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风
|
★:北国风2012.01评论2012-01-03 18:07:08http://www.vsread.com/article-186225.html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1-01 10:08:56
三顾茅庐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原因也不是秘密,但作者从人性的角度剖析三顾茅庐,尤其是诸葛亮为何需要三顾茅庐的原因,对比曹、刘、孙三家,提及当时英豪之不得志,为诸葛亮选择刘家做了判断,别有滋味别有洞天,很有启发性,也很符合人性的需要,对于廓清视野中的障碍,也有帮助。如若说点遗憾,就是没有提及历来儒家读书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观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观、世界观,则从文化上看,是否显得单一了。若如此,建议更改文题。
北国风语,激扬文字
|
|
|
北国风
|
2012-01-27 15:20:35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1145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1-27 03:19:08
一篇令人觉得深沉而又沉重的文章,作者的不安全感来源她儿时的经历,但她却因此更多了温情和关爱,还有坚强。简洁干净的语言里,你可以欣赏到人性的光辉。另外,“恶梦”是没有的,只有“噩梦”。
|
|
|
北国风
|
2012-01-28 22:12:57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0657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1-28 10:11:42
非常好的一篇文章,文字简明有力,如泥土一般憨厚、朴实而深刻,把农村进城寻找生计的大锤刻画得很形象,大锤的朴实、坚韧、善良,底层劳动者的辛酸和贫弱,我们尽看在眼里,而就是这样的困顿,他们还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和力量,这更让我们敬重,同时我们反思,他们为何这么困顿。问好作者,欣赏文章。
我觉得,文章更像短篇小说,环境的渲染,大锤的形象,情节的曲折,都有小说意味。有个疑问是,大锤要爬十三层楼,那是什么城市,怎么会爬五六次才赚5元钱呢?这个在今天,劳动力太廉价了吧!而塑料瓶子的价格却和我们这里的一样,我不知这是哪里,哪年的事?另外,这样一篇文字,不知为何之前没有评论,不解,遗憾。一些错误还很明显,也是遗憾。
|
|
|
北国风
|
2012-01-29 19:37:14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77325 10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1-29 07:35:56
语言淳朴而厚重,就如秋天的田野。风有了金属般的质感,才会捡起小锤子叮叮当当地凿起来,秋天似乎一下子熟了,想象新鲜。而农民,在秋的怀抱里,收获是常态,收获之后还是播种,成熟连着希望,田野才是家园,多么富有生命力的感召!欣赏,尤其尾句耐读。
|
|
|
北国风
|
2012-01-29 22:07:35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1511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1-29 10:06:32
这样的文章,写法挺新颖的,把小孩子们关心的自己来自哪里的话题科学而简明地说出来了,是比较好的教育方式。语言也比较简练,但结尾“蓝天白”后面没说完吧,是否系统出毛病了?另外,文字我觉得还可推敲,比如开头“出生不久的新生儿”。祝安,问好。
|
|
|
北国风
|
2012-01-30 21:57:40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87251&pn=1&pn2=3 29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1-30 09:53:31
这种不拘一格从容洒脱的表达,净化了人心,提升了人性,纯粹了人格,清澈了我们精神的水源,或者说物质的水也在阅读中变得丰润、美好、多情和斑斓,这是作者对于生命和生活的独特理解——水是生命的源泉,生命川流不息的欢歌。
不论反复还是反问,不论整句还是散句,不论比喻还是拟人,不论腾空而起还是席地静听,不论空灵幽远还是混沌朴拙,都在简洁丰润、别具一格的语言里悠然扩张释放了生命的意义,豪迈奔放、大气磅礴中又不乏婉约细腻,我喜欢。 我还要遗憾地说,有不多而明显的几处,还欠推敲,比如出现“仔细地倾听”,倾听就是“细心地听取”,累赘了;而“每一个个的二万五千里”,也重复了;至于“真善美丑恶的是一种无私奉献”,我觉得,最好删掉“丑恶”,否则无界限了,丑恶也无私奉献,人还怎么活?而“轻波绿浪”,我看是“清波绿浪”;尾声,原文涅槃也写错了。
|
|
|
北国风
|
2012-01-31 13:32:22
|
|
|
北国风
|
2012-01-31 13:52:14
