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夜雨
|
2012-11-29 14:39:34
《感恩不是朗诵会》作者:雨亭 网址:http://www.vsread.com/article-275600.html 编者按: 在感恩节过后读到这样一篇文章,想必作者也是有感而发,也因此,文章内容才更加贴近生活,其中所要论述的观点才更加被读者认可和赏识。开头一句话“我认为,感恩不是一个排比句,也不是一次朗诵会,更不是一场庄严的宣誓,感恩,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一道细水长流的风景线。”十分清晰明朗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使读者一目了然,并能随着作者的思路思索和掂量。然后,作者又通过讲述一个故事和自己的经历来论证这一观点,可谓有理有据,让人信服。是啊,感恩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更不应该是用以包装自己的外衣,而应该是发自肺腑的感激;感恩也不应该只停留在内心深处,而应该透过发肤传递给他人,传递给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世界处处流淌着感恩的热流,我想,这不仅是作者的心愿,也是大家的心声。《感恩不是朗诵会》是一篇充满温暖和激情的文章,它所论述的观点很能博得大家的认可和共识,其中所举的例子贴切、妥当,深得人心,文章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富含哲理,在文中不仅能感受到文字的力量,更能领略作者的人格魅力。力作,推荐赏阅!【编辑:小夜雨】 |
|
|
小夜雨
|
2012-11-30 13:26:05
《天路行》作者:也许爱最美 网址: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275949 编者按: 《天路行》是一篇游记式散文,记录了作者去西藏之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还有心灵感悟。随着作者的笔端,我们一起走过天路,走进最高的城市拉萨,走进洁净纯美的大自然,走近孩子们身边,以神圣的目光注视生命之花,感受这些事物带给我们视觉的触动和心灵的震撼。西藏是纯美的,它以特有的气候、文化、古迹、信仰、民俗、民情吸引力众多的游客,作者的笔触是有力的,它以纯朴的语言,浓厚的兴趣,深厚的情感,委婉的语调对西藏风情加以描述,不仅给读者增加了不少的社会历史知识,也让大家领略了西藏独特的美,感受了西藏风情的魅力。文章中有许多笔墨是描写孩子们的,有的聪明,有的美丽,有的善解人意,有的却偏离了儿童应有的率真,这使我们在感触西藏之美的同时,不由得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教育或者什么……《天路行》是一篇成功之作,在文中,不论写景、状物、叙事、抒情都极其生动自然,委婉细腻,感情真挚,尽管是篇游记,却能触动读者心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美文,推荐欣赏!【编辑:小夜雨】 |
|
|
小夜雨
|
2012-12-01 13:49:48
《生命线的记忆》作者:芦汀宿雁 网址: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276317 编者按: 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是我们不变的追求和向往。文中的“琼儿”便是一个热爱的生活的人,从小生活艰苦,培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好品质,不论在上学期间,还是工作当中,都兢兢业业,刻苦努力,不断充实,提高和完善自己,由一名山村小女孩子发展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这其中的艰难和坎坷,恐怕只有自己懂得,正是因为这些磨难和坚持,回首过去,才可以看到人生路上的鲜花,才可以听到那一路欢歌,醉了自己,醉了他人……文中的“琼儿”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但是她的品质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她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感悟也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生命线的记忆》是一篇富含哲理的散文,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值得一读。【编辑:小夜雨】 |
|
|
小夜雨
|
2012-12-02 13:53:55
