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宣传部 回复本帖
琳璃

琳璃 举人

  • 408

    主题

  • 3649

    帖子

  • 5396

    积分

再谈如何掌握写作技巧

2012-12-23 15:05:56

【一天一议:写不下去的原因之三】

还有一种写不下去的原因,是因为“心太大”,也就是总想小而全,或者正是因为对于自己要写的人物太熟悉了,细微末节都不想舍弃,不能够提炼出作为仅仅一篇文章内的情节细节,不能提炼出仅仅一篇文章内安排的主题所需要的情节和细节,在写不下去时,上下读起来,总觉得都是需要的,不能改头换面地删改,又不能继续衔接下去。

有人写长篇也是这个原因。因此,生活中的观察、体验,如何写在自己文章中,就要求在写作前有一个主题的选择,有一个故事的设想,有一个人物性格的确定和细节的支持,然后要做适应文章长短的腹稿打理,才能写出好作品。还是那句话:不硬写。

【一天一议:再谈写不下去】

有人说,我写的是谁谁谁,是按照那人的本来的样子写的;有人说:我是按照人应有的样子写的。显然,写一个作品,就总按照那个人物原型去写,可能因为作为文学作品太单薄而写不下去;同样,按照那个原型再加入自己对于社会人物的观察和综合,按照文学作品里的人才应该有的样子写,是对的,但是也可能写不下去。为什么两种情况都会写不下去呢?显然,第二种的写作方法是对的。因为第一种,任何原型的生活形象都不会很丰富,也有很多情节和细节达不到文学创作成品的质量。那么第二种按照文学作品里的人才应该有的样子写,为什么也写不下去了呢?第一个原因是你所写的作品并不是按照人应有的样子去写的,而是按照你所想、人家所说的样子去写的。这就不免脱离了生活的典型性。当然这样写作,也会写得下去而完成作品,写得下去是因为你的创作理念错了,这个作品大都会失败、苍白、没有生命力;那么,写不下去,是你的创作理念是对的,因为你看到了脱离了生活典型性,否定了自己的未成品。既然懂得了自己的理念是对的,那么,就是你对于这个人物(注意:是典型性人物),还没有充分的理解、没有充分的情节和细节支撑、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没有一个从情节、到细节再到结局都统一的故事梗概。这就是症结所在。因此,你有一个原型是应该的,但是一定要这样去思考和分析,达到以这个原型为基础,写出文学系作品里的人物,因而就是从情节、到细节再到结局都统一的故事。

【一天一议:为什么写不下去了】

最近一些群友拿来文章让我看,有的对我说写了一大半写不下去了,等等。窃以为,写不好、写不下去,不过几个方面:

一、     对于要写的对象、题材没有很好的深入,尤其是对于你的目标没有深入生活去熟悉;写的不是你有兴趣的;感受最深的;经过深思熟虑的。写穿越就得充分温习历史、写现实就得深入体验、体会生活;不能去图解政治;要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去写历史题材或穿越;从真实性和综合性的素材里去提炼人物和情节。

二、     不熟悉的东西、没感觉的东西,硬要去写,用想当然代替生活体验,用概念代替情节堆砌;为写作而写作、为急于发表而写作,结果,台上演戏一样,台上流眼泪、台上哈哈大笑,台下没表情,观众只能相反的表情对待之:你哭他笑,你笑他哭。

三、     写的东西不是文字啊,是艺术品,就得用整个生命、整个生活去写。也就是,站在作品主人公的位置上,用适合主人公的素材去刻画细节,因此不是用照相机照个像然后放大成四吋八寸照片那样简单。

四、     写短篇小说也就是一个故事两个人物三个情节;写小说,最还不要动笔就是长篇架子。把握不住就先写人物散文。即使写长篇,要有一个梗概、有次序安排、有人物素描、有情节安排等等准备。

