天,真的苦了奶奶。我小时候很瘦,奶奶不知听谁说吃人的胎盘能增胖,那一次,她不声不响弄来了一个胎盘,加工好后,哄我说是肉丸子,我吃完后,她哈哈大笑,说:“这下你吃了胎盘,肯定会胖了。”当然,奶奶不只关爱我一个人,她关爱家里的每一个人,我只是其中的代表而已。

在我的生命里,有一口井,同样让我难忘。这是一口吊井,是村里唯一的一口井。民以食为天,水则是食里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口井的水养育了我,养育了全村的人。围绕这口水井,也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就算年少,我也难以无视。奶奶的生活范围总是在厨房、菜园和水井之间,奶奶和老家的那口水井,就有了不解之缘。水井见证了奶奶的晚年的勤劳、艰辛和慈爱,水井和奶奶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只有源源不断地付出,从来不求回报。所以,水井融入了奶奶的生命里,水井也和奶奶一样,也有了生命,有了灵魂。

岁月无情,沧海桑田,奶奶走了,井也废了,思念如春蚕吐丝。我的怀念何处安放?惟有文字能寄托心声。所以,《奶奶和井》就“应运而生”。

《奶奶和井》无关艺术,无关名利,纯粹是情感的倾泻。或许是从心灵深处流淌出的东西容易被别的心接受,也或许是朴实的东西最能触及人最柔软的地方,《奶奶和井》打动了江山绝品组的老师们,成为绝品,这是意外之喜。后来,《奶奶和井》又在《边城晚报》发表,变成铅字,这就称得上奇迹了。

今晚可谓“群星荟萃”,也可以说是高手如林,小文遇见如此大场面,正如耍大刀的遇见关二爷。余生也晚,实在是荣幸之至。然,能从各位主、副评精彩的评析中学到知识,能从主持人和“观众”的互动中增长见识,则是三生有幸了。

问好各位老师,向大家学习,向大家致敬!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是不容置疑的真理。作者云静水闲老师从他对故乡的思念开始,回忆出脑海中的那口吊井,还有天天围绕着井照料一家人生活的奶奶。于是,奶奶和井的画面在作者的优美的文笔下渐次清晰起来,而且逐渐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通过作者的创作谈,我们是否领悟到一点创作的真谛呢?

现在有请清粥小菜老师继续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赏析,掌声有请!

 

副评:清粥小菜  读《奶奶和井》有感

 

读完云静老师的这篇散文,浮现在眼前的画面犹如黑白底片,记载的是时光,代表的是岁月,是思念,是浓浓的亲情。感慨时光的流逝,同时也唤醒着读者心底的亲情,令人感动。

文章开篇描写了村里的井,以时间顺序描写到了井边四季的变化。寒暑交替的美景,生动形象的打水场景,在抒发乡愁的同时,将对奶奶的亲情带出,与井相关的记忆便也随之喷发。

“我”一直跟随在奶奶身边,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奶奶便担负起了照顾“我”的职责。她每天天不亮便替“我”整理好被子,然后在扁担和水桶的撞击声中出门,在“我”迷糊的睡梦中出门,直到饭菜的清香飘进我的鼻孔;中午的时候,奶奶将菜园的蔬菜摘下来拿到井边去洗;傍晚,奶奶依然挑一担水,以备全家人洗漱;冬日里,奶奶挑水的时候会带上一把锄头,挖几条又肥又大的泥鳅给兄妹几个解馋,而她疼惜最瘦弱的“我”,总在我碗底偷放一条。井边留下关于奶奶的身影是忙碌、勤劳、是对晚辈的呵护和爱。

生命不仅仅是爱,还有教养,而奶奶和井同样也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夏夜里,看见井里的月亮又圆又大,想起刚学的课文《猴子捞月》,便想在奶奶面前卖弄。兄妹几个将吊桶压到水面,将水中的月亮搅得支离破碎,还告诉奶奶月亮掉进井里了。这是回忆里的奶奶唯一一次发怒,她严厉地教育着孙辈们不能撒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再眼红也不能去破坏。这是一种教养,学会欣赏对方的优点,并且学会守护这种美。

