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酒家 回复本帖
素馨

素馨 进士

  • 137

    主题

  • 1139

    帖子

  • 9700

    积分

【酒家*深蓝】陪儿子读《三国演义》(17

2013-11-28 21:30:09

         

65-68回,自马超大战葭萌关归顺刘备起,至孙权与曹操在合淝相拒月余不见胜负,孙权求和安民,曹操回许昌,被册立为魏王止。

这里面,马超、张飞大战秀武艺,关羽单刀赴会秀胆量,周泰三突重围救主秀忠勇,都精彩得很。不过,我只想说刘备如愿以偿当上益州牧,曹操淫威逼慑当上魏王,还有孙权竹篮打水一场空。

刘备,时刻记得自己是汉刘皇室后人,满嘴的匡扶汉室,可惜一直不得志。从桃园三结义起,他几乎一直在颠沛流离之中,不管是帮徐州陶谦解围得居小沛后来暂领徐州牧,还是被曹操表为豫州牧,还是投袁绍,聚汝南,投刘表,居新野,他实际上都没有一块既属于他又具有战略意义的根据地。这怎样才能实现孔明“隆中对”帮他勾勒的宏大蓝图呢?于是,孔明帮他分析,目光便盯在了荆州上。可惜他讲仁义,不忍取兄弟手中的肥肉,只得等到赤壁之战的良机,在孔明的动作下,东吴在前面与曹操大战,刘备在后面夺得荆州、襄阳、南郡,又取得武陵、零陵、桂阳、长沙四郡。这样,荆州九郡,刘备实际上占了五郡。而在赤壁之战中,只不过是孔明帮忙祭来了东南风,他刘备军马起了点小小的配角作用,结果当主角的东吴,却被配角刘备之流给耍了,是典型的吃力不讨好。

自己流血流汗打下的江山,却被他人不费吹灰之力地白白占了,东吴的将士自然不干,以周瑜为代表。也难怪,周瑜在攻南郡的时候被箭射胸口,箭上还有毒,他付出了血的代价,岂肯轻易拱手让人?可惜一再用计,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荆州不仅没讨回,他还在气急之下金疮迸裂而死,而死的根本原因还在那次南郡受的伤上。真是悲催呀。更悲催的是,周瑜死后,接替他位的是鲁肃,忠厚老实之人,真就相信了刘备孔明的诡计,以为他们借了荆州,当真会有借有还。真是无语。

南郡是哪儿?南郡大概就是今荆州地区。刘备为了实现为王的梦想,就会按孔明所授西进益州,在那个时候,西进益州,有长江天险,有崇山峻岭,船运便是最便捷的方式。换句话说,谁控制了长江,谁就有了主动权。南郡,土地肥沃,粮草丰足,又有长江经过,向西可沿长江经三峡达益州,这是多么重要的一块军事要地呀!东吴偏偏让刘备给“借”走了,天意么?

有了南郡,也就是有了荆州,刘备如虎添翼,马上把手伸到了益州,且成功拿下益州,做了益州牧。益州有四十一郡,他可是有了比荆州更大更富饶的一块根据地!一时,封官晋爵,杀牛宰马,大饷士卒,开仓赈济百姓,拟定治国条例,是意气风发,忙得不亦乐乎。

貌似刘备单单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归还荆州。借之初,说刘表之子刘琦不在了,就还;刘琦死了,又说取得了益州即还。现下,益州取得了,他还不?对于取得益州的刘备来说,处于三峡之外的荆州,相当于他继续开疆扩土的一个绝佳的前沿阵地,到嘴的肥肉,他岂甘心吐出来?

