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纷飞的雪
|
流年作家王明忠散文刊于《北京青年报》2014-03-08 19:24:45
本社讯:逝水流年文学社团作家王明忠的散文《由高粱米饭引起的思考》即修改后的《困难时期“挑河堤”》刊发于《北京青年报》。
【作者简介】 王明忠,逝水流年文学社团常驻作家。笔名弄潮儿,男、汉族、自由职业、吉林省白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北京海上明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约作家。在《剑南文学》《家园文学》《喜剧世界》《八九点钟》《新青年》《中国散文大系》《17写网》《中国作家网》《江山文学网》《红袖添香》《草根文学网》等刊物与网站发表过文章,曾获《首届草根杯》文学征文三等奖,获《我的人生故事》征文精彩人生奖,获《二零一二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并成功出售小说《二老蒯轶事》等书稿。 江山文集: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19578.html
赵丽蓉在某年春节晚会曾经演过演过一个小品,大意是说现在的生活好,孙子天天吃饺子感觉腻了,细想也是,大米,白面吃久了谁都会觉得乏味,所以也想粗粮的味道。 某天突然想起吃高粱米饭,于是就去超市买回了些高粱米,待饭焖好端上饭桌后,我老儿子却不认识,看着高粱米饭问:“这是什么饭,怎么还发红啊……” 我调侃他说:“不认识吧?这叫高粱米饭,尝尝吧,好吃着呢,过去只有皇上才可以吃到的……” 儿子知道我忽悠他,端过碗吃了几口,嘴一咧说:“这是什么饭啊?有些苦涩味,不好吃……” 我瞪了儿子一眼,马上训他说:“不好吃?妈的,当年我们连这个也不让吃干饭啊,干了一天的活晚间还得喝稀粥……” 儿子就不愿意听我说这种话,说那个年代早就过去了,一听我又忆苦思甜地训他,便起身出去了。 儿子一走,我看着他吃了几口的那碗高粱米饭,不由得想起三十多年前一次吃高粱米饭的经历。 那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年秋天,上面来了任务,每个生产队挑出十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去嫩江大堤修河堤,当时没有机械挖土,清一色靠人挖肩挑,我那时正是年轻力壮,所以就报名去了。 去修河堤还有一个原因,因上一年大旱歉收,所以粮食根本不够吃,我走之后家里去了一个能吃饭的人,也就减轻些家里的负担。 修河堤的活儿累那就不用说了,说起修河提现在人们都不懂,就是修水利工程,现在都用推土机,勾机等现代化机械,人只要操纵它们就可以了,但那时没有这种机械,完全得用人挑土。有人计算过,一条扁担两个土蓝,一个壮汉每立方米土须挑十八担,身体弱一点的人就得挑二十多担,而且不是在平地走,需要爬坡,每人一天有定额,挑不完不记工分,因此活计相当的累。 活累消耗的体力就大,所以必然就吃得多,何况挑土的都是些年轻人,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为了给家里省点粮出来的,故此就比一般人能吃,伙食部做的饭几乎顿顿被我们吃得净光。 突然在有一天吃晚饭时,炊事员抬出来的不是干饭,而是两桶稀溜溜的高粱米粥,民工们一下子急眼了,把饭碗一扔,看着两桶稀粥谁也不吃绝食了。 紧接着便有人喊了起来,有人一带头,马上大家就响应起来,有吵的,有骂的,最后大家选了几个代表,气嚷嚷地去了公社指挥部说理(那时叫连队)。 经过与连队交涉,代表们回来说,指挥部领导说连部的粮食紧张了,现在离上面发粮的日子还有好多天,如果晚间不喝点粥,恐怕接不上发粮的日子。 大家一听也没有招了,只好怨声载道地喝起粥来。 到了第二天晚饭时,依然还是高粱米粥,民工们一看粥桶便眉头紧锁,但也束手无策。 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不知哪位高人想出了高招,说盛一碗粥用水稀释,水倒净之后就只剩下饭了,人们纷纷效仿,果真如此,满满的一碗粥,用水透过之后就连半碗饭也没有了。尽管水透后没有原汤原味的粥香,但总比干了一天活喝稀粥强。 如果喝粥本来是够喝的,两桶粥一稀释就不够吃了,于是大家就又闹了起来,并且理由充分,一个个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干了一天的活,干饭你们不给吃,连粥也不管饱吗? 伙食部管事的人没办法,只好让做饭的师傅再重新做粥,第二次粥做好端来,大家便一哄而上,顷刻间一桶粥就被抢光(此次纯属起哄闹事)。 粥没有了大家还说没吃饱,人人大喊大叫地闹着,后来闹到了连部,最后连长出面道歉说:“今天就请大家将就一下吧,如果再闹一会明天就出不了工了,明白大家对喝粥有意见,我向大家保证,我就是出去磕头作揖求爷爷告奶奶借粮,今后也绝不让大家再喝粥……” 挑河堤的工期又干了月余,但经过此次大闹之后,一日三餐果真再也没喝过一回粥,不久就回家了。 喝高粱米粥事情已过三十多年了,但那些画面我依然记得十分清晰,就如发生在昨天一样。
【编者按】作者曾经经历过挨饿的时代,如今回忆起来,应该还会心里泛酸,那年月,吃不饱穿不暖,几乎家家如此,可是现在把当年自己认为比皇上吃得还好的高粱米饭端给儿子吃,就拿现在这样的生活水平来说,他不给你倒掉就算不错了!那时候是因为没吃的发愁,现在却是因为好吃得太多而发愁,简直是天壤之别啊!所以,现在的孩子们,永远都不会知道当年父辈们有多苦,不知道什么叫饿肚子,什么叫受累叫艰难!看起来,想给孩子灌输自己忆苦思甜的思想是行不通的,孩子们已经不吃你那套了,孩子有孩子的主心骨了。作者通过吃一顿高粱米饭,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候那艰苦的日子,让人不由随着作者的笔,去体会去品尝,的确别有一份滋味在心头!欣赏,推荐阅读。【编辑:红袖留香】
|
|
|
![]() 平淡是真
|
2014-03-08 19:41:31
向大哥学习哈!哎呦喂,了不得了呀! |
|
|
![]() 风逝
|
2014-03-08 20:12:14
王老师,恭喜您!
![]() |
|
|
![]() 王明忠
|
2014-03-08 22:18:21
谢谢朋友们。
|
|
|
![]() 泪珠魚儿
|
2014-03-09 13:31:29
佳作连连,祝贺王老师!
|
|
|
![]() 天上雪
|
2014-03-09 19:29:20
王老师,您好棒!
![]() |
|
|
![]() 天上雪
|
2014-03-09 19:30:05
首页快讯!
![]() |
|
|
![]() 东方鹰
|
2014-03-10 00:12:40
恭喜王明忠散文刊于《北京青年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