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评论部 回复本帖
雅润

雅润 举人

  • 182

    主题

  • 1131

    帖子

  • 3172

    积分

【半月一评】2018年第七期

2018-05-13 22:38:55

  

           在生活美中展示深邃的情感

                          ——散文《上门汉》赏析

 【主持】雅润:

  今天是个吉祥幸福的日子,是普天下所有母亲的节日,在这里,我代表课堂祝群里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吉祥安康!也祝全天下的母亲健康平安,快乐永远。

  春风拂面,柳絮纷飞,江山文学赏析课堂座无虚席,欢声笑语。在这喜庆的日子里,课堂邀请到了几位尊贵的客人,他们都来自江山文学网旗下的【淡雅晓荷社团】。

  淡雅晓荷社团,简称晓荷社团,成立于201569日,即将成立三周年。短短的三年,晓荷社团快速发展和成长壮大,截至今日已发文章10075篇,精品2187篇,绝品23篇,位居江山旗下社团前列,排名第三。

  这些成绩都是社团作者和管理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前任社长何叶付出了很多心血。

  晓荷社团的宗旨是:持淡定之心,追高雅之风,沐破晓之阳,品荷之香韵,以文会友。晓荷社团一直坚持举办主题征文活动,吸引了很多实力写手和作家入驻江山。

  从社团的发展史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着丰厚的文化基础,具有发展潜力的社团。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有了今天评论作品的诞生。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今天讲课的几位老师和作者吧!也请各位老师出场给大家亮亮相。

 

第一位是主评余懋勋老师,他与新中国同龄,四川成都人,成都市金牛区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武侯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四川散文学会会员,四川散文学会理论部成员,当过技工学校讲师、中学一级教师、成都航天航天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职员、四川省级机关电大班主任,喜欢散文、评论、科普等创作,偶有作品在国内一些报刊杂志发表。

 

  第二位是作者肖霞,江山ID:清粥小菜,四川人,工人,从小热爱文学,喜欢用文字抒写生活中的真实感受。201610月入驻江山,在【晓荷社团】安了家,发表文章数十篇,任职小说主编,曾被评为“优秀编辑”。

第三位是副评张福洲老师,第四位副评秋觅老师,第五位副评聆雨老师。

 下面有请主评余懋勋老师闪亮登场。

【主评】余懋勋

   各位文友:

  晚上好!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交流阅读文学作品的心得体会。最近我读了清粥小菜的作品,有一些感受想跟大家分享。

清粥小菜是一位网络作家,她擅长于写小说和散文。这是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小说可以虚构与创作,散文则要求写实,不能虚构。她创作的《上门汉》是一篇写人的散文。

 散文写人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作者的情感,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展示深邃的主观情感世界。

散文写人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其所写之人常常是与作者有过交往或接触,在某一点上曾经给作者留有深刻印象的人。散文写人是借助对生活片断的描绘,揭示人物性格的点滴和局部,不求全,不求实,使人物空灵,富于神韵。《上门汉》就是一篇集中体现了这些特点的优秀散文,它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感人,让读者过目难忘。这篇散文先被江山文学网评为精品,接着又被评为绝品推荐给读者。认真品读这篇佳作,仔细琢磨它的文字,我觉得它是当之无愧的。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介绍了自己和继父曾洪棒接触和交往的过程。“我”在8岁时认识了曾洪棒,到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交了女友。在这个漫长的岁月中,作者精选了几个生活片断来表现“上门汉”这个主题,塑造了一个虽然外表很丑陋,但是内心很善良的继父形象,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时间跨度10多年,作者只用了3000多字的篇幅,就把自己对继父态度的逐渐转变写得精准恰当自然流畅,展示了作者娴熟的写作技巧。而这个写作技巧主要表现在作者具有较强的对生活美的发现和感受能力,有较强的语言叙述表达能力。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是丰富的,是千姿百态的,是无限的,而散文的篇幅是有限的,它有容量的限制。一幅画只能画一个画面,一篇散文只能把很有限的时空、很有限的人物展示出来。

作者要以散文艺术来反映、折射、表现生活,只能精选题材,以少胜多。也就是说,作品必须以有限表现无限。这个“少”,这个“有限”,其要求是很高的,它要能反映、折射、表现生活的本质,而不是生活的皮毛,也不是生活的表征。这就要求作者必须具有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要求作者必须能够从生活中捕捉那些最能代表生活本质的“美点”。

