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官风
|
2014-04-24 20:22:55
作者:城里老猫 编者按:“爱,究竟能走多远?是问别人,更是在问自己!”曾经,白云为了自己的“爱情”,选择不顾一切的与一个有妇之夫结合;而春,也因为与妻子的长期离别,不甘寂寞,同样选择了玩火自焚……白云和春的结合,注定一开始就是个错误:他们的婚姻并没有得到双方父母的同意,亲朋的祝福!即使在春被周边亲朋集体抛弃,变得一无所有,白云依然选择毫不在意,不离不弃的与春,走在一起。但当春收获名利,意气风发之时,却又毫无顾忌的抛弃了白云,只留下她(白云)和自己的女儿,徒自悲伤!遍览全文,这篇小说语言流畅自然,情节精彩纷呈,跌宕起伏!有句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仔细分析白云的性格:她之所以强烈、执着的爱上了春,或许源于她的恋父情节(文中有交代白云的继父,并且春妻子年龄已经远大于白云)……从这点来说,白云还是值得同情的。倒是男主角——春,在妻子桂平在家里坐月子之际,选择出轨。并且在自己小有成就后,又选择抛却白云,可谓:无情、无意,亦无耻。同时,小说中思考语言的适时插入,使全文洋溢着淡淡的哲理性,惹人深思!【编辑:上官风】 |
|
|
![]() 上官风
|
2014-04-25 13:37:44
作者:徐清风来 编者按:“网络是虚拟的,更是真实的:因为它背后都是充满感情和温度的个体!”文章以自己初次接触网络至今近四年,一路走来亲身所感受到的点点滴滴为背景,畅谈了自己对于网络的感受与看法。“从最初的‘一指弹’到现在的‘十指点’;相识于网络,相交于红尘。自己正是通过网络的媒介,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源于网络好友的鼓励与支持,自己的写作热情才能一直保持下来,才有了自己现在小小的文学成就;在得知自己弟弟不幸罹难的消息后,众网友又不失时机的送上温暖的慰问与祝福……”所有的一切,都使作者深切体验到了网络独特的魅力和与众不同。字里行间,更是能充分体会到作者对于网络的感恩与喜爱! |
|
|
![]() 上官风
|
2014-04-25 19:58:15
作者:舒 编者按:“这是一篇凄美感人的爱情小说!”文章以倒序的形式,首先描述了“我”——青,与丈夫烽之间貌合神离的奇怪相处状态,使人倍感好奇,充满疑窦。之后,又陆续介绍了丈夫烽与好友芸的出轨历程。当自己发现丈夫出轨,又想到离婚后,孩子可能面临的单亲生活……内心纠结无助的青,选择离家出走散心。在景区,意外邂逅了——同样因为遭遇女友出轨,对感情失去信心的青年才俊楚雨航。“或许是因为在感情上的同病相怜,或者是楚雨航在医院照顾青时的温柔体贴和青表现的善解人意”,在两人有限时间的相处中,彼此对对方产生了感情,而且楚雨航对青进行了表白!但于此时,青还是幻想丈夫烽的悬崖勒马,回心转意,能够给予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青,并没有接受楚雨航的表白!但想象与现实间毕竟存在差距:青发现,在自己离开家的时间,烽与芸依然鬼混在一起。青,亦然选择了离婚,选择给楚雨航发去了信息……故事最后以青给予楚雨航的短信作为结尾,刻意地留白,给人以无限美好的想象!小说语言细腻流畅,情节精彩纷呈,感情真挚饱满。在整个故事中,充满了正确或错误的选择:芸,当初选择一个有夫之妇——蒋林,作为自己的情感依靠,自己的情人,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开始。而之后被蒋林无情的抛弃,也在情理之中。而如果说这只是芸的一时之误,误入歧途,或许她,还值得同情。那之后她(芸)与好友青丈夫——烽,狼狈为奸,而且是在青出于同情,真心帮助自己走出被蒋林抛弃,情绪处于低沉、失落的情况下发生的。其行为,可憎可恨,可恶,更可耻;而主人公——青,在发现丈夫烽与好友芸偷情之初,并没有马上选择离婚,她首先想到的是“不能留给孩子一个单亲的家庭”……而之后,在与丈夫烽离婚的对话中,青更是选择了原谅,原谅自己的丈夫和好友。其间有一个细节值得一提,青把与烽的对话录了音,原计划将录音交给芸,使芸看清烽的真面目,导致他们的不合……但善良的青最终选择了放弃,原谅并真心祝福他们!类似的选择还有很多,但都决定着善与恶,对与错……小说以第一人称“我”记述了整个故事进程,使人倍感亲切,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