《爱,要学会及时表达》作者:一凡 网址: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276657 编者按: 一凡的散文总是以素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她讲述的故事贴近生活,深得读者的喜欢。【爱,要学会及时表达】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爱,要及时表达,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幸福和温暖,分享你的爱。反之,把爱深藏于心间,有时会抱憾终生,就如文中记述的三则小故事,失去亲子的小凤,忽然体会到儿子生前的孤单;失去爱人的她忽然意识到自己不曾对他说过“我爱你”;失去母亲的“我”在母亲走后才后悔莫及,不曾给母亲磕过一个头。遗憾总是难免的,但是从中学会一些道理是十分必要的,那就是:爱,要学会及时表达。【存在】人到中年,生活节奏慢了,思绪悠远了,常常思索人生的意义,或得或失,或成或败,或喜或悲,总是存在的,谁的人生都不是坦途,风雨过后便是彩虹,懂得了这些道理,才会更加坚强和坦然地面对生活,真诚地对待每一次日出和日落,人生的意义也就懂了几分。【凝视】爱总是掩饰不住地从眼神中流露出来,在你的注视里,日子一天天丰盈起来,心长出翅膀,满目春光,即使有一天,你将离去,我也不悔,爱过,就足够。【还是爱吧】明知道,爱有时酸酸涩涩,有时忧伤,但终究经不住爱的诱惑,因为有爱的日子里,阳光是那么明媚,心是那么欢快,生活是那么真实,还是爱吧,哪怕脚下铺满带血的蒺藜……诗意的语言,蕴含着无比深刻的人生道理,拜读,并倾情推荐!【编辑:小夜雨】 |
|
|
![]() 述而游客
|
2012-12-03 19:37:01
插句话吧:润物细无声,夜雨点点都是情。
|
|
|
小夜雨
|
2012-12-07 12:16:32
《老伴儿》作者:拾花 网址: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278536 作者: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中国人对婚姻的一种承诺,是表示与对方相知相守一辈子的愿望,文章《老伴儿》中的一对老人做了几十年夫妻,普普通通,平平淡淡,却恪守了这句诺言,恩恩爱爱,相知相守,诗意、青春、浪漫、温馨,令人羡慕和佩服。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写法,记叙了自己生病后老伴儿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并回忆了与老伴儿婚后生活的点点滴滴,每一桩事儿里充满了温暖,每一句话洋溢着深情,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里流淌着爱的暖流,文中一句“你这丫头,差点儿要了我的命!”毫无保留地表达了老伴儿急切,焦虑的心情,流露出两个人浓浓的亲情和爱情,自然,真切,恰到好处,同时,让读者感觉到其中的童贞和快乐。《老伴儿》故事情节平缓,人物刻画形象,情感真切,描写细腻,语言朴实自然,从文中,可以体会到平静和谐的生活节奏,感觉到美好婚姻的甜蜜,那细细碎碎的生活细节让人迷恋,读后,颇多感动。一篇好的小说,推荐给大家欣赏!【编辑:小夜雨】
|
|
|
小夜雨
|
2012-12-18 14:28:31
《心灵小径》作者:拾花 网址: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282787 编者按: 【心灵小径】与一条山间小径相识,不知不觉喜欢上了它的宁静和安详,沉静于它的从容和淡定中,感受它在历史长河中平凡超然的生活态度,赞叹它高洁且含蓄的生活姿态,这样的小径,不仅是一抹风景,更是通往心灵深处的路途,与它一起欢歌,一起舞蹈,这也是一种境界和风流。【江边行吟】端阳,艾叶,粽香;槐树,竹筒,笋叶;柳叶,龙舟,盛装。这一幅幅生动迷人的景色,把我们带到端午这个节日,却把我们的思绪牵引到那个久远的岁月,卷入屈原的时代,醉进诗词的深处,沉入江水的清影里,又一次感受到一个伟大诗人奔腾的血脉和激情,那不屈的气节又一次拔地而起,在浩瀚的天地间激荡!两篇不同的散文,同样鼓舞人心,给人以力量,其语言优美,寓意深刻,颇能打动人心!力作,倾情推荐!【编辑:小夜雨】 |
|
|
小夜雨
|
2012-12-18 16:36:11
《一朵微笑的花》作者:芦汀宿雁 网址:http://www.vsread.com/article-282831.html 编者按: 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那个时代人们穿衣的真实写照,即使过年,也不能脱离那个时代的特征和气息。然而,一件捐赠的灯心绒上衣给一个叫阿莲的女孩子带来了惊喜和年的味道,那快乐和感动的滋味在心中绽开一朵绚丽的花朵,经年不败。一个美丽的故事,带给我们些许心酸和许多感动,文中的那件灯心绒上衣中藏着的信,尽管言语稚嫩,却洋溢着春天般的温暖,展露着一个天使灿烂的笑容,在文章中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同时,把一件灯心绒上衣比喻成一朵微笑的花,寓意深刻,令人深思。《一朵微笑的花》,语言优美,感情细腻真挚,从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文字的力量,还能感受到文者所展示的人性美,堪称美文,倾情推荐!【编辑:小夜雨】 |