  我们从散文《上门汉》的题材中不难看到,作者善于从司空见惯的东西中发现新事物、发现特别强烈奇妙的东西;作者善于从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发现其中所具有的惊心动魄的、感人肺腑的东西;善于从那些细枝末节之中发现具有重大意义、深刻蕴含的东西。这就是一种远远超出常人的发现力。

  曾洪棒是在作者“我”的亲生父亲过世两年后嫁给“我”母亲的。“我”第一次见到这个上门汉时就很反感很讨厌,从内心深处充满了对曾洪棒的敌意。曾洪棒的门牙长成了地包天,他一上门就成了“我”家的常住人口,“我”突然觉得自己反而变成了外人,被一个丑八怪夺走了本该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母亲。“我”决不会叫一个外人“爸爸”,尤其是这样一个丑陋的男人,他有什么资格?

  然而,曾洪棒对“我”却始终保持宽宏大量的态度,从不计较“我”对他的抵抗和恶搞。他尽心尽力,任劳任怨,不辞辛苦,经营着这个新家。“我”不喊他“爸爸”,不给他好脸色看,“我”不得已叫他曾洪棒的名字时也充满了敌意,让旁人知道“我”与他誓不两立,不认他这个继父。“我”甚至还爬上苦楝子树,将泛黄的果子大把大把地摘下,朝他头上砸去。他会在农闲时节出门赚钱,有人建房就去抬预制板。“我”中考落榜,母亲落泪,他在一旁为“我”辩解。他还做通母亲工作,鼓励“我”复读再考。“我”想快点上大学,去外地工作,摆脱那个上门汉。“我”突然就安心学习了。母亲要打“我”,他却护着“我”。“我”骂母亲,他挺身而出严肃地教育“我”。“我”掉下山崖,昏厥过去,他背着“我”走了十几里路才拦下一辆车送“我”进医院。母亲在“我”的学校附近租房陪读,他操持家务,还会不定期来看“我”们。母亲病重了,他给“我”打来电话报告情况。母亲去世后,他仍然按时给“我”寄学杂费,仍然用母亲的名字。

对于一个重组家庭来说,儿子与继父之间的心理对抗和矛盾冲突,这些看起来都是十分平凡的事情,都是司空见惯的,是极为平常的。也许别人没有发现它的意义,而作者发现了它,把它抓住,用来表现一种情思一种感受。作者把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捕捉来,进行放大,并摆在读者眼前,让读者再认识,让读者获得新鲜感,在惊喜的发现中获得美的享受。这就是散文《上门汉》的平凡之美。

 生活是无限的,艺术是有限的。艺术只能撷取有限的东西来表现无限的生活。所以,以细小表现博大,以少胜多,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

作者遵循这个原则,只选取了很少的生活细节反映生活片断,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这大与小,多与少,越是有差距,就越是有难度,也就越是有价值,越小越少,就越能给读者带来延展想象的空间,增加作品的蕴含。这就是散文《上门汉》的细小之美。

 散文之美,除了蕴含在题材的平凡之中和细小之中,还蕴含在典型之中。

散文《上门汉》所选的题材除了平凡、细小而外,还很典型。因为题材典型,所以作品叙述的事物能够反映生活的本质。在这篇散文中,“我”的继父曾洪棒的外貌很典型,行为也很典型。从作者对他的描绘中,我们完全可以相信,这是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一个真实人物,他勤劳、善良、脾气好、有爱心,是家中顶天立地负责任的男子汉,是应该受到儿子尊敬的“继父”,是应该受到他人尊敬的好邻居。

 散文《上门汉》展示的美,除了平凡之美、细小之美和典型之美外,还有独特之美。独特是指内容独特,感受独特,人物独特,表达方式独特。

艺术是一种创造,人们欣赏艺术品,实际上是在欣赏作者的创造,欣赏作者发现了什么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欣赏文本采用了什么独特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发现,或表达别人发现了却又表达不出来的东西。正因为散文《上门汉》有独特的美感,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曾洪棒异常精瘦,笑眯眯的,门牙长成了地包天,外貌虽然丑陋,心地却很善良。这个独特的上门汉镌刻在了读者心中。