|
|
![]() 上官风
|
2014-04-27 11:47:03
作者:平淡是真 编者按:“读至文章的末尾,忽然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文章以倒序的形式,首先记述了农村出身的沈素云马上就要通过手里的“准迁证”,实现自己一家转成城镇户口,她却表现出内心纠结,甚至痛苦表情的“奇怪”场景……一系列的疑问,使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忍不住往下继续卒读!而故事的原因很简单,“重男轻女”:只因为沈素云、袁铁成夫妇接连诞生了四个女孩,招致铁城娘,甚至是铁成大哥和兄弟的一致轻视、冷落。当铁成娘他们得知素云、铁成夫妇一家将要离开农村,办理城镇户口的消息,强烈且蛮横的要求素云带上大伯哥或者兄弟的儿子,一起出去……其间,设置了种种障碍,包括私下要求村长不给素云开发身份证明!最后,素云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甚至以死相逼,逼迫村长开发介绍信;又在娘家哥哥、妹妹的资助下,顺利筹集到签转户口所需要的公粮。并且素云担心夜长梦多,铁城娘他们再来阻止,趁着天黑,悄悄“逃离”了村子!时光冉冉,岁月如梭。转眼,素云、铁成夫妇的四个女儿都已长大成人,甚至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只有快三十的爱兰,还迟迟没有谈婚论嫁,愁坏了素云!当老家传来铁城娘病重的消息:虽然与老家人格格不入,甚至心生怨言,但正在看护女儿孩子的素云,还是第一时间回到了老家,照顾生病的老人!或许源于素云照料的兢兢业业、体贴入微,铁城娘终于在去世前对素云说,“你受苦了”……含笑离开了人世!直到后来,素云又接到老家大伯哥的电话:告诉老家的房子,院墙坍塌了一角,要他们回家修缮……女儿爱兰主动请缨回去:她决心不仅要修缮坍塌的院墙,还要弥补父母与老家人长时间的感情裂痕!爱兰回到老家,首先购置了一些大小礼物到叔叔、伯伯家里探望,拉家常,拉近感情;然后,有主动找到大伯儿子,请他“帮忙”为自己家里,联系建筑工人,重盖房屋。并且将原来家里较为值钱的物什,做主分给了叔叔、伯伯;并且利用自己教师的身份,主动帮助伯伯和叔叔的孙子辅导功课……一系列的努力,加之不懈的坚持,爱兰终于感化了伯伯他们:伯伯不仅主动打电话向素云道歉,而且热情邀请他们夫妇回乡团聚!这篇洋洋洒洒的小说,语言朴素、真挚,脉络清晰严谨。文中爱兰“帮助”父母选择的道路,更是鲜明的突出了主旨思想:选择原谅,选择放下,选择海阔天空……同时,爱兰之所以迟迟没有谈婚论嫁,也是选择可以留在父母身边,孝敬、照顾他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选择素云女儿的名字,分别用了“梅兰竹菊”,也是自强不息,不懈进取美好寓意,可谓用心良苦,构思巧妙。这,与曹公《红楼梦》中,“元迎探惜”四姐妹的含义,有异曲同工之妙。“路,已经由多年前摸黑走过的崎岖山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柏油大道”,这句话,堪称全文的点睛之笔!这是一篇精彩纷呈,感人至深,而又充满写作技巧的美文佳作,欣赏! |
|
|
![]() 上官风
|
2014-04-30 19:36:02
