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评论部 回复本帖
秋梧飘絮

秋梧飘絮 探花

  • 238

    主题

  • 5392

    帖子

  • 14704

    积分

年华思,烟花梦

2010-04-29 20:45:43

年华思,烟花梦
——ran.t小说《一人有一个梦想》读后感

“我的幸福和悲伤,骄傲和卑微,都和‘梦想’有关。手指缱绻,却画不出流年。明知只有遗憾愿意陪我,沧桑可以伴我,却还是,还是舍不得放开‘梦想’的手。”看完陶然(即ran.t先生)的中篇小说《一人有一个梦想》后,我轻轻翻开日记本写下了上面的字,眼里虽没有泪光浮动,心里的惘然却不绝如缕。
陶然的作品有明确的定位,那就是绵绵密密地编织生活。随手拈来的题材,敏锐精准的视觉,凝炼冷静的笔调,淡然沉稳的风格,使你深深体会到,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故事,而且是在阅读生活本身。生活如酒,故事亦如酒。望望窗外,日光倾城,在这个落花时节,擎一杯浊酒深啜浅酌,品风、赏花、论陶然,醉在《一人有一个梦想》中。

一醉结构奇——多线并进,明暗掩映
舒缓从容的叙事,挥洒自如地铺陈,繁复的情节处理得妥贴圆满,浑然一体,让人感觉到这些人物离我们很近很近。他们的嬉笑怒骂演绎出一个个悲欢离合的故事。多线并进,杂而不乱,明暗掩映中,我们已经在故事中走了一个来回。而作者是用人物带着故事走,而不是情节带着人物跌跌撞撞的跑的。所以这里需要解析一下几个风姿独异的人物。