除了呵护、爱与教育,在奶奶身上,她担起的还有责任和奉献。年少的“我”也心疼奶奶,想给她帮忙,却帮了倒忙,和吊桶一起沉到了井里。奶奶哭得呼天抢地,将自己的头往井沿上碰;待听见孙子的声音,才连忙把绳子往上提。打在孙子屁股上的那几巴掌,好似贯穿了几代人的记忆,当长大后想起,即使疼,却也充满了温暖。而在遇到毒蛇的时候,面对呆若木鸡的孙子,奶奶“连滚带爬”地挡在了孙子和蛇之间,面对张口就咬的毒蛇,她一脚将蛇头踩了个稀巴烂。

井是乡下人的生命,水是万物之源,在赋予生机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个生命的终结。渐行渐老的奶奶见证了井的成长,而井,则记载了奶奶的勤劳和淳朴。奶奶一生都与这口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挑水做饭、洗洗涮涮,为了自己的晚辈拼尽了力气,从一挑水,到半桶水,到自己生命的尽头,仍然在这口充满了回忆的井边。

散文通过一段段往事,点点滴滴的记忆,成功塑造了奶奶的善良、慈爱、诚实、能干,朴实中充满了灵动,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热闹的场景只能停留在记忆中了,可对奶奶的怀念、对故乡的思念却日渐浓厚,诉诸笔端的不仅仅是小爱,更是对中华美德的传承。

黄了又绿的青苔就好比对奶奶的思念,可生生不息的亲情不正是那源源不断的井水吗?它透澈、清冽,在我们流淌的血液里,在每一个思念的时刻,以其饱满的热情,喷薄而发。

 

清粥小菜老师的赏析简洁而又凝炼,她从大爱和小爱的角度诠释了奶奶和井的故事。总结出作者正是通过一段段往事,点点滴滴的记忆,成功塑造了奶奶的善良、慈爱、诚实、能干,朴实中充满了灵动,深深地打动着读者。

现在有请秋觅老师继续为大家奉献精彩的赏析,掌声欢迎!

 

副评:秋觅 赏析江山绝品散文《奶奶和井》

 

在散文栏目读到江山绝品散文云静水闲的《奶奶和井》时,立即被该文所吸引。这是一篇语言优美,架构紧凑,情感真挚的叙事散文,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活,意蕴内涵厚重。

这确实是一篇有着深厚底蕴的叙事散文,意境深远,润着乡土的气息,更有浓浓的亲情。乡村一口普通的井,在作者的笔下构成了一种宏大而悲壮的背景,再现了奶奶的人生和勤劳朴实的农村老人的光辉形象,也成为一段世事沧桑的见证,其实这正是作者深沉而浓厚的爱的表达。

散文有着很好的构思,一篇叙事写人的散文,有关奶奶的故事,与井有关。文中开篇首先生动地描述了村中那口老井,介绍老井的由来和在村中的重要作用。接着用主要的篇幅生动详实地叙述奶奶一生中围绕着井的生活和劳作,奶奶每天都往返在家和水井之间,不论刮风下雨,不管冰天雪地,从无间断。

文中关于奶奶的叙述,细节生动真实自然,场景惟妙惟肖。按照早上、中午、晚上的时间段,叙述奶奶忙碌的身影,奶奶的劳作大多与井有关。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按照“我”的儿时、童年、少年的顺序,回忆奶奶一生的辛勤,特别是对自己的谆谆教导、关爱呵护。

作者在文中叙述了几件非常典型的奶奶与井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奶奶对自己的爱。奶奶早上起床去打井水前,爱抚地拍着“我”还有那些仔细的叮咛。奶奶生火做饭后的气味飘进房内,奶奶一遍遍地让“我”喝那珍贵的井水。奶奶在“我”掉进井里后的痛心疾首和对“我”失而复得后的欣喜若狂。老弱的奶奶在“我”遇到鸡公蛇后的不顾个人安危护着“我”的情景。还有那次,“我”和小朋友在井边玩耍,用水桶把井水里月亮的影子打乱后的高兴,奶奶的一番话对自己有很好的教育,关于不能说假话,也不能去破坏好的东西。

