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酒家 回复本帖
小人鱼在天堂

小人鱼在天堂 榜眼

  • 435

    主题

  • 6107

    帖子

  • 39881

    积分

【酒家*说文】从十五岚到秋风向晚

2011-01-16 13:47:53

从十五岚到秋风向晚——浅谈两文友新诗

关于秋风向晚的《风从故乡来》

每每读秋风向晚的诗,内心会变得慢慢柔软起来。他的一些诗,像一些清亮的水,滋润和软化着我们日益而干涸的心灵。或许每个人在读同一首诗中,都有不同的感受,但我更相信,唯有拥有一颗真正的诗心,能够将自己的思想全部交托给诗歌的人,才是最值得我们认真品读,并深受其诗歌感染,引起内心共鸣的人。
秋风向晚的诗,总体属于素朴型。语言以朴实见长,深情中,自有一种别致的意味。这种感觉,那么,如果用个比喻句,我想就是家常饭的味道。那些青菜萝卜,在他手里,做出了别致的感觉——亲切的,温暖的,清香的,因为深情,更富有灵性,因为灵性,语言朴素的外衣已经无关紧要。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诗歌的内涵。
其新近发表在欢喜酒家社团的这一组诗歌,《风从故乡来》,便是以故乡和亲情入笔,素朴的语言外衣下,笼罩着一颗对故乡深深爱恋的游子心。令人边读边为之感动着,共鸣着,喜欢着。
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了属于诗人内心的忧伤,“骨子里的坚硬和翅膀上的寒冷/只有风声知道”,是的,当你扎上理想的翅膀,离开故乡,我们翅膀上的坚硬,已然抵不过凄寒的异乡的大风。而只有风知道,为了理想,我们四处漂泊,为了理想,我们必须离开故乡和母亲,这种漂泊之冷,除了风知道,还有诗歌知道,还有读者知道。
而作者内心苦痛的挣扎,我们已经透过诗歌,明确地感知到了,这么多年以来,他一直没有屈服,而是如此坚定地坚守着自己的内心,你看,“拒绝城市的灯火/拒绝成为夜色中/流浪的一滴水”,由此我们知道,诗人是有自己的信仰的,为了信仰,他放弃灯红酒绿的诱惑,情愿在一盏白灯下,写下自己的心灵札记,给灵魂一个交待。
不管异乡多么孤寂,而远方,依然有值得我们为之幸福的温暖,你看,“母亲不紧不慢地侍弄手中的针线笸箩/妻子和孩子/炉火映红了她们的脸”,唯有这样的温暖,可以给我们最初和最后的依靠,最坚实的后盾,这就足够了,已经值得我们继续饱满了精神,在外面幸福而孤独地打拼。
在生活中,或在诗歌中,总是有希望,有忧伤的。只要你坚持并继续信仰下去,事实最终的真相是,希望总是大于忧伤的。秋风向晚告诉我。
和秋风向晚结识的时间不长也不短,我们之间没有QQ,没有电话,可是我却读过他很多诗,他也读过我很多诗。关于诗歌,我总相信我们必将继续下去,诗歌中人,诗歌中见——今年或者若干年之后,我希望我们还会继续将诗歌进行到底。
有一种人,他们就是喜欢一直呆在诗歌里面,相诗为命,诗歌中人,诗歌中见。就是这么单纯,而已。

