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评论部
夏冰

夏冰 榜眼

  • 151

    主题

  • 4364

    帖子

  • 26212

    积分

2011-04-17 15:48:22

作品:《小王子》及遐想;作者:割鹿侯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46706

跟评85.
由一部书谈起,自然随心中,让人感受好的童话故事给人不可或缺的营养作用。“当故事以童话的形式来阐述,寓以深意,则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思索。”这是具有启示意味的。

夏冰

夏冰 榜眼

  • 151

    主题

  • 4364

    帖子

  • 26212

    积分

2011-04-17 16:04:46

作品:教师成长,从坚持写日记开始;作者:蕉叶白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46709

跟评86.
对于有志于提纲写作能力的人来说,坚持写日记算是一种较好的锻炼方式。当然,这种日记属于文学性的练笔,与那种流水账式日记不可相提并论。

夏冰

夏冰 榜眼

  • 151

    主题

  • 4364

    帖子

  • 26212

    积分

2011-04-17 16:35:18

作品:我的物理老师;作者:青田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46713

跟评87.
发自内心的记述,朴实里充满真诚。

另外:
她说:老师知道你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孩子,人的心情不可能像电视节目一样收视长虹。总会有低谷。挺过来就是生活的强者!
————————————————————————————
这段话中,“人的心情不可能像电视节目一样收视长虹。”“收视长虹”不准确。故作改。

夏冰

夏冰 榜眼

  • 151

    主题

  • 4364

    帖子

  • 26212

    积分

2011-04-17 17:36:31

作品【司药品文】入戏《大戏》;作者:司药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46718

跟评88.
十分精彩的评文,赏读的过程,是享受的过程。尤其让我深深感怀的是,药关于“痴迷”者的联想。你“痴迷”戏曲,“痴迷”文字,“痴迷”这个那个,这种“痴迷”的程度,大同小异,令人感触,并深深理解。

夏冰

夏冰 榜眼

  • 151

    主题

  • 4364

    帖子

  • 26212

    积分

2011-04-17 18:30:06

作品:爱情不翼而飞;作者:江南逢君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46724

跟评89.
这文字很有生命力,读来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期待你更多精彩文字。问候!

夏冰

夏冰 榜眼

  • 151

    主题

  • 4364

    帖子

  • 26212

    积分

2011-04-17 19:48:32

作品:读书之乐;作者:zhuyuanyeyu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46736

跟评90.
文本给人真实的读书体验。我想说的是,一样的爱书人,层次会有很大不同,你自己会感知自己在哪个层次,进而有一种向上的感觉,一步一步,就走到一种更高的境界,如果不能自察,就永远原地踏步,谨以此共勉。问候!

夏冰

夏冰 榜眼

  • 151

    主题

  • 4364

    帖子

  • 26212

    积分

2011-04-18 13:09:15

作品:【梧桐合奏·浅言泠语】逆境如镜;作者:浅泠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38999

跟评91.
好剧好评,相得益彰。浅泠的笔力十分有劲道,学习。

夏冰

夏冰 榜眼

  • 151

    主题

  • 4364

    帖子

  • 26212

    积分

2011-04-18 13:56:07

作品:桃之夭夭,隐含着人生的宿命;作者:心花一瓣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46805

跟评92.
每每看到文友之间的交流探讨评析文章,总按捺不住一种开心。这体现了文字中人真正的相知相惜。这样的文字,越多越好。衷心期待!