作者:钟弈 编者按:“这是一篇读来让人笑过之后长久感动的文章!”“我”对一个年仅七岁,从小就失去了父亲,被小镇人称作“混世魔王”的男孩安东,充满了好奇。他是否像彼得洛夫所言:好端端的一盆鲜花,转眼间被他拔得精光;外面晾晒的衣服,被他丢进地沟里;玛利亚太太的玻璃,每周被他砸碎一次……当瓦尼亚叔叔的草坪被无缘无故挖了一个大坑,一只小死狗被丢了进去,瓦尼亚叔叔首先想到了安东,一向心平气和的瓦尼亚叔叔居然大动肝火!当“我”跟随叔叔来到安东家里时,彼得洛夫夫妇已经来到这里找寻他(安东)的母亲,一齐要求惩治安东……当安东“先天性心脏病”突然发作,昏迷住进了医院,需要手术。与此同时,镇上的许多人,包括瓦尼亚叔叔、彼得洛夫夫妇、玛利亚太太先后以“身体不舒服”为由,来到医院。之后,又都同样“发现”自己身体健康,都同样将自己“准备”治病的费用用于安东的手术!这篇小说,叙事流畅,人物鲜明。尤其是作者营造的国外故事环境:生动形象,自然贴切,让人放佛置身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中的一些话语,感人至深,发人深省,使人印象深刻:“安东到处做坏事……请上帝惩罚我一人好了”、“这能怪一个没有父爱的孩子吗”、“假如我们多拿出一点爱给他,去真正关心他,照顾他”……整篇小说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和正能量!【编辑:上官风】 |
|
|
![]() 上官风
|
2014-05-01 21:24:39
作者:王明忠 编者按:“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文章记述了主人公陈明妻子晓玲与女儿晓婉,在大姨姐的撺掇下,离家出走,从事传销活动。陈明在得知妻女情况后,本欲劝返妻女返家……之后,自己却被包括妻女在内的一伙人说服,加入到传销组织,并且计划将自己下一个传销的对象,对准自己的亲人!这篇故事内容虽然简单明了,背后所隐藏的特殊意义却耐人深思!自始至终,于陈明,我都有这样的评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初始,陈明在明知道大姨姐从事传销活动,还能够允许妻子与其交往。客观上,带来了一种纵容、默许;之后在家里,和家人商议以后,猜测到妻子可能从事传销,却又天真的将卖车所得,汇到妻子指定账户;后来,在天津,已经证实妻子、女儿从事传销“工作”后,却任其发展,甚至配合她们的行为;最后,甚至自己也加入传销组织,将受骗对象锁定自己亲兄弟……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陈明,是可怜的:先是妻女从事传销,家庭变得一贫如洗,之后自己也加入了传销组织,遭遇让人同情。但细数他一路走来的所作所为,就真的只能给予他“自作自受”的评价了!这篇文章,脉络清晰流畅,主旨鲜明。在描写传销带给单个家庭的危害,表现惟妙惟肖、淋漓尽致,触目惊心!传销,害人害己。不仅使自己丧失正确的价值观,更严重破坏了亲人、朋友之间可贵的情感维系。传销,是和谐社会所决不允许存在的畸形现象。这是一篇主旨深刻,情节生动细腻的文章,值得所有人借鉴! |
|
|
![]() 上官风
|
2014-05-02 15:51:36
作者:孟大鸣 编者按:“这是一篇充满哲理色彩的文章!”作者首先以曾经乘坐列车往返岳阳和武汉的时间出发……进而以灵动的文笔,巧妙的编排,展开了对当下和过去、失去与拥有、美好与悲伤的深刻探讨。随着科技的进步:列车提高了行驶的速度;钢筋水泥代替了蓝天白云;工业文明代替了原始落后……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失去了原有的快乐,亲情与友情带来的温暖,灵魂深处心灵的故乡。“人类对文明的向往和追求,最后把自己回故乡的路也断了……连虎狮熊豹也找不到生存之路了”,这,是人类的悲哀,更值得人类深深地思考和反思。所以,作者面对草原上悠闲觅食的牛、羊,想到了世外桃源,产生了深深的向往! 这篇文章,笔调深厚,立意高远。在人类迷失于自己伟大的创造同时,作者适时提出了自己客观、冷静的忠告! |
|
|
![]() 上官风
|
2014-05-03 21:37:16