刘炜华帅气、幽默、真诚、随和,更难得的是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因朋友的喜而喜,因朋友的忧而忧,他的梦想很简单也很现实,就是“有几个好哥们,找个心爱的人,生个淘气儿子,身体健康,衣食无缺,小有结余,把爸妈接来尽尽孝心,对事业也不是没有追求,只是更在意家庭的幸福”,尤其认识尹婷之后。“有缘千里来相会”,如果说第一次在“天瑶”洗头房是偶遇,那么第二次在报社便是巧遇了。刘炜华感激命运的青睐,殊不知这是尹婷的用心良苦。她喜欢他,爱他,所以刻意隐瞒了自己曾经难堪的过去,疏远了蒋至。然而“纸包不住火”,当传统敏感的刘炜华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无法面对,即使心有不甘,但是男人的自尊让他无法说出挽留的话。尹婷不得不回到理解她、懂她的蒋至身边,随他离开,另创事业。(对于刘炜华,我欣赏他的善良真诚。记得《朋友别哭》有句歌词:“人海中难得有几个真正的朋友”,得友如此,幸甚。然而,这样的善良是一把双刃剑,让他获得友情的同时,眼睛也受到了蒙蔽,致使看不清某些事实的真相。)
尹婷。这个女孩子漂亮聪明,被爱情伤害过,堕胎之后大学读不下去,也不敢回家,便踏入了社会,在“天瑶”洗头房工作,就在那个时候遇到了蒋至。蒋至尊重她,爱慕她,她也没有明确拒绝他的追求,直到遇见了刘炜华,动了心,于是通过在报社当副主任的蒋至和刘炜华成了同事,在相处中撞出了爱情的火花。但是,白璧染上了微瑕,这是不能抹煞的事实,她心里是不安的,两相权衡之下,她最终选择了瞒。东窗事发后,刘炜华接受不了她,蒋至便成了她的救命稻草,得不到我爱的人,索性选择爱我的人,不失另外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幸福。(尹婷是个善于审时度势的女子,或许被爱伤过,才不把所有的爱押在一个人的身上,记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她的为人处事给我的感觉是热情中透出冷静,激动时也不忘保持着清醒。)
卢兆平好学上进,才华横溢,事业心十足,他渴望用成功来证明自己。由于他父母宁愿疼爱“粗犷”的弟弟,对他的乖巧不待见,甚至不接受他的女朋友梁艳,当着人给他没脸,加上顶头上司蒋至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他的苦闷无处诉说,只在心里慢慢的怄。后来他偷偷和梁艳领了结婚证,又搬出了没有多少温情的家,虽然因为不必要的猜忌和周恕生了嫌疑而懊丧,毕竟生活在继续。当他写的通讯经蒋至推荐投稿获得了全国二等奖之后才明白蒋至的爱才惜才之心。从坎坷中走来,到此也算是苦中有乐吧。(男人以事业为重,在卢兆平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他在咖啡厅里“重名不重利”的强调;尹婷生病时去探望的匆匆身影;五人在街上闲走时说“散了吧,回去还有篇稿子要熬夜”;帮小陈采访后对浮夸数据的牢骚;周恕丧父的第二天因为主任临时派他一个差事,他不愿错过机会而没有来帮忙;表妹何青漪来访时开了门就回到桌旁笔走龙蛇;在何青漪表白时坦承自己是工作狂;得奖后面露喜色要请客……一系列迹象中可以窥见。对于感情,他给我的印象是粗中有细,细里却粗。说他粗中有细,周恕的父亲去世,梁艳关切地想留下来帮忙,他的心里“咯噔”一下;周恕赠笔记本,他刻意扣下给梁艳的那一本,以防“最容易感动,谁对她好一分,她就对谁好十分”、“同情心泛滥”的梁艳和周恕有个“万一”;说他细中有粗,是一直没有发觉表妹何青漪的爱,和梁艳领了结婚证请客时还问她为什么不说话,看不懂她脸色苍白的原因;何青漪来访,在他弟弟房间看电视,她佯装被非礼,而使他大怒如狂,他却不想想,明明家里还有他在,弟弟再混帐也不可能那么直接那么大胆……所以,对于卢兆平这个人物,我肯定他的才华和工作态度,但无论如何都谈不上喜欢。)
何青漪。貌美如花,心思缜密,聪慧机敏。从小暗恋卢兆平,可惜“有意将心托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一腔柔情得不到回应,却也不甘放手。她一出场和大家的闲聊就使尹婷和蒋至的隐秘关系露出了一点小端倪,引发风波;接下来,不惜积心处虑设计一出诬赖卢兆安调戏欺侮她的戏码,说是不让兆安那么得意,给做哥哥的兆平出一口气,其实何尝不是借机向他剖白自己的感情?尹婷请她喝茶,把心事相告,拜托她帮自己和刘炜华解释误会,她却因听说男友的死迅,万般滋味涌上心头,电光火石之间狠下决定,压下了尹婷的期待和盼望,同时给刘炜华以“你可以向我靠近”的暗示,牢牢攥住了这个单纯的男人。(《倚天屠龙记》中,殷素素告诫张无忌:“越是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何青漪如是。她对爱情的执着让人动容,同时,左右逢源的手腕和深沉阴毒的心机也让人不寒而栗,典型的一朵罂粟花,极美,也极毒。)
梁艳。直肠直肚,喜怒哀乐全写在脸上。对朋友热心热情,颇有几分侠气。“见人只说三分话”,她永远不会与这句话沾边。咖啡厅里的同事小聚中,她言谈中毫不掩饰对爱打小报告的小黎的厌恶;尹婷和刘炜华秋波暗送彼此心照的时候,取笑他们“要眉来眼去也挑挑时候,真当我们是透明的啦”;卢兆平抽烟时出言嗔怪而且自然而然地横加干涉,大大方方地对拿她开玩笑的刘炜华承认与卢兆平的关系;卢兆平的父母不喜欢她,当着外人借题发挥不给她面子,她一时不高兴过后也就不当回事儿;她深爱着卢兆平,不惜拿“木已成舟,米已成饭”的理由吓唬家里,以达到嫁给他的目的……怪不得周恕暗想“她这种脾气倒是载福的”。(我常常想,知足常乐未尝不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欲望越大心越累。在梁艳身上,简单即福这种特质体现得淋漓尽致,或许,这正是卢兆平选择她的原因。)
周恕。对他的印象是循序渐进的,正如刘炜华说的“他是要慢慢相处才品得出味道的人。”九岁那年,母亲跟着一个走街串巷俗气透顶的小贩走了,从此杳无音信,致使他和有心脏病的父亲相依为命。这件不堪回首的事直接影响了他的人生观,因此他“反对俗气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不满意世界,却眷恋世界,他的梦想是超尘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在俗世生活,却不像俗人一样思想。于父亲,他是孝顺的;于朋友,他是宽厚的;于同事,他是清高的。聪慧、睿智,是此人身上最亮的闪光点。(很难对周恕这样的人下个准确的定义,作者在故事中安排周恕早逝,不仅仅是为了给下文何青漪的施展可怕手段打下基础,或许自己的骨子里也有种淡淡的宿命感吧。才高天妒,有时候,生命的完整,恰恰在于它的不完整,而这遗憾和残缺,也恰恰带来了艺术上的美感。)
除了主角熠熠生辉之外,文中的配角亦是丝毫不逊色。例如从未正式亮相的蒋至,他面恶心善的形象在众人口中渐渐丰满,到了最后竟然生动地立了起来,这样的不写而写,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另外还有周仰先、卢兆安以及他的父母,经过寥寥几笔的点染,无不呼之欲出,起了乍看不显眼,实则极重要的穿针引线的作用。