|
|
小夜雨
|
2012-12-19 14:22:01
《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作者:寒若烟 网址: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283129 编者按: 南国小镇,一个叫十年的咖啡屋,放着一首叫“十年”的歌曲,一位静默的女子倚坐在宽宽的藤椅里,浅饮着一杯咖啡,这样的镜头,这样的味道,总会让人联想起爱情,思念或者孤寂。的确如此,文中的这位女子从北国而来,简单的行囊,简单的装束,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感觉到眉清目秀中掩藏的孤独和寂寞,她的心里装着沉沉的情感,和解不开的思绪。我们或许不知道如何诠释爱情的含义,但是从女子的眼中,我们看到了爱情所带来的忧伤和困惑,看到了她所感动的镜头是一对相互搀扶的老人蹒跚的背影,不禁有些酸楚和悲伤,似乎才真正懂得了文中那句话“她有些悲凉的笑了。或许他一直不懂,她要的,从来都不是承诺。”《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是一篇情感散文,清清淡淡的文字,细腻忧伤的情感,把每一点字迹都浸融上了南国小镇的温润、宁静,和悠然的美,即使掩卷,也总不能忘记那个身着长裙,单薄素朴的女子,她的宁静,她的清淡,她的忧伤透过文字,走进读者的心里,让人不能忘怀……很美的文字,淡淡的味道,犹如风中的花香。美文,倾情推荐!【编辑:小夜雨】 |
|
|
小夜雨
|
2012-12-20 10:24:51
《冬天的记忆》作者:蓝星雨 网址:http://www.vsread.com/article-283424.html 编者按: 童年的记忆,总是不经意间就洒落出来,似冬日暖阳。文中描写了两个片断,一是拾煤核。拾煤核不仅是件既脏又累的活,还是既惊又险的事儿,从踩着冰冷刺骨的水,到煤渣烤得脸生疼,从看到保安就跑,到最后被一并没收,足以说明拾煤核这件事儿决不是“拾”那么简单,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拾煤核对于小孩子来说,是挺有成就感的事。” 二是雪景。我想作者大概是住在南方吧,才会有了十二岁才见到第一场雪的惊喜,自然对于冰挂也是很少见的,但是作者描写得细腻生动,足以见得这些记忆对于作者来说是多么深刻和温馨,事隔那么多年,我们依然可以从文字中感受到作者见到这第一场雪时那种欣喜和快乐,那快乐穿越时空又一次感染到我们每一个读者。作品短小精细,内容朴实,描写生动自然,没有波澜壮阔的故事情节,但是细微之处显真情,在这冬日里,翻开这样一段记忆,足以温暖人心。推荐阅读!【编辑:小夜雨】
|
|
|
小夜雨
|
2012-12-20 11:35:58
《有空,搓场麻将》作者:一弯清泉 网址:http://www.vsread.com/article-283474.html 编者按: 前几日刚听说“儿女、钱财、麻将争不得气。”思考了半宿也没弄明白,怎么麻将跟儿女相提并论起来。今天,看了《有空,搓局麻将》才恍然大悟,原来麻将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禁不止,躲不开。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地位,不分场合,几乎是全民全天候参与,轰轰烈烈,波澜壮阔,俨然一场伟大事业。然后作者话锋一转,提到国家的建设,精神文明的发展,似乎迟缓了许多,这样鲜明的对比,不免让人心头一惊。作者以打麻将为题材,其实影射的是社会中存在的许多弊端和问题,如落后的农业生产,愚昧的生活方式,腐败的官场生活,可谓笔触有力,观点鲜明,一针见血,让人警醒。文章语言流畅,幽默风趣,寓意深刻,令人深思。力作,推荐阅读!【编辑:小夜雨】
|
|
|
小夜雨
|
2012-12-29 15:58:28
《面筋与烤面筋的男人》作者:素馨 网址: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287185 编者按: 烤面筋这种小吃,在许多地方都见过,偶尔也吃上一串,味道确实鲜美。但是,如作者这样把烤面筋描写得如此诱人,日思夜想的,却从未有过,或许是因为没有遇到过这样一位烤面筋的西安汉子吧。文中这位烤面筋的男人,且不说长得如何端正,只是他的品行,就足以让人刮目相看,自信,沉着,稳重,诚信,与同行的竞争,不是靠嘴上的功夫,而是靠一双勤劳灵巧的手,靠娴熟的技艺,靠一颗真诚、质朴的心。尽管没有工作,只是靠一个小小的摊位维持生活,但是他为人的尊严没有丢,他做人的原则没有丢,不欺弱,不骗小,真诚对待每一位顾客。古人说: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烤面筋摊虽小,却能反应社会的一个层面,展示一个人的美德,我想这大概就是作者的用意了吧。《面筋与烤面筋的男人》一文,朴实无华,但是情感真诚,描写生动自然,作者把一个普通劳动者善良、朴实的形象不露声色地展示给大家,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格的魅力和人性的美好,享受平凡温馨的生活气息。堪称美文,倾情推荐!【编辑:小夜雨】 |
