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评论部
心花一瓣

心花一瓣 进士

  • 23

    主题

  • 398

    帖子

  • 10145

    积分

★:心花一瓣2011.07评论

2011-07-03 07:59:24

投稿栏目/社团:【杂谈传记】文章标题:文章被剽窃的随想作者:成功在望授权级别:C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57209
发表评论ID:心花一瓣发表时间:2011-07-0307:57:15
评论内容:
作者针对抄袭剽窃这一不端行为,开门见山,口诛笔伐,首先痛陈了剽窃者的卑劣行径,接着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剽窃行为屡禁不止的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抄袭行为对对自身、对原创作者、读者及社会所造成的严重危害。读来令人警醒,让人深思。
时常发现本人及朋友的文章被转载发表,心中不爽甚至郁闷。剽窃抄袭的现象为何屡禁不止?读罢此文,长期以来困扰于心的疑惑也渐渐清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剽窃抄袭的标准也在发生变化。剽窃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受到伦理谴责的不德道行为,我国法律、学术界都把剽窃看成是一种违反法律的侵权行为。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剽窃现象,我国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来调整。然而,单纯地用法律的硬性手段来调整一个道德伦理问题,只会让人们越来越淡化道德的内在约束力,再者由于我国目前法律制不健全,而一些法律条款面对这样一个伦理道德问题很多时候又无能为力,这样就使得我国的剽窃问题渐渐缺失了社会规范的调整。其结果只能是法律越多,剽窃现象越严重。
剽窃之风如何才能禁止?作者如果能就此展开深入的论述,文章的内涵会更加全面,揭示的主题自然也会更加深刻,文章会更有感召力。一点不成熟的见解和盘托出,愿与成功在望老师商榷。顺祝夏安。

[此帖子由 江山评论部 在 2011-07-04 10:33:03 编辑过]

心花一瓣

心花一瓣 进士

  • 23

    主题

  • 398

    帖子

  • 10145

    积分

2011-07-21 20:50:14

投稿栏目/社团:【影视剧本】文章标题:江山如此多娇(相声)作者:林儿授权级别:A
http://vsread.com/article.php?aID=159631
发表评论ID:心花一瓣发表时间:2011-07-2120:48:15
评论内容:
好一篇《江山如此多娇》!在江山喜迎三岁华诞之际,林儿老师的美文以相声这一让大众喜闻乐道的形式再现了江山三年来的风雨兼程,历数了江山功臣们的劳苦功高。剧本中林儿老师对品牌散文栏目大加讴歌,对林林总总的江山社团极力赞誉,对稳坐中军帐指点江山的赵政委予以称道,对好人古总江山内外的运筹帷幄不吝赞美。同时,林儿老师也让读者见识了一个个江山的精英与中流砥柱:夏主编的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副主编梅暗香的勤勉执著、笔耕不辍……在说笑逗唱中让读者跟作者一起去重温江山三年来奋斗进取的艰辛历程,满怀欣喜去细数那满园飘香的累累果实。相声剧本包袱连连,笑料迭起,风趣幽默,主旨鲜明,立意深刻,让人沉醉其中,爱不释眼。欣赏学习!

心花一瓣

心花一瓣 进士

  • 23

    主题

  • 398

    帖子

  • 10145

    积分

2011-07-21 21:52:18

投稿栏目/社团:【散文随笔】文章标题:母亲作者:李学民授权级别:A
http://vsread.com/article.php?aID=159438
发表评论ID:心花一瓣发表时间:2011-07-2121:50:49
评论内容:
没有史诗般的撼人心魄,没有风起云涌的波澜壮阔。当学民老师将母爱的影子投射到香椿树的枝枝叶叶上,却折映出母爱的光辉,人性的伟大。有人说,母爱宛如一场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远悠长;母爱像一首田园诗,悠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像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而我想说,母爱何尝不是一棵树,为儿女们遮风挡雨,撑起一片晴空?
“那是一九八六年春,生淅儿后一个月,妻在这所独家院落里植下了它。妻说:‘多大,淅儿就多大。’”在母亲凝望的双眸中,院子里的香椿树生根发芽抽枝,茁壮成了参天的大树。
作者笔下的香椿树,是生命之树,也是希望之树,母爱是阳光,是雨露,那棵香椿树正是沐浴着母爱的春晖,才得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是母爱的力量支撑她在暴风雨中闲庭信步,是母爱的光辉让她在寒冬中笑傲风雪,是母爱的力量焕发她勃勃生机。
面对学民老师笔下的这一棵香椿树,从爱妻那嘤嘤的喜极而泣声中,让我清醒地意识到了母爱的圣洁和无私,在恍然顿悟中发现深藏在树的每一片叶子里含泪的笑脸!
面对一棵再也不普通过的香椿树,面对崇高无上母爱,也让我不能不怀揣一颗朝圣的心,俯下身来参悟学民老师融入字里行间的关于母爱的禅宗秘语,并让我懂得如何同样的爱去回报母亲辛勤的奉献,挽留那一片灿烂的夕阳,让她绽放更夺目的光彩!
“蓦然回首,妻鬓角已现缕缕银丝……”莺归燕去,春去秋来,容颜渐老,白发如雪。儿女在一天天长大,母亲却在一天天衰老。淡出了文字,婆娑的泪眼中依稀可见高堂之上的母亲的满头白发,怎能叫我不热泪潸然,心生感念与感动?
树欲静而风不止,老欲养而亲不待,行孝需趁父母健在时。我想这也是作者留给读者的人生感悟与启迪。谢谢!

