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务管理 回复本帖
江山赏析课堂

江山赏析课堂 白丁

  • 12

    主题

  • 20

    帖子

  • 4

    积分

【半月一评】2018年第十期

2018-06-24 20:41:04

妙笔绘就千古奇观图

  主持人:湖北武戈

各位老师、各位听众,大家晚上好!

又是每周一评节目时间。今天这个节目是荷塘月色社团五位老师奉献给大家的。以阿巧老师和秋水翁

老师为主角,在红叶摇秋风、杨柳飘飘和牙牙吉祥三位老师协同下,烹制了一堂精美的艺术大餐。还是老规矩,让我们先认识一下今晚的两位主角大厨——主评阿巧和作者秋水翁老师:

主评阿巧,现任荷塘月色社团副社长、论坛版副,荣获江山2016年度“十大明星社长”荣誉称号。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从教数十载,崇尚陶行知先生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本人性格开朗,喜欢静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20152月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进了江山文学网,开始在荷塘月色社团发表文章,至今已有七十余篇,代表作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去春又回》等。

作者秋水翁,原名王勇,出生成都金堂县。人生有两大爱好——码文字与垂钓。文字写得粗糙,略见《印刷杂志》《用卡时代》《钓鱼人》《剑南文学》《参花》等刊物,喜欢投稿江山文学网,因为不与名利论英雄。尤喜垂钓,不为得鱼,只为享受山水之间。

《都江堰》http://www.vsread.com/article-752461.html

现在有请主评阿巧老师闪亮登场,拉开今晚精彩的序幕,掌声有请!


 

                                  主评阿巧:以水为魂,展现都江堰的雄伟气势

                                                    ——评秋水翁老师的绝品散文《都江堰》

 

感谢天龙社长和评析学堂的老师们给我提供了这次学习的机会,甚感荣幸!秋水翁老师的《都江堰》这篇绝品游记散文,如一杯千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道,令人沉醉其中!又像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绮丽隽永,让人赏心悦目!

众所周知,都江堰水利工程是闻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历史上的一大奇迹。陈运和诗《都江堰》:“凝聚过智慧的汗珠与卓绝的远见灌溉了历史,灌溉了民族,灌溉了古诗,灌溉了良田。”它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动人心魄。古往今来醉倒了多少文人墨客,写出了多少赞美之词,千古流传。  

而作者别出心裁,以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阐释了它独具一格的魅力,令人拍手叫绝!全文以游踪为线索,语言优美,句式灵活,自由飘逸,而又不乏古朴典雅,融历史性、文化性、知识性于一体,散发着耀眼的艺术光芒。下面,我就从四个方面来赏析:  

 

一、立意新颖,写法新奇,内涵丰盈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文章由余秋雨的一句话很自然地引入正题,虽然简洁,却是全文的魂,统领全篇,贯穿始终。为何“拜水都江堰”?怎么去拜水都江堰?它的意义何在?作者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引领读者一步步地走进都江堰,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感受它的雄伟奇妙。让读者忍不住发自内心地惊呼:都江堰,果然是名不虚传!不觉便对都江堰水利工程多了一份敬仰之情。水是生命之源,它猖狂时势不可挡,会祸害百姓,而一旦被人们制服了,它就乖乖地为人们所利用。一个“拜”字,点明了都江堰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至高无上,无可替代。

一般来说,从内容上来看,游记散文一般有四个要素:时间、游踪、风貌、游感。从题目上来说,它是以客体《都江堰》为题,文章立意新颖,虽然是古老的话题,却写出了新的意境,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感情充沛,直抒胸臆,气势夺人,引以为豪。字里行间无不投射赞美都江堰的壮观、神奇、美丽。“千年之时,蜀人尚知如此治水,可叹其大智慧!”“但看今都江堰之水,水随人愿,岂不妙哉?”面对这具有巧夺天工的人类杰作,作者豪情满怀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无限赞美之情。

一座都江堰城“因水而得名,因水而生辉,因水而成就千古。”文中这一排比的句式,道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非凡的气势。一方水,成就了千古一城,令人千年一叹!这是人类改变自然的神话,是传奇,直到今天,它历经风云变幻、人世沧桑,一直在发挥着它的作用,泽被后世,功在千秋,令人拍案称奇!

作者在写作手法上,虽然按移步换景的写法,一步一景,但并不落俗套,令人眼前一亮。文章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先交待工程的大概情况,然后描写沿途经玉垒山所过的景点,如:玉垒山正门、城隍庙、斗犀台、幽林栈道、二王庙、安澜索桥、鱼嘴分水坝、飞沙堰、宝瓶口等景观,一路向西,直奔都江堰水利工程而来。一路上作者绘声绘色地描绘了自己沿途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曾经逃票的趣事,看似无心插柳,实则表现了当地人对宗教的虔诚,玉垒山公园本不收钱,唯独这座庙宇收两元的香火钱,虽然翻墙而过,作者调侃自己并未受到神灵的保佑,最后被管理人员要去五元钱。玉垒山林深水啸,山幽水美,烟雾缭绕,水汽蒸腾,仙风道骨,犹如童话般的世界,人间仙境,美不胜收。作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震撼不已。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以安澜桥的险衬托水流的湍急,神奇的传说更是增加了安澜桥的神秘色彩。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惊心动魄,让人望而生畏。读着这样的文字,仿佛在听一个智者娓娓讲述着都江堰的传奇故事,引领读者慢慢进入了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水利工程中去。  