【一天一议:写散文】                     

 好的散文,它是朴素的,没有华而不实之词,耐人寻味;它可以是单纯的白描,是从复杂中探求出的单纯;敏锐的眼力,精准的洞察力,就会是看似平淡,实则是特别地绚烂,而且返璞归真。这是作者惨淡经营的硕果。是久经岁月磨练,忽然就有了新的意境、思想、情感,有了耐人寻味的作意,有了精心结构的严密,有了选词的精炼和恰到好处。生活中那触动心扉的激昂,欢乐,忧愁,深思,到了动情的时候,反复思索,就有了散文的意境,就会想急于放手动笔肆意把蹦出来的词剪裁、布局、推敲,就成了心里跳出来的文章。而那种苦苦寻找什么华丽词语,迟迟想不起来或者去查字典才写出来的华丽就如同那种把鹅的心肝胗掌全拿上来,有的白煮,有的酱腌,有的卤制,有的糖醋,各式各的味道,没有统一在一个汤汁里,拼盘端上去,顾客会毫不犹豫地退掉,这样的散文,如何能做到形散神不散呢。十有十个人是读不下去的。

【一天一议:红楼梦的人物素描】

读《红楼梦》一定要把主要人物弄清楚。其实,写《红楼梦》曹雪芹对于人物也有个写作梗概。 看懂这些,有助于我们创作文学作品时写作准备的参考 。

《红楼梦》本不叫红楼梦,叫做《石头记》,“红楼梦”是小说第五回中,一套曲子的名称。小说中描写到宝玉在梦中初次与警幻见面时,警幻说:“此离吾境不远,别无他物,仅有自采仙茗一盏,亲酿美酒一瓮,素练魔舞歌姬数人,新添‘红楼梦’仙曲十二支,试随吾一游否?”宝玉随警幻到了仙境后,宝玉是享用了“千红一窟”、“万艳同杯”,之后,十二位仙女上来,警幻吩咐:“就将新制‘红楼梦’十二支演上来”,并把“红楼梦十二支”原词稿交给宝玉边听边对照看。

第一支词曲是: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寞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这第五回的回目就是:“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谬曲演红楼梦”。

这个“红楼梦十二支”曲子,概述了金陵十二钗的身世、经历、性情、恩怨以至结局。所以看全书 ,这十二支曲牌,和“打入另册”的那些人的判词,无疑是统冠全局和不可不时时记住的。全书就是围绕着这十二支曲子的暗示,展开的故事。而且,这位大师还在书中许多的诗词,尤其是联诗、赛诗、咏物、咏花、题匾等国粹般的诗词活动中,用暗示的手法揭示了全书的发展和结局,所以不能忽视书中的诗词,大都和每个人物生平有关,也是不可忽视的。当然,高鹗的后四十回在十二钗的结局上,与十二支曲牌有所不同,由于后四十回已经被大多人所接受,又由于众多的“续红楼梦”的作品,还没有能超过高额的后四十回的,因此,这后四十回重要纳入全书拜读了。

个性签名:

【一天一议  关于王熙凤】               
 清代一位叫姜祺的《红楼梦诗》 对于王熙凤写道:

司晨才调惹风狂,衣锦还乡路渺茫。

此妇若除贪与诈,承欢理据胜姑嫜。

关于薛宝钗则认为是深藏奸诡之人:

绛芸轩里鸳鸯梦,滴翠亭前蛱蝶图。

攘得月圆旋复缺,半生赢受绣帷孤。

王熙凤,是典型的中国贵族权势家族中精强狠毒的少妇,是贾府式的门第结构中的支柱。在极其复杂的矛盾里,她凭借自己的权术机变、奇巧和野心,看风使舵、溜须拍马,掌握了贾府的财政大权,于是一阔脸就变,弄权铁槛寺、毒设相思局,一系列的权变,在大部分人看来是能人治理,其实是在腐蚀着家族的生命力,当大难临头震撼了贾府的屋顶,凤姐也就到了心血耗尽的末日了,于是被她自己所拉垮的这座大厦埋葬了。王熙凤是曹雪芹用最大的力量描写的一个典型人物,从她一出场就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曹雪芹凭着巨大如铁柱、纤细如金针的笔法,勾画出了这个贯穿于全书的人物,使读者目不暇接、耳不暇听,把一个凤辣椒表现得活龙活现,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那个时代大家族哪吒风云的妇女形象。

姜祺这首诗从人物身上看出了家族没落的原因,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读《红楼梦》是一定要看看曹雪芹如何描写王熙凤的。
 

【一天一议  论写诗(接上周五)】

兴趣是诗的生命。

兴趣的境界是什么呢?