心花一瓣

心花一瓣 进士

  • 23

    主题

  • 398

    帖子

  • 10145

    积分

2011-07-22 13:03:43

投稿栏目/社团:【散文随笔】文章标题:一张淡黄色照片(外一篇)作者:李学民授权级别:A
http://vsread.com/article.php?aID=159753
发表评论ID:心花一瓣发表时间:2011-07-2213:02:13
评论内容:
一张泛黄的照片扯出了一段亲情的故事。一次带侄儿求医的经历,咏叹着永不褪色的亲情话题。品味着学民老师呈上的这道心灵盛宴,对血浓于水的亲情有了更深层次的感知。
有人说,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亲情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亲情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在学民老师笔下,亲情是一张泰山极顶“探海石”上留下的泛着淡黄痕渍的照片,是侄儿患上眼疾时叔父与婶母那牵肠胿肚的满含焦虑双眸。
30载斗转星移,一张泛黄的照片触动的是心灵深处的记忆,记载的是血浓于水的手足情份。当兄长的这份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情义延续至今,便衍生出叔父带患上眼疾的侄儿火急求医的轶事。学民老师用感恩的心绪去捕捉昔日登泰山时弟兄相伴攀越泰山琐碎细节,用滚烫的文字浮载起他对侄儿眼疾的担心与忧虑。一篇美文,如诗如画如潮如歌,为亲情吟唱了一曲沁人心脾的歌谣。
在作者饱含深情的笔墨里,亲情是如此的朴实无华,又是如此刻骨铭心!
“手足之情,弥足珍贵,亲情似金!”世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在浓浓的真情中最令人铭心刻骨的还是那血浓于水的亲情。看亲情如灯,在悄无声息中照亮生命的每一个角落;品亲情似风,和煦中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从二哥娓娓道来的手足间的亲情故事背后让我品味出了浓浓的爱意,从二哥珍藏的泛黄的照片中让我体会到了亲情的至真,从小民三十年前留下的日记里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至纯,从叔父与婶母凝望侄儿时那焦灼的眼神也让我更加懂得了亲情的内涵。金钱可以买到朋友,却不能买到亲情,不是么?拥有亲情的小民和侄儿无疑都是幸福的。
学民老师本篇行文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情感真挚,语言诗化,叙事生动,描写细腻。文中,作者借二哥之口叙述了泛黄的亲情照片背后的故事;从第一人称的视角写出了可亲可亲可敬的叔父与婶母对患有眼疾的侄儿无微不至的担忧、体贴与关爱。整篇文章运用充满真情的诗化的语言赞美了人世间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血肉亲情。读这样的文字,一如在品一道心灵的鸡汤,满口含香,润泽心脾,让我心灵深处油而生的是满满的感念与感动。学民老师炉火纯青的语言功底令人叹服,他总善于吸收诗歌意象精华,自由整合而准确表达立意,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淡出了文字,我仍然在思考着亲情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亲情是什么?它是远游赤子在寒冷时苦苦盼望的棉衣和棉被;它是莘莘学子举目无亲时久久追寻的甘露;它是小民险些倒地时兄长的及时援手,它是侄儿患上眼疾时叔叔与婶母的担心与焦虑……
拥有亲情真好!血浓于水的亲情最堪珍惜!谢谢学民老师在炎热的夏日让我尽情享受了一餐爽口的精神佳肴。