文中大量古诗词的引用,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了都江堰所处的位置险要。如:“鱼嘴中分江诸水,飞沙堰里浊浪高。清流直下宝瓶口,离堆千载怨声滔。沃野无垠天府裕,从此天下绝饿殍。”道出了李冰父子修都江堰,为了造福一方百姓,不让水危害成都平原的百姓。它的用途极大,灌溉千里沃野,让人感受到了它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充满了智慧,令人肃然起敬!  

 

二、侧面烘托,游踪明晰,描写细腻,令人拍案叫绝

文章一开始没有用大量的笔墨去描写都江堰的雄美壮丽,而是注重从侧面描写来烘托都江堰的磅礴气势。从都江堰城出发,必须绕道走玉垒山,而作者花了不少心思来描写玉垒山,表面看似与都江堰关系不大,实则正是玉垒山的雄奇造就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独一无二。“沿幸福路向西行,尽头便是玉垒山的正大门,大门牌坊,镂空雕刻,檐角飞金,中额‘玉垒山’三字。牌坊左为‘龙吟’,右为‘凤翔’”,而这所谓的‘龙吟’,就是指都江堰,‘凤翔’,当指玉垒山,龙凤呈祥,是游览山水之宝地。”简单的几句话,就点明了王垒山与都江堰的关系,山水相依,山因水秀,水因山奇,水借山势,蜿蜒前行。古时候,玉垒山为关隘,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在这种关隘的地方建水利工程,更加突出了都江堰的不一般,是险要天堑也。

垒山是观景的最好去处。俗话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在这儿可以看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全貌。“向西连绵的青山,一座连着一座,满山苍翠,一望碧绿;山腰绕着薄雾,一缕缕地在山间飘荡,使人有如登仙境之感;向东南望,可见莽莽的天府平原,那内外江的水,在平原里蜿蜒盘旋,像明亮的带子穿过村庄与城镇。”对于玉垒山的描写,主要是烘托都江堰的险和美,作者笔法娴熟,描写细腻,比喻形象贴切,让人如身临其境,令人沉醉。

斗犀台是传说中“李冰斗犀”的地方。在斗犀台的楼阁内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都江堰水的雄伟气魄。“远望,那都江水利工程尽收眼底,从分水坝的‘鱼嘴’到‘宝瓶口’,都江堰的水利要塞,全都可以看得清晰。而近处,那楼台临山崖而生,崖下便是滚滚的泯江之水,低头俯看崖下,水流奔急,浪卷水花,拍打着崖边的峭壁,惊涛拍崖,摄人心魄。”这里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崖高地险、水势汹涌,令人望而生畏。“还是急走为妙。”道出了作者心惊胆颤、灵魂出窍的真实感受。作者观察点、立足点不同,所看到的都江堰景观也各不相同,变化多端,奇幻无穷。有时温婉宁静,美丽宜人,像明亮的带子;有时,又汹涌澎湃,浊浪滔天,势不可挡。  

作者接着介绍了右侧有二龙庙,人们为了纪念造福一方百姓的李冰父子,修了二龙庙,里面有治水至理名言,“低作堰,深淘滩。”为下文都江堰的正式出场做了很好的铺垫。

紧接着重点描写了安澜桥的险,来衬托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奇。它神奇的传说,令人神往。在那时没有现代化设备的情况下,人们仅仅是用自己的双手,是怎样建起这么了不起的桥的?的确令人不可思议。“初至桥头,并不觉得恐怕,而至于索桥中间,那桥晃荡得很厉害,似有抛你入江的感觉,倘若此时,俯看桥下的江水,那水奔流而下,白浪滔天,如蛟龙出海,水遇江底巨石,卷起千层白浪,其声响彻沿江两岸,似有卷万物入深渊之势。面对此景,不禁令人寒畏。”作者采用夸张的手法,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水流的湍急、桥的凶险。

作者以游踪为线索,以导游的口气,把读者引领到了一个独特的境地。前面的描写看似与都江堰无直接关联,却都是为都江堰的正式出场作铺垫,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抓住“雄、奇、险、美”来描写,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对于都江堰水的描写,作者可谓匠心独运,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沿途一路与水为伴,时隐时现。有时候只闻其声,有时候只见其形,声形交叠,令人神往。

作者按由远到近来观察来审视,远看都江堰工程的雄壮,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如站在斗犀台的楼阁上远望,都江堰水利工程尽收眼底,从分水坝的‘鱼嘴’到‘宝瓶口’,都江堰的水利要塞,尽收眼底。近看,则写出了水崖下水流的速度之快,有着令人惊心动魄的险。“那楼台临山崖而生,崖下便是滚滚的江之水,低头俯看崖下,水流奔急,浪卷水花,拍打着崖边的峭壁,惊涛拍崖,摄人心魄。