好诗,必须深入地了解和感悟,必须投入深沉的热情和繁重的思考和努力。

好诗,必须有妙语——真实地、简练的、传神的、感情的诗的语言。

好诗,应该不涉理路、不落俗套、无迹可求、言有尽而意无穷、自然悟入、透彻玲珑,这就是妙处之所在。

这种不涉理路、不落俗套、无迹可求、言有尽而意无穷、自然悟入、透彻玲珑,要求写诗前必须达到主体的悟境。智和悟是不可分的。有时一个字可以想上很多天——实际上是说,平常的悟,就是创造的准备,那个词那个字会适时的蹦出来,这就是悟的境界。

古人说,好诗是这样的,或是这样产生出来的:

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

是诗思之风流,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是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读起来味外有味,言外有意,神韵无穷,神韵缥缈;

写意是随物应机,截断众流,涵盖乾坤。

写诗如同作画:笔忘记了手,手忘记了心。

好的句子、活的句子,是忘却了、分别了‘心’之后产生的。是从心境冥会之中产生生动的句子。

不要急于写,等到了对主题有了深深的悟境,心都想蹦出来的时候再写,活句自然而然的就出现了。

古诗和新诗,都一样应该避免空空漠漠、暧昧模糊、神韵飘飘、难以捕捉。

诗也是美学的延伸,这就要在一生的历史长河中去体味,感觉,总括、提升。

坚持必有所得。没有学不会的东西,只要扎根于四个字:学、读、聚、练。

【一天一议:关于一稿多投和江山重复发稿释疑】

一稿多投:这是建国以来对于纸质报刊投稿的一致要求。指的是:向一个报刊拿一篇文章投稿时,这篇稿子不得再投其他的报刊。当时规定,三个月没有刊出,或得到了退稿信,符合其中之一情况的可以另投其他报刊。在没有得到退稿信和不到三个月没刊出时,另投其他报刊的,叫做一稿多投。现在这个规定还在各报刊实行。
现在网络文学网和博客群都在刊登稿件,作为江山作者,一般情况下可以在多个文学网站投同一篇稿子。如果是签约作者,应在第一时间在江山投稿,然后才能投向其他文学网站。在预计投向其他网站时,投给江山的文章应选择“B”类标注。
关于重复投稿问题:指的是在江山系统栏目和各社团之间,一篇稿只能投一个地方,如果投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地方,比如投给了“江山散文”又投给了“XX社团就是重复投稿。
这是不允许的,有意这样做或提醒了还这样做,江山将取消他的投稿资格。

【一天一议 论诗】                          

 一

写诗,绝大多数是重视意趣的。尤其是古代的以唐诗为代表的唐代,在文学、诗的成就上,那也是盛唐!

唐代的论及诗的品位及风格的书《诗品二十四》,清末民初印制的名字叫《诗品二十四则》。其中对诗的风格分为二十四种,这对于我们爱好诗的朋友很有借鉴价值。我的心得写出来供大家玩味。

他说:诗的风格分为:

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共二十四种。

到了当今,有很多诗已经在很窄的风格范围内创作。

这原因是:在五十年代尤其是文革中,只允许雄浑、劲健、豪放、精神的风格,把其他的均列为资产阶级的、封建主义的风格加以排斥和淘汰,而且大量的顺口溜式的所谓诗作,都是抄袭政治口号,使得近两三代人不懂得诗的丰富内涵和风格,更不要说诗韵了。

现在虽然在百花齐放,但是由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影响,古诗新诗的创作还是在爬行,还需要作综合的更大范围的努力。

《诗品二十四》,这本论述诗的书,是唐代司空图所著。司空图,字:表圣,官至礼部郎中。唐懿宗咸通年间内乱,他避乱隐居于中条山王官谷之中。号:耐辱居士。《诗品二十四》用四言韵语写其意境,平奇浓淡,包含了众多诗体的论述。

可以说,如司空图所处的环境一样,一个人在动乱和苦难、稳定和繁荣时,都可以锤炼出好的诗作和成为出色的诗人。

【一天一议,关于写诗】 

诗的本质就是抒情,无论是悲愤、爱怜,无论是哀叹或鸣放,也一定是抒发情感的。抒情不能用哲学或智力去理解,哲学家往往用哲理去读诗,因此得出的结论是毫无价值;思想家用道德规范去判断,得出的结论是谬误或挪揄。这是一种不能愈合的隔膜,如果有人说你的诗看不懂或者说没意思,甚至说低下与媚俗,那么,只要是有感而发,就随他们说去吧。因为,只有思想没有感情是写不出来诗的。