心花一瓣

心花一瓣 进士

  • 23

    主题

  • 398

    帖子

  • 10145

    积分

2011-07-22 17:51:37

投稿栏目/社团:【散文随笔】文章标题:爱,愈合伤口的良药作者:萤之光授权级别:A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59783
发表评论ID:心花一瓣发表时间:2011-07-2217:47:32
评论内容:
不曾观赏过《可爱的骨头》这部影片,也不曾品读过这部小说,但作者的小说读后感与电影观后感却撩拨起了我一心想走进这部小说,走进这部电影的强烈欲望和冲动。本篇评析文章,作者从人物形象和表现手法入手,通过深入浅出的鉴赏评析,让读者间接地获得有关这部小说或电影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知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共鸣,在精神上获得一种审美享受,从而进一步领会小说所揭示的思想内涵,去感知小说所揭示的深刻的社会主题。
“一个家庭,犹如人的周身骨骼,即使有一块破损了,缺失了,但骨架终会长全。”
小说《可爱的骨头》以童稚的视角,通过蒙太奇的艺术直接地衔接上了14岁生命终结的主题,也借此透露给观者一个讯息,更准确切地说,是给起过坏心或正在起歹心的恶人一个忠告,用孩子的视角看待生命吧,那么残忍的手也会有所思考的。
通过作者由浅入深的评析,让我透过阴阳两隔的苏茜冥冥中的遥望,丈量出了美丽与丑陋的距离。苏茜看到了罪恶,无力阻止;就像她看着家人继续生活,却无法参与一样。对于还在天堂口徘徊的、被剥夺生命的孩子来说,就连用来回忆的人生片段也少得如此可怜。这不能不难过得令人窒息。罪犯不会轻易落网,家人不会忘记伤痛,绕在旁观者周围的阴霾会很快散去,没人愿意触碰不吉利的过往,这就是真实的生活,最令人气愤与恐惧的现实。有生命的人看不到,但它存在于苏茜那遥望的眼神里,还存在于随她灵魂游离翻转的背景幽境里。
最后杀人犯哈维被那条从天而降的冰凌的击中,坠入深谷,对所有人来说,冥界的邀请函来的晚了,但还能倍感欣慰。这是祭奠苏茜的童话结局。其实现实中,还有多少嗜血的恶魔夜巡在人间,而人与人的法律对此却无能为力呢?
记住了作者说过的一句话:“生活终要继续,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所以不要畏惧,不要恐慌,痛苦终是一时的,我们还是要勇敢往前走,要坚强地面对未知的悲痛。”那就让我们将爱当做愈合伤口的良药吧。惟有爱才以让死去的灵魂在思念中再生。让活着人的微笑着继续。

心花一瓣

心花一瓣 进士

  • 23

    主题

  • 398

    帖子

  • 10145

    积分

2011-07-22 22:03:00

投稿栏目/社团:【散文随笔】文章标题:我的愿望作者:夏冰授权级别:A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59830
发表评论ID:心花一瓣发表时间:2011-07-2221:59:33
评论内容:
透过夏冰老师一番语重心长的肺腑之言,也让我们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匡扶济世,助人救困的菩萨心肠。
一个村里的建中,一个房东的妻子,都正值盛年,一个却因病卧床不起,另一个因病不幸辞世,哀悼逝世,痛惜病人,这让人情何以堪?面对房东妻子的英年早逝,面对建中的卧床不起,夏冰老师在痛心疾首之余,回过头来对逝者和病者的心态及生存状态进行了冷静的透视,进而去参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有道是防患于未燃。在人们的健康指数亮起了红灯之时,夏冰老师的一篇《我的愿望》无异于一面醒世的警钟,唤醒世人麻木的神红,提醒世人调节心态,珍重生命,爱惜自己,善待自己。文章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句句是肺腑之言,字字是拳拳心语,恰如一剂苦口的良药,悦眼愉心,让融入文字的人在品味、沉思、回味、警觉之后醍醐灌顶,大彻大悟。问候祝福。