而对于东吴来说,他北有曹操,西有刘备。曹操势力之大,是东吴所不能及的。唯一优于曹操的,是曹军为北军,以马兵和步兵为主,水军实不擅长。而东吴最擅长的就是水上作战。东吴与曹操,也是以长江沿线为疆土分界。但是,现在刘备强大了,而刘备又占着荆州不还,相当于在东吴的国土边界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两者联盟时,看不出多大伤害,但一旦撕破脸皮,刘备的军队随时可以攻入东吴,东吴与刘备之间,边界可没有天险可依赖之。而若荆州回归东吴手中,情形就大不一样了。刘备的益州再强,可他一出川就是东吴的疆土,在哪儿休整?战线那么长,离他的老窝那么远,在哪儿补给?显然,荆州的战略意义较前更是不一样了。于是,汉蜀与东吴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

东吴惶恐不安了,也是,有这样一只猛虎为邻居,孙权岂能安睡?挟持阿斗不成功,又想借孔明之兄诸葛瑾一家老小的性命为威胁,逼孔明劝刘备归还荆州,孔明也配合演了一出戏,把球推到了驻守荆州的关羽那里。我们先不谈关羽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来拒还荆州三郡,单看刘备许之还的三郡是哪三郡,就可以看出这又是一个推脱之计,他是一丁点土地也不想还,纯粹是在耍赖。都知荆州几郡中,南郡的地理位置和军事地位最突出,他偏偏不提还南郡,而只是还长沙、零陵和桂阳三郡。这三郡,即便是还了,也只是涂添几块领土而已,没有丝毫战略意义。

刘备如此没有诚意,东吴也不是好惹的,所以最终导致东吴夺荆州,杀关羽,吴蜀联盟彻底破裂,最后唇亡齿寒,为西晋一统之。——所以说,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纵观当今世界格局,无不是如此。只不过是人们把之学得太好了,实施得太好了,人与人之间也多了那分赖皮、虚假和心机,都不知道还有什么人值得相信。

刘备忙着收益州,孙权忙着催还荆州,曹操呢?忙着想当王。为此,不仅杀了献帝之后伏皇后及她宗族,逼立自己的女儿曹贵人为皇后,还因此事逼死了两大谋士——荀彧、荀攸。前面六十一回里,长史董昭提议曹操“合受魏公之位,加九锡以彰功德”。这可是说到了曹操心坎上。偏偏荀彧是忠于汉室的,不识时务,“不可,丞相本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这兜头一瓢冷水,曹操听了勃然变色。荀彧还不识趣,叹曰:“吾不想今日见此事。”曹操便恨上了。后来兴兵下江南,命荀彧同行,彧知操要杀他,托病于寿春,操派人送来一空的饮食盒。彧何其聪明?马上明白操的意思,遂服毒而亡,年仅五十岁。想这荀彧,当初从袁绍手下投奔曹操时,操可是说彧是“吾之子房也”;后来他建议曹操迎献帝入许都,“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这算是奇功一件。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贤等方面多有建树,曹操三哭之的郭嘉,就是荀彧推荐给他的。可叹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等荀彧之子荀恽发哀书给曹操时,“操甚懊悔,命厚葬之,谥曰敬侯”。——只不过,这有什么意义呢?就像如今很多子女,父母在世时百般刻薄,父母不在了,却又是大修坟墓,又是烧车、烧房、烧女人甚至烧成堆成堆的钱,有意思么?

以为曹操真是后悔了,不然,只要涉及到影响他晋升,他便是六亲不认。在他欲起程再南征时,有人上书要尊其为魏王。不识相的人又来了,中书令荀攸说:“不可,丞相官至魏公,荣加九锡,位已极矣。今又进升王位,于理不可。”曹操闻之大怒,“此人欲效荀彧耶!”荀攸知之,忧愤成疾,卧病十数日后,没了,其时五十八岁。这个荀攸,是曹操称之的“谋主”,其行事低调,思虑周密,倍受曹操称赞。可惜没有好下场,能算天能算地,唯独算不到自己的生死!

建安二十一年夏,曹操终于如愿以偿,进爵为魏王,建魏王宫,封曹丕为世子。三分天下的局面,进一步形成。

这四回,闪羊羊不太理解曹操为什么要打孙权,刘备又为什么不讲信用不归还荆州。这些东西,小人儿不懂更好。

 

故事中人

故事中人 探花

  • 285

    主题

  • 3201

    帖子

  • 14352

    积分

2013-11-29 14:24:03

精彩,期待继续

素馨

素馨 进士

  • 137

    主题

  • 1139

    帖子

  • 9700

    积分

2013-11-30 21:56:20
昨儿晚上下班后太累,没有上来,漏发了一个了。今天补上。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