作者:石佛 编者按:“这是一篇充满现实意义的文章!”主人公薛牧歌和欧阳美丽,绝对称得上是典型的“郎才女貌”:“我”薛牧歌大学教授,兼诗人;而欧阳美丽,用“我”薛牧歌的话说,就是“姿色妩媚,天生丽质。”薛牧歌赞叹欧阳美丽的美貌,而欧阳美丽则倾慕薛牧歌的才情,两人浪漫的结合在一起。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现实很残酷!即将迈入婚姻殿堂的薛牧歌,愈发觉得欧阳美丽具有的强烈物质欲:旅行结婚中的三峡,必须要去。她认为三峡工程完成以后,就再也看不到那些美丽的景色了;而本就住在海边,却又要旅行到其他地方看海。只为她体验不同的感受;同款样式的服装,在名品店相当昂贵,在普通商场就相对便宜。而她,却执意要在名品店购买……欧阳美丽丝毫不顾及男友薛牧歌的实际情况,任性妄为!在家里,同样如此:面对分配山区中学的安排,她执意要求留在城市。她向已经退休处级领导岗位的爷爷哭诉,求助;对于父亲“农村可以大有作为”的善意提醒,却任性的回以,“风凉话,站着说话不腰疼”……借用一个小朋友的话,评价欧阳美丽,“外表的美丽不是真的美丽,重要的是内心的完美!”遍览全文,文章语言质朴流畅,情节生动真实。淋漓尽致的折射出了现代青年男女面对婚姻的盲目与虚幻,脱离实际生活,脱离自身真实情况,在幻想和现实之间徘徊。同时,文章对于男女关系的独到见解,也堪称全文的一大亮点。这篇文章,立意高远,主旨深刻,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可借鉴意义! |
|
|
![]() 上官风
|
2014-05-07 22:20:14
作者:心无增减 编者按:“一篇意味深长的小说!”小说的起因像大多数爱情故事一样:校园里恋爱的她和他,因为一个本科,一个专科,导致天各一方,层次的差异拆毁了他们的爱情……或者说,更是因为他物质的匮乏,使她离开了他。二十多年后,他和她再次遇见:彼此谈及了他们并没有爱情的婚姻。他显然比她冷静,她选择了冲动的、“堕落般的”委身相许,而他理智的选择了拒绝:有些事一旦错过,就是永远,就是不可能重来。她,在经过冷静的思考,走出了狭隘的过去,同样选择接近他……只是,这次,她更多的是选择了实现她的理想,心无旁骛! 这篇文章,语言自然流畅、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盘松冗杂。其中,文中的一句话印象很深,“难道你非得让我们之间变得一无所有?”当她选择以身相许时,他,说出了这句耐人寻味的话。的确,除了丢失的爱情,他们还有许多共同的选择! |
|
|
![]() 上官风
|
2014-05-14 16:04:55
作者:依米米 编者按:在“母亲节”读到这样的文章,真的别有一番滋味!哑巴姐,一个身残志坚的女孩,身上表现出对“我”的包容与爱护,体贴与照顾,更像一位母亲。只因为哑巴姐在工厂只有“我”一个朋友,自认为得到了我小小的“恩惠”,她便将自己无私的呵护和关爱,全部倾注于“我”:当我忧郁沉默时,她会想方设法逗我开心;当餐厅就餐时,她会执着的为“我”占位;当“我”生气跑出餐厅,没有用饭时,晚上她会特意到厨房偷出鸡蛋给“我”……哑巴姐开心着“我”的开心,悲伤着“我”的悲伤。更多时候,我的喜和悲,会在她身上得到成倍的体现!而当哑巴姐遭遇被怀疑偷窃,有口难言,向“我”投来寻求帮助的目光时,因为“我”的胆小、怯弱,明哲保身,“我”选择了沉默,低头不语,漠视她的无助。最后,当哑巴姐被工厂无情地撵走,家人接她回去的车上。哑巴姐拼命转身向在车后追逐汽车的“我”,打出:只有“我”能看懂原谅的手势!这篇文章,语言清丽自然,感情真挚淳朴。在描写哑巴姐的细节处,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犹在眼前:“她永远用手比划着。因为着急,脸会憋得通红”、“只要谁拿她取笑,她就会满脸猪肝色,用手稀里哗啦比划着”、“哑巴姐用手打自己的头和脸”等等这些,更加突出,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哑巴姐可爱可亲更可敬的性格特点。令人感动潸然,佳作欣赏!【编辑:上官风】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5120029】