作诗首先必须做人,如果你的诗是拿出来给人家看的。只要有心去做人,体会人,理解人,就不必有心在哪里憋诗。所以诗是写出来的,首先是用心作出来的。

心中诗的意境必须是纯真的,是一支清水流出来的,是心上的琴弦弹出来的,无论是在颤抖,还是在呻吟,无论是在欣赏,还是在欢欣,都应该是慢慢的流,因为有一个诗的源泉,有能使人陶醉的佳酿,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田,有笼罩在脑际间的色彩,有波涌浪起的想象,有一条能把不相关的事务串联的绳索,有时刻安慰自己的天之璀璨之国。
那么,诗就是情绪,诗就是想象,用韵文和散文表现出来的心情。这就是诗的本质所在。哪怕只有朴素、单纯、集中、明快。
好诗就一定是一弯清莹泉水,那是在山石垒砌的大山中,沸腾——挤压——周转——细流而出,让人觉得可口、甘甜、有品位、能回味的顶级矿泉水!

【一天一议:关于诗歌】 

诗应该是酒。生活,无论是酸甜苦乐、悲喜怨怒,都是酿酒的原料,是高粱、是糯米、是葡萄、也可以是山上的野生枸杞。但是,仅仅是原料而已。必须用心酿造才成其为酒。

诗总应该以情感为为主,景致和事物是不能变的,情感是十个人有十种感受,缺了情感那只能叫述说,或者是呐喊。所以,好诗一定是形象思维的产物。

诗在古代是讲究唱和的。其实,古代诗人们的诗,都是能唱出来的,现在有些人写诗,只能叫做自然段的散文,或者什么都不是。因为,写一首诗,首先应该有节律、有音调,有韵律有字数的节制,否则,唱不起来,念不出音韵,就提不起兴致。

§散文诗能押韵又能自然的喷发真的不容易。旧诗的韵律、体裁,束缚思想不容易学,能有感情的抒发更不容易,赶场的人不少,好货不多。

【一天一议:版本知识】

有人问我关于版本的一些问题,现一并答复在这里:

版本知识:

孤本:国内藏书只此一部。

珍本:古籍中刻印较早,流传较少,文物价值较高,无论是刻本、稿本、抄本、批校本都属之。

善本:内容较好,流传较少,刻印清楚精良、具有较高文物价值或科学研究参考价值的古籍,无论是稿本、抄本、校本都是。

节本:原书分量多、文字冗长,或是内容不良,重印时节取其中部分付印的,如节本《金瓶梅》八十年代印刷一批。也叫洁本。

全本:相对节本(洁本)而言,《金瓶梅》在八十年代印刷了一批,内部发行,基本各省市的文联、作协的成员都可以买,是属于《绘画金瓶梅》的版本印刷的,每回的前面都有古本出版时的插图。

【一天一议 写作手法和应用】

结构

就是艺术结构,这是文学作品形式的要素之一。就是作品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是使作品成形的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段。

结构包括:形象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组织形式,如故事情节的安排;人物、事件、环境的设计及其相互关系的处理;伏笔照应的安置;抒情议论的穿插;虚实、详略的分布;题目、章节回目的确定;层次段落的划分等等。

其中,故事情节的安排是叙事性作品结构的中心环节,要求符合现实生活和人物性格发展的内在规律。根据表现主要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需要,并适应一定的体裁的特点,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对有关材料精心剪裁、合理布局,做到首位贯通、前后照应、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虚实相生、疏密相间,构成匀称的和谐的形象体系。成功的结构来自富于创造性的艺术构思,取决于作者的思想境界和深刻的洞察力、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熟练的艺术技巧。只有需要不断的锻炼和体验。

【一天一议:写作手法和应用】

语言
语言分多种 ,作为结构内的是叙述人语言和人物语言(对白、独白);作为语言使用,分为口语、方言土语。总和起来叫做文学语言。

不论是哪个语言,都是经过加工提炼,形成生动、丰富、鲜明、准确的形象性和感情色彩。

作品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说明事件、描写环境、抒发感情,从而和人物语言连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构成形象生动的生活画面。这就是叙述人语言。这个不是随意运用的。

