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馨
|
【酒家*深蓝】高跟鞋的诉说——艳若桃花的背后2013-09-26 21:04:28
【高跟鞋的诉说——艳若桃花的背后】 上午陪闪羊羊去学英语口语,随手带上重庆青年作家吴佳骏的散文集子《院墙》,去帮助打发两个小时的等待的时光。 共看了两篇,一是《乡村婆媳》,一是《鞋子的诉说》。后篇包括“草鞋”、“布鞋”、“塑料凉鞋”、“高跟鞋”四个章节,单就“高跟鞋”这一章节记录点读后感。 这一章节开篇第一句是:“高跟鞋是红色的,在阳光下一照,艳若桃花。”通读全章节后,感觉“艳若桃花”这四个字简直是神来之笔,饱含深意。要说高跟鞋诉说了什么,全隐含在这四个字上。 文章先写村头王石匠的女儿逃婚失踪。六年后突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回来了:留一头披肩长发,耳朵上挂着两个大圆环,上身穿一件皮衣,下身穿一条牛仔裤,脚上穿一双红色高跟鞋。她每天早晨会在院门口刷牙,刷出很多白色泡沫,洗脸时还会往脸上涂一种东西,院子里晾的衣服也是花花绿绿的,与村人们完全不同。 她的回村,“像一头怪兽,搅乱了人们平静的生活”。男人们开始变得懒惰,议论的都是她的长相、皮肤和胸脯。女人们开始关注起自己的穿着,干活和平时在家穿不一样的衣服,手也是洗了一遍又一遍。最耐不住的是年轻的姑娘们,总跑去找她打听山外的事情,试穿她的高跟鞋,穿着她给的衣服、裙子满世界招摇。 之后,她跟她六年前神秘失踪一样,又神秘地消失了,而且带走了那些年轻的姑娘们。再后来,曾给村长写了一封信,说姑娘们都在纺织厂工作,每个月挣两千多,但信没有具体地址,只有东莞两个字。 神秘回来,又神秘离开,而且带走了年轻的姑娘,有什么不能正大光明地走的呢?如若真是纺织女工,姑娘们有什么不可以自己给家里写信的?有必要隐藏真实地址么? 于是,王姑娘在外面到底是做什么的,不言而喻。再回过头来看“艳若桃花”四个字,用得多么妙啊!“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在诗圣眼里,桃花是轻薄之花。自古又有用“桃花命”来代称红颜薄命。在这里用桃花暗示王姑娘,及与王姑娘类似的一群人,再恰当不过。 王姑娘走后,王石匠靠她留下的一笔足够养老的钱过活,“如果天气晴朗,阳光充沛,他就会把王姑娘留下的那双红色高跟鞋,放在院墙上晒一晒。”——可惜,鞋子可以享受阳光,鞋子的主人,却只能活在阳光背后的阴暗里。 艳若桃花的高跟鞋,诉说的岂止是一个姑娘的命运,更是千千万万乡村女性的命运,千千万万乡村农民的命运。 ——乡村永远只是乡村,城市永远只是城市,乡村与城市之间,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乡村人涌向城市,即使他们的外貌修饰得再像城里人,他们的谈吐伪装得再像城里人,他们的习惯模仿得再像城里人,他们始终还是不为城市融入的乡下人,只能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或许有那么一天,他们连乡下的故园,就是想回,也回不去了!
|
|
|
![]() 小乔
|
2013-09-26 22:08:50
我的沙发。先抢了,读完。有空回复。
|
|
|
![]() 冰城深雪
|
2013-09-26 22:11:23
哈,酒家的后花园越来越热闹了。 有美图又有美女,真好。 问好素馨! |
|
|
![]() 冰城深雪
|
2013-09-26 22:14:32
吴佳俊老师的散文我是极为喜欢的,记得在不久前的一个晚上,差不多看完了他的整个文集。 喜欢他行文的风格,大气睿智,又饱含触动心灵的情感。 网络上能读到这么好的文字,真的很难得。
|
|
|
![]() 素馨
|
2013-09-26 22:35:15
回复小乔:哈,你忙。给我编文,都占了你写小说的时间。我们之间,不多说,你懂滴。 回复深雪:深雪好!在群里经常看到你,喜欢你的活泼和一点点小调皮。吴佳骏老师的散文我也极喜欢,买了他出版的四本散文集中的三本(最早出版的《掌纹》暂时没有买到),全部读完了。这篇是很久以前写的,来酒家凑个热闹。 |
|
|
![]() 鸿渐于陵
|
2013-09-26 22:54:29
吴佳骏散文的确太好了。早就知道素馨喜欢他的散文,喜欢小说的素馨,却总是提起佳俊的散文。
|
|
|
![]() 小乔
|
2013-09-26 23:07:39
额,看你们都在,我插一句。酒家的后花园美女多呀。 敢问,有没有聊斋里的那个—— ————---女鬼? |
|
|
![]() 素馨
|
2013-09-26 23:24:53
回复三哥:三哥好!三哥来捧场,我感动不已,是喝茶还是来点酒?哈哈!吴佳骏老师的散文太棒了,真不敢相信他是80后。同是农村出身,他的文能引起我更多共鸣。 回复小乔:小妹妹,你尽想些啥呢,啊?还睡不睡啊? |
|
|
![]() 冰城深雪
|
2013-09-26 23:32:02
艾玛,这么晚美女们都还不睡呢。 话说,三个女人貌似可以凑成一台戏了哈。 若是再来个女鬼就更好了,就能凑桌麻将了。 那酒家的后花园可就热闹非凡了。
|
|
|
![]() 山泉
|
2013-09-27 10:22:32
在偏远的山区的农村,中学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的女孩子们都走了,说是出去“打工”,于是,就有了很多光棍村,就有了高价从人贩子手里购买媳妇,当然就有了畸形的婚介市场。 穷居山野,一年到头,脸朝黄土背朝天,连温饱也难解决,于是,当地政府劳务输出作为一项政绩。 那些劳务输出的小女孩,有几个是真正的打工。 现实如此,真的无奈…… 问好素馨! |
|
|
![]() 温柔小娴
|
2013-09-27 11:23:52
一直看你喜欢吴老师的散文,说实话,我还没有读过。 赶明儿买了来细细阅读,上面讲到的事情很现实,很无奈,读着揪心。 问好馨。午安。 |
|
|
![]() 素馨
|
2013-09-27 12:15:32
回复深雪:能叫丫头么?丫头准备唱一出什么大戏?你得叫上俩女鬼,
|
|
|
![]() 素馨
|
2013-09-27 12:21:57
回复山泉老师:我也来自偏僻的山区农村。在我老家,村子里只剩下老人、孩子还有荒草,光棍越来越多。那些现实让人无语。心疼。又无所适从。吴佳骏老师的散文直刺农村现实,非常有担当! 回复小娴:吴老师的书你可以买来看看。如果买了《院墙》,《》 |
|
|
![]() 故事中人
|
2013-09-29 14:59:41
哦,现实的悲哀,我们无能为力。
|
|
|
![]() 素馨
|
2013-10-01 14:23:42
![]() |
|
|
![]() 素馨
|
2013-10-01 14:25:58
故事好!回复晚了,见谅!节日快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