人物是小说三要素中的核心,一篇优秀的小说往往通过人物及其活动的叙述、描写来表现主题、开展情节,从而感染读者、影响读者。忽然想起中学的美术老师说过,一副好画,它的色彩搭配须讲究主次分明,浓淡适度,引申到文章上来,可不可以说,人物个性鲜明而又错落有致的《一人有一个梦想》,已不失为一篇好作品呢?答案不言而喻。

二醉技巧高——张弛有致,虚实互举
定位犹如“老字号”,十里已闻酒菜香。食材用料皆全,需要的就是这么一点“老卤”,一滴余酿,体现在小说中,那就是技巧。技巧高超,张弛有致,是属于“陶氏”的独特风格,具有不可模仿性,任谁复制,皆只得形似,难得其神。举例论证:

1、精致瑰奇的意象。
烟花。周恕送何青漪回家,路上看到烟花在夜空中绽开,烟花越放越多,也越放越美:有的开始呈正圆状,瞬间一变二,二变四,化成数十个或金黄或深青的小圈子,满天里撒着欢儿乱飞;有的先露出一点白心子,然后突然扩散开去,变成富丽的红橙蓝紫的大花;有的是几条线笔直的升上去,又丝丝缕缕的倒挂下来,淡淡的绿,像垂柳。在我看来,四种不同类型的烟花其实正代表了人生的四个阶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活力四射的青年、沉稳忙碌的中年、风烛飘摇的老年。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几十年只是一瞬间,一如烟花,不管有多绚烂,终将归于沉寂,一地灰烬。
南瓜灯。古朴可爱的南瓜灯自有一番风韵,何青漪很喜欢,想把它带走,然而水灯活动却规定了所有的灯不能带走,正如卢兆平的爱情一样,她只可远观,注定难以拥有。同时也隐隐点出她强烈的霸道和占有欲。
陶然将普通的比喻变为含义深远的意象,将物象征成欲望,溶入了人生的无尽况味。

2、善于使用暗示。
暗示具有“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的艺术效果,在陶然的笔下,环境、景物的描写蕴含着深刻的内容,让读者产生遐想。例如:
尹婷的单人宿舍布置得花团锦簇,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各方面太像个小型宾馆了”,暗示着她和刘炜华的感情亦如此——美则美矣,难成为家。
周恕骑自行车赴约,“在像用界尺量过的一杆杆规矩整齐的路灯下,他的影子不断的被拉长,缩短,拉长,缩短,始终越不出这些哨兵似的路灯灯光的笼罩。”越不出路灯灯光的笼罩,暗示周恕不管精神上是如何的俯览众生,终逃不掉世俗标准的衡量,病魔的控制,命运的倾轧。
办完父亲的丧事,身心俱疲的周恕躺在沙发上,“不知从哪里飘来了音乐,是哀伤的苏格兰风笛。笛声中有异国的辽远的牧场,有苔丝那样金发的牧羊女,有淹润寥廓的高远的天空,有代代吟唱的凄婉民谣。”这样不无宗教感的忧伤音乐不仅切合人物的心理,同时也暗示着周恕年纪轻轻便“走向天堂”的最终归宿。
这一个个暗示润滑了叙事,使文字显得多层次,拓展了思维空间,就像一条绿绸带般的河流上面漂浮着妩媚的花朵,让人赏心悦目。