心花一瓣

心花一瓣 进士

  • 23

    主题

  • 398

    帖子

  • 10145

    积分

2011-07-23 19:41:09

投稿栏目/社团:【散文随笔】文章标题:病中杂记作者:李学民授权级别:A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59938
发表评论ID:心花一瓣发表时间:2011-07-2319:38:46
评论内容:
乐观豁达的人,能把平凡的日子变得富有情趣,能把沉重的生活变得轻松活泼,能把苦难的光阴变得甜美珍贵,能把繁琐的事项变得简单可行。人的心态变得积极,就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世界也会随之而精彩。病榻上输着液的学民老师,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心态仍然是如此阳光,在与病痛抗争的过程中不曾忘记回味咀嚼生活赋予他的快乐忧伤、甜酸苦辣。在氤氲的书香里再读林徽茵,结识张爱玲,在病痛中不忘沉淀思想安顿心灵,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用平静的心态去审视病房里的世相百态,文章的字里行间折射出了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信念,焕发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光芒。
品读着你的文字,心被一阵阵揪痛。怎么会这样?在医院输液二十天?这意味着漫长的二十天,你得忍受病痛的折磨,与可恶的病魔进行着顽强的抗争!不敢想象,我的朋友和兄弟是如何熬过了这漫长的二十个日日夜夜!实在想不通,病痛缘何要眷顾你这样的好人?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可是上帝在打盹间,为什么要让可恶的病痛侵入了你的肌体,让你来承受难以承受之罪。病痛折磨着你身体,但却不曾消磨你的意志。在生病住院这段日子里,你慧眼在观,你聪耳在闻,你的思维活跃,思绪放飞,你智慧的火花在不断的迸发。深入浅出的哲蕴舒展从容的行文。清新隽永的笔墨。一篇病中杂记,有人生的况味,有世相的呈现,有哲理的揭示,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你的康复,就是我的幸福;你的安康,就是我的心愿。真心真意的祝福,不是需要千言万语。一首心曲,愿你岁岁平安!愿早日康复,开心永远!

心花一瓣

心花一瓣 进士

  • 23

    主题

  • 398

    帖子

  • 10145

    积分

2011-07-23 22:00:30

投稿栏目/社团:【散文随笔】文章标题:大暑站住!作者:没了月色授权级别:A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59957
发表评论ID:心花一瓣发表时间:2011-07-2321:58:47
评论内容:
文无定法,但文字有道。作者以诗意文字对散文做了精譬的阐释,同时以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夫撩拨起我对散文浓浓的情结。作者扬扬洒洒,从散文说开去,既让我深层次感受到了散文的独特魅力。让我见识了作者的散文写作方面深厚的功底,让我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了散文的写作要诀。沐浴着作者生花妙笔飘洒成的连绵的夏雨,也品读到了作者由缕缕雨线连缀起的串串心事,让我有幸徜徉于作者一步步踏歌而行成长心路。
散文,看起来是比较容易写的,但作者的文章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散文不是流水帐,散文不是记事本,散文也不是没有章法的随意堆砌。“散文就是写斯时斯地感觉的,是在自然而流畅的情感交融中抒发内心最真切的感觉和最为真实体验或感悟”,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才会让融入文字的读者滋生出最真最浓的介入感,融入了作者的文字,既让我让感受到了夏雨的惊心动魄,让我从那雨声蛙声屋檐滴答声感受那绿色天堂的飘渺……并由此让我感受到了散文语言的魅力。散文有道。作者的文字也让我领会到了散文语言的瑰丽,散文写作的奥妙。

心花一瓣

心花一瓣 进士

  • 23

    主题

  • 398

    帖子

  • 10145

    积分

2011-07-24 16:55:02

投稿栏目/社团:【散文随笔】文章标题:得罪不起人作者:小文虫授权级别:A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60054
发表评论ID:心花一瓣发表时间:2011-07-2416:53:28
评论内容: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正如作者所说,管住自己的舌头比管住什么都难,稍不留意就会上嘴唇碰下嘴唇,把不应该说的话说出来。岂不知,“愚妄人口中骄傲,如杖责打己身;智慧人的嘴必保守自己。智慧人的舌善发知识;愚昧人的口吐出愚昧”。
小故事,大道理。一向心思细密的小文虫老师用他的切身经历体验与顿悟警醒世人:说出去的话,就泼出去的水。言多有失,失既伤人,亦会伤己。吃亏是经验。一次因告状而吃尽的苦头,让小文虫老师更加理性和知慧,学会了慎言谨行。“温良的舌是生命树;乖谬的嘴使人心碎”。读小文虫老师的文章让我深刻明白了这个道理。
“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觉甘甜,使骨得医治地。”有时,平心静气地想想,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代人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敏感,人与人之间沟通越来越少,猜忌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宽容越来越少,忌恨越来越多;人们过于注重谈话形式技巧,而忽视了内容与人心。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阿谀奉承,喜欢上了虚言假套。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之事呢?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少一些猜忌,多一些宽容;少一些隔膜,多一些沟通;少一些敌触,多一些友善,那该多好啊!惟其如此,人们的心态才会越来越平和,人们的心境才会越来越纯净,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和谐,我们的生存环境才会越来越安宁。欣赏学习。