如主题是乡土生活,那么如果人物对话或独白使用乡土语言,叙述人语言就一定配合使用乡土语言叙述。

如作品人物是在城市生活,又具情感色彩的故事,那么叙述人语言就要配合使用城市语言和抒情化的叙述。人物语言是人物的的外衣,必须如作品中所表现的构思,体现人物形象、符合人物性格、身份、教养、经历、生活习惯,表现出人物在特定故事里的特定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个性特征。

不同人物必须有不同的特色语言,同一个人物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由于性格、情绪和发展变化,语言也会有所差异,但是必须是渐进的变化。因此,公式化、概念化、雷同化的语言就很难体现作品的真实性。
明天:口语和方言土语

【一天一议 写作手法和应用:口语和方言土语】

口语是一个特定的地方一种群众口头语言,是文学创作的基础和源泉。吸取其中的精华,剔除其中的糟粕,使文学语言具有鲜明性、生动性、纯洁性和富于表现力。方言土语是各民族各地区、地方语言的一个分支。在某一个地区流行。带有地方特色的语言,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带有当地独特特点的基本词汇和语言构成基础。文学创作中,根据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的需要,适当运用一些富有特色的方言土语,往往使作品富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尤其是在地方文学作品里(如地方戏剧、说唱文学)。但是在创作中也要注意大众性,太孤僻的语言也要筛选,避免画蛇添足,使得大多数读者看不懂。

【一天一议 写作手法和应用: 文学创作的冲动 

早年以前,总是想到一个题目、或者是想到一个内容、或者有了一个素材就马上动笔,结果总被退稿。不知什么原因。也认真了,也修辞了……后来才懂得,有了主题或者有了素材不能马上动笔,要让这些素材在肚子里发酵,等到嗷嗷欲出时,一气呵成,这就是创作有了冲动,也就是反复打腹稿,想构思,排定文序,才能动笔。所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否则,写出来的东西绝对是败笔!这就需要作者对于生活和事件做反复的观察、分析。就是被某些人物或事件所吸引,所触动、所启发,从中领悟到生活的某些意义,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对这个事件、人物的深刻观察,从中体味出对某种生活的深刻理解,仅仅满足于接触或知晓某些表面的现象,就去写,那就不是真正的创作冲动。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和激情也是不可靠的。更有甚者,脱离现实生活和排斥写生活的创作思想,单纯强调创作冲动,也势必把文学创作引入歧途。

【一天一议 写作手法和应用: 文学创作的过程 

创作过程是作者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的过程、主要包括了题材、素材的选择;主题如何挖掘;形象用哪些元素塑造;情节分几个阶段开展;结构和艺术构思如何安排;语言用何种语境又如何修饰等等几个环节。又可以分为积累素材、构思作品和进行写作三个阶段。但是,创作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尤其对于长篇。

这些虽然说得清楚,实际创作活动却又是相互交错、互相渗透、互相推进,不能截然分开。在艺术构思的环节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这里就要很好地选取、提炼题材,酝酿、确定主题。把素材纳入对人物性格、活动、人物间关系中去分析使用,使之达到安排故事情节和及结构布局的目的,找到最适合人物典型性的表现形式,将作品写作从感性认识推进到理性认识、从生活的真实修炼到艺术的真实。因此,创作过程会因为作者的创作个性、作品的体裁、篇幅的长短、有多种多样。当然这里面需要采用或打腹稿、或记要点、或拟大纲、或列人物表等不同的方式辅助手段。

【一天一议 写作手法和应用: 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就是逻辑思维。就是作者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中,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形式、方法。是从接触性的对象开始,随着认识的深化而逐渐舍弃客观对象中个别的、直观的、直接感觉的方面,领悟出抽象的概念、定义,形成新的思维体系,用以表达自己写作的内容,此时,也就从具体到抽象、然后上升到了新的认识和组织文章的素材和内容。在写作中抽象思维是形象思维的辅助。也就是常常说的生活中的许多认识、体验、素材、活动,通过抽象思维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故事内容和人物。