3、暗香浮动的细节。
陶然极其擅长在舒缓从容的叙述中嵌入生动的细节,例如尹婷宿舍的新鲜玫瑰,卢兆平桌上的小黑铁皮闹钟,既推动情节的发展,又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就拿尹婷来说,她的社会经历并不像她呈现给刘炜华的那么纯情。作者就此设下了几处精微细腻的细节伏笔:
周恕来报社找刘炜华,刚刚离开,把他们之间的对话听了六七成的尹婷就溜过来说:“你这个朋友真有意思,我以前还从来没碰到过他这一类型的人。”刘炜华把左右手交叉着在额前搭起一个凉蓬,从底下望着尹婷笑道:“听你的口气,似乎你以前见过各种各样许许多多的人,历经沧桑似的……你哪来那么多机会接触那么些人?”尹婷说道:“我刚才那话的意思是说,学校里的人……性格各不相同,我可还从没发现过周恕那样的——也没见你这种男人,抓着人家一句话就罗里罗嗦问个不停!”说到最后,脸上虽仍含着笑,神色间已经带出了几分揾怒来。(做贼者大多心虚,尹婷说谎终究失于底气不足,偏又不好发作,只能以“羞中带恼”的方式来搪塞辩驳。)
刘炜华的生日宴有一道冷盘,他说:“这是心还是肝?做得倒也细巧,可惜本来面目看不出来了。”尹婷伸过头来看了看,夹了一筷品了品道:“是猪心。”(这一细节的描写仅仅是无心的对话吗?仔细品品,相当有嚼头。这该是故事中的当局者迷,看故事的旁观者清。)
……
这些细节渗透在故事中,看似漫不经心的点染,却为下文设了铺垫埋下伏笔,等到看完全文再回忆起这些细节,心中油然而生“原来如此”的了悟。

4、生动传神的心理描写。
不难发现,《一人有一个梦想》里人物的心理描写是贯穿始终的。
有些通过梦境来体现,例如刘炜华初见尹婷,剪发时做了个简短的梦,在梦里自己和这个落落大方的女孩子一递一句地聊天。在梦里他把父亲母亲的关怀,乡下生活的寒苦,大学时代的拮据和新找到的工作以及今后报答父母,接他们进城过好日子的打算一样一样详细说给她听。她只是格格地笑,笑出很好看的两个酒窝,却一句话也不说。(虽然这个梦是就地取材,何尝不是因为刘炜华觉得尹婷很亲切,下意识里希望和她交心呢?女孩子的感觉何其敏锐,尤其是见惯了形形色色的尹婷。她对他印象也不错,才愿意创造机会接近他。)“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无论如何,刘炜华这还勉强算是个美梦,何青漪就不同了,她做的是噩梦。她梦见卢兆安瞪圆了血红的大眼,头发钢针般根根竖起,一手举着他房里的那张桌子,步步逼近道:“谁都信你的假话,谁都不信我的真话,我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梦中的卢兆安扯下上衣,果然胸前长满了嘴。转过身去,背后也全是嘴,红的,蠕动着,仿佛在申诉,又仿佛在威胁。这种恐怖的希区柯克式的梦境的确让人汗毛直竖。
有些通过自身的思想斗争来表述。如尹婷和刘炜华摊牌之后,刘的脑子里仿佛有两个人在互相争辩,一方说:人孰无过,她已经决心洗心革面了;一方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再说她骗了你那么长时间,拿你当活猴耍,你还能不介怀吗?一方说:人家已经诚心认错了,何况还是个你喜欢的女孩子,你真那么冷漠吗?然而另一个声音马上接口道:你瞧你瞧,她竟敢对你用反问句,倒像是她有理似的,你一个男子汉,能受得了这份儿窝囊?(思想交锋何其激烈。)
有些是通过蒙太奇手法的回忆来体现。如何青漪走在人行道上大量的心理活动,由市政府大楼顶上的自鸣钟响起而开始,被汽车的喇叭声惊醒而结束,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情使得她心里好似打翻了五味瓶,同时也让读者跟着她的思绪跌宕起伏,是类似意识流的表现方法。