正是因为这篇散文选择了平凡、细小、典型、独特的题材来表现上门汉善良之美,从作者“我”一开始对继父曾洪棒的反感和心怀敌意,到对他不再反感,甚至还有了一点难以言表的好感,最后可以坐下来一起喝酒。作者清粥小菜以精练的文笔浓缩了这个极其缓慢极其不易的过程。老到的笔法娴熟的技巧,使读者在阅读中强烈地感受到真善美的力量对心灵的冲击,感受到一种优美的情韵在内心流淌。

 最值得一提的是,散文《上门汉》很讲究留白。留白既是一种叙述技巧、语言技巧,也是一种布局技巧。写散文留白,就是要求作者在创作时要善于用笔俭省,笔法跳跃,给读者阅读留有一定的余地。

作者在写《上门汉》时,很注意省略,用语精练含蓄。比如在这篇散文的结尾,作者写到“我在母亲坟前说了很多”。到底说了些什么呢?他就不写了,让读者去猜去思考。接着,作者又叙述到,“回来时已是摸黑,对着曾洪棒递来的碗筷,惊觉他头发都白了。第一次觉得这个上门汉真的一直尽着户主的义务,突然有些心疼。”这样的文字,真真切切地让人感受到“我”内心产生的一股强烈的冲击力。文末最后一句:“他转身拿酒,双手在脸上划拉着,此刻酒分明就摆在桌上。……”“我”和继父曾洪棒经过十几年相处的漫长过程,“我”对继父的敌对情绪终于消除了。散文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让读者去想象去延续“我”和继父曾洪棒的故事。

以上就是我对清粥小菜散文《上门汉》的欣赏和分析,供文友们参考,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主持】雅润:

 谢谢老师细腻到位的解析,辛苦了。其实写评论不是很简单,没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是品味不出一篇文章真正的内涵,为老师的文笔点赞。

下面有请作者清粥小菜老师,为大家谈一下创作文章的背景与心得。

 【作者】清粥小菜:

   说起《上门汉》这篇散文,首先要感谢各位老师的抬爱,能见到自己的文字得到各位文学朋友的认可,在满足自己虚荣心的同时,自然也对各位的关注表示由衷的感谢。

   说起文章,有朋友给我留言,言辞中有怜惜,表示一直未曾得知我竟然有这样的遭遇。在此,有句通俗的话可以表达我的意思:艺术来源于生活。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只是用了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

   故事的原型来自于一位乡邻,如散文中提到的一样,他叫曾红棒。按照我们当地的说法,“入赘”称为“上门”,姑娘留在娘家,入赘的男子叫上门女婿;而李素芳属于丧偶,丈夫去世的时候她还年轻,独自抚养自己的孩子,她舍不下自己的孩子,婆家也同样舍不下孙子,在征得婆家同意之后,通过媒妁之言,她认识了曾红棒,并且二人顺利成婚。曾红棒入赘到了李素芳的婆家,便成了乡邻口中的“上门汉”。

   李素芳是一个典型的农家妇女,她有力气,浑身透露着粗犷,而曾红棒恰好相反。他胆小怕事,活脱脱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好似小心翼翼地讨好着身边的人。“我”对他是排斥的,总想在他身上找寻到继父的痕迹,以此将这个全然陌生的丑陋男子赶出属于“我”和母亲的家。

   伙伴们都笑话“我”,因为“我”有一位长着地包天的门牙的继父。作为儿时的顽劣,为了向伙伴们展示“我”与曾红棒势不两立的决心,极尽可能的捉弄曾红棒。放学途中,趁母亲不在,“我”带领伙伴们爬上了地边的苦楝子树,摘下大把大把的苦楝子,打在曾红棒的头上,看他抱头鼠窜,呼喊着母亲来替自己解围,便有成就感在“我”心里升起。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以苦楝子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我见过很多的妇女,在有乳腺疾病的时候,摘下成把的苦楝子,放尽灶膛里烧焦,然后熬成大碗的水,一日三次的当中药饮用。在诉说医疗落后的同时,也是对生活艰辛的一种阐述。