作者:依米米 编者按:这是一篇令人忍俊不禁的文章!文章开篇,作者便以自己看过的一部电视剧情,结合当下社会焦点——小三现象,为切入点,结合历史事实,进行了深入浅出,有理有据的分析。众所周知:大汗开国皇帝刘邦宠幸宠妃戚夫人,甚至计划册立戚夫人儿子为太子……之后,刘邦去世,吕雉之子汉惠帝刘盈继位。凭借母以子贵的地位,吕雉对戚夫人进行了挖眼,断去四肢的疯狂报复!当然,这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却反映了作者对于“小三”低能,同时不得善终的明确观点。这篇文章,语言诙谐幽默,观点明确、犀利。“透过现象看本质”,文章轻松幽默的文笔背后,也彰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熟谙和对事物内在的联系的认真思考、独特见解。文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充满讽刺性! |
|
|
![]() 上官风
|
2014-05-18 16:07:04
作者:晨梦 编者按:“一篇情节简单,却又分外感人的文章!” 文章介绍了作者在得知父亲病危,而又遭遇学生课堂捣乱的情况下,作者情绪失控爆发,向学生严厉斥责,吐露实情……学生在得知老师的真实情况后,不仅部分捣乱的男生主动登门“负荆请罪”,班级全体同学更是集体为老师点歌道歉……文中作者特意点出了“校长公子”参与搅乱课堂以及“负荆请罪”的行为,从侧面反映了事情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和触动!遍览全文,文章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可亲可敬,可爱可怜的特殊情谊。很多时候: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更像朋友! |
|
|
![]() 上官风
|
2014-05-19 17:34:04
作者:心无增减 编者按:看完这篇文章,忍不住使人打怵:文章中的“小三”太厉害了!文章伊始,作者就介绍了:财务科科长王世伦在舞会认识了“小三”——小丽……小说特意点名:“小三”小丽年龄不大,却颇有心计,这就为下文小丽一步步引诱王世伦做了很好的铺垫。之后,在小丽的怂恿,甚至利用“王世伦裸照”威逼作用下,王世伦和妻子进行了离婚。再后来,对小丽鬼迷心窍、言听计从的王世伦将离婚得到的房车全部过户至小丽名下……最后,“小三”小丽将自己在农村真正的丈夫代之王世伦面前,无情抛弃王世伦!这篇小说:短小精悍,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小三”巨大的破坏力,和某些贪官包养情妇,自食其果的反面典型。小说语言犀利流畅,情节生动,具有深刻的借鉴和警醒意义!
|
|
|
![]() 上官风
|
2014-05-24 21:31:42
作者:雪狐 编者按:“很清新的一篇小说!”文章首先以倒序的形式记述了主人公苏崇浩与杨小彩温馨相处的画面………继而文章介绍了他们偶然却又奇特的相遇过程:被前女友以“贫穷”为理由分手,自尊心受到伤害的苏崇浩情急之下,萌发了“抢劫”的罪恶想法。他抢劫的第一个对象正是杨小彩,当单纯而善良杨小彩笑话他拿着螺丝刀抢劫时,苏崇浩忽然变得手足无措,放开了杨小彩……而杨小彩非但没有报警,而且巧妙地“借钱”给苏崇浩!带着感激与偶然邂逅的亲切,苏崇浩逐渐喜欢上了杨小彩,或者说两人彼此产生了感情!当苏崇浩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为生活在深圳打拼时,饱尝思念之苦的杨小彩借着暑假,孤身前往这里寻找……苏崇浩“不敢”轻易答应杨小彩的爱恋,因为他不愿意使杨小彩受到任何伤害,他不能保证有足够的物质条件使她幸福……但杨小彩不在乎,她从来没有想过“婚姻依靠物质来维系!” 这篇小说:构思巧妙,文字细腻清新,画面浪漫唯美,充满温馨的幸福。其中两句话特别引人注意,一是苏崇浩的那句,“我永远也不会伤害你”;另一句是杨小彩的话,“我又迷路了”……简单的话语,却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了男女主人公鲜明、独特的性格,苏崇浩的勇敢担当和杨小彩的乖巧可爱,同时也明确展现了彼此对对方感情的真实流露!同时,小说在展现唯美爱情的同时,也不无时机的提出,“爱情决不依靠物质来维系”的鲜明观点,就想文后所说,“爱情其实就这么简单!” |