附:秋风向晚《风从故乡来》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35356

关于十五岚的诗《禾(外一首)》

初读十五岚的诗时,有些费神——这种费神,好像一个武林高手在自己的家园前,设置了三重门,你必须掌握了她手里的诗歌密码,这重重大门方能为你打开。当你费尽心机走了进去时,你才发现,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眼前果然是另一番天地。
十五岚为我们营造的诗歌王国,是属于她自己的风格的,绮丽的,神秘的,幽雅的,别致的。
我来到十五岚的诗里,走进她的心里。或者说,走进她的诗歌王国里。只有诗歌,这个宁静王国的财富,带给我们太多别样的体验。
而十五岚,打个有些不恰当的比喻,显然是这个诗歌王国的国王,她淋漓尽致地发挥着自己的诗歌才能,将那些汉字随心所欲地拆散,组合成另一种样式,令我们为之感叹,为之欣喜,为之折服。
我喜欢她的诗,尽管走入她的诗,需要一种耐心,这种耐心,是属于有缘人的。我觉得至少你要读三遍之后,才能真正明白其诗歌之内蕴,也才有发言权。由此我也想起了自己最喜欢喝的母亲煮的八宝粥,那种浓香扑鼻,又何尝不是经过漫长的时间熬制出来的?
好东西就是这样,它不是快餐,而是经过漫长的熬制过程,才品味出那种醇香独特的味道来。
她新近发表在欢喜酒家社团的两首诗歌《禾(外一首)》,各有千秋。共同的特点是,意象新、奇、美,想象惊、巧、亮。内蕴无穷,别有风味。在十五岚的诗歌后面,我如此评道。
和秋风向晚的诗风不同,她的诗歌外衣相对要华丽一些。像一个女子,打扮得花枝招展,别有一番韵味,和秋风向晚一对比,秋风向晚好比身着白衣的书生,两个人自然有一番不同。秋风向晚以内蕴深情见长,十五岚诗歌则以语言外衣加上精心修饰的妆容见长。
比如这一首《禾(外一首)》,她以“禾”和“月”两个意象为诗歌的突破口,从而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她飞过遥远的地方,让思维的触角随着心情伸展,我们跟随着她,一起飞翔,“一只迁鸟飞来投递包裹/从溪水里先飘起云朵/而后是小叶芽在枝头荡秋千/最后回到花梗上,我坐在那里/做三月的公主,等一群蝴蝶来演出”,从而走入童话一般的优美意境,让人沉迷不已。
读着其诗,你会发现十五岚细腻敏锐的诗歌触角很是令人惊喜,你再看,“白白书生,沿一行诗经的篱笆/踱来踱去。知道它采桑的台词/还丢在木瓜藤下,我小心地唤出一群萤虫”,这样的想象力,让我们不禁微笑,为作者的超常的想象,和对于美的事物的感知,都让我们深深感动与叹服。
而十五岚在《月》里,更是将华美的想象与美丽的意象融为一体,她尽情畅游在自己的诗歌世界里,我们被她所塑造的诗歌世界所迷惑,深深醉入其中,不愿抽身退步。
比如,你看,这是一幅多美的画面啊!“汉水的波浪正朝古琴台方向涌来/你横江桥垒,一端在西,一端在东/人们在命悬的生命线上奔波/江水也按不住的喘息,提示我淹没在岁月中/暗自沉浮的泳姿,难脱樊篱——”,诗歌开头,已经给了我们别样的震惊,作者诗歌的密码通过这些优美的句子在向我们逐渐透露,你看到了吗?
作者在叙事之余,不忘理性冷静地抒情,“层层的澜水之上,有人依然梭梭过江/数年后,再找出这样的彼此呼唤/你惜我念,并非一盏月灯就能话尽桑麻”,而且在诗歌的结尾,能够借助这样美好的意境来抒怀,不止意味浓而不腻,已经让人感觉到齿颊含香,余味悠长了。

附:十五岚《禾(外一首)》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35351

2011-1-16

小人鱼在天堂

小人鱼在天堂 榜眼

  • 435

    主题

  • 6107

    帖子

  • 39881

    积分

2011-01-16 17:01:52

谨以此文,献给我们酒家的朋友十五岚和秋风向晚。

故事中人

故事中人 探花

  • 285

    主题

  • 3205

    帖子

  • 14353

    积分

2011-01-16 23:06:44

秋风的诗歌,自然平淡中透露着生活的本质。那是需要一定生活经历的人才能写出来的。
十五岚的诗歌,却有另外一种独特的气质。
鱼鱼的分析很到位

杨钟雄

杨钟雄 进士

  • 103

    主题

  • 1766

    帖子

  • 7549

    积分

2011-01-17 09:12:30

有一种人,他们就是喜欢一直呆在诗歌里面,相诗为命,诗歌中人,诗歌中见。就是这么单纯,而已。

小人鱼在天堂

小人鱼在天堂 榜眼

  • 435

    主题

  • 6107

    帖子

  • 39881

    积分

2011-01-17 21:20:51

是的,杨兄。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