   母亲总是想拉近“我”与曾红棒的关系,所以抓住生活的每个瞬间,而在她的努力之下,“我”对曾红棒的警惕渐渐松懈。曾红棒一直为这个家付出,农忙时和母亲一起种地,农闲时出门赚钱。而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乡下人,除了力气能换来几个钱,便没有了其他能耐。“我”便是在去找他的时候看见了他的不易,他颤巍巍地行走在临时搭建的木板上,抬着预制板走上三楼。这是“我”第一次对他表示出了疼惜,也是第一次关系的缓和,第一次没有连名带姓的称呼他。

    在时光的流逝中,曾红棒始终在履行户主的责任,一直是一种唯唯诺诺的样子,小心翼翼地讨好那个和他没有半分血缘关系的“儿子”。可就在“我”渐渐接受他的时候,发生的事却再次让我们的关系降到了冰点。“我”高考落榜,坚持放弃母亲关于复读的提议,在“我”羞辱了母亲之后,曾红棒对“我”甩出了一记耳光。此处是一个情绪的爆发点,“我”带着自己的委屈,带着高考之后的失礼,或许,“我”就是在寻求一次打骂,以此让“我”对他们的愧疚减少一分。在母亲眼里,除了学习能让“我”脱离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再也找不到一丝跳出农门的机会。曾红棒的这记耳光,成为了“我”的一个借口,一种自私,“我”飞奔而去,实际上是在逃避自己的泪水,逃避对母亲的内疚。只是不曾想,这一跑,便让“我”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变化。

   “我”跌到了山崖下,跌断了腿,陷入了昏迷。曾红棒背着“我”走了几十路山路,悉心照料着属于我们的家。“我”发现自己总也逃不出他们的庇护,冷静下来之后,为了早日羽翼丰满,在母亲的陪伴之下,拼命读书。

   终于离开了那个让“我”一直委屈的家,在大学里,“我”总以学习和兼职为借口,连寒暑假也不回家。一晃,便是两年。

   那是曾红棒第一次给“我”打电话,和他第一次出现一样,将“我”平静的生活激得粉碎。在曾红棒的电话中得知母亲得了乳腺癌,将不久于人世,而母亲怕影响“我”,一直未曾透露。“我”猛然想起儿时便开始替母亲摘苦楝子,看她大碗大碗的喝下苦楝子水。

    母亲很快就走了,在余下的校园生活,曾红棒仍然履行着户主的责任。他以母亲的名字每个月按时给“我”寄来生活费,经历了母亲离世,我们都深埋下了母亲的遗言,终于的,“我”和曾红棒变成了亲人,变成了彼此唯一的家人。

   故事到此结束了,或许,也是一种开始。我们总是要经历成长和逝去,才会明白拥有的一切都那么珍贵。没有了母亲的家,曾红棒还在苦苦支撑,凭着一几之力,一直履行着户主的义务。而“我”终于受到感化,对着曾红棒妥协了。实际上在整个故事里,从见到曾红棒抬预制板那刻起,“我”便从心底认可了他。只是,儿时的我们都不善言辞,不能体会这种没有血缘关系的付出才是弥足珍贵的。

   其实,小人物都藏着大故事,在挖掘这些素材的时候,我们只有真正地将自己化身成故事中的人,才能切身体会分离和感动。这只是一个别人的故事,然当我写完之后,在故事的最后,我竟然对着电脑泣不成声。

   我们当感恩,不管“我”是否是我,让读者感动了,并且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美好,才是文章真正的魅力。这是我在书写过后的一些想法,感谢大家的阅读。

【主持】雅润:

听了作者一席话,不禁感慨万千。作者拥有独特的视觉,可以在万花丛中提炼出这样一个深厚的主题文化,并经过艺术加工,写出不一样的感觉,这正是写作能力的重要体现,谢谢作者的奉献。下面有请副评张福洲老师。

【副评】张福洲:

我是一位执着于读书、热度不减的人,平时很喜欢品赏各类文章。在诸多乡村题材的文学作品中,我相当偏爱清粥小菜老师的《上门汉》一文。

  《上门汉》是现实主义风格的一篇力作,它以深厚的乡村生活积累为基石,以细腻生辉的墨彩为助力点,将乡村世界的纯朴、憨厚,真实地呈现于读者的眼前。

  由于家庭生活的变故,在父亲辞世两年后的一天,一位陌生男人从二十几里之外搬进了我的家门,成了我家的常住人口——我们这里管这样的人叫“上门汉”。

  上门汉曾洪棒,精瘦精瘦的,总是忙忙碌碌;笑眯眯的,总是合不拢嘴。作者提炼出的这两点人物特质,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精瘦代表着勤劳,笑颜代表着乐观。勤劳展示着农民身上的纯朴,乐观反衬着人生旅程中的苦难。可见,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具有极其高超的艺术功力。

