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风
|
2012-02-15 15:46:32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4735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2-15 03:36:11
从生活谈天入笔,娓娓道来,辩论涉及人生大义国家大政,用横搬和从众比拟,表达作者深沉的思考和独到见解,读来一新耳目,受益,实为佳作,问好作者!开头如能在简练一点,会更好。
|
|
|
北国风
|
2012-02-15 21:04:42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4703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2-15 09:04:05
哈哈,有趣的一则杂文。题目先就有趣,内容更有趣——一只野猫的半夜乱叫被大家演绎成多个版本,而念经和圣歌是最离奇有趣的,欣赏,佩服。而结尾的广播喇叭歌声,恰好作为背景陪衬,构思精巧。结尾打油诗还需锤炼。问好,祝安!
|
|
|
北国风
|
2012-02-15 21:17:33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4838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2-15 09:16:57
脆弱的友谊,有时竟然是安全的保障,一方面说明人心的美好,一方面,正是人心的丑陋,我们的社会,需要防护的太多。作者简短的文字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欣赏了。
|
|
|
北国风
|
2012-02-16 14:23:31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5564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2-16 02:22:07
悟空在西天取经路上居功至伟,然而工资却很低,待遇不好,文章借悟空改薪遇到的荒唐的不合理和他的无可奈何,讽刺现实中人事薪金制度的荒唐和对人才的压制,以及特权阶级的冠冕堂皇,令人反思。就是这样,还成为牛魔王等草根的羡慕,更加可笑。好文章,问好。
|
|
|
北国风
|
2012-02-16 15:46:00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5332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2-16 03:45:29
在异地铲雪,而且孤身一人,没有一种精神,是做不来的,而且别人一双手套的温暖,就已满足,一把喜糖的香甜,就感到快乐,令人赞服,他们的举动本身就是感动的证明;发而为文,此种情怀,欣赏,如果再衬以景物描写,就更好了。可惜,没人加入除雪队伍。
|
|
|
北国风
|
2012-02-16 16:44:32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5559 6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2-16 04:43:08
作者怀着深切的同情和悲悯之心,来写农民和农民的悲惨,令人欣赏;但也还有不少幸福的农民的,虽然是少数,而且创造古往今来历史的主流的,也是农民。文章有点简短,故而有些没说,我以为,百姓永远是最苦的,但我们要看,主流上他们与昨天相比是否幸福。
|
|
|
北国风
|
2012-02-16 17:07:12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5360 9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2-16 05:06:12
作家的成功肯定离不开好的编辑,诚挚的感情,平实的语言,生动恰当的事例,读之信服——好的编辑确实要做到这五点,欣赏。祝安!
|
|
|
北国风
|
2012-02-16 18:40:43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5456 3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2-16 06:40:13
简练的语言对话,给我们描写了两个不同的人物,一个女顾客的一个不经意动作打开了一位男理发师的守株待兔般的恶作剧,确实流氓一点,但故事发展很有匠心,尤其是理发师塑造,很可爱很有个性,外表掩盖了内心的善良,欣赏。理发师的动作和表情结尾是否该有一点呢?
|
|
|
北国风
|
2012-02-16 20:32:29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5102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2-16 08:31:46
作者以非常短的文字,说了当下很多人忽略或者不愿去想的问题,即人心冷漠。据说美国公路上,司机看到别的车坏了,会主动停下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因为谁的车都会出问题。这就是作者所说的社会的路,感谢作者,问好敬茶!