|
|
小夜雨
|
2012-12-30 14:57:28
《一场葬礼的悲喜叙事》作者:比烟花绚烂 网址:http://www.vsread.com/article-287263.html 编者按: 民间以为,死者生前儿孙满堂,积德行善,年逾古稀,无疾而终,为喜丧。这样的丧事,虽悲又喜,整个过程讲究的是礼仪,热闹,讲究的是儿孙满堂,人丁兴旺,对于生者而言,兼有着荣归故里的荣耀和对家乡的追忆。《一场葬礼的悲喜叙事》叙述的就是这样一件喜丧的过程,有回归故里的复杂情结,有对老人仙逝的追怀,更多的是对农村生活的又一次探寻和对民风民俗的进一步审视,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记录了这一过程,详细而不繁乱,平静却不平淡。文章对山路、小溪、院落、窑洞、执炕、村庄等一系列景物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语言流畅自然,引领读者又一次感受偏远农村的生活气息和氛围;对家乡的人物也给予了相当多的笔墨,使得文中的总管、女人、孩子、老人都十分鲜活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这场丧事中,最难表达的恐怕就是感情了,而作者通过悲伤,珍惜,惜别等几个片断把这既悲且喜这一情绪表达十分清晰和贴切,从中,不仅可以看到作者娴熟的写作技巧,更多的是感受作者悠悠的思乡情结,对亲人的惦念之情,读后,颇为感动。力作,倾情推荐!【编辑:小夜雨】 |
|
|
小夜雨
|
2013-01-08 08:32:27
《银碗里盛雪》作者:飘ping 网址: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290929 编者按: 朋友间最重要的莫过于一个“懂”字,它可以蕴藏太多的珍惜和惦念,关心和理解,哪怕一个电话,一个字迹都能把心中的美好传递,如银碗里盛雪,因为懂得。作者与陌,相识于文字,结缘于文字,每一篇文字所表达的心灵感悟无不给对方以情感的撞击,虽然远离,但是在文字的世界里,怎能不说她们一直牵手走来,捂暖每一个深倦的日夜?在陌的生日里,捧上这些细细碎碎的心语,又何止一个“懂”字了得…… 《银碗里盛雪》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语言流畅自然,感情细腻柔美,悠远的思想,委婉的语调,使文字如风中之花香飘入读者心间,沁人心脾。美文,倾情推荐!【编辑:小夜雨】
|
|
|
小夜雨
|
2013-01-11 08:15:26
《有一种感觉叫孤独》作者:拾花 网址:http://www.vsread.com/article-291989.html 编者按: 孤独是什么?从古到今有许多说法,一种意识抑或一种状态,不一而论。在这篇文章中,孤独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态,而这种感觉又有哪几种形态,如何调整这种心态,又怎样去面对这种感觉呢?作者给了我们非常赏心悦目的答案,如:“把孤独当茶饮吧,把孤独当花闻吧,把孤独对月歌吧,如此孤独便不再孤独,心情便洋溢着快乐。”《有一种感觉叫孤独》是一篇非常好的散文,文笔有力,语言流畅,思想睿智,富含哲理,激人奋进。文中语言句斟字酌,观点独到,兼有诗的含蓄和优美,值得品读,推荐阅读!【编辑:小夜雨】 |
|
|
小夜雨
|
2013-01-22 19:37:36
《说说做人这旧事》作者:拾花 网址: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295468 编者按: 最近网上流传一句话“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没打算活着回去。”看似一句调侃的话,却也道出了做人的艰难。人人都说做好人难,看了此文,才明白做坏人也不易,当然,如论别人,得先剖析自己,常拿镜子照照,即使做不到一日三省,也要常学习,常反省,常自律,自己身子正了,方能议论别人,约束别人,影响别人。往大说,这是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如何做人影响的是社会发展,影响的是民主精神,往小说,也最起码是道德问题。言为心声,作者在《说说做人这旧事》中毫无掩饰自己那颗向往“真、善、美”的心,大张旗鼓地赞扬了高贵的人格和美好善良的品性,同时,大胆地对那些“恶人”进行了鞭挞,旗帜鲜明,语言犀利,我们可以从文中清清楚楚地感觉到作者的爱与憎,同情和愤怒,看到一个作者本真的形象。文中观点,值得大家思考和借鉴。力作,倾情推荐!【编辑:小夜雨】 |
|
|
小夜雨
|
2013-01-24 11:07:07
《女人花》作者:一凡 网址: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295910 编者按: 【女人花】人的一辈子总是要面临一些选择和挑战,选择怎样去面对,就选择了怎样的人生。文中的主人公先是选择了家人并不支持的婚姻,继而她的男人为了一个像样的婚礼去偷窃而锒铛入狱,她一个人带着孩子苦撑了十几年,却换来男人的寻花问柳,这时,她毫不犹豫地带着儿子离家而去,独自一人供孩子上学,没想到丈夫因欺骗别人感情而被害死,她又出人意料的把没人管的前夫的骨灰埋葬,多么宽容的心啊,多么坚强的性格,多么值得尊重的品质,她,就是一朵美丽的女人花,她的圣洁和美丽足以打动我们的心。【姐妹】不是姐妹,却胜似姐妹,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鼓励和扶持,一起从困顿的青春期步入淡定平和的中年,携手走来,留下太多值得留恋的回忆和感动,这风风雨雨里的情意又何止“缘分”可以解说。两篇文章,不一样的主题,却让我们看到同样坚韧的女性形象,让人感动,让人牵挂,文章构思精妙,情感真挚,语言自然质朴,颇能打动人心。力作,推荐赏阅!【编辑:小夜雨】 |