66楼少文字,重跟帖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1306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1-31 01:31:39
旭日阳刚组合,拍农民工偶像剧,街上乞讨,都是抵押尊严,其实都不应该。作者的深层思考是社会的良心和正直的呼声,社会分配还要公平,人心还要向善。感谢作者,问好。
|
|
|
北国风
|
2012-01-31 14:14:17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1863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1-31 02:13:43
散文谈了作者的文字观,何为文字,何谓文学,文中之情感和作者又有什么样的关系,都可找到一点脉络。但其实,文学和绘画,都是情感的熔铸。问好。
|
|
|
北国风
|
2012-01-31 15:08:19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1852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1-31 03:06:15
作者将他的思考放在年这个字上,于是东西南北的视野里,历史未来的托盘里,你随着阅读而阅读喜悦,也随着阅读而阅读忧愁。应该说,这是文化、传统与现实的争斗,人心的清醒和迷惘的交汇,见仁见智,各有千秋。但从文章看,18岁的文字,有点苍老之气,文字再简约一点,也会好一些。另外,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是这样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
|
北国风
|
2012-01-31 15:09:27
http://www.vsread.com/article-191817.html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1-31 02:31:04
作者针对春晚的众口难调和发展瓶颈,大胆提出送春晚回家谢幕,佩服。其实我倒觉得春晚是否该歇歇,要看观众的需求,不能被下课,而要需要下课再下课。春晚下课的理由,我觉得还不够,语言似乎还应推敲。
|
|
|
北国风
|
2012-01-31 15:32:48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1909 3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1-31 03:32:17
简洁干净的文字,如冬天的风,把春节的民风民俗都吹拂出来,不觉简约,感觉正好,温馨。对春节年味淡的感忧,实际是对自身和文化的感忧,对生存的感忧。如果我们一直都是跳着生活的担子前进的人,此时,就会有别样的感慨吧。问好。
|
|
|
北国风
|
2012-01-31 15:44:38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1902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1-31 03:43:16
文章很简短,介绍美味制作可喜。文章还让我想起我们这里的蚬子,大黄蚬子最出名,黑蚬子、白蚬子、小河蚬子,等好几种,我没有捞过,也不知怎么捞的,所以,我觉得这篇文章要是介绍蚬子的颜色,大小、重量、捞取方法,等等,就会更有生活气息。欣赏,问好。
|
|
|
北国风
|
2012-01-31 21:53:06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1967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1-31 09:52:19
一篇文章让我们知道,还有这样一群女人在为文学坚守,让我们相信文学,感谢作者。但我觉得引用的地方过长,纯粹是朗诵内容,可节减的。时间似乎不对。
|
|
|
北国风
|
2012-01-31 22:15:45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1984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1-31 10:15:03
作者品读刘备的成功之道,指出他虽然文韬武略不行,但性情宽和,素有大志,为人谦卑,这才能成功,很好。其实我觉得,还要加一点,刘备讲仁,颇不同于孙曹,符合历史潮流,这是大方向,而且讲历史,最好结合史书。文字上,我看还有进一步锤炼的必要,那样更简练了。
|
|
|
北国风
|
2012-01-31 23:39:11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2005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1-31 11:33:33
文章耐读,兼具幽静和清冷之象,但串连成珠的,是如许的深情真挚,欣赏。歌词错处改过了,另外,“我尤为你庆幸的是许多人虽素未谋面,但一路上仍有贴心的文友与你相伴。”改为“我尤为你庆幸的是许多文友虽素未谋面,但一路上仍与你贴心相伴。”
|
|
|
![]() 六月竹子
|
2012-02-01 09:51:16
评论76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