【一天一议 写作手法和应用: 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就是艺术思维。艺术地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也是认识文学创作一般规律和创作思想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还不能按照艺术规律和思维去写出好作品,必须运用艺术思维,对于占有的素材和自己的概念进行判断。这和抽象思维不同点就是始终不离开具体的可感知的现象形态,进而驰聘想象,饱和情感,围绕艺术形象的萌生、发展、成长、达到成熟,是以血肉丰满的形象,揭示出生活的某些本质或规律。虽然好像是以感性形式表现的理性思维,却又是与抽象思维互相交织、相辅相成。能很好地运用艺术思维就要求作者加强观察和思考、增强生活经历、加强文学素养、掌握艺术技巧和美学知识。

【一天一议  写作手法和应用:文以意为主】

清朝刘熙载说过一句话:“古人意在笔先,故得举止闲暇。后人意在笔后,故至手忙脚乱。”进行写作,要牢记一点:概括生活 ,选择生活,必须透过生活提炼生活中真的、善的、美的东西。读者欣赏一篇文章,一般显意识是不去问你是何种意图。是看所表现的、所描写的是什么东西。因此,作者的主观意图和所表现的、所描写的东西就要达到一致。一致就是成功的,否则就是失败的。如果你光想向读者“说明”你的主题是什么,那是无济于事的,必须使读者从所表现的东西里去感受到你的主旨、主题。人物和故事就不能机械地分开,要达到自己的创作意图,就必须注意人物的选择和安排,散文则是注意你所写的那个事物的选择。都要有重点、有结构,要围绕主题,文字要为主题服务,再好的语言也不能去画蛇添足,舍不得不行,那样只能损害主题、冲淡主题、会损害作品的感染力,甚至可能会歪曲主题。

【一天一议  写作手法和应用: 人物和原型】

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构成因素,是组成文学作品的核心(不单单在小说,人物散文也一样)。写人物,就是要在人物和人物活动、对话及其相关的许多方面融合起来,描写反映现实生活。人物一般要有典型性意义。是社会本质的一个方面。所有故事都要集中围绕着主要人物展开,一篇短篇,不宜写进去四五个以上的人物。很好的观察左右的人,都会发现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这就给写人物带来了极大的渲染空间,就是叫做“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人”;或者用其中的一个人为基础,把其他的同类人的特点加载这个人的身上,就具有了极大的艺术价值。

【一天一议  写作手法和应用:情节】

情节就是叙事性作品(小说、散文等)表现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它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中活动的产物,并由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就是作品设定的环境中)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矛盾冲突组成,是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反映。情节要带有故事性,服从于人物性格刻画的事件演变过程,实际上可以看做是作品中人物性格的一段发展历史。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对于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起着重要作用。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作品还可以有序幕、尾声。

【一天一议  写作手法和应用:冲突】

现实生活里,由于人们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思想方法等的不同,而产生了矛盾,造成了冲突,如:人与人、个人和团体、个人和社会、个人和大自然等等。还包括个人的自身冲突,如:内在的、心理的、外在的言谈、动作等。这就构成了作品中复杂的冲突和尖锐的矛盾。这样用以展示人物性格的发展,揭示作品的主题,就比较生动和明确。这就要求作者把握冲突的描写,没有冲突就没有了情节基础,就没有情节。平时要以深刻的洞察力和熟练的艺术技巧对现实生活进行加工、提炼、集中、概括,在创作中按照生活和人物性格本身发展的逻辑加以精心编织,巧妙安排。 【一天一议:再说现实主义】

我主张写文学作品还得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尤其是小说和散文。按照生活本来面目,通过体现一定的生活本质规律,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现象,包括写很早的过去,甚至古代,也要这样,如金庸的小说,历史感很沉重,就是带有历史的真实。写过去,离不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生活原型,有的把现代语言写到过去,只能叫戏说 。《诗经》和汉魏的《乐府》中许多作品,杜甫和白居易的许多诗篇,宋元的部分话本,元明的部分杂剧,以及《水浒传》《红楼梦》等,应该反复阅读,结合那个时代的历史,就会发现这些都是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

【一天一议再说文章修改的重要性】

我一直主张文章写好后不要立刻发出。这也是我的经验之谈。最好的修改文章方法是离开书桌,到人群中去。然回来后你再翻开原稿,就发现哪里不对了,再多出去回来做第二、第三次修改。另外,写好的东西自己改或者根据别人提出的修改意见改,大体是这些原因:

不正确的改正确;没写明白的改明白;多余的删掉;忽略的补上。看起来很容易,其实不然。首先要有这是给别人读的,要从读者的心态去审视自己的文章。修改要通篇阅读,不能只看一两段,单独看起来很精美的,对于全文有时是个多余;因此,前后呼应、脉络相通、感情表达合理、用词合于文情,要权衡损益、斟酌浓淡、除繁剪垢、弛于负担。简而言之,对于自己的文章,要琢磨、琢磨、再琢磨。当然也不可不改,不可多改。不改,不扎实,多改了,就又不顺畅,掌握恰到好处。

过去没有电脑时代,爬格子,也修改多次,抄写多次,何况当代有电脑。不过有了电脑最好主要的文章修改前保存一份,以便以后能看到几次的修改稿,有利于进步。

【一天一议】 

作品能不能得到好评,能不能得到多数人的认可,能不能使作品寿命长久,能不能达到推动社会进步而不是呼应低俗,这是一个负责任的作者应该在下笔前时刻注意的。作家、业余作者,只要是进了文学殿堂,就应该对读者负责。这些,和一个人对于美的追求目的,对于一个人的审美高度分不开。你认为高尚道德是美的,你的作品就会描写高尚的东西,同时鞭挞丑恶的东西;你认为低俗、媚俗是美的,你就会把丑恶的东西作为美去歌颂、去张扬;你认为纯描写暴力是美的,你就会误导读者、观众,加害下一代;你认为自然描写下半身和性是美的,你就会自淫,如果上了媒体、拍成影视,你就会助长社会滑向深渊。总之,欣赏什么,爱好什么,描写什么,宣传什么,都离不开对于美的认识,对于审美的态度。
美,是应该用心灵去体验,用心性去感知,用心态去正名、用心胸去承担。

【一天一议】

文学和诗歌的创作,所有精品,所有耐人寻味,让人读得下去又爱不释手的,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一个特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都来源于丰富的生活感受和细密的观察。这就是离不开生我们养我们的这片热土。根须扎在那里,作品就带着那里的味道。
现代散文则是同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称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短小精悍,取材广泛,可以反映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事物。自由便捷,千姿百态,可以象诗歌那样直接抒发作者的强烈感情,又不必讲究韵律;也可以像小说那样叙述事件,塑造形象,多方面刻画人物的性格,又无需结构完整的故事情节;可以象戏剧那样表现矛盾冲突,又不要求时间空间的高度集中;还可以象论说文一样说理议论,但不一定运用抽象的概念进行推理或论证。

写人、记事、绘景、状物,不拘一格;叙事、描写、抒情、议论,兼采并用。具有灵活多样的艺术表现力。按照文章的表现手法,又分作抒情、叙事、议论三种类别。文体上又分作狭义上的散文、随笔、杂文、小品、游记、速写(不是新闻特写)、传记、报告文学(叙事散文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回忆录(带有煽情性质文学性较高的)比较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学体裁。

【一天一议:随笔】

要想写好随笔,其实很不易。因为,在很小的篇幅里,能让读者有深刻的印象,必须调动一些素材进行组织、取舍;构架、描写。实在叫做经营。就拿这篇《跛子打妻》生活随笔来说,如果没有对于身边事物、人物的细心观察,没有长时间的思考、提炼,没有拿到社会层面去综合分析、体味,没有用文化人的情感去感受和认知,就不会写出这样的生活随笔。也许,有些作者还没有意味到这样的过程,但是,只要是一篇好的散文,一定经过了这样的历程。生活随笔,是在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基础上,有一定倾向性的文章。用形象化和典型性的环境和人物,高度概括一定社会关系和矛盾冲突,揭示了典型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生活事件,用文学形象的个性特征,表现出来的个性化和概括化,达到了统一的程度,因而,文章的文学形象个性特征就鲜明独特,解释的社会生活本质就深刻。两者的统一,宣示了典型化的高度。

虽然随笔是一种篇幅很小的作品,也是离不开思维过程的。如果看到了一种事物或现象,就迫不及待地提笔发稿,是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的。散文如此,小说如此,诗歌也是如此。