|
|
小夜雨
|
2013-01-26 07:48:36
《童年生活的三个镜头》作者:嘎玛丹增 网址: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296445 编者按: 童年本应该是纯贞,快乐的天堂。然而,父亲远离家室,只靠微薄的一点补贴尽一点当父亲的义务,用以形容父亲慈爱的词汇在他的身上都无法驻足,即使这样父亲也过早地离开世间,留下母亲独自己苦撑着这个更为艰辛的家庭。在疯狂的大跃进年代,哥哥噎死在母亲的背上,“我”也生活在对食物的渴求和盼望中,一碗发霉的剩饭,一颗糖果,都视为世间珍品,成为母子间表达温情的纽带。母亲走了,那个困苦的年代也离去了,但是童年时与母亲相依相偎的镜头不能忘,那些由贫困,饥饿,温情构成的回忆不能忘,那是对母亲的敬佩、感恩和不舍,是对母亲深深的怀念。《童年生活的三个场景》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饱满,描写生动细腻,每一组镜头都感人肺腑,让人泪眼模糊,心绪难平。力作,倾情推荐!【编辑:小夜雨】 |
|
|
小夜雨
|
2013-01-31 07:56:53
《谁为农民疗伤》作者:王必昆 网址: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297847&pn2=1&pn=2 编者按: 农民,这两个最为朴素和平凡和亲切的字迹,在多数情况下却意味着落后、愚昧,有时也被誉为有奉献精神的人。然而,在这些词语背后,我们是否能体会到他们的艰苦、贫穷和无奈。在文中,作者不谈理想,不谈发展,只是提到农民的就医问题,然而,就这么一个方面的问题,便让人感到触目惊心,惊心动魄。作为农民的后代,作者亲眼目睹了身为农民的亲人、邻舍、乡亲年纪轻轻便亡于病魔的怀抱,如果得了不治之症尚可接受,然而有些人只是因为一拖再拖,把小病拖成了大病,把大病拖成了癌,拖成要了命的阎罗王。在作者列举的一桩桩病例后,我们看到不仅是农民的贫困,也看到了农村医疗设施的不健全,更看到了我们国家对农民医疗保障的不完善。农民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生存之本,他们的健康也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基石,农民伤了,伤得是我们的命脉,农民病了,那痛就在我们的心里。《谁为农民疗伤》用大量的事例和非常精准的数据反应了中国农民仍然存在的就医难问题,其语言真切,情感真挚,发人深省,催人泪下。这样的文章直指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探索和深思;这样作者是一个有责任心的文者,值得我们尊敬。【编辑:小夜雨】
|
|
|
小夜雨
|
2013-01-31 17:58:34
老村地理之公坟(散文外一篇)
网址: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298021 编者按: [老村地理:公坟]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传统的中国人,把先人当做神仙来拜祭,祖先崇拜是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也是维系整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所以古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事实上,对于先人的拜祭也是孝道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曾经对于孝道有过这样一番解释:“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本文写公坟,写了历史,也写了现实,对于老坟地的怀念,对于先祖祭祀的凋敝而怅然若失,无奈之意,溢于言表。如今社会发展,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长此以往,民将无根。[老村地理:沙坪]沙坪上原有一座关帝庙,文革时被铁山带人毁掉,铁山也因之患疾。三婆雇人在沙坪边上又盖了一间房,每逢初一十五,上供神灵。三婆与世无争,与人为善,铁山横行乡里,欺凌三婆,而三婆却以德报怨,救了铁山孩子一命。三婆死后,在一个风雨的夜里,那沙坪边上的小房子也倒塌了。平淡无奇的沙坪故事,足以让人回味,那跟随三婆的死而倒塌的小庙,是一个淳朴时代的离去。【编辑:小夜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