在这样谋篇布局之下,即便是再普通的人也便会生出光辉的形象,正如含辛茹苦的奶奶用一生的勤劳,留给后人珍贵的怀念,享用不尽。农村的旧物件,一口吊井,有了鲜活的生命力,饱含着浓浓的乡情亲情。    

从这篇散文可以看出,作者的散文写作,体现了作者对乡村非常熟悉,能够唤醒人们很多记忆,尤其在这个城市化加快的年代。作者笔下的乡村是鲜活而生动的,不仅仅是风是雨是古老的水井,在那村庄里有血脉相连的亲人。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悄然老去,就像一茬一茬的庄稼,来了又走。如果没有对人物的素描勾勒,文字即使绝美,也不会撼动人心。有时寥寥数语,就勾画出了细节,鲜活了篇章。在看似平静的描述中,却包裹着难以释怀的浓浓情思和人生概叹。其中既有对家乡故土的眷恋,更是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至爱!

这篇散文,文笔细腻,叙述生动,真实地再现了那个年代农家生活,水井、奶奶、小孩的故事,充满浓浓的生活气质和乡土气息,更有浓浓的亲情。乡土味的文字,土地、小河旁、井水边,质朴流畅的语言,感人的人物和故事,让人回味无穷的字里行间,还原了生活的本真,歌颂了奶奶的高大和无以替代的亲情和爱。

 

秋觅老师的赏析再现了《奶奶和井》的优美而又厚重的画面。老师用自己独具魅力的语言,生动详实地再现奶奶一生中围绕着井的生活和劳作,奶奶每天都往返在家和水井之间,不论刮风下雨,不管冰天雪地,从无间断。

最后有请张福州老师登场,为我们奉献今天的压轴好戏,掌声有请!

 

副评:张福州 也评《奶奶和井》

 

云静水闲老师的散文《奶奶和井》,是一篇厚酿了生活原味的乡村题材佳作。在自来水还没有进军乡村的年代,水井就是百姓生活不可缺少的动力源泉。井的意义,是农村人离不开的魔力场。有井的地方,也便有了层层叠叠的故事。

在作者故乡的记忆里,村头的那口井便是一条流淌着甘泉的溪流,清冽而又香甜,纯净而又绵柔。乡亲们在井里取水,在井边话家常,用井水酿造生活,编织明天的梦。

作者笔尖的井,是自己的故乡魂,是萦绕不散的乡恋之歌。每每想起故乡,就想起那口井来。想起那口井,便会五味杂陈,难以入梦。寒暑易节,阴晴圆缺,那口井都不改清澈,不改甘美,不改她那悠长的慈悲情怀。

这口井,冬给人温热,夏给人凉爽。愁苦的人喝了井水,就会眉头舒展;欢喜的人喝了井水,就会歌声不断;幼稚的人喝了井水,就会加速成长……这口井,魔力无边。

奶奶是一位勤快人。每天黎明,我们就能听见扁担碰撞水桶的声音,那是奶奶准备去挑井水。做好了早饭,奶奶又要去菜园子里准备中午的那顿美餐。奶奶挎着菜筐要到井边把菜一棵棵地洗净了,时常还会顺便挑回两桶水来。井水,就这样养育着周围的父老乡亲,养育着我们一家人。

奶奶身上洋溢着一种大爱,她为我们这个家一顿顿地煮饭,一次次地烧水,一番番地洗衣服……没有想到多歇一会,没有提过家务繁重,没有表露过疲劳的神色。奶奶用自己的行动,滋润着我们这个家,打理着我们的幸福生活,让周围的人都很羡慕我们。

夏夜,奶奶带着我们去井边乘凉。清风、星辰、虫鸣……给我们描画了一幅幅童话般的梦境,给我们的幼年增添了太多的童真,让我们的炎夏没有暑热,没有烦恼。至今想起,就感觉奶奶给我们的爱,拿什么都无可替代。

冬天,奶奶去挑水时常常会带上一把锄头,奶奶要用这把锄头去近旁挖泥鳅。奶奶的手冻得实在扛不住了,就将手伸进水桶里洗一洗,或者是对着嘴哈一哈气,接着继续挖泥鳅。回家后,再将泥鳅清理干净,而后做成我们家人人皆爱的美食。奶奶用她自己的辛劳,美化着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奶奶,我们一家人都得谢谢您!