5、时空场景的转化。
过去和现在穿插、场景之间的互换,陶然已做到了起落无迹、斧凿无痕。仅以第八节为例:从卢兆平和刘炜华的交谈转到周恕,作者用了一句话来承上启下——“要是照上了年纪的人的说法,周恕的耳朵这时候该是热的。因为据说被别人提起名字,就会有一种耳朵发烫的反应,然而他只是冷冷地站着。”镜头再从周恕的家切换到报社,依然是一句话——“同一时间,在报社里,卢兆平拿出封信递给刘炜华。”起承转合如此的巧妙妥贴,好像一套精妙的剑法,招式之间的链接如行云流水,而滴水不漏。

三醉语言精——寓雅于俗,俗中蕴韵
深沉灵动兼具的语言是本文的一大亮点。本文的语言或含蓄内敛,或犀利透彻,或幽默俏皮,或优雅平和,极富质感,一收一放之间显出不凡的功力,用字字珠玑概括也不为过,小说中的人物外貌描写最为稀松平常,也最难出新意,然而陶然却能推陈出新,仅以此就可看出其驾驭文字的能力:

写刘炜华的。
他自小就得异性们青睐,为这个初中时没少被同班的男生找岔子打,直到高三那年他突然窜到一米七九为止。单以五官而论,他应该说是长得太甜净了些,幸得拿方方的下巴和高大的身材硬化了他过于清秀的眉眼,使他在气质上刚柔并济,险险的同“漂亮”二字擦肩而过。(没有一个“英俊”之类的形容词,但可以想象得到刘炜华有多帅气。)
写何青漪,更是完全摈弃了“眉若远黛,肤似凝脂”的描摹,却从别人对她的态度我们不难发现她美到了什么程度。见到她,“刘炜华耳朵里‘嗡’的一声,心想尹婷已经是个大美人了,但和这青漪一比,可又差得远了,世上竟有这么漂亮的女孩子!周恕也觉得眼前一亮。”“她不笑时端庄中带三分忧郁,眼神迷迷茫茫的,像晨雾中少女的塑像,沉静清雅;一笑起来就如万花齐放,姹紫嫣红,娇艳绝伦,眼睛也似星星般晶亮晶亮的,整个人活了起来。刘炜华对着她,总像手里端着满溢满溢的一大碗烫粥,一不小心就要出洋相似的,忙定了定神。”“何青漪玩着桌上的小摆设,闲闲地道:‘二表哥,电视好看吗?’卢兆安却侧头朝她笑了一笑道:‘没有表妹好看。’”“‘表妹好漂亮!’他刚才曾电光般闪过这个念头。他抚摸过她头发的那只手到现在还麻麻痒痒的,有些异样。”她在马路上想心事,不小心走到机动车道上去时,开车的司机先是厉声呵斥,看清了她的面容,立即又和颜悦色起来:“小姐,走路当心,刚才要不是我用力刹车,差一点撞到你啊!”着实是个颠倒众生的大美人。

四醉内涵厚——哲理幽深,回味悠长
红尘婆娑,俗世浮沉,每个人都有为之努力的梦想,虽然定位不一,方向迥异,但是谁都在追逐中不遗余力。此篇小说令我动容的反而是作者借周恕之口阐述的观点,类似于张爱玲的冷静犀利,字里行间透着淋漓的剖析、超然的睿智,使人共鸣到激动。

