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诗话论坛 回复本帖
若水穿尘

若水穿尘 布衣

  • 160

    主题

  • 329

    帖子

  • 357

    积分

【星月随笔】游望母台

2014-03-27 21:22:27

中秋节国庆节赶在一块儿,我们共放了八天假。

原本计划的要出去玩两天,哪怕只是短途,却也又一次因为种种原因泡汤。

前天下午带着孩子出去玩,还没有到公园,就发现路两边远远地停满了大小车辆,其中好多都是外地车。

走近一看,才知道是我县的旅游景点---望母台,在国庆节提前免费向游人开放了!

于是毫不犹豫地走过去,走进去。先睹为快。


 

望母台的来历:

     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名兹甫。他集忠孝、仁义、诚信、礼仪等传统美德于一身,在豫东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留下许多美妙的故事。

   宋襄公是个孝子,他的母亲是一位爱国女杰。公元前661年,北狄灭卫,宋襄公的母亲见国破君亡,心急如焚,意欲归卫抗敌救国,夫君宋桓公不允,并以废其正宫相威胁。宋襄公的母亲宁愿抛弃正宫娘娘之位,也要执意助兄长立君复国,宋桓公一气之下,将她遣送归卫。宋襄公的母亲回国后,先策动长兄、次兄率兵奋起抗敌,驱狄出境,使卫国转危为安,日渐复兴。而宋襄公的母亲却被父亲遗弃,无法返宋,母子无法团聚,极度悲苦之下,她咏诗一首,诗的大意为:谁说黄河广又宽?一片芦叶渡对岸。谁说宋国路遥远?踮起脚跟在眼前。谁说黄河广又宽?河宽难容小木船。谁说宋国路遥远?一个早晨去返还。这首诗以夸张、比拟的手法,抒发了宋襄公母亲的思念宋国、盼望回归的急切心情。宋襄公同样思念母亲。但如何与母亲相见呢?接母回国,违背君父生前意愿,为不忠;不接母回国,辜负母亲的生养之恩,为不孝。思来想去,他终想出一个忠孝两全之法,决定在宋国(今商丘)的西部边境襄邑北城修筑一个望母台。因卫国在宋国的西北方向,而襄邑离卫国最近。公元前650年秋,宋襄公派200名工匠,修筑望母台。周围百里的百姓闻之纷纷前来帮忙,结果一个占地500亩、高达5丈的望母台,只用了5天时间就建成了。第六天,宋襄公举行祭台大典,只见他面向西北焚香叩拜,台下千万臣民,也数里跪拜。自筑起望母台后,宋襄公每逢母亲生日和自己生日以及逢年过节,都到此登台望母。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在望母台行宫驾崩,依其遗嘱葬于望母台上。

   为弘扬忠孝传统美德,近年来,睢县县委、县政府、县委统战部依据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融资3000余万元,在北湖望母台上投资兴建了宋襄公公园。

   走进公园,迎面而来的是一尊宋襄公雕像。站在高高的望母台上,眺望远方,殷殷期盼着母子团聚。

 

 

   公园里花草树木,亭台楼阁,一应俱全。与宋襄公有关的典故故事,也都有古迹一一记录并展示给游人。

   虽然此景点还没有完成最后的修建,但已是游人如织。大人、孩子;本地的,外地的;结伴的,独行的;此景象丝毫不比其他地方的旅游景点差。

   相信再经过一段时间,景点所有的修建工作完成,再面向游人开放时,定会比现在还要热闹好看。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