心花一瓣

心花一瓣 进士

  • 23

    主题

  • 398

    帖子

  • 10145

    积分

2011-07-24 19:36:16

投稿栏目/社团:【散文随笔】文章标题:读书手记作者:欣雨文萃授权级别:B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60079
发表评论ID:心花一瓣发表时间:2011-07-2419:34:45
评论内容:
腹有书气自华。欣雨先生的这篇读书手记从红楼得名说开去,念及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谈及病入膏肓的出处,从七夕节日的起因到白居易诗中“骰盘”、“波卷白”、“鞍马”等唐时流行的酒令,从周礼的占梦到周易的算命,从曹植的严谨的文风说及到崔能的自大,有摘录,有体会,有批注,有点评,扬扬洒洒,让读者从先生所博览的精品美文中吸取精华,增长见识,深受教益。
红楼遗梦石头城
天香楼逝秦可卿
病入膏肓有来缘
七夕节日凭法定
乐天诗中识酒令
礼易潜习通运程
曹植改文传美名
目空一切笑崔能
腹有诗书气自华
含英咀华为先生
拜读学习。谨祝夏安。

心花一瓣

心花一瓣 进士

  • 23

    主题

  • 398

    帖子

  • 10145

    积分

2011-07-24 20:49:07

投稿栏目/社团:【散文随笔】文章标题:写给准高三的自己作者:紫蓝轩授权级别:B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60086
发表评论ID:心花一瓣发表时间:2011-07-2420:47:12
评论内容:
在美丽的校园里,每一朵花儿,都在静静地开着,或含苞,或怒放。准高三的你,正演绎着与众不同的春天的交响。走进了你的文字,跟随着你放飞的思绪,也回望到了浮载着你酸甜苦辣的心路历程。静静地聆听,我听到了你对懵懂单纯的年少时光的缅怀,听到了你对曾经虚度光阴的叹惋,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你少年时的快乐,青春沼泽地里的彷徨与迷茫,意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你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你心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即将开始的高三生活,你已经开始了冷静的审视和思考,你不再落寞不再报怨,你学会了用你的关爱与体贴去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苦心,感受他们含辛茹苦的不容易,学会了用沉默的时间去沉寂你的世界,思考你的明天,规划你的未来。文章文笔娴熟老到,语言精炼,形散而神聚,值得一读。
品读着你的文章,让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小时候哭著哭著就笑了,长大后笑著笑著就哭了。凝望着你一年一年长大,一天一天成熟,只是我不知该流泪还是该窃喜。你放飞的思绪也把我拽进了时空的隧道,回想起了我与你相似而又不尽相同的童年少年和青春时光。
高三正一步步向你走来,似水年华不容置疑地把你推到命运的分水岭。我想,即将开始的高三学习生活,在让你慢慢品尝高三滋味的同时,也会加速你的茁壮和成熟,你对曾经磋砣的光阴痛心疾首,你对未来的思考也更加理性。我有理由相信,高三的冲刺你能行,高考的决胜战你准赢!你的未来不是梦!

