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酒家 回复本帖
素馨

素馨 进士

  • 137

    主题

  • 1139

    帖子

  • 9700

    积分

【酒家*深蓝】重读《警察与圣歌》

2013-10-02 13:47:28
 

《警察与圣歌》,我原来看的题目译的是《警察与赞美诗》。这次看的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作品精选系列”中张经浩先生译的《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译作《警察与圣歌》。这是我最喜欢的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之一。个人觉得这篇小说,充分表现了他的小说语言幽默俏皮、结尾出人意料的特点,可以说是他小说风格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小说的主人公是索彼——一个在公园长凳上过夜的流浪汉。时间是严冬逼近的时候。事件呢,是索彼在露天无法度过寒冬,便想着依照以往的做法,故意犯事然后被警察抓走,送到位于岛上的布莱克韦尔监狱待上三个月,又有吃,又有温暖的地方住。

整篇小说,作者把幽默的招牌从头打到尾。对于索彼来说,他衣食无着,居无定所,自然是不期望寒冷的冬天到来的,作者偏偏要写“冬天已指日可待”。而北风吹掉的树叶,作者说是“冬先生送的名片”。监狱是罪犯待的地方,没有谁愿意跑那个地方去,可索彼对那个地方却是无比憧憬和向往,“他只巴望能到岛上待三个月。三个月里不愁吃住,有合得来的伙伴,北风吹不着,警察不找麻烦,他就谢天谢地,心满意足了。”而且对于他期待的监狱,作者称其“大方好客”。索彼被服务员扔到街道上后,作者写他爬起来用的是“他一节一节地转动着关节站起来,像木匠一段一段地打开曲尺”。而索彼苦思冥想得来的到监狱的计划,在一次次实施中均告失败时,作者这样写:“索彼走过五个路口才算恢复勇气,又追求起警察来。”“追求”二字,用得多么妙。

——诸如此类的语言上的幽默,就不一一列举,几乎每一段都有。幽默是小说的基调。在这样的基调里,随着故事情节的转合,跟着主人公的命运起伏,心酸,但不沉重,而且在裹着泪意的笑颜里,感受着幽默背后高明的讽刺。这时的讽刺不是锋利的匕首,但其威力,又远大于匕首,就像是在你目不能及的地方炸响了一颗雷,震撼力依然强大。

小说的情节,也是按幽默的路子走的。索彼最先的打算是到百老汇一家漂亮的咖啡馆享受高雅的吃喝,都有些什么呢?他幻想的是烤野鸭,法国白葡萄酒,法国乳酪,黑咖啡,还要一根雪茄。本来对于能否进到咖啡馆里,索彼还是自信的:从背心最下一颗纽扣往上看,索彼觉得自己的仪表准没问题。脸刮得干干净净,上衣总算体面,还打了一根干净的黑色活结领带。他计划的是不引人注意地溜到餐桌那儿坐下,那样服务员就只能看到他的上半身,不至于把他赶出来。——结果呢,他刚踏进店门,就被服务员瞧见了已经磨破的裤子和不成体统的鞋子,然后被无声地赶了出去,“那只野鸭也就逃脱了遭暗算的厄运。”

一招不行,索彼再来第二招。他跑去把一家商店的玻璃橱窗给砸了。他看着跑在最前头的警察笑,笑什么?他满以为自己的如意算盘打对了,满心期望着那警察能把他抓起来,然后给投进岛上的监狱,他也就万事大吉了。可是呢?警察理都不理了,没有谁会相信砸了玻璃窗的人会站在那儿等着被抓,所以,警察提着警棍去追跑着去搭车的行人了。索彼的愿望又一次落空。

索彼再来第三招。他去了一家实惠的餐馆,享用了牛排、烙饼、油煎卷、果馅饼,把自己的肚皮填得饱饱的,然后又手一摊,跟人家说他是吃白食的,身无分文。按理说,这下他可以如愿了吧?没承想,人家服务员根本懒得找警察,懒得通过法律的手段,而是采用自己的手段来予以惩罚,两个服务员直接抓着索彼一推,他左耳先着地,给摔倒在了硬邦邦的人行道上。警察看到了后也只是打了两声哈哈,就巡马路去了。