都江堰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水坝远处江心,起着分水以调节水位作用,水枯之时,坝上水闸拦腰而闭,江水便溢过鱼嘴水坝流入内江,以保天府平原水量充沛;倘是山洪之季,坝上水闸抬起,洪水便顺势流入外江,尽入泯江主流,汇入长江而去。”不让洪水肆虐,它很好地保证了内江下游成都平原生命财产的安全。

江水流至宝瓶口,作者对水声音的描写,可谓绘声绘色,比喻形象贴切,扣人心弦,入木三分。“江水奔流至此,遇到狭口,水势便突然咆哮起来,如怒吼的狂人,其声音震耳欲聋。”“一刹时,如机翼声、马蹄声、刀枪声、交接声、呐喊声、钟声、鼓声……交织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如此场面,惊险刺激,惊心动魄!

这里的水借山势奔腾万里,“细腻与粗犷,柔情与豪壮,纵观茫茫江河湖海,能与之比者有几?”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奇特之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水落之处,细雨蒙蒙,烟雾层层,轻轻地飘落在离堆的石壁之上……”作者观察独到,文笔细腻,描写如神,将它的柔美惟妙惟肖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语言丰富,独具风格,给人以奇特的美感

这篇文章从语言到形式到内容,都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好词佳句,妙语连珠,语言唯美,让人浮想联翩。尤其文中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手法的运用恰到好处,给文章锦上添花。如:“若把奔流的江水比作飞驰的蛟龙,那宝瓶口便是扼住蛟龙的要塞,把‘奔流的江水’比作水里‘飞驰的蛟龙’,速度之快,力气之大,再贴切不过了。”、“隔江对望,悬崖陡壁,乱石纵横,水流冲刷处寸草不生,右见那江水之急切、奔流之迅,似有卷万物随江而去之势。”极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水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带给人的是强烈的震撼力!  

作者的语言风格独特,浪漫唯美,描写细腻,既有朱自清的隽永、孙犁的清新,又有刘白羽的豪放、冰心的婉约,语言可谓游刃有余,应用到了极致,令人赞叹不已。  

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绝品,经典之作,气势如虹,触动人心,耐读耐品!如果非要说缺点,有时候优点可能也是缺点,作者对玉垒山的描写过多,则会有喧宾夺主之嫌,我就说这么多,不到之处,敬请老师们多指教!


 

阿巧老师从《都江堰》的立意、描写手法、游踪、文章突出重点等方面,帮助我们全面鉴赏了《都江堰》的艺术特色。我们大家都知道,游记散文不好写,写得不好便成了一本流水帐,反正眼见的都是美景,抓到篮中都是菜,哪些重点哪些次要很不好掌握。而秋水翁老师的《都江堰》却详略得当,让我们穿过历史的迷雾看到了都江堰的神韵和气势。阿巧老师正是从这个方面帮助我们认识了一座不一样的都江堰,感谢阿巧老师的精美赏析。

现在有请作者秋水翁老师闪亮登场,让他来给我们谈一谈《都江堰》的创作体会,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秋水翁老师! 


 

作者秋水翁:我写《都江堰》的体会

 

应荷塘天龙老师的要求,希望能让我谈谈被江山绝品审核组冠以绝品称号的散文《都江堰》的体会。这事让我感动了好久,回头我细细想过,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散文呢?

对于都江堰来说,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了,这个宏大的水利工程及对人类文明的作用,前人已经写过很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人墨客对于都江堰风景的描述可谓精彩纷呈。

我记忆都江堰的美好,是那二十几年前的事了。我的青春、我生命的一部分,曾在那里度过。我曾在泯江边读过杜工部的诗,也曾在青城山听过禅,也曾在南桥头听过一曲川戏,抚过宝瓶口流经的江水……在那座美丽的城市里,我收获了知识与爱情,获得了修养与智慧。所以,我是不能忘却的,因为那是我人生路上的第二个故乡。

正因为此,我相信自己所写的这篇文字,一定是充满着真实感情的。人对于故乡的情感,就像久酿的川酒,岁月越长,那酒味便是越浓的。

但我的情感停留在对那水的感悟之中,我如何能把那水写活呢?为此,我曾很认真地思考过。

既然那是一个景区,我想何不像一位导游一样,领着读者,去走一走看一看那些景色呢?所以,这文字总体来说,算是一篇游记罢,我的情感也随着游览景点的转换而深入其中了。

我写散文,喜欢学习和模仿朱自清先生的风格,喜欢对事物的细微之处进行描写,往往注重抓住事物的某个显著特点或别人不经意的特征来详细着笔。

在这篇文字中,我重点地从两方面写了都江堰水的特点。一是静态的美,当立于斗犀台观看都江水利工程的全貌时,所看到的是静态的水利工程,给人一种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另一方面,当走近飞沙堰与宝瓶口时,所看到的水是动态的美,水的奔流与激情便跃然出来,让我感到这水的雄壮、澎湃、震憾。

在语言表达方面,我几乎用尽了平生所能掌握的语言技巧。借用过古代描写建筑的词句,也借用过陆定一先生《老三界》描写声音的句子,目的是使那些景物更加的形象生动,使那流动的水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该篇文字,我的目的,就是让从未去过都江堰的人,都能在文字中真切地感受到都江堰那景色的美好,那水的不同寻常处。

其次,我借用传说与神话,主要表现都江堰的历史与神秘感,从中突显出都江堰为“天府之国”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当然,从写作技巧与文字功底看,我还有很多欠缺和不妥之处,希望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能得到更多老师的指点!

