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评论部
月儿常圆

月儿常圆 榜眼

  • 388

    主题

  • 1924

    帖子

  • 28649

    积分

★:月儿常圆2011.05评论

2011-05-08 10:45:53

 故乡的歌谣(三)
小说情节发展一环紧扣一环,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绣梦(九)
果然任兴玲这招很见效,江南岸被逼无奈与桑妮结婚。可就在此时,谷纤绸与丈夫提出了离婚。小说的情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跌宕起伏。

[此帖子由 江山评论部 在 2011-05-08 11:38:39 编辑过]

月儿常圆

月儿常圆 榜眼

  • 388

    主题

  • 1924

    帖子

  • 28649

    积分

2011-05-08 10:51:00

绣梦(十)
真是无巧不成书,桑妮与江南岸结婚的这一天,谷纤绸却与丈夫离婚。也正是这种巧合,才使得故事更加有趣,有吸引力。
【翻译小说】巴比特(十八)
 感谢作者把优秀的外国作品翻译出来,让我们品尝这精神美食。
绣梦(十一)
桑妮用欺骗的手段想得自己的爱情,这其实就像是肥皂泡,只能是一时炫目,不会多久就破裂了。
绣梦(十二)
小说情节的发展可说是波诡云谲。石从光成了的哥英雄。而桑妮叫去收拾情敌的人竟然是情敌的姐姐。是世界太小,还是世界太奇妙,请往下看便得知了。

月儿常圆

月儿常圆 榜眼

  • 388

    主题

  • 1924

    帖子

  • 28649

    积分

2011-05-08 10:57:14

梦回江南(十五)
写完一部作品,享受成功的滋味,同时又会觉得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这就是提高的表现。期盼作者另一部力作问世。
向前走一步(一)
小说中,我的心理描写较为细腻真切,对人物的刻画的也较为传神。
冬天的童话(一)
让我们走进这神奇多彩的童话的王国吧!我们定会为这童话王国的神奇而惊叹不已的。

月儿常圆

月儿常圆 榜眼

  • 388

    主题

  • 1924

    帖子

  • 28649

    积分

2011-05-08 11:07:04

绣梦(十三)
谷纤绸靠自己的勤奋,在写作上小有成就,她也从离婚的阴影中走出来。这时,桑妮与江南岸离婚。不知谷纤绸与江南岸是否将走在一起,还是会遇到什么波澜,期待着。
绣梦(十四)
桑妮与江南岸离婚后,事情并未结束,而是在延伸,原来桑妮肚子里的孩子是谷云波的,小说由此牵引出另一番情缘。而谷纤绸却在写作上如日中天。小说双线进行,收放自如。欣赏!
绣梦(十五)
本以为谷纤绸与江南岸结婚后,事情也就圆满结束。未曾想却又起波澜,谷纤绸与江南岸的母亲江丽华在生不生小孩问题上有了分歧。而谷云波又回到晴川。事情变得扑朔迷离了。

月儿常圆

月儿常圆 榜眼

  • 388

    主题

  • 1924

    帖子

  • 28649

    积分

2011-05-08 11:15:04

铁血女英(一百零八)
小说中描写战争,主要写了敌我双方在智慧上的较量,对双方的心理刻画真实自然。还有,杜玫这个人物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欣赏!
山里红豆醉相思(十)小说的叙事平稳,文风朴实,并能注重对人物的刻画。可见作者的功底不浅的。个人认为,若能在叙述中,注意叙事、情景与人物情感相融则更佳了。这也是我在写作努力想做到的,这应该是写作者所追求的一个高度。
 绣梦(十六)
江南岸为了心爱的女人,即便受到母亲的责罚也心甘情愿,可见江南岸爱谷纤绸是多么的深。人们说,好事多磨,他俩的事看来还得有不少的波折。期待着。

月儿常圆

月儿常圆 榜眼

  • 388

    主题

  • 1924

    帖子

  • 28649

    积分

2011-05-08 22:43:06

你们是流氓(五)
小说的叙述真实自然,也较为流畅。这章节主要围绕刘立志失恋来描绘,写出了同寝室几位室友的表现。只是在叙述时,我认为自己要融入其中,因为是第一人称写法,这样真实亲切。另外,在叙述时,要从容不迫,既要铺陈得开,又要收得拢,这样显得波澜壮阔的。感觉小说在叙述时有些仓促。个见!
绮梦八
小说的文字干净,足见作者文字功底不凡。小说对人物的刻画能深入人物的内心,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欣赏!

月儿常圆

月儿常圆 榜眼

  • 388

    主题

  • 1924

    帖子

  • 28649

    积分

2011-05-10 22:52:21

萍踪传书31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49729
这应是一部游记,通过阅读,能让读者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同时,文章的文字极其简练省净,对事物用白描的手法进行勾勒刻画,很有概括力。

山里红豆醉相思(十四)
这章节,围绕我与红豆妹的恋爱来描写,这恋情烙上了特定时代的印迹。小说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这样显得较为明快。个人以为,小说在叙述中,铺展得不是很开。作为长篇小说,其容量应该更大。同时,小说对生活的场景描绘似乎也不够,这样读起来给人以不够真切的感觉。个见,提出来探讨。

六月竹子

六月竹子 进士

  • 80

    主题

  • 2788

    帖子

  • 7489

    积分

2011-06-01 18:00:26

五月评论7个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