|
|
![]() 上官风
|
2014-05-27 21:42:08
作者:如歌 编者按:“读着这篇凄美感人的爱情小说:蝴蝶、双双为爱殉情……很容易让人想起经中国民间典爱情传说——梁祝!”十年前,女主角胡蝶因为看到恋人与其他女子亲吻的照片,伤心欲绝之际,毅然选择了自杀。而深爱她的恋人——欧阳雨轩,十年间,也一直以为女友只是因为生病去世。直至欧阳雨轩在胡蝶的忌日,来到她的家中祭奠,无意间,才从胡蝶母亲愤懑的言语中,了解事情真相……表面上,胡蝶只是看了一张照片,就选择了自杀,显得有些唐突、轻视生命,甚至显得冲动。但深层次:却恰恰反映了胡蝶的单纯和倔强,以及对爱情坚贞不渝的性格。她不允许自己的爱情,有一点点瑕疵!同时,文章虽然没有直接点出和说明:送给胡蝶照片以及修改照片的幕后主谋,但通过前后文章的情节联系,以及作者在字里行间的提示,已经明确告知读者:“照片”的始作俑者就是谭秋月。谭秋月不仅暗恋着欧阳雨轩,而且照片的拍摄地点正是欧阳雨轩为谭秋月庆祝生日的宴会上……最后,得知事情真相的欧阳雨轩割腕自杀,徇情于恋人(胡蝶)的墓前!这篇小说,语言细腻优美,构思巧妙新奇,夹叙夹议和穿插回忆的脉络设计,读起来很舒服。小说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文章对故事人物形象、生动,极富个性的刻画:丁凝大大咧咧、风趣幽默的率直;谭秋月外表美丽,气质深沉庄重,内在却满含心机;胡蝶……则处于二人之间,外在拥有丁凝的活泼,谭秋月的典雅,内心却十分纯粹、清新,灵秀,而穿梭于三者之间的欧阳雨轩也是感情钟一、性格内敛,洁身自好的好男人形象。美文佳作,荐阅共赏 |
|
|
![]() 上官风
|
2014-06-01 22:03:30
作者:姜子芽 编者按:“一篇极具深刻哲思的文章!”门槛,本是旧社会居家生活中,一个十分常见的物什。作者却巧妙地以此为话题,展开虚实相生、今昔对比的描述讨论!旧时,“我”的父亲因为是公社党委书记的秘书,而好朋友、好姐妹林诗雅的父亲是公社党委书记,作为父亲的领导,在当时,(父亲)除了踏踏实实、完完全全遵照领导的指示,完成任务,别无选择。其间,父亲不仅要执行领导的暗示,公然索贿,承担“坏名声”,还要不失时机的巴结、攀附领导:不得已,(父亲)将“我”的入党资格,甚至读大学名额,“毫无怨言”的让给了领导女儿——好朋友诗雅,虽然很多都不在她知情的状况下进行……直至后来,意外成为妯娌,已经病入膏肓的林诗雅向三弟,向外界说出了尘封三十年的记忆后,终于感觉轻松了许多。这篇小说,长于叙述,精于设置:洋洋洒洒的文字,很多都是回忆性的内容,充实内容的同时略显平淡。但接近结尾处的大胆揭示秘密,使文章趣味性陡然提高,使人久久回味!同时,文中充满哲思的话语比比皆是,像“(自家门槛)挡得住君子,却挡不住小人”、“学校没有(门槛),人人平等”……这样的例子很多,增添了小说的吸引力,也升华了主题思想。小说语言流畅,思路清晰,主题鲜明,是一篇不错的美文佳作,共赏荐阅!【编辑:上官风】 |
|
|
![]() 上官风
|
2014-09-07 17:24:56
【流年】红人(短篇小说)
编者按:本文的主人公红人,原名边民,是一名地道的山村农民。因为曾经在北京名噪一时,身边人都称呼他红人!初次外出打工的边民因为缺少文凭和技术,导致处处碰壁,事途遇阻。所以当“北京老板”邀请他投身网络,他并没有拒绝:而北京老板吩咐边人的工作却是积累人气,散布、传播谣言,虚假信息……边人一夜变成了红人。但他的违法行为也很快遭到查处。而此后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甚至是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成为他的思想全部。直至最后寄予网络……红人的行为——与其说是令人可笑,更令人觉得可怜。红人当初作为一个有志青年,许下“学不成名誓不还”豪言的农村打工者,直至年龄接近五十岁,依然一事无成,依然沉溺网络打发时光,甚至需要依靠妻子出卖色相维持生活……导致红人的失败或者说是不幸是多种多样的:有客观的原因,更多的是主观因素:主要源于他的爱慕虚荣和投机取巧。 这篇小说不仅诠释了农村打工者进入或者融入城市的不易和人生应持有的正确价值观,也阐释了散播、造谣不良舆论,扰乱社会正常秩序行为所必须承担的严厉后果。小说立意高远,发人深省,极具现实和当下教育意义! 作者:金中茂 |
