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酒家 回复本帖
素馨

素馨 进士

  • 137

    主题

  • 1139

    帖子

  • 9700

    积分

【酒家*深蓝】读《芸斋小说》(之十八)

2013-11-06 13:53:22

       

 

读《无花果》。

文章短小,时间跨度大,从“我”高中(大概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一直写到文革结束。我初始对开头三段摆在那儿不解,以为多余,题目《无花果》,这三段也就到了第三段才提到了无花果的名字,而且仅仅只是提到而已,相对于通篇短小的篇幅来说,岂不是浪费?

第四段,一个大跨步,跳到了一九五八年春——“四十三岁时,我病了,一九五八年春季,到青岛休养。”跳跃性强,但转承还是很自然,是老先生一贯的风格。

接下来,老先生讲述了在无聊的养病日子,“我”对一位山东籍的护理员产生了短暂的同样无聊的情感纠葛。

作为病人,“我”无心观赏紫薇、木槿等春花。到了秋末冬初,病轻了一些,心情才稍稍好了些。可“天气渐渐凉了,有些为了来避暑的轻病号都走了,小楼就剩我一个人”,无疑还是空虚寂寥的。这时,负责照料小楼卫生的护理员送给了“我”一捧无花果。

这里,有一段颇有意味的话——“因为你不神经衰弱,所以也没法和你说清楚。每个病人的情况也不一样。大体说,这是一种心病,由长期精神压抑而成,主要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对自己不喜欢的,嫉恶如仇;对自己喜欢的,爱美若狂。这种情绪,与日俱增,冲动起来,眼前一片漆黑,事后又多悔恨……”

就是这一段话,暗自奠定了整个文章的基调,也暗示了一段短暂的婚外情感瞬间来瞬间去的来龙去脉。

“她把果子轻轻掰开,把一半送进我的口中,然后把另一半放进自己的嘴内。这时,我突然看到她那皓齿红唇,嫣然一笑。”老先生在极为含蓄的描写里,写尽了一份突如其来的情感的美好。

其后,“吃了这半个无花果,最初几天,精神很好。不久,我又感到,这是自寻烦恼,自讨苦吃,平空添加了一些感情上的纠缠,后来,并引起老伴的怀疑,我只好写信给她解释。”由寂寞无聊而生的情感,原是一种冲动,又因“我”的明白和事后悔恨,得以终结。

文章又跳到了文革。文革结束,“我”老伴去世,孤独寂寞的“我”给那位山东籍的护理员写过一封信,没有得到回信。

直到这里,我还是有些问题没有想明白。再读其后的“芸斋主人曰”。老先生说大概有十之三的植物只开花而不结果,十之三的植物既开花又结果。无花果,属于植物中的异类,只能作植物学研究,偶尔观赏之。

恍然大悟,文章起初三段便不显得多余。并且,因为这本集子很多文章类似老先生的自传,我忍不住揣测文章中的“我”即老先生。老先生一生中,还是学生期间就有了婚姻,娶了妻子,刚好印合本文开头的时间。因为工作和参与革命,老先生与妻子长期分居,直至解放才团聚;后来自己生病十年,病好即遇上文革;好不容易文革结束,妻子又离世。

由此,我觉着本文取名《无花果》,表面写的是一段婚外情感,实际上倒不如说是写的老先生与妻子的情感婚姻,中间有过一小段起伏和插曲。老先生与妻子长期聚少离多,婚姻又是家里给包办,只不过是在长久的生活中相扶相携,相濡以沫,有了深厚的情感。这种婚姻,与无花果类似,无爱情的花,却有感情的果。文中有一句,“这种果子,面面的,有些甜味,有些涩味,又有些辣味”——滋味众多,杂合而成,又相互统一,和谐存在,倒是老先生婚姻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切实总结。

 

故事中人

故事中人 探花

  • 285

    主题

  • 3201

    帖子

  • 14352

    积分

2013-11-06 19:07:57

无花便是有花,有花即是无花……

素馨

素馨 进士

  • 137

    主题

  • 1139

    帖子

  • 9700

    积分

2013-11-09 18:08:29
呵呵,故事,你参佛呢。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