|
|
|
北国风
|
2012-02-16 20:44:25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5388 3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2-16 08:43:53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孕育了灿烂的文化,《黄河赋》情深意浓,气势奔放,就是要表达这一情感,欣赏。在此之上,如能围绕黄河的历史故事,流经区域,黄河的古今变化,还有黄河特色等等来写,就会饱满充实一些,更加耐读。问好。遥握。
|
|
|
北国风
|
2012-02-17 14:02:50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5777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2-17 02:02:20
文章写了一个女人近40年内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经历,都是浓缩,读之心痛,不仅为中国这样的孩子,也为中国这样的父母,我们的传统教育,我们东方文化的特色,在家庭亲情上,历来都是含蓄的,不像今天这么直白,因而造成了不少误会和错觉,只有消除的时候,才会得到亲情快乐,但愿读者都不会错过。文字字字低语,行行悲戚,句句深情,但其中仍令你感到蓬勃的是生命力的朴实、顽强,给父亲买方便面一段尤其精彩。另,“萝卜英”当是“萝卜缨”,一些“的”字用得不对。问好作者。
|
|
|
北国风
|
2012-02-17 18:16:39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5814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2-17 06:10:24
各地的婚嫁风俗是迥然不同的,而文章饶有兴致地为我们介绍了一次接亲之旅,把接亲过程中的所见详细描绘,透露出来的民俗学价值是值得肯定的。文尾到新郎家已是晚上八点多,应有灯光和灯光下的景色,而“我们七个人就被邀请坐到厅堂的八仙桌上”,应坐在桌边,已改。文中细节描写还有不足,比如吃东西、众人围看新娘。
|
|
|
北国风
|
2012-02-17 18:17:19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5814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2-17 06:15:34
作者吃了接亲用的东西,有没有说道,我们这里是不行的。另外,我们这里结婚,不过午时,而接亲是不吃粉条的。但看到这样的特点,一盘又一盘地上粉条给接亲队伍,用大碗盛饭菜,真让人感慨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
|
|
北国风
|
2012-02-17 21:49:30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5862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2-17 09:43:19
金代诗人元好问曾咏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文中两位庶几当得。文章用语简约,笔力不凡,不惟故事感人,文字也很动人。问好作者。
|
|
|
北国风
|
2012-02-17 22:00:32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5862 3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2-17 09:59:41
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一个幸福和纯洁中带点凄美而又令人感动的爱情故事。新社会的一位农村女性,微笑着和“公鸡新郎”拜堂成亲,其心可敬,其情可旌。而结尾,新郎回来了,是一种含泪的幸福微笑,凄美动人,读之,不禁祝福他们。文章言简意赅,言约义丰,仙的家世和工作经历,使她成长为坚韧、独立和能干的人,所以她能够毅然决然举办新郎缺席的婚礼,而她的付出,是有价的,新郎对她的爱很执着,也是为了婚礼在外打拼,彼此都是忠贞的。而双方家庭的贫困,打工生活的艰辛,婚礼合八字的旧俗,通讯的不便,等等,一切不定的因素,都成了一块磨砺爱情和婚礼幸福的砾石。而作者笔下“酒席照常进行。每上一道菜,大门边桌子上接亲的喇叭就滴答滴答地响。”“喇叭滴答滴答地吹,丰盛的酒菜照样地上,新房里那一桌的‘新娘买鱼’游戏也照常进行。”以喜气和乐景衬故作仙从容地微笑,和她内心的茫然、矛盾、尴尬及无数个问号,仙是多么的无奈啊!这种幸福是双倍的,这种难受也是双倍的,在这里,幸福和难受互相成全。写得真好。
|
|
|
北国风
|
2012-02-18 13:01:11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5243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2-18 01:00:29
武松本来以打虎扬名,其杀人也自书“打虎武松”,然而武松此番过景阳冈,喝了十八碗酒,并无多少醉意,酒也不是当日的酒了,于是老虎开口求饶之外,还给武松上了一课,再打虎就是犯法了,而且殃及池鱼,于是武松哼着小曲走了,不打虎了,构思反其意,语言简练,欣赏。
|
|
|
北国风
|
2012-02-19 19:02:00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6273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2-19 06:53:25
文章里的这对夫妻,其实彼此是不了解的,不论是文化观念还是心理性格,他们都迥然不同,因而他们的误会就多,他们的吵嘴打架也多。但你不能简单地就说他们不幸福,因为这是实在的生活,痛苦里有幸福,幸福里有痛苦,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床头吵架床尾和。不能说男的就是绝对可恶,你看他总是笑眯眯的,也不能说女的绝对可怜,你看她总是被打,谁有权嘲笑和指导别人呢?负责任的男女,对于家庭和社会,偏偏最稳定。中国的夫妻好多这样,尤其是年龄大一点的;因而夫妻因误会而结婚,因理解而离婚,不太适合描写中国人。
|
|
|
北国风
|
2012-02-19 19:02:33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6273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2-19 07:00:23
文章语言简捷,平实,一对夫妻的形象描写得立体、生动,欣赏。要是提建议的话,觉得倒数第三段可酌情删减或删掉,而女的对于被打,内心是怎样想的呢,我觉得似乎可有只言片语。如果感慨,是否从人性、家庭和社会等大角度思考呢,而不是只站在女性的角度,这样,会引起更广泛的共鸣。问好,敬茶。
|
|
|
北国风
|
2012-02-19 22:38:42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5796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2-19 10:37:38
作者文笔娴熟,驾轻就熟,言辞简约,颇有古风,纵论文人相轻,又推本溯源,言辞恳切,举凡曹丕之论,班傅,方韩、孔庄、柳李、苏张、刘沈等名家大贤,令人信服,真是曾经沧海,确实难为,而又不难。欣赏,问好。
|
|
|
北国风
|
2012-02-20 23:03:40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196555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2-20 10:49:42
坐地日行八万里,还在于我们能够阅读。《感受上海世博》让我们略窥大观,园区真大、游人真多、服务真好,三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上海世博印象,感谢作者。问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