  作品以时间为线,将上门汉来到我家之后的一系列活动串起来,娓娓道来,如行云流水,如视频展播,读来酣畅淋漓,让读者从中获得了莫大的评赏享受。

  如何取材是塑造人物的一个难点。对于这个上门汉,“打从第一次见到他我就讨厌”。可这个上门汉没有计较,在我中考受挫之际,他毅然站出来支持我“再战”;在我骨折昏厥之时,他硬是“背着我走了十几里路才拦下一辆车”;在我入了大学校门之后,他努力挣钱,不断地给我寄学费与生活费……这些取材以一当十,其亮点无一不透露出作者在刻画人物方面的大师风范。

  曾洪棒这个上门汉,在我母亲离世的时候操持了整个葬礼,我快速地逃离了这个不再与我有任何牵连的家,和曾洪棒这个人不辞而别。不知为什么,此刻的我竟然对曾洪棒有了些许好感,我亲眼看见他两天没合眼,等母亲一落葬,他便晕倒在了坟场。

  大学校园里,我还是能够定期收到曾洪棒的汇款,没有署上他的名字,却是署名我母亲李素芳。我也会给他打电话,在每次收到汇款之后告诉他钱已经收到。他住在我的家里,以户主的名义住在这里。待我再次见到他时,我已经参加了工作,也有了自己的女友;我回去给母亲上坟,想告诉地下安眠的母亲这个喜讯。曾洪棒精心做好了晚饭,特意杀了只母鸡,知道我们要回去,还提前给我们收拾好了房间。

  曾洪棒作为一位上门汉,从没有把自己当“外人”,他将自己的汗水洒在了我家的田地里,将自己的现实规划融进了我家的窘迫之中,甚至将自己的灵魂都交给了我们这个苦难深重的家……他的朴实、憨厚、无私,都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闪耀着光辉!

读罢《上门汉》这篇精彩纷呈的作品,心底的波澜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农业,我们的父老乡亲,在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透出种种国情的印记,也给我们了解农村提供了一条即时可达的路径。

江山文学网里有不少高人,像清粥小菜老师这样的文曲星,我们要好好保护,重点栽培,从而让他们写出更多像《上门汉》一样的绝佳作品!

 

【主持】雅润:

老师的解读也是别具一格,让我们对文章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辛苦老师!下面有请副评秋觅老师。

【副评】秋觅

江山绝品《上门汉》是一篇精彩的叙事散文,情节感人,人物鲜活生动,深刻的反映现实生活。文中的故事情节看似简单却内涵厚重,叙述的是一个农村家庭的故事,朴实善良的农民到一个死了男人的农妇家中做了上门汉,一家三口之间有着复杂的家庭关系和情感故事,散文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更有浓浓的亲情洋溢在字里行间。文中人物鲜活生动,主要人物是作者老家四川方言称为“上门汉”的继父曾洪棒,还有母亲和作为儿子的作者,三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贯穿了全文。

  这篇散文有小说的味道,比较突出的是文中的“我”并不是作者本人,作者是个女性,文中的“我”的身份是儿子。这是散文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作者采用的艺术手法很熟练,事件的叙述和人物的关系清晰,读者读起来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篇散文构思精美独特,用第一人称的形式来讲述,叙述“我”与养父曾洪棒之间的故事,显得真实自然真切,通过“我”的想法和言语,直接对散文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评说。散文的结构由两条线索组成,一条是作为儿子的我对继父曾洪棒情感的变化,一条是养父曾洪棒对新入驻的家庭的含辛茹苦和默默付出。两条线索既各自行进,又相互交织。作品中的我,很长时间不谙世事对曾洪棒有着逆反和抵触,但是继父对我和妈妈始终不渝的体贴与包容,而我对继父的情感态度则是不断变化,推进文中的故事情节发展。养父曾洪棒忍辱负重的真爱,终于融化了我心中的坚冰,也催化了我的成熟,潜滋暗长着我对养父为人品行的深层解读,并由此心生对他由衷的爱戴。散文欲扬先抑的手法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主题更加深刻。