心花一瓣

心花一瓣 进士

  • 23

    主题

  • 398

    帖子

  • 10145

    积分

2011-07-25 12:15:44

投稿栏目/社团:【散文随笔】文章标题:悲书悯人作者:李学民授权级别:A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60164
发表评论ID:心花一瓣发表时间:2011-07-2512:13:53
评论内容:
携心灵徉徜于弥散着书香墨趣的文字,让我聆听到学民老师洋溢着书香的脉搏,感觉到他思想的深远,领悟到他的读书生活及书香相伴的成长历程,也让我感受到了连缀在字里行间的对读书人不幸的痛心疾首。学民老师直言不讳,道出了当下读书人的尴尬与无奈:当书的有缘人用心在书海里徜徉漫游时,却同时不得不面临着泛滥成灾的无意义的、劣质的、蛊惑人心的、使人变得无知和愚昧甚至变得邪恶的书。它们像浑浊的洪流涌入河床,玷污了一些人纯洁的心灵。因为认知能力的不足和人性底部的卑劣欲望,导致了一些读书人心甘情愿地沉湎于其中,并在下沉中获得低俗的快乐。学民老师心怀苍生,情牵读书人的情怀带给我久远的感动和灵魂深处的强烈震撼。品读着学民老师的文字,让我仰望到了这个世上最优美的站立着的姿态,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聆听着学民老师绘声绘色娓娓道来的读书故事和品书心得,体会着文字中浸润着的悲书悯人的情怀,让我时时能感受到你字里行间所传达出的那种喧嚣中的沉静,浮躁中的坚守。字里字外,学民老师的学识、修养、信仰,在天光云影中融汇、奔涌,世俗的功名利禄戚戚忧患在不经意间正悄然地烟消云散,临绝顶而小天下的气概油然而生。
我想,正因为学民老师饱览诗书,你的人生才会有厚重的人文积淀,你的思想才会如此深沉凝重。那缕缕的书香。因为你饱览的诗书正以自身的安详引领着你的安详,以自身的丰富影响着你的丰富,以自身的厚重充盈着你的厚重;书虽无语却无时无刻不与你的心灵对话;书虽无声却无时无刻不在鞭策着你执著前行;书以自己的简单成就着你的丰厚,书以自己的开放与接纳完善着你的精神世界。得益于书香墨趣的浸染,才会让你心怀天下读书人,面对读书人的无奈和尴尬时油然而生悲悯情怀。
不爱读书的人以读书为苦,爱读书的人以读书为乐。读书人与书不见的日子里,便会若有所失。有时常常叹惜:满世界为何难寻一本好书?现在书虽多,垃圾书籍琳琅满目,时常让读书人倒了阅读的胃口。若能好书常相伴,清泉于心田上长流,定然会心旷神怡,其乐无穷。
诗人戴望舒在一首诗中说:“你问我的欢乐何在?窗前明月枕边书。”窗前明月之下,清风润朗之中,每一位读书人都真心期待,随时承地都有我们想翻开的下一本书。
“开卷有益”。你与我都亲身经历从“书荒”到“书海”的时代变迁。面对当下书海泛滥无边、垃圾遍地充斥令人痛心的局面,我想,我们每一位热爱着书的人都应该为书香的渐渐消散或多或少担当起一份责任。

心花一瓣

心花一瓣 进士

  • 23

    主题

  • 398

    帖子

  • 10145

    积分

2011-07-26 22:07:16

投稿栏目/社团:【散文随笔】文章标题:人性,复苏作者:裴晓江授权级别:A

发表评论ID:心花一瓣发表时间:2011-07-2622:03:43
评论内容:
《人性,复苏》,带给读者的是经典的人生箴言。字字力透纸背,句句掷地有声。作者触景生情,由物及人,由冬日里枯萎的枝叶蜿蜒伸展于石缝中的根须,自然联想到一切浮华背后的不可预见的悲凉,并由此触及到人性这一敏感的话题。在作者眼里,花石草木“虽然没有情感,不懂得什么是利欲纷争。却总是极尽所能呈现出最美的姿态给世界。”通过正反比照,作者将造物主赋予最高级灵性的人类之狰狞、险恶的的境况暴露在读者面前。作者对人性的追思与拷问让人深思,作者对人性的呼唤促人警醒。
“想呼吁这日益不清平的世界,什么时候能沉淀出对得起皮囊的圣洁和醇厚!”这是心灵的呼唤,这是民众的心声。放眼世态炎凉的大千世界,冷漠无情如瘟疫一样蔓延,麻醉了人的神经,吞噬了人的灵魂,泯灭了人的良知,冰封了善良人性,让私欲膨胀,让物欲横流,让一幕不堪入目的丧失了人性的悲剧接连发生:一位再婚父亲因儿子不满、不承认后妈,竟然将年幼的儿子推进了浊浪翻滚的黄河,至今尸首难觅。一对夫妻因反目成仇,母亲竟然毫无人性地虐待亲生儿女。浙江青年郎琪为早日继承遗产,还清欠债,凶残地举刀砍向父母亲,致使父亡母残。两儿一女毫无感恩之心,残酷无情地将年老体衰的双亲赶出家门,任其在荒郊野外的搭起的窝棚中度日。
面对如此冷漠的社会现象,怀古幽情油然而生。让我们不能不怀念那种温良恭俭让的社会风气,期盼孝悌礼仪的再现,追念那些大公无私的历史功臣,缅怀那些舍生取义的民族英雄,反思民族复兴过程中人性的沉沦。只是不知,人性回归的路还要走多远!
文章中,作者不仅把自己对人性的感悟合盘呈现给了读者,同时从作者的肺腑之言中我们也听到了他对人性回归的深情呼唤。呼唤我们的社会正本清源,回归人性,这是作者文字中所传达的的生命天籁,也是这篇文章的意义所在。 
只是作者如果能深入下去,引经据典就人性展开深入浅出的阐述,所揭示的主旨也定会更加深刻。欣赏学习。