我再次回到村子,那口井已经废了。村里人纷纷远走高飞,留下来的人也吃上了自来水,井似乎已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可我却对那口井依然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奶奶,也因为我是喝那口井的水长大的。井废了,挖井的人不在了,挑水的人也走了,我的思念像井壁上的苔藓一样泛滥,像井边的野草一样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作品的结尾,如一曲让人肝肠寸断的歌谣,萦绕于耳际不散,激荡于心头不减,让诸多读者不忍释卷,回味无穷。

《奶奶和井》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流溢着纯纯的故乡情,流淌着纯美的至亲之爱,不染尘埃,通体透明,感人至深, 值得久久回味。

云静水闲老师的作品,有生活的原滋味,有情感的强磁场,有艺术的炫彩,有大家的气场,越读越有深悟,越读越有依恋,用一句简短的话说——我也是醉了。

 

福州老师首先肯定了作者之所以取材于井和奶奶这个主题的积极性。井的意义,是农村人离不开的魔力场。有井的地方,也便有了层层叠叠的故事。作者围绕着奶奶和井,展现了村中一幕幕鲜活的生活故事,文章既凸显了农村生活的情趣,也凸显了奶奶与一家人生活的凝重,也可以说,这篇散文之所以成为绝品,赢在选材的合理方面。

今晚的赏析是关于乡愁题材的构思和描写,我们大家通过五位老师精彩的讲座,是不是有着与往日不一样的收获呢?答案是肯定的。要想写出打动读者的乡愁作品,选材上一定要有独到的眼光,谋篇布局上也要有精的构思,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无病呻吟,要通过某一个大家都熟悉的物象,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味,这才是乡愁文章能够取胜的关键所在。

好了,我们今晚的赏析到此结束,下期赏析再会!

张福洲

张福洲 秀才

  • 12

    主题

  • 155

    帖子

  • 1218

    积分

2018-03-11 20:52:26
村里的井,是乡愁的爆发点,你一旦碰触了她,你心头的波澜就会绵绵不断。生动形象的打水场景,将与井相关的记忆喷发出来……真的很棒!
叶华君

叶华君 进士

  • 68

    主题

  • 574

    帖子

  • 10149

    积分

2018-03-11 21:00:28
很精彩的赏析,辛苦武戈老师了,感谢社团各位老师精彩的捧场!
梦幻成真

梦幻成真 秀才

  • 0

    主题

  • 119

    帖子

  • 2858

    积分

2018-03-11 21:04:27
特别好的赏析课,受益匪浅,谢谢各位老师!
何叶

何叶 探花

  • 137

    主题

  • 1200

    帖子

  • 17547

    积分

2018-03-11 21:11:59
谢谢主持人。谢谢云静老师,淡文竹雅老师,以及所有的副评老师。何叶给大家敬茶!周末好!
沙漠的杨

沙漠的杨 布衣

  • 2

    主题

  • 6

    帖子

  • 125

    积分

2018-03-11 21:17:12
来学习!踩个羊蹄邱!
清粥小菜

清粥小菜 秀才

  • 2

    主题

  • 52

    帖子

  • 1965

    积分

2018-03-11 21:25:38
淡文竹雅老师的讲解特别细致,学习了。
匡建华

匡建华 秀才

  • 0

    主题

  • 10

    帖子

  • 1958

    积分

2018-03-11 21:26:44
学习学习,继续努力,争取明天会更好
秋觅

秋觅 进士

  • 381

    主题

  • 1075

    帖子

  • 6553

    积分

2018-03-11 21:37:49
散文,其实就是进行一场心灵的诉说与情感的宣泄。作者通过种种的艺术手法, 借托不同的意象,在不同的意境中,把我们胸臆抒发出来,就是我们所谓的“散 文”。散文《奶奶和井》就是散文的精华之作!
云静水闲