在这里,再次感谢“荷塘”的各位老师,感谢赏析课堂老师给我这次机会,感谢大家给我的支持和帮助!

 

一个成功的游记散文作家就是一个优秀的导游,他不仅能够引导我们看到眼前的美景,也能让我们感受到美景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正是基于这一点,秋水翁老师用优美的文字,充分调动起我们的视觉和听觉,全方位地感受都江堰的伟大气势和神韵,也让我们体会到秋水翁老师创作的匠心。

现在有请我们的副评老师红叶摇秋风继续为我们赏析绝品散文《都江堰》,掌声有请!

 

副评红叶摇秋风:让灵动的语言成为绘画妙笔

 

《都江堰》这一篇游记散文,作者独辟蹊径、匠心独运,以游踪、景观为主要线索,采用移步移景、跨越时空、纵横交错的独特手法,以细腻灵动的笔触描写了都江堰的盛大景观,把都江堰全貌如诗画一般呈现于读者面前,读罢,令人心潮澎湃,让人无比自豪。我认为,这篇绝品散文的最大特点有以下几点:

 

一是开篇出奇制胜,引人入胜都江堰这个巨大的工程,凝聚了中国古代人的智慧和汗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是这个负有盛名的工程,从古至今,很多名家写过无数遍,如果没有不同于他人的视角、见解和独特的写作风格,就不会超凡脱俗,就不会引人注目。作者以余秋雨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开篇,接下来写到“都江堰,其城市因为水而得名,因水而生辉,也因为水成为千古,水成就了一座城市、一段传说、一页历史。”神奇的城市和水的直接点题开篇,给读者带来了对这座城市、对岷江水的无限遐想和憧憬,让读者有了强烈的阅读下去的兴趣。

 

二是情景水乳交融,主题突出游记散文的通病就是向左是什么风景,向右是什么风景,左转的风景像什么,右转的风景像什么,文字就像配了解说词的导游图。作者的这篇游记散文,抓住了自己心灵感受最深的水利工程展开去写,“走过蒲柏桥,沿滨江路穿过南桥与离堆公园,便可以到都江堰的水利工程,而所经历的过程,便是对水的最真实感受的过程,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水的奔腾磅礴的气势。”然后将感情浓缩于玉垒山之仙境、城隍庙之庄严、斗犀台之传说、林木栈道之幽深、二王庙之宏伟、分水坝之雄姿、澜索桥之寒畏、“飞沙堰”之奇丽等这些景观之中,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有光有影,有声有色,美不胜收。任何美的风景,都不是平面的独立存在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美,在于空间的辽阔、时间的辽阔,作者视野开阔,联想丰富,回忆与现实交替,历史与传说并举,不仅把一个立体的、厚重的都江堰呈现在读者眼前,更让读者感受到了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的风吹雨打造福华夏子民的千秋功业,在对工程惊叹的同时,对都江堰造就了天府之国的历史人物、传说人物,还有古代建设者们心生感恩和敬仰。作者在文末写到“此都江之水也,融细腻与粗犷,拥柔情与豪壮,纵观茫茫江河湖海,能与之比者有几?”“壮哉,都江堰!奇哉,都江堰!美哉,都江堰!”这是怎样的热爱?怎样的炙情?怎样的自豪?结尾豪情万丈、铿锵有力的感叹和赞叹之语,将作者对都江堰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鼓舞,倍感自豪!

 

三是语言简约灵动,美不胜收语言是游记散文取胜的一个法宝,在不同人的眼里的同一个物象,用不同的语言描述出来就会有天壤之别。生动传神的语言,会赋予景物以神韵和气韵,笔下的景物是活的,山是活的,水是活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是活的。作者语言传神、灵动、简约,句式灵活多变,将诗意与抒情融入了细腻描写中,彰显出了诗意之美、意韵之美。多种修辞手法的恰切运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增强了画面感、现场感,让人如身临其境,“水流奔急,浪卷水花,拍打着崖边的峭壁”“江水至身前,其声猛然大振,一刹时,如机翼声、马蹄声、刀枪交接声、呐喊声、钟声、鼓声……交织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四字词语的巧妙排列使用,字字珠玑,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铿锵有力,使景物更加立体凸感,更加生动,更加形象,如“林深幽静、楼台亭榭、台痕曲折”“杉树高耸,遮天蔽日,幽林小径,古道通幽”“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楼檐高啄,各趋一角;雕梁画栋,勾心斗角”“隔江对望,悬崖陡壁,乱石纵横”“水落之处,细雨蒙蒙,烟雾层层”;动词的精准运用,使文字更具张力和传透力,“走小径,穿幽林,过楼台”“立于离堆之前,观水景之壮观,听水声之澎湃”。整篇文字语言灵动、富于骨感、极具牵引力,自然地打通了读者的心灵通道,从而更引发了读者的强烈的心灵共鸣。