心花一瓣

心花一瓣 进士

  • 23

    主题

  • 398

    帖子

  • 10145

    积分

2011-07-27 20:35:23

投稿栏目/社团:【散文随笔】文章标题:灵魂与躯体作者:李学民授权级别:A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60487
发表评论ID:心花一瓣发表时间:2011-07-2720:32:49
评论内容:
自我批判自我剖析需要一种超越自我的勇气。在当今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精神匮乏的年代,学民老师在经过无数次的心理挣扎与思想的较量之后,从自我剖析入手,借此抨击那些现实生活中溜须拍马,看风使舵,出卖良心的社会渣滓。
仔细品读,回味蕴含于字里行间底层的意蕴,惊叹于学民老师手中投枪的犀利与精准!让我在欣赏其锐利、辛辣笔锋的同时,看到的不仅仅是他对当时趋炎附者见风使舵者无情的嘲讽,更应唤起我的自省吧。欣赏学习。
学民老师的文字,是一计长鞭,警醒着自己,也鞭笞着世人,并且深深触及至我心灵深处的虚伪与自私,功利与世俗。曾几何时,灵魂与躯壳的脱离曾一度迷失了我心志,在迷惘里随波逐流地走向生命终端,在躁动中百无聊赖的挥洒自己的青春。任由躯壳与灵魂在夜昼交替这截然相反的两个生命段里做着艰难的困守突围与挣扎:白天,任由躯壳游离于灵魂之外,让功利遮蔽了智慧的双眼;晚间,却又在心灵深处进行着自我的诅咒、忏悔和祷告,让灵魂饱经煎熬的苦痛。
让我眼美仰慕的是,在岁月的书笺上,学民老师自始至终与这些不正之风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并不惜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但仍然矢志不渝,无怨无悔,用他的高风亮节书写着大写的“人“字,不断地完成着生命的超越,诠释着生命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我在敬仰学民老师的坦荡襟怀与磊落为人的同时,不禁扪心自问:何时我也能完成这种凤凰涅槃般的生命超越,让灵魂与躯体在阳光下共舞,并因此让心身变得轻松而愉悦?

心花一瓣

心花一瓣 进士

  • 23

    主题

  • 398

    帖子

  • 10145

    积分

2011-07-29 17:30:51

品味着乔迁新居之喜,同进也触发了对旧居的留恋。当用心去整理着旧居里曾经一点点购置起来的物品,也撩拨起了一个个遥远而又清晰的记忆,当作者将过往的满含着酸甜苦辣生活五味呈现于字里行间,也让读者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作者慢慢成熟的麻辣心境。
旧居是一首盈满了古香古色的诗篇,是一曲百唱不厌的经典老歌。怀里充盈着迁之喜,心头难舍的永远是对旧居的那份依恋之情,撩拨起了心底上那份深深的眷恋和温馨的回忆。
旧家的一草一木一物一景无不牵动着我们的神经,我们的生活就是那熟悉的锅碗瓢盆演奏出的交响乐章。几多回忆,几多温馨,几多甜蜜!
家就是由这些一点一滴的杂物承载的岁月;家就是飞逝的光阴滴落在记忆中不散的夜来香,家是一幅长轴的画卷,家是一帧帧记忆的画册。任你搬一次次新家,难舍的永远是对旧家的那份真情,那份眷恋和回忆。
而今,作者已经欣喜地拿到了新居室的钥匙,当她面对空无一物的毛墙毛地,又开始憧憬着那装修一新的楼宇,憧憬着新居室别具一格的装修效果,一切的一切都让作者一家人拥有着新的体验,新的品味,新的陶醉。我也有理由相信,在乔迁的新居,作者及其家人也一定会奏出幸福甜蜜和谐愉悦的生活乐章。
欣赏学习。远握问候。

心花一瓣

心花一瓣 进士

  • 23

    主题

  • 398

    帖子

  • 10145

    积分

2011-07-29 20:57:03

投稿栏目/社团:【散文随笔】文章标题:ω表(外一篇)作者:李学民授权级别:A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60820
发表评论ID:心花一瓣发表时间:2011-07-2920:54:18
评论内容:
时间虽然能够改变一切,但是它却冲不淡同窗好友之间浓浓的情谊;空间虽然能够隔断一切,但是它却拉不开同窗间心灵的距离。学民老师的一篇《ω表》引出了红向、繁华、小孔、功章等一群热血的青年,牵起了一段大学情缘,唤醒了一片美好记忆。聆听着学民老师的绘声绘色的描述,我走进了他昔日生活过的大学像牙塔,走近了一位位血气方刚的大学骄子,置身于那唇枪舌剑的争论,一份深深的感念与感动澎湃于心间。
外一篇《柏油路通俺家》,文中有景,景中有情。学民老师从通往家乡的柏油路起笔,以路为线,连缀全篇,发抚今追昔之叹,绘家乡巨变之景,抒眷恋故土之情,情景交融,让人如临其境,情醉其中。柏油马路话沧桑,今昔对比看故乡。一篇《柏油路通俺家》道出了远游赤子对故土浓浓的赤子情结。
同窗情,思乡情,情情动心。校园事,故乡事,事事感人。
旧日同窗谊长存,
拳拳游子诗轻吟。
抚今追昔思故土,
历历轶事数家珍。
情思如潮浮想生,
悠悠往事犹铭心
涓涓心溪常拾贝,
妙笔生花成美文。
感动感念中……