赏烟花论人生时,何青漪怔怔地看着道:“才几十秒就完了,总是这样的,美得东西总不长久,到时候想留也留不住。”周恕道:“生命尚且不得永恒,何况其他。”
谈及文学,周恕说:“我不是文人,但我可以肯定地说这个世纪的中国文学俗得要命。不是商业化的地摊文学,就是功利主意的政治文学,至于泛滥成灾的‘爸爸磕旱烟,外刚内和;妈妈纳鞋底,慈母情怀’,满纸‘爹啊娘啊’的东西简直让人受不了。放眼望去,就没多少艺术的灵性的有哲理写人性的篇章!”
谈及梦想时,周恕说:“我希望我能超尘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我的精神偶像男是黄药师。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你看他境界有多清奇高远!他文韬武略、医卜星相、易经算术、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却在海外的小岛上自得其乐。如今的人,谁还有这份‘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心?都把头削尖了往上钻营呢!还有苏小小,她是个妓女,可我佩服她。余秋雨说她‘不守贞洁只守美……重病即将夺走她的生命,她却恬然适然,觉得死于青春年华,倒可给世界留下一个最美的形象。她甚至认为,死神在她19岁时来访,乃是上天对她的最好成全……’”“毕了业,我觉得搞新闻离我的梦想太远。离我反对的东西却极近,只好退而求其次,借着我爸的老关系进了城建局。虽然写的也是些八股,但一个人要完全免俗事实上也不可能,也就将就了。”刘炜华把杂志上看到的话“一个人不能没有个性,但这个性不能占统治地位,真正的个性能挑战共性能挑战共性而又不站在共性的对立面,那就是一种成熟和成功”引给他听,他是有感触的,及至后来他说他看人看事有了一点改变,说脱俗当然好,但躲到桃花源里去以示洁身自好就没啥了不起,要在世俗生活里保有自我才叫人佩服,苏小小比黄药师更了不起,阮籍比陶渊明更得他的心。说一窝蜂的去做隐士其实也是一种俗,不仅俗,而且怯懦。要是能像一般人那样生活,而不像一般人那样思想,在俗世中浸泡着却始终不变质,才让人由衷佩服。尤其有了苏小小和阮籍这样的俗世中的脱俗者的存在,对被名缰利锁拘束了几千年的中国人有种启蒙作用。在灵性窒息、思想僵化、麻木不仁与隐迹山林、吟风弄月、自命清高之间,找到了一条真正可行的精神解放的道路。
不动声色中就把幽深的哲理丝丝入扣地渗透在故事里,每一处的回味都那么悠长,这是大师级的手笔!

醉了的人总爱说“我没醉”,没醉的人却常说:“我醉了。”究竟是醒着托醉,还是醉中清醒,只有自己才最清楚,而沉迷在《一人有一个梦想》中,当属半醉半醒之间。关于“梦想”,我总认为,它和现实之间永远横亘着无法弥合的鸿沟,总有“缺憾”闪现其中。而对于某些人来说,纵然通过算计拥有了“得逞”的疑似完满,终是,意难平。

合上《一人有一个梦想》,心情仍久久不能平复下来,不知怎的,眼前忽然浮现出绚烂至极的烟花。几十年年华似流水,我们的烟花人生,该怎样升空,又如何绽放,是每一个人应当思索的沉重课题。

后记:
对于文字,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作为陶然广大的读者之一,我尽力把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粗粗勾勒出来,意在抛砖引玉,至于方家是否晒然,已是脸皮厚厚,无暇顾及了。


附链接:
《一人有一个梦想》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2791

冷月

冷月 秀才

  • 71

    主题

  • 1014

    帖子

  • 1159

    积分

2010-04-29 22:37:22

真厉害,欣赏:)

擎霄

擎霄 进士

  • 109

    主题

  • 1015

    帖子

  • 11187

    积分

2010-05-05 21:45:40

哈哈,恭喜絮絮此篇文章获绝!抱抱兄弟,抱抱徒弟!

北方白菜

北方白菜 秀才

  • 10

    主题

  • 359

    帖子

  • 2725

    积分

2010-05-06 00:51:07

写得是真的很棒。不过,长生啊,不是我说你,无论是兄弟还是徒弟,都不要乱抱嘛,这样不好。嘿嘿……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