这篇游记散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单只写现在的景物,而是景物描写中有历史回顾,历史回顾中有深刻的思考,让读者的思绪穿越时空,跟着文字飘飞,穿梭于现在与过去间,往返于历中与传说之中,真切感受着都江堰的来龙去脉、雄奇壮观,细细品味着一座城市的水之韵、水之魂。该篇散文匠心独运,标新立异,冠以绝品,实至名归!以上只是自己的看法,一孔之见,不妥之处,请老师多多包涵!!

 

红叶摇秋风老师从“开篇出奇制胜,引人入胜、情景水乳交融,主题突出、语言简约灵动,美不胜收”等三个方面,概括地诠释了“让灵动的语言成为绘画妙笔”的重要性,这一点需要大家慢慢体会和品味。

现在请杨柳飘飘老师上场,继续为我们赏析《都江堰》,让我们鼓起金掌银掌八卦掌有请杨柳飘飘老师闪亮登场同!

 

副评杨柳飘飘:生动形象的描述是文章产生感染力的致胜法宝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今天在这里与各位老师一起学习,感谢天龙社长和评析学堂的老师们给我提供了这次学习的机会。下面就是我对秋水翁老师《都江堰》一文的一点粗浅体会。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典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秋水翁老师的散文《都江堰》以游览路径为顺序,以生动的笔触介绍了玉垒山、城隍庙、斗犀台、幽林栈道、二王庙、安澜索桥、风水坝、飞沙堰、宝瓶口等主要景观。全文文笔灵动优美,描写细腻生动,情感丰富,详略得当。通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文章脉络清晰,叙述有条不紊。字里行间透露出对都江堰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赞美之情。感情饱满充沛,场面气势浩大,生动准确的描述引人入胜,使读者如身临其境。通篇集知识性和唯美性于一体,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该篇文之所以冠以绝品称号,产生如此大的艺术魅力,我想与作者渊博的知识积淀、独特的情感体验密不可分。

     用语简洁明了,是这篇文章的第一个艺术特点。文章开篇,就点出了都江堰的美在于水。“都江堰的美,便是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了。”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在全文中一直贯通,成为本文的题眼。接着,作者用最简明的语言具体阐述了这个观点。“都江堰,其城市因水而得名,因水而生辉,也因为水而成为千古。水成就了一座城市,一段传说,一页历史”,引用“古堰照千秋”对都江堰功绩进行概括总结,是“水造就了一个“天府之国”的富饶,强调了水是都江堰美景里不可替代的元素。这样开门见山的叙述,少了许多语言上的累赘,让读者开篇就对都江堰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之后,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对玉垒山、城隍庙、斗犀台、幽林栈道、二王庙、安澜索桥、风水坝、飞沙堰、宝瓶口等主要景观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解说。简洁的语言特点,在对这些景观的描述中,得到了最好的验证。如对玉垒山描述:“玉垒山位处都江堰城西,背接绵绵的川西群山,东伏一望无际的成都平原”这里“处,接,伏”三个字,传神地交代了玉垒山的地理位置,可见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如此精彩之笔,在文中比比皆是。如,对城隍庙的描写,“那庙宇隐于山林之中,坐西向东,依山势而造就,各殿逶迤相连,上下错落有致,甚为气势。”一个“隐”字,让人产生无限联想。林深叶茂,小径幽深,青松翠柏,香烟缭绕,好个安谧清净之处。而“逶迤相连、错落有致”非常精准地叙述了庙宇规模宏大、造型美观的特点。这样的语言,自有一种不能言说的魅力,让人回味无穷。这样的范例,在文中不胜枚举,就不一一赘述了。

移步换景,脉络清晰,有条不紊,是此文的第二个艺术特点。从玉垒山到城隍庙、斗犀台、幽林栈道、二王庙、安澜索桥、风水坝、飞沙堰、宝瓶口,作者或祥或略,抓住景点的主要特点,进行了细腻的描述。段落衔接自然,浑然天成,如“城隍庙在玉垒山大门的正后面”“从山顶沿台阶而下”“走小径,穿幽林,过楼台”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都江堰的新景。景点如一幅勾画详尽的地图,储于作者心中,那小径、楼台、幽林,还有惊涛、古木、雕梁画栋,一一在眼前呈现。真是一步一景、步步胜景!一幅幅多姿多彩、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现出来,具有很强的画面感!