心花一瓣

心花一瓣 进士

  • 23

    主题

  • 398

    帖子

  • 10145

    积分

2011-07-29 21:48:41

投稿栏目/社团:【散文随笔】文章标题:日子其实没有那么短作者:云飞扬授权级别:C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60801
发表评论ID:心花一瓣
评论内容:
品味着乔迁新居之喜,同进也触发了对旧居的留恋。当用心去整理着旧居里曾经一点点购置起来的物品,也撩拨起了一个个遥远而又清晰的记忆,当作者将过往的满含着酸甜苦辣生活五味呈现于字里行间,也让读者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作者慢慢成熟的麻辣心境。
旧居是一首盈满了古香古色的诗篇,是一曲百唱不厌的经典老歌。怀里充盈着迁之喜,心头难舍的永远是对旧居的那份依恋之情,撩拨起了心底上那份深深的眷恋和温馨的回忆。
旧家的一草一木一物一景无不牵动着我们的神经,我们的生活就是那熟悉的锅碗瓢盆演奏出的交响乐章。几多回忆,几多温馨,几多甜蜜!
家就是由这些一点一滴的杂物承载的岁月;家就是飞逝的光阴滴落在记忆中不散的夜来香,家是一幅长轴的画卷,家是一帧帧记忆的画册。任你搬一次次新家,难舍的永远是对旧家的那份真情,那份眷恋和回忆。
而今,作者已经欣喜地拿到了新居室的钥匙,当她面对空无一物的毛墙毛地,又开始憧憬着那装修一新的楼宇,憧憬着新居室别具一格的装修效果,一切的一切都让作者一家人拥有着新的体验,新的品味,新的陶醉。我也有理由相信,在乔迁的新居,作者及其家人也一定会奏出幸福甜蜜和谐愉悦的生活乐章。
欣赏学习。远握问候。

心花一瓣

心花一瓣 进士

  • 23

    主题

  • 398

    帖子

  • 10145

    积分

2011-07-31 21:36:36

投稿栏目/社团:【散文随笔】文章标题:北京的五线谱作者:欣雨文萃授权级别:B
http://www.vsread.com/article.php?aID=161172
发表评论ID:心花一瓣发表时间:2011-07-3121:33:36
评论内容:
在《北京的五线谱》中,先生以一位老北京人的身份,由北京的五环路,联想到了音乐上的五线谱,由音乐上的五线谱又自然联想到北京日新月异的发展,先生通过几次回北京城所见所闻的描写,折射出北京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文章从50年代的老城区写到城西北的现代乐章,从北京城的昨天写到今天,从破烂的平房区写到古色古香的遮羞墙,扬扬洒洒,步步有景,处处见情,既有对北京文化底蕴人文景观的生动描述,也有对现代北京相世态生动的客观再现,质感的文字,真挚的情感,让读者时时处处感受到的是一位老北京人坦荡磊落的胸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厚实的文字功底。文章结尾落笔点题,画龙点睛:“五线谱上有许多音节,能不能来个大合唱的曲子啊?高音不能只存在于G大调上面吧?”弦外有音,字里含情,几多感慨,几多期待,其意境耐人寻味。
文章以平实的语言,口语化的描述,流畅的叙事,把北京的昨天、今天的景观以及炎凉的世态连缀起来,并以客观态度来审视现代北京飞速发展的原因及现代北京世态百相,以人带事,以事说人。通过叙事的方式,把一些曾经发生而又被很多人忽略的、遗忘的遗闻轶事,用情感的红线连缀起来,给我们展示出一幅北京的长轴画卷,并引发出更深层次的思考。欣赏学习。问侯先生。

六月竹子

六月竹子 进士

  • 80

    主题

  • 2788

    帖子

  • 7489

    积分

2011-08-01 08:07:46

七月评论38个。

共2页 12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