云静水闲 进士

  • 16

    主题

  • 278

    帖子

  • 6718

    积分

2018-03-11 22:04:33
首先感谢武弋老师。武弋老师不但主持得好,而且帖子也做得非常精美,尤其是相片的框框,真的太有特色了。然后感谢淡文竹雅、小菜、秋觅、张福洲等几位老师,你们精彩的赏析,让我受益匪浅。还得感谢社长和社团的老师,正是有了你们的支持,才有今晚精彩的赏析课。最得感谢的是所有的文友,不管是潜水的还是露头的,你们是最可爱的人,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态珍

态珍 童生

  • 0

    主题

  • 19

    帖子

  • 596

    积分

2018-03-11 22:23:36
奶奶和井是一篇非常朴实有意义的散文,各位老师的评论很精彩,值得学习。
粉红莲秀

粉红莲秀 秀才

  • 26

    主题

  • 420

    帖子

  • 2881

    积分

2018-03-11 22:28:28
欣赏美文,学习佳按美评,咖啡☕☕☕
史建民

史建民 秀才

  • 19

    主题

  • 72

    帖子

  • 1378

    积分

2018-03-11 22:34:47
闲的绝品散文《奶奶和井》有感。 应该说这是一篇充满诗情话意而脍炙人口的佳作。全文核心是一个“真”字,用真挚的情感写出真实的人。井里是水,万物不能离,奶奶是人,一生将所有的爱给了她的子孙。井水甜,奶奶的爱真。    通读全文,总能感觉到作者文笔清新自然,看似平谈如水,确意味隽永,耐人回味,从字行里能感觉到奶奶与作者那份浓浓的感情。 最能感动人的是奶奶的勤劳和对作者那份无私的爱:“记忆中,奶奶每一天的工作都是从挑井水开始的。天刚麻麻亮,伴随着几声剧烈的咳嗽,睡在床那头的奶奶就起床了。起床后的奶奶先帮我把被子重新盖严实,再隔着被子拍拍我,嘴里说:“乖孙子,多睡会,奶奶挑水去了。”然后我就听到一阵扁担和水桶的撞击声、开门声,最后奶奶的脚步声消失在屋外。不知过了多久,迷糊中,我听到水倒进水缸的声音,接着厨房里的烟就飘进了我睡觉的里间,没过多久,烟雾渐渐淡了,红薯的清香又钻进了我的鼻孔,引得我肚子里的馋虫“咕咕”乱叫”。   读到这里,所有的人都会被奶奶深深的爱打动,情不自禁流下热泪。都会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所有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何尝不是这样,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走进校门、事业有成,成长的点点滴滴,不都蕴藏着父辈们的养育之恩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就是这种爱的真实写照。而《奶奶和井》全文表现的核心也在这里。 展
闰土

闰土 举人

  • 0

    主题

  • 105

    帖子

  • 3895

    积分

2018-03-11 23:56:57
绝品《奶奶和井》描写细腻,语句朴实耐读,把奶奶和井描述的淋漓尽致,全文紧扣主题,地气十足,把情和意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确实是篇好人,不亏为绝品,闰土点赞学习了。
湖北武戈

湖北武戈 进士

  • 55

    主题

  • 2067

    帖子

  • 10569

    积分

2018-03-12 07:43:58
鄂西北有一句土话,叫作“人是根底生,全靠水养心”,水井是人类生命之源,也是《奶奶和井》的根源。
樱雪

樱雪 进士

  • 40

    主题

  • 757

    帖子

  • 8948

    积分

2018-03-12 11:21:21
一口井,一段情,一份温暖,一缕柔情,都在井里。奶奶对孙子的爱,孙子对奶奶的感恩,不就是“井”吗?欣赏。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