    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抒情议论相结合,是此文的第三个突出特点。优秀的作者总是能够把自己的感情悄悄地渗有形的描述中,做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借景抒情。如,对玉垒山的描述中,作者巧妙地穿插进对青春往事的回忆中,表达了对朴素年华的追忆。夫妻桥的传说,有对不强暴坚韧不拔精神的赞扬。纵观全文,通过对具体景物的生动细致的描写,表达对都江堰的热爱之情,是作者始终贯穿全文的一种情感。“连绵的青山,一座连着一座,满是苍翠,以为碧绿;山腰绕着薄雾,一缕缕在山间飘荡,使人有如登仙境之感。”作者饱含深情的描述,不由地让作者心驰神往,极富感染力!在说到分水坝的时候,在对水坝结构、作用做了详尽生动的解说后,作者不由地感叹,“千年之时,蜀人尚知如此治水,可叹其大智慧”“若没亲见它的作用时,你可能永远都不相信它是对治水有奇功的一道堰。”这样恰到好处的议论,给人感情上的共鸣,为一个华夏儿女由衷地自豪!

总之,秋水翁老师的这篇绝品散文《都江堰》,构思巧妙,用语新奇,在叙述描写中,引用、比喻、夸张等各种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无论从各方面看,都是一篇难得的佳作!我想,好的散文该当如此。如果非要说不足的话,我觉得对个别词语再斟酌一下,如“细算下来,一人一元,也还算是到位了”“远望“……而近处,”这两句去掉“还”“而”,语言会更精炼一些。这是我读后的一点感受,不妥之处,还望老师斧正!

 

杨柳飘飘老师赏析的主题是《生动形象的描述是文章产生感染力的致胜法宝》,事实也的确如此。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向我们描述过都江堰这一伟大的水利工程?如果没有使文章产生感染力的致胜法宝,又怎能使笔下的《都江堰》引人入胜?而秋水翁老师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充分调动起胸中储存的形象语言,对都江堰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述,这才使《都江堰》有别于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所撰写的诗文,从而有了极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现在有请牙牙吉祥老师为我们上演今晚的压轴好戏,掌声欢迎!

 

副评牙牙吉祥:只有胸有成竹才能生动传神

 

认真阅读学习了秋水翁老师的这篇绝品散文《都江堰》,回味无穷,受益匪浅!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描述,对都江堰的深情赞美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民族文化的独特思考,读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文章开篇点题,以余秋雨的一句话:“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把读者的注意力一下就集中到了作者所要描绘的对象——都江堰上了。

文章重点突出,形象刻画,角度多变,生动空灵。从听觉角度切入,“江水奔流宝瓶口时,遇到狭口,水势便忽然咆哮起来,如怒吼的狂人,其声音震耳欲聋。”“立于离堆之前,远望江水从远方不紧不慢缓缓而来,然江水至身前,其声猛然大振,一刹那,如机翼声、马蹄声、刀枪交接声、呐喊声、钟声、鼓声……交织在一起。”以极度夸张的比喻摹拟了江水惊心动魄的声响;从视觉角度摄取,抓拍了堰中江水股股叠叠或合聚飞奔或分流直窜的动态镜像,突出了其规整中的强悍的个性。远近对照,更加凸显其壮美,“立于山顶向东南望,可见内外江的水在平原里蜿蜒盘旋,像明亮的带子穿过村庄与城市。”远望静美,与近观动态来反衬,更凸显了都江堰的壮观之美。

文章艺术色彩浓厚,思想深刻,令人思考。本文作者不是单纯地描写自然景观,而是立足现代,对历史上的人物与事件进行了重新审视。作者曾经记得在青城桥下游的堤坝上有这样几个字“古堰照千秋”,庙宇内藏治水之箴言:“低作堰,深淘滩。”介绍安澜索桥时,引出此桥俗称“夫妻桥”及取名“夫妻桥”的来历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还有立于离堆之上的伏龙观,望江水穿过宝瓶口时,奔流直南桥,长啸而去,巧妙地引出了南桥画廊的一段诗等。这样把都江堰的历史、民间传说和文人诗句等巧妙地融合,穿插引用史例,多层次、多侧面地描绘了景物,烘托了景物,使画面显得更加充实饱满,富有情趣和艺术魅力。文章结尾处,作者进行了深层感叹,“都江堰和万里长城一样,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观,它担负着灌溉千万亩良田的神圣使命,永久性地造福着人类,养育着一方人。壮哉,都江堰!奇哉,都江堰!美哉,都江堰!”对历史文化遗迹都江堰,用现代文化意识观照历史文化踪迹,给古老的物象与峻伟的山水赋予了灵性,赋予了哲理意蕴,令人陷入深层思考,让人倍感骄傲自豪!

总而言之,老师的这篇精美散文,以绝品,实至名归!无论是从文学的角度,还是从艺术的角度,都堪称完美,一篇不可多得的精美游记。以上是我读此文后的几点感受,如有说得不妥的地方,还请老师批评指正!  

 

一个成功的画家不是见什么就能画什么,画什么就能像什么,而是做到对所画景物胸有成竹,这才能画出景物的神韵和气势。牙牙吉祥老师用“胸有成竹”这四个字,高度赞美了秋水翁老师笔下的《都江堰》,盛赞秋水翁老师用现代文化意识观照历史文化踪迹都江堰,给古老的物象与峻伟的山水赋予了灵性,赋予了哲理意蕴,令人陷入深层思考,让人倍感骄傲自豪!

