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树阴凉儿
|
【雅韵文学】麦收时节2013-08-26 17:01:05
早上,母亲打电话来,麦子熟了,来帮忙收麦吧!
又是一年麦收时,放下电话不由感慨万千。要在以前,我们这都会放麦假,多则半个月,少则一星期。因为家在农村,少不了要去帮忙收割。因为每年都要经历收麦的过程,所以这些年的变迁清晰的再现眼前。 记得高中时,农民就实行包产到户了,那时的麦收,真是累死人的!那时麦收靠的是一把镰刀,一辆老牛破车。记得每回下地,天还没亮,母亲就把我们叫起来,父亲早就在院子里霍霍地磨镰刀了。当天际刚刚鱼肚白的时候,我们早就在地里忙活了。父母都是劳动好手,当然一马当先,二妹手脚麻利更是不甘落后,我虽力气不够,手脚慢了些,但我的韧劲却总保持离他们不变的距离,直至最后。其实最累人的还数拔麦子,这活得用全身的力气,常常是满手燎泡。其实很简单,那时生活苦,拔麦子是为了要麦根当柴烧。等到烈日当头,汗流浃背之时,割麦也就接近尾声,把麦子拉入场院。接下来就是用铡刀割下麦根,这活很脏的,满身的尘土。脸上的汗水都是一道一道的泥痕。回到家,顾不得其他,躺在床上再也不愿起来,那劳累,只有经历过麦收的人才能体会得到。中午时分,正是太阳光最足的时候,本劳累的身躯,不愿挪动半步,但是还得强打精神,奔向麦场,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轧麦子是最好的。原始的是用牲口,速度特慢。轧得也不好,后来先进了,用拖拉机,轧完之后,赶快用叉把麦子翻过来,最后把所有麦秆抖动几遍之后,估计麦粒都抖落下来,再把麦秆置一边,把麦粒堆积成堆,父亲扬场,母亲用扫帚扫,如果借助风力,会很快地把带壳的麦粒扬完。最后才是装口袋,把麦子拉回家。每当这时,已是掌灯时分了。 每次的劳作,辛苦不在话下,而往往最劳累的还是父母。我们累了,可是往炕上一躺,可以不管其他,而母亲还要硬撑着劳累的身体,给我们做饭,而父亲还要喂牲口,磨刀,准备下次劳动用的家什,所以累的是他们。我的力气小,跟他们没法比,所以在开始劳动两天之后,必会上吐下泻,很是痛苦,但在此之后,就能应付自如了。 说起来,劳动不算苦,有的时候不被人理解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有一次,割完麦子之后回家,别人都走了,唯独我,愣是挪不了步,真走不了了。弟弟妹妹嘲笑我,一下急出了眼泪,看我哭了,弟弟忙过来扶起,坐他的自行车回的家。本无能耐的我,却落下笑柄“看,大姐累哭了呢!”有一年,正值我考师范学校,正好和麦收赶在了一起,而母亲却打法二妹和弟弟给姥姥家帮忙。小妹还小,干活的只剩下父母和我。我一边干活,一边埋怨。回家来还要看书,放了半个月的假,我溜溜忙了十五天。因为自己是民办教师好容易赶上机会,如若考不上,那该是多么遗憾呐!所幸的是我如愿以偿。边劳动边学习,脑力体力都不闲着,从那时我才知道人的潜力有多巨大。 麦收也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改进。于是后来有了收割机,免了用镰刀收割的劳累。再以后有了联合收割机,免了在地里收割,在场院暴晒。机器在地头一停,一会功夫,麦子打下来了。再也用不着十天半个月的在地里忙活,再也用不着烈日炎炎的曝晒,再也不用累得精疲力尽。 又是一年麦收时,当看到地里黄灿灿的麦田时,不用担忧如何把麦子收回家。而每当雷雨时节,心里就会很自然地想,那地里的麦子收回家了吗?每当麦收时节,我会想,那些往事会不断的清晰的展现在眼前,何时能忘记呢?也许今生今世我是忘记不了的,因为我是农民出身,因为我是农民的女儿,因为我有着不变的农民情怀!这种感情会陪伴我一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