|
|
![]() 上官风
|
2014-09-08 17:42:47
【流年】故乡的桥(散文外一篇)
编者按:这是一篇带有强烈怀旧色彩的文字!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无论是边桥、吊脚桥抑或秋千,作者在细数它们的境状时。字里行间,也无不透漏出作者的骄傲和欢喜。无论是边桥的单薄、吊脚桥的危险还是秋千的简单……都给包括作者在内的大家提供了方便,带来了快乐。这篇文章,除了表现出作者细腻精彩的文笔,更突出了边桥、吊脚桥以及秋千这些承载了自己儿时记忆的物什,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作者:张谋 |
|
|
![]() 上官风
|
2014-09-10 17:39:27
作者:帕蒂古丽隐秘的家乡 编者按:那人、那狗……我觉得还应该加上那情!【那人,那狗】一只跟随了许老太爷多年的狼狗——黑佬,因为一场误会,被许老太爷送人杀死。明白真相的许老太爷突然觉得自己的命运与黑佬相似:在追求“爱情”的路上,磕磕绊绊,情感孤单……最后选择了燃火自焚!【都在寻找】“同样是在婚姻中受伤的人,有的人却选择做同样的事”。几年前,同样面临丈夫出轨,在感情中遭到伤害的盼盼,同样选择了勾引“有妇之夫”的男人——报复。直至情人青山的妻子晖跪在她面前,心灵受到触动!通过这两则故事的介绍,很强烈的表现了“情感”或者说“爱”,在人。动物之间的互通和一致!
|
|
|
![]() 上官风
|
2014-09-14 15:54:08
【散文】读书笔记四则(散文) 作者:毕亮
编者按:这是一篇充满沧桑的文章!【寻找故乡的方向】读《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通过对书本和现实以及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作者深深流露出对那个年代的留恋和向往。【泥土就在身边】读《大地上的事情》,通过介绍苇岸对梭罗作品的执着领悟,终于在生命的尽头达到融合……“自然主义”的理念也因为他们的传承,最终得到理解与发扬。【乡村是我们的老家】读陈满意散文集《喜鹊是村庄的标点》,“以小带大,以点带面”。乡村、故乡,是永恒的话题。乡村的记忆,是可以用文字去记忆和传承。【手拙归田园,草木皆有情】读陈冠学《田园之秋》,“手拙归田园、种豆南山下”,想必这种山水田园生活是每个文人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只是这样的情态,只可远观!这篇文章,充满着教育性和人生感悟。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简单生活的向往,对当下浮躁生活的无奈,甚至批判!
|
|
|
![]() 上官风
|
2014-09-15 11:39:07
【流年】故乡的三个皇帝(散文) 作者:杨献平
编者按:文章通过作者对家乡修建旅游景点和对家乡过去真实情境的详细对比,喜悦中透出一丝可笑:作者首先介绍了小时候和邻村人一起到外地拉水泥,路途的艰险……而今各地设栏杆,收门票。然后作者又陆续介绍了与这些景点相关的载体——传说,重点介绍了其中的三位皇帝:唐朝昭义节度使刘从谏自立为王,修建峻极关;宋赵匡胤与蒲州女子赵京娘;明朱元璋的“杀牛沟”……帝王与名人的传说,随着旅游景点的开发,被传播得更广!但作者并没有给予否定和批评:它们,只是普通百姓发自内心愉悦感和自豪感的产物。并且作者最后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