  曾洪棒是一个上门汉,对这个新家他尽心尽力,任劳任怨的劳作着。可是,他的到来却引起儿子的敌意,无论他怎么的努力都不能填平“父子”间的代沟。对儿子这样的态度,他给予充分的理解。在中考时,因为儿子贪玩没有考好,他做通母亲的工作,鼓励儿子复读。母亲去世后,他仍然给儿子寄学杂费,仍然用母亲的名字。在和儿子的相处里,他显得宽宏大量,不管儿子对自己什么态度,他都尽心尽力地做好一个父亲的职责。这篇文章的最大的特点文笔朴实感情生动,以情动人。继父和母亲勤劳朴实善良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高尚品质感人肺腑。从家庭到社会,以小见大,一种正能量大爱在人们面前展示出来。那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细节刻画生动。正能量的文让冬日更加温暖,处处充满了暖意。

  这篇散文,文笔细腻,叙述生动,真实地再现了那个年代的农家生活,继父、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故事,充满浓浓的生活气质和乡土气息,更有浓浓的亲情。乡土味的文字,质朴流畅的语言,感人的人物和故事,让人回味无穷的字里行间,还原了生活的本真,歌颂了农民的朴实善良和人间的真情。

散文,其实就是进行一场心灵的诉说与情感的宣泄。作者通过种种的艺术手法,借托不同的意象,在不同的意境中,把作者的情感抒发出来,就是我们所谓的“散文”。散文《上门汉》就是散文的精华之作!

 

【主持】雅润:

秋觅老师又从文章的结构给大家分析了这篇散文,让大家对散文的写作手法又有了新的认识,辛苦老师。下面有请最后一位副评聆雨老师。

【副评】聆雨:

  一个家里的顶梁柱,由于父亲的去世,从此这个家庭的命运被颠覆。在以后的日子里,便再也看不到父亲的身影,当然,由于这个家庭的变故,这位母亲并没有辜负孩子的期望,而是坚韧的选择组建了一个完整的家庭,也就是文中所提的“继父”——上门汉,也许她的决断是正确的,她并没有抛下孩子,没有放弃生活,作为这样的一位好母亲,能不为之动容?她一切都是为孩子而出发,为这个残破的家庭在和命运做最后的挣扎。文中结尾同时也做出了一个很好的交代,这不是母亲逞强,而是迫不得已,再强势的女人,恐怕也有心中的苦,心中的痛。在一开始,也许她已经意识到了自己会影响自己孩子的将来。从生活层面,或许这位母亲更比父爱能未雨绸缪,从这点足以看出这个家庭的境遇实属不易。

  一个孩子,不能没有家,而一个女人,家里更不能没有一个男人。从文中一开始就唱反调的“自己”到后来完成学业毕业,这成长的八年间,主人翁依然还是原来的那个“自己”。一个失去父亲的家庭,说明给孩子的成长是没有安全感的,至少在主人翁的心里产生了这种心理阴影。从小害怕周围异样的眼光,或者担心遭到同伴的欺负和排斥,这一切可能源于孩子发自内心对长辈缺乏的一份信任,好在原本叛逆的孩子及时得到家人的教育,最终学业有成。但在母亲走到病危一刻他并未知情,而是大多选择逃避,在经历成长历练以后,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输了,输得彻底死心裂肺。在他心里从不起眼的父亲,怎么可能会赢了自己,更不想自己会成为他,这种孩子打心里不接纳到自己坦白认“怂”的叛逆的“鲁鲁修”,完全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见到的,直到后来,母亲去世文中结尾清楚的交代,才得以跪叩父亲的这份养育之恩。

  文笔激昂的表现出这一种孩子的心理,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这是母亲与孩子在做斗争,也是一个父亲与孩子进行的一场较量和角逐。细节阐述了很多事实,比如主人翁小时候和同伴一起爬上树欺负自己的父亲,仗着树高还有自己的小小本事,给父亲来点厉害的教训,说明父亲在他心里还不如这棵树给他带来一阵的痛快。通过文中细微的对话,父亲最终并没有妥协,而是搬来母亲这个“救兵”,说明在孩子心里,他一直认为母亲才是这个家的“管家”。而若干年以后,这个角色开始渐渐疏远,原因是孩子在成长,父母这种影响也就在他心里变成很小的一部分了。仔细端读,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爱,一种由为真切的爱,从故事情节字句斟酌,表明作者内心深处有一股清流涌动,或许这种情感带笔似曾相识,因此也告诉了我们每个人必须懂得知恩图报。

当读完《上门汉》一文之后,给人不仅带来生活中许多启示,还让我们学会了懂得如何育儿,如何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激励他们的成长。借此引用《围炉夜话》——“百善孝为先”这句连语警醒,不知你又领悟了几分?