真替索彼感到伤心,什么世道,想坐牢都坐不成。接下来,索彼装作“骚公鸡”,当着警察的面去调戏一名女子,没想到的是,警察只是看着,不做其他举动,而不幸的是,他碰上了跟他差不多货色的“骚母鸡”,一个打扮光鲜的“妓女”,常春藤一样缠上了他,反吓得他撒腿逃跑。他又在剧院前看到了一名警察,于是他在人行道上醉汉般乱喊乱叫,指望那警察以“扰乱治安”把他给拘起来,结果警察背转身干脆不瞧他,还跟旁人解释说他是庆祝赛球胜利的大学学生。最后,他趁一个人在烟店点雪茄去偷人家的伞,把警察也给引来了,可悲的是,那人也不是那伞的原主人,是人家在餐馆捡来的,还以为是伞的原主人找来了,主动投降不要伞就走了。

真够悲摧的!索彼三番五次地刻意去做坏事,都只是为了能被警察抓住,然后给他投到监狱去,让他如愿以偿地度过寒冷的冬季。结果上天似乎在故意捉弄他,他就没有一件顺心的事。虐心!

看到这里,按习惯性思维,和作者的行文风格、结尾风格,我们该猜想,索彼应该如愿了,一件小事让警察把他给投到了监狱,他过上了温暖的有吃有住的生活。

可小说写到这里,并没有按我们的思维发展,索彼无奈之下,决定还是回到自己在公园的长凳那儿的“家”里去。这时,奇迹出现了,在一个幽静的街口,索彼碰到了一个老教堂,一扇紫罗兰色的窗里,一位琴师在反反复复地练习圣歌。优美的音乐从诗意的窗口飘了出来,索彼被深深地迷住了,他想起了自己的过往,受到了感化,灵魂豁然醒悟,反省过后振作起来了,决定与命运抗争,洗心革面,天亮后就去找工作,踏踏实实地靠劳动生活。人性隐藏的美,在圣歌的召唤下,又回归到了正途。

小说写到这里,又回到了作者习惯的结尾上。出人意料的是,此时什么坏事也没有做的索彼,不再想着靠做坏事被警察抓投到监狱过冬的索彼,准备自食其力、重新开始新生活的索彼,却被警察以莫须有的罪名给抓住了,法官宣判他将被关押在岛上的监狱三个月。——想被抓的时候,索彼绞尽脑汁地干坏事,都不能得逞;不想被抓的时候,却意外地什么也没做就被抓了。这种颠倒是非黑白的境遇,读了之后,除了哭笑不得,我们能说什么?彼时的社会状况,穷人的境遇,人性的冷暖,等等,都在短小、精干、幽默的文字里,得到了很好的揭示。

通读过后,觉着译作《警察与圣歌》更准确,更能体现琴师弹奏的圣歌象征的意义,也更接近作者的本意。

悠云微澜

悠云微澜 举人

  • 12

    主题

  • 391

    帖子

  • 3663

    积分

2013-10-02 14:37:33

好像现代也有这样的事,为了能够到监狱里看病,活活打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索彼比他高尚多了。

欧亨利的小说中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片树叶和项链,都以结局的出其不意而给予人震撼,像是一首曲子的最后一个音符嘎然而止,  读的人心思却还未结束。

                                        

素馨

素馨 进士

  • 137

    主题

  • 1139

    帖子

  • 9700

    积分

2013-10-04 15:27:42

回复微澜:谢谢朋友到访,喝酒还是茶?

欧亨利的小说百读不厌,这次重读,较之多年前的初读,收获大不一样,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重读《最后一片树叶》的帖子,马上发上来。

最后祝节日快乐!貌似这祝福有点晚了哈。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