夏冰

夏冰 榜眼

  • 151

    主题

  • 4364

    帖子

  • 26212

    积分

2011-04-18 22:06:35

作品:夜;秋风向晚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46874

跟评92.
文章的质地很有味道。于自然的絮语里感受蕴藉的思想含量。赏读。

夏冰

夏冰 榜眼

  • 151

    主题

  • 4364

    帖子

  • 26212

    积分

2011-04-18 22:11:47

至爱亲情;作者:shmyr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46766

跟评94.
从生活中来的细节,很动人。短小的篇幅,却显示了亲情的力量。难得。

夏冰

夏冰 榜眼

  • 151

    主题

  • 4364

    帖子

  • 26212

    积分

2011-04-18 22:21:33

作品:爱,在时光里流动;作者:纷飞的雪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46816

跟评95.
心与心的距离,很远,也很近。能够懂得,相知,不容易。需要用心去做,去体味。现实如此,网络也是如此。

夏冰

夏冰 榜眼

  • 151

    主题

  • 4364

    帖子

  • 26212

    积分

2011-04-18 22:42:56

作品:夏日的忧伤;作者:顾安凉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46885

跟评96.
这些文字是这样让人深有感触。青春的忧伤,微妙的感觉,心底微澜。似曾相识,亲切自然。

夏冰

夏冰 榜眼

  • 151

    主题

  • 4364

    帖子

  • 26212

    积分

2011-04-18 22:53:04

作品:春雨沉醉的夜晚;作者:陌上花开花落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46889

跟评97.
源自心灵的诉说是真切的,微细的,那份欣悦,依恋,温暖,是如此入心。喧嚣的生活中能够安静如斯,将自己合理放置,真不错。

夏冰

夏冰 榜眼

  • 151

    主题

  • 4364

    帖子

  • 26212

    积分

2011-04-19 21:01:24

作品:少年行;作者:风云自行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47030

跟评98.
文本富含感染力。从文中感受这份青春勃发之气,也是一种享受。

夏冰

夏冰 榜眼

  • 151

    主题

  • 4364

    帖子

  • 26212

    积分

2011-04-19 21:04:37

作品:我们的家;夏冰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46409

跟评99.
主题:读夏冰《我们的家》发表时间:2011-04-1916:04:22
文章链接:http://www.vsread.com/bbsshow.php?bid=1663&rid=179056

温暖艰辛家事春秋
——读夏冰《我们的家》
发贴ID:挽秋

关于家,关于房子的文章读过不少,相信随便搜一下估计能搜出几页、几十页出来,因为家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港湾。
读夏冰的这篇《我们的家》,让人感到很沉重,却更多收获的是温暖。文章的一开首就告诉我们为什么是“我们的家”,他说:“自小,我们不是回姥姥家,就是回奶奶家。至于“我家”,或者“咱家”,只是奶奶家里的一小部分”,这让我想起了四合院,一个大家庭或者说是家族住在一起,这也是家,而且是“我们的家”。
我的家也是个大家族,父亲兄弟五个,除了一个最小的叔叔夭折,按照习俗四兄弟将来要分成四家。由于父亲是老三,等我出生懂事的时候看见的就是大伯和二伯都有自己家的房子,叔叔远在黄石,家里就只有我们一家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我可以想象得到夏冰笔下的“合住”是怎样的一个场景,还可以想象得到他的父母是多么渴望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给自己一个真正的家。
在那个时代的大背景下,我们还可以想象他的父母作为教师做出这样的决定是需要足够的勇气的,那时,才是改革开放的头五年,知识分子还没有完全彻底地从真正意义上走出“臭老九”的阴影,加上乡村改革步伐慢,很多的观念和习惯还停留在“那个年代”的平台上,可想而知是举步维艰的。因此,夏冰用了“倍受房屋憋屈困扰的父母终于做出了一项决定”,“终于”二字道出了多少辛酸和争斗!
“分别在两个学校任教的父母,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拉土垫院,脱土坯,像燕子筑窝一样忙碌起来。”这“燕子筑窝”四个字又将父母的艰辛和无私暴露无遗,特别是看到他父亲生病,母亲一人担起这项工程,还有为了挣得那四十元的看校费而放弃向往已久的西安之旅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在这里我想到了血燕,顿时一阵疼痛冲了出来。我们的父母是伟大的,我们的父母是无私的,一辈子都在像燕子一样衔泥筑巢,为的都是下一代,直到蜡烛成灰。
房子“站”起来了,他们高兴的不是自己可以享受新房,可以扬眉吐气,而是一种莫名的成功喜悦,是能让子女多幸福一些、多快乐一些的快慰。
父亲的离去,是家的损失,留下母亲面对生命无法挽回的疼痛,“人家和我蒸好丸子了,只吃了两个”,细细品来,那种浓郁的情感压了过来,落在我们的心口,世上还有什么情感能真实得让我们无法释怀?“母亲哭着跟我说,他说是要陪我一辈子的,他咋就说话不算话呢。我一个人在家,冷冷清清,他也忍心?”让我们感受到了父母之间的那份真情,那种相濡以沫的牵挂,那份断肠的思念……
家,是根,特别用自己双手建起来的家,更是难以离舍,因为那里有父亲,有时光里的流年……
一直看好夏冰的编者按语,很欣赏他的为人为文。这一篇更是以质朴的语言直抵内心,引发读者共鸣,家的形象,在我们心中更加清晰、高大起来了。
20110419
——————————————————————————
偶然在江山评论部看到此篇,感觉这种交流很好,特贴于文后,便于借鉴学习。并问候挽秋,祝你笔健!
【夏冰】:“这一篇更是以质朴的语言直抵内心,”真是恰切的感知。[2011-04-1920:51:01[删除]]

夏冰

夏冰 榜眼

  • 151

    主题

  • 4364

    帖子

  • 26212

    积分

2011-04-19 21:19:11

作品:微型散文诗组章:海韵;作者:崂山道人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47038

跟评100.
散文栏目要求最少500字。敬请在今后投稿时,注意篇幅要达到要求。尽管这种微型散文诗不能仅仅以字数论质量,但是,既然有规矩,咱就需要大家一起遵守,希望理解。祝笔健。问候!