【主持】雅润:

聆雨老师将文章背后隐藏的内涵,一一剖析,令人惊叹。辛苦老师了。

  现在几位老师的评论都已经结束,评论结束了,可文章里渗透的那份父爱却在每个人心中久久回荡。继子都知道知恩图报,那些亲生儿女,是不是更应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呢?这也许也是文章带给读者另一层面的思考吧!

  评论课到此结束,感谢晓荷社团所有老师对课堂一如既往的支持,感谢今天光临课堂的所有老师,祝福大家写作快乐,吉祥如意!大家晚安!

  

雅润

雅润 举人

  • 182

    主题

  • 1131

    帖子

  • 3172

    积分

2018-05-13 22:52:30

天这篇文章评论完毕,大家还在议论纷纷,之所以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在于文章将一个孩子的心路剖析得非常细致到位,真挚感人。感谢作者奉献优秀作品,感谢晓荷社团全体老师对评论课堂的大力支持,祝社团越办越好,更加壮大。

                     

聆雨

聆雨 布衣

  • 4

    主题

  • 35

    帖子

  • 476

    积分

2018-05-14 14:45:51
感谢雅润老师主持本次课堂赏析,让各位评论老师和广大江山文友一睹风采,通过这次参与,体会生活颇深,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感谢精彩编按总结,特别是能有幸共聚是我们江山人的骄傲。
秋觅

秋觅 进士

  • 381

    主题

  • 1075

    帖子

  • 6495

    积分

2018-05-14 15:04:23
很好发赏析活动,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清粥小菜

清粥小菜 秀才

  • 2

    主题

  • 52

    帖子

  • 1965

    积分

2018-05-14 18:17:14
主持人辛苦,各位评论老师辛苦,小菜问好各位,祝您们写作愉快。
绿叶红了

绿叶红了 举人

  • 49

    主题

  • 355

    帖子

  • 4744

    积分

2018-05-14 19:24:03
精彩的文章,精彩的点评!
韩溶

韩溶 童生

  • 25

    主题

  • 74

    帖子

  • 616

    积分

2018-05-16 05:52:53
这样的点评才是真正的赏析点评!向老师学习!
绿叶红了

绿叶红了 举人

  • 49

    主题

  • 355

    帖子

  • 4744

    积分

2018-05-17 21:07:08

我所认识的小菜老师是一位特别好的编辑,她对文学的热爱是纯粹的,很欣赏她的人品和文品。

另外,还得关注晓荷社团的社长何叶美女,正是她曾经的努力付出,带领晓荷走过各种风风雨雨,晓荷才会长久地走在江山前列。正是她的领导和付出,才让我认识了很多非常好的文学上的朋友。

立文早页

立文早页 布衣

  • 0

    主题

  • 17

    帖子

  • 187

    积分

2018-05-18 06:54:21
一组贴切细致的书评,依次品来,文味溢香。
杨忠文

杨忠文 布衣

  • 0

    主题

  • 236

    帖子

  • 249

    积分

2018-05-18 10:07:57
读了散文《上门汉》赏析,有许多收获和启发。
琳璃

琳璃 举人

  • 408

    主题

  • 3649

    帖子

  • 5396

    积分

2018-05-21 18:17:52
认真学习了,非常精彩的赏析!真真实实的受益匪浅,感恩主持老师雅润和各位点评老师的倾情奉献!
紫檀木

紫檀木 童生

  • 7

    主题

  • 357

    帖子

  • 960

    积分

2018-05-22 10:12:37
这样的散文品析,给人启发,给人鼓舞,给人力量!
光裕第

光裕第 白丁

  • 0

    主题

  • 3

    帖子

  • 46

    积分

2018-05-23 15:45:19
向各位老师学习,向各位老师致敬!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