通过今晚的赏析,我们可以得出这么几点收获:一是游记散文不只是展现你的游踪,更主要是带领读者浏览你去过的风景名胜;二是带领读者领略风景名胜的神韵才是最主要的;三是生动传神的语言描述是我们写好游记散文的致胜法宝;四是对所描述的景物有做到胸有成竹,然后是详略得当的描述,而不是抓到筐里都是菜。

我们今晚的赏析到此结束,大家在回去的路上互相关照注意安全,下次节目再会!

湖北武戈

湖北武戈 进士

  • 55

    主题

  • 2067

    帖子

  • 10569

    积分

2018-06-25 06:53:16
感谢荷塘月色社团的大力支持,感谢天龙社长的精密组织,感谢五位老师的倾情奉献!
天龙

天龙 举人

  • 189

    主题

  • 1487

    帖子

  • 5857

    积分

2018-06-25 07:31:12
感谢武戈老师的精心审核和幽默风趣的主持!感谢秋水翁老师创作体会的真情呈现!感谢阿巧、红叶、杨柳、牙牙联袂的精彩赏析!祝赏析课堂越办越红火!
阿巧

阿巧 进士

  • 246

    主题

  • 1020

    帖子

  • 9024

    积分

2018-06-25 07:51:34
都江堰,千古奇观,千年一叹!秋水翁老师这篇文章气势恢宏,老师们的赏析精彩纷呈!感谢天龙老师的默默付出!感谢武老师的精彩主持!感谢秋水翁老师、红叶老师、杨柳老师、牙牙老师的倾情奉献!祝愿我们江山的赏析课堂越办越精彩!
红叶摇秋风

红叶摇秋风 进士

  • 330

    主题

  • 954

    帖子

  • 7159

    积分

2018-06-25 08:04:11
精彩赏析!精彩荷塘!感谢湖北老师对荷塘的大力支持!给老师敬茶!荷塘人都精彩!荷塘人个个是好样的!祝赏析越办越红火!祝荷塘永远强盛昂立!
秋水翁

秋水翁 秀才

  • 0

    主题

  • 4

    帖子

  • 1753

    积分

2018-06-25 08:14:09

感谢各位老师的点评与垂爱。昨晚听各位老师对我文字的点评与分析,让我感受颇深,在码文字的这条路上,我算是一个初学者,是有一颗热爱文字的心引领着去实践它,也是这个爱好让我进入了江山,认识各位老师。因为文字,让我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让我的心从浮躁中走向宁静,让我在纷繁的世界中享受了人生的快乐。

同时,我怀着感激的心情,感谢各位老师在我码文字的这条路给予的帮助支持。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阿巧老师、红叶老师、牙牙吉祥老师、杨柳老师和荷塘社长天龙先生,是你们让我的文字更上了个台阶。

真诚地感谢你们,遥祝夏安。

雅润

雅润 举人

  • 182

    主题

  • 1131

    帖子

  • 3172

    积分

2018-06-25 09:37:56
一堂生动细致的文学艺术盛宴,受益匪浅。感谢荷塘社团所有人员的支持和付出,也感谢主持武戈老师的幕后策划制作。大家辛苦了。祝大家文字花开锦绣,耀眼江山。
菊韵

菊韵 布衣

  • 0

    主题

  • 26

    帖子

  • 238

    积分

2018-06-25 10:02:36
仔细研读各位老师的精彩赏析文章,感觉是在享受一次丰盛的文学大餐。秋水翁的都江堰一文的魅力经过精准到位的点评,更是光彩照人,令读者产生无限的向往之感。第一,渴望阅读老师的其他作品;第二,令读者产生游都江堰的强烈愿望。我们的荷塘平台真是群英荟萃,充满吸引力,令来着流连忘返,沉迷其中,每天的关注更成为人生苦旅中最明亮的灯盏,从此,有各位老师相伴,有美文赏读,真是一大幸事快事。祝荷塘赏析越办越红火!
牙牙吉祥

牙牙吉祥 秀才

  • 0

    主题

  • 238

    帖子

  • 1300

    积分

2018-06-25 21:53:35
认真学习精彩赏析,受益匪浅。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祝赏析课堂越办越红火!
孙巨才

孙巨才 进士

  • 2

    主题

  • 191

    帖子

  • 6593

    积分

2018-06-28 17:30:19

感谢湖北武戈老师的精心审核和幽默风趣的主持!祝赏析课堂越办越红火!