夏冰

夏冰 榜眼

  • 151

    主题

  • 4364

    帖子

  • 26212

    积分

2011-04-19 22:13:29

作品:浮沉尘世之“建安文学”和“正始之音”;作者:刘海燕山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47042

跟评101.
早几年,从余秋雨的散文中感知了魏晋风骨,对嵇康阮籍等人敬佩之至。尤其临刑前泰然自若弹奏《广陵散》,那份气度,那份境界,令人肃然起敬,久久难以忘怀。通过本文,我进一步领略了“建安风骨”,十分开心。相信此文也会得到大家的喜欢。

夏冰

夏冰 榜眼

  • 151

    主题

  • 4364

    帖子

  • 26212

    积分

2011-04-19 22:32:40

作品:随细雨飘飞的思绪;作者:菊梦悠悠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47035

跟评102.
时光流逝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很多。现实中也好,网络里也罢,重要的是一份心态。心态好,一切好。文本立足自然态,朴实态,所叙真实,所感恰切,给人启悟,体现一种平心静气,一种豁达明朗。欣赏。

夏冰

夏冰 榜眼

  • 151

    主题

  • 4364

    帖子

  • 26212

    积分

2011-04-19 23:10:56

作品:月色说说散文;作者:没了月色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46988

跟评103.
本文保持作者一以贯之的行文风格,不乏诙谐幽默,与此同时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观点算独到了,他几乎对怀旧散文不屑一顾。不,这么说不妥。他并不是不屑一顾,他能够理解,他说“不是不允许怀旧,怀旧是有根基的。我承认很多美好的东西都在过去。”这是对的,我赞成;他还说“那么,散文的目的要是为了缅怀和追忆我觉得就太好笑了。”这个,我也赞成。所以说,月色说出了一个十分值得我们注重的现象。这就是,不是不可以怀旧,但是不能泛滥地怀旧。事实上,世上任何东西,一旦流于泛滥,一窝蜂,就不好了,就值得警惕了。在这个意义上,我感谢月色的慧眼和直言。谨此握手问好!
但是,有些话还说不能不说,这么有观点,有趣味的文字,居然不能保证文字起码的质量,满目别字(或者多字),这是令人深感遗憾的。无论是什么样的文章,注重文字质量,避免那些起码的别字现象,我以为不是小题大作吧。但愿月色能够理解,并在今后的写作中力求注意起来。
以下是部分别字和多字现象:
1.那时候就几个字表达打(“打”多余)出很多东西,
2.还想起那是后(“是后”应为“时候”)的书都没有标点符号
3.无暇估计(“估计”应为“顾及”)其他,
4.死亡背后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文化涟漪和沉盾(“沉盾”应为“沉重”)
5.记得80年代都是(“都是”与后文的“都是”重复,这个应删除)散文都是面对时代的,
6.就好像一个老人再(“再”应为“在”)敬老院里跟一群后生兴高采烈悲壮的心旷神怡的诉说自己的历史,
7.再(“再”应为“在”)别处看过一篇非常动人的散文,

夏冰

夏冰 榜眼

  • 151

    主题

  • 4364

    帖子

  • 26212

    积分

2011-04-19 23:15:50

作品:月色说说散文;作者:没了月色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46988

跟评104.
【没了月色】:唉,是菊梦编发的啊。嘿嘿,那我也无语了。其实,我这个东西是看着一笑的,不必认真。因为也没人敢认真对吧。也问候菊梦。[2011-04-1920:18:32]
【夏冰】:月色所言差矣。你这篇文字不是没人敢认真对待,而是看读者站在什么角度看。不同的人或许会有不同的看法。就我的感觉而言,此文有见地,值得一读。一方面是妙趣横生的语言风格,一方面是一种苦口婆心的规劝。不管所言是否合理,总之算是一家之言,应该理解。问候![2011-04-1923:15:06]

共9页 34567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