【一天一议】

就目前的网络文学而言,很是复杂。从写作的出发点或者说目的来讲,有自娱自乐的、有几年写不完一个长篇,五六百万字为的是点击率挣钱的、有孤芳自赏的、有爱好练笔的、还有一种是感情发泄的……等等。从写作手法上或者取材上,即有很不错的优美和内涵的、有耐看好看爱看引人入胜的、也大量存在着意境模仿甚至生硬模仿的、有闭门造车为了写作而写作的、有积累了丰富生活却写不出来面目苍白的、有结构混乱形式不恰当没有表达清楚的。等等。但是既然上网,总是要给人看、见公婆的,又都离不开艺术创作这个手工活,所以,还是和创作理论和文学艺术规律以及美学、审美原则分不开的。简单地说,文学艺术是灵感的艺术,仔细看看,就是那些干巴巴的作品也离不开回答这样的问题:人到底在为什么活着?生活的价值是什么?进而回答什么是生活的意义?小自怎样无愧于自己、家人的人生?大到无愧于这个世界?作为人,生命短暂,但是又如何把握永恒?

有人会说,那些个性发泄的是吗?回答是肯定的。有人问,那些生硬模仿、钻进诗韵中造句的诗词是吗?回答也是肯定的。那些花草鱼虫的作品是么?当然。因为,花草鱼虫是没有思想的,作品给了他们美的享受和生命。因为,都是作为高级动物的人,有思想、有感知。必然会在思想感知下出现的。

【一天一议:小说写作心得】

1、细节。情节真实,细节不真实,给人以假象。

2、作品应让人物去写,不能以作者的框子去写。

3、表现人物性格的东西,主要靠细节。情节如树干,细节如枝叶;情节是作品的全貌,细节是语言、心理、动作、习惯、肖像、外貌特征、衣饰、姿态。

4、环境,为了刻画人物塑造的环境;  

心理,内在精神面貌和心理体验,揭示内心世界;  

行动,描写人物的性格。

5、语言,紧紧抓住人物性格特征及形成这种特征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基本不同环境、不同遭遇、不同心理下的不同表现,赋予人物的性格化的语言。从而刻划出人物的个性(这一个),只能是这一个。性格化的各方面应贯穿于全局。

6、充满过多的细节的作品,是枯燥。

7、没有性格的作品,是苍白的,也没有“美”的感觉可言。

8、用外在的真实,才能描写出内心的真实。人的面貌、姿势、动作、语言、心情、故事表现出人的灵魂、思想、感情,就完成了外在的真实。

9、表现的手法:渐显和渐隐、叠加和融合、作者使用的表白。

10、写作计划(列表),如何介绍人物出场、、如何展开矛盾、如何安排节奏起伏,心中有数,不随心所欲。

【一天一议】

看一部作品水平如何,分析自己的作品,主要是看人物是不是生动鲜明;矛盾、冲突是否合理;透露出的作者的感情是否真实;形象所寓含的思想是否深刻;作品是否能打动人、感染人;作品采用的手法、语言是是否有效地实现了自己的写作意图。

塑造性格要避免直露的情节或线条。人很少有简单的、单一的、孤立的存在着的情感。一个人也必然具有特殊的、主导的情感。也会有隐藏不露的一面。如此复杂的情感合成一个整体,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就是“这一个”。

过去的把人物简单的分为好人与坏人,显然是形而上学的。

作品,总是先有人物。头脑中有人物的形象,一闭眼仿佛就在眼前,这就是成熟了。进而是伴随着周围的环境、相关的人物,这就是故事。组织、发展、有条理、完成了作品。

人物不是一个人的写照,是综合、提炼的典型性人,也就是更有骨头有肉,几个人的骨头和肉合在一起的。

【一天一议】

看一部作品水平如何,分析自己的作品,主要是看人物是不是生动鲜明;矛盾、冲突是否合理;透露出的作者的感情是否真实;形象所寓含的思想是否深刻;作品是否能打动人、感染人;作品采用的手法、语言是是否有效地实现了自己的写作意图。

塑造性格要避免直露的情节或线条。人很少有简单的、单一的、孤立的存在着的情感。一个人也必然具有特殊的、主导的情感。也会有隐藏不露的一面。如此复杂的情感合成一个整体,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就是“这一个”。

过去的把人物简单的分为好人与坏人,显然是形而上学的。

作品,总是先有人物。头脑中有人物的形象,一闭眼仿佛就在眼前,这就是成熟了。进而是伴随着周围的环境、相关的人物,这就是故事。组织、发展、有条理、完成了作品。

人物不是一个人的写照,是综合、提炼的典型性人,也就是更有骨头有肉,几个人的骨头和肉合在一起的。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