西鋂铃铂

西鋂铃铂 秀才

  • 38

    主题

  • 1182

    帖子

  • 2820

    积分

2018-07-01 16:21:48
对于游记散文的写法,学习了。受益匪浅。感谢。
借双慧眼看世界

借双慧眼看世界 探花

  • 0

    主题

  • 136

    帖子

  • 17297

    积分

2018-07-03 09:29:35
认真学习了精彩赏析,受益匪浅问好老师,奉茶。
南尚

南尚 布衣

  • 8

    主题

  • 115

    帖子

  • 438

    积分

2018-07-05 01:54:20

  我非常欣赏赏析讲堂,有这么多文友关心创作,发表评论,办得有声有色,探讨创作理论的气氛很浓厚,关心作品的气氛很浓厚,这是繁荣发展文学创作的前提,有讨论才有繁荣,有讨论才有提高。

  江山有两项“镇馆之宝”,一项是评议绝品,一项是赏析讲堂;前者是代表着江山的文学创作水平,后者代表着江山的文学理论水平。把这两项工作抓好了,江山的文学内涵就显露出来了;江山的召唤力就会不断加强;江山的影响力就会不断扩大。

  最近几期赏析讲堂的文章我都看了,很受教益,学习到了许多东西,同时也引起了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我思考的一些观点不一定对,但都和文学创作有关。既然是文友提到这些问题,我也就坦诚地说说我的一些看法,供我们相互讨论参考,这样有助于我们共同研究文学创作。

  第一个问题:散文是总称,它包括游记,但并不是所有游记都能冠以散文称号的。这话好像有点钻牛角尖,其实不然,这关系到散文这一文体的性质。什么是散文?散文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体裁,它的性质就是抒情,所以,散文也可简单地称为“抒情的艺术”。这样划分,不仅能区别文学创作中不同品种的标志,更重要的是要在创作中作到“扬长避短”,尽量发挥散文“抒情艺术”的特长。导游的解说词串连起来,可以成为一篇游记,但绝对不可能成为一篇散文。为什么?因为导游的解说词缺少文学性。什么是散文的文学性?那就是作家的在散文中的“抒情”,而且这种“抒情”,还要依靠作家的艺术眼光、作家的艺术表达能力、作家的美学观点汇聚在一起,用散文优美的语句表现出来的。所以,一篇好的散文,实际上是看作家的“抒情艺术”表现得好坏来决定的。这里要声明一下:我现在思考的是文学创作的理论问题,并不是直接对秋水翁这篇作品的评论。如果用“情节的艺术”这一观点对秋水翁这篇散文进行评论的话,我认为肯定有写得好的地方,当然也有“抒情艺术”不够的地方,比如阿巧也指出了,前半部分描写过程多了点,散文不能真的像写游记那样详细记载“旅游风光”,它要用作家的“抒情艺术”作为红线,把“散文不散”统率起来,重点是抒发作家的感情,作家的精神世界,用“抒情的艺术”去“以情感人”,“以艺术熏陶人”,这才是作为文学作品的散文应有的本分。

  第二个问题:游记散文肯定要写景,但绝不能把写景当为散文的主体,而是要“借景生情”,抒发感情才是散文的主体。这个问题和上面提到的问题似乎有重复的地方,把散文的性质搞清楚了,这一问题基本解决了。我只想就一个具体问题说点我的看法:余秋雨的那句话“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我没有看过余秋雨的原文,他这句话在他的文章中抒情作用如何我无法评论。只就这句话,孤立地说说我的看法。这句话在散文里面我只欣赏它在语言上的对称作用,那里的“问道”和“拜水”有一种“对仗”的美。如果从内容上来看,我是不太欣赏“拜水”一词的,因为散文需要抒情,是对情感美的一种抒发,而不是对“物”的崇拜。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说余秋雨这句话就是在崇拜“物”,因为我没有看过他的原文,而只是引申说明,我们写景,不要把重点放在写“物”上,而是要写作家对“物”的感受而产生的“情”。比如写都江堰,我以为不是以写都江堰的水来打动读者,而是要写出作家对都江堰治水的感情来感染读者。“以情感人”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段和目的,散文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当然也是要遵循文学创作这一客观规律的。

  本来只想随便说两句的,没想到一提笔竟写得这么长。其实,几位主评、副评论评论的内容都很丰富,很精彩,当时我看了有很多感叹,本来是很想多交流一些的,可写文章不像当面交流,可以谈到哪里就哪里对聊,交换意见很方便,比如现在,要我再回顾看文章时所想到的那些话题,我就一时又想不起来了,不能畅所欲言是写文章交流的缺点。我是从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出发探讨文章内容的,噜噜苏苏讲得也不一定靠谱,就到此为止吧。不对的地方情大家指正。谢谢诸位文友。

      最后,我还指出两个小语病,请负责主持赏析讲堂的校正一下。一个是主持人发言开始的第七行,“本人性格开朗”,其中“本人”两字,人称有误,你是在主持发言,本人是指自己,介绍他人就不能用本人称呼。可能是编辑稿子时引用粗心造成的笔误。另一个我看是错别字:也是在主持人发言第十三行“因为不与名利论英雄”,其中“不与”应该是“不以”吧?这大概也是引用或编辑时粗心造成的。附带说一下:就在这句话的后面,好像语言的连贯逻辑性上还有点问题,现在我熬夜写这篇文章的时间太晚了,已到深夜,我没有再继续仔细推敲,提出来供你们参考吧,如果我提得不对,就当我说错;如果觉得我说得还有点道理,就请你们在语句上修订一 下。错别字或语病等虽然是小事,可毕竟太刺眼,在文学作品或文学评论中出现,有损光彩,能校正过来最好。(我在上一篇赏析讲堂文章后面提的几个错别字至今也没有校正过来,有点不应该。)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