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逝水流年
|
流年作家散文《浮桥浮生梦》刊于延河杂志2014-04-04 16:05:38流年作家散文《浮桥浮生梦》刊于延河杂志 【作者简介】
流年专栏:『空庭』 注册日期:2013-01-31 个人简介: 葛芳,江苏省作协签约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文学硕士,曾在《中篇小说选刊》、《上海文学》、《钟山》、《天津文学》、《散文》、《美文》、《海燕》和《小品文选刊》等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获江苏省第四届紫金山文学奖新人奖。著有散文集《空庭》,小说集《纸飞机》。中短篇小说发表若干。现居苏州。
【作品导读】 【流年】浮桥浮生梦(散文) 作者:葛芳 洪迈的《容斋随笔》,由中华书局出版,2008年8月北京第二次印刷。我将书塞在包里,有空就读一则。洪迈写这本书写了四十年,慢吞吞地写,一点也不着急,写《四笔》时,一年时间都不到。自己也颇为得意,说:“身老而著书益速,盖有其说。”我想他可能如苏州的文徵明,勤奋、性格敦厚、涉猎广,且持之以恒,所以仁者寿。 我也想,如果能学他的一点淡定,去读千百部书,集腋成裘,或许也能上一个境界。 胡思乱想。太阳的光斑耀人眼。我坐在车上,无聊,读《容斋随笔》,一小段笔记,真正好,诸子百家、医卦星算……刮风了,下雨了,合拢书,再无聊,也得前行。 抵达赣州已是暮色沉沉之时。舟车劳顿将近一天,虽有倦色,但因为来到陌生的一座城市,又有友人热情相接,我恍惚着的状态有了些扭转。可眼前的镜头仍有些模糊——毛毛糙糙的画面,分辨率似乎很低,高柳乱蝉嘶,树荫底下一桌又一桌人吃大排档、水饺。他们盛行吃水饺,萝卜馅、韭菜馅、白菜馅……两瓶啤酒下肚,暮色早已化开,像一滴墨,游曳在清水中,成了味淡但有盐质的紫菜蛋花汤。 朋友是多年的老友,熟悉我脾性,说,喝完酒带你去浮桥。 步行至建春门。城墙巍峨,黑夜中它如一名将士身披沉重的盔甲一言不发。类似这样的城门,苏州古城有很多,阊门、胥门、盘门……它们一律沉默着,面对尘世的喧嚣,他们瞅着黑魆魆的天幕做历史的默想。 过城门,下坡,建春门外却是另一个世界的鲜活——人群拥挤,环佩叮当,衣裙发出窸窣之声。他们在城墙脚跟的柳树下摆开茶桌,气定神闲喝起功夫茶,那画面犹如尘封住的景德镇瓷器。也有人三五瓶啤酒就着油炸花生米吃夜宵。月亮甚好,像毛边纸上随手画出的圆,简约、传神。令我惊诧不已的是,眼前有一座浮在水面的桥,它似一幅长轴缓缓展开,江山烟雨、人情百态、亭台楼阁全在这里得到描绘了。是了,感觉像宫廷画家徐扬的作品《姑苏繁华图》,在一团旧时墨色中,去听古运河的悠悠橹声,去品闹市街衢的往来喧嚣…… 朋友告诉我,这是浮桥,有100多只木舟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始建于宋乾道年间。高跟鞋叮咚击打着舟面横铺着的木板,这种感觉新奇而陌生,木头的纹理连缀着几百年前的气息一起弥漫开来,定格已久的时间也活跃起来——暮色中,我似乎仍能准确捕捉到身边疾步走过的是那短衣褐衫、赤足麻履的江湖侠客,而环佩声是发髻上插着花鸟状簪钗的女子留下的,她娉娉袅袅,一步三回头,翘望在贡江那端的情郎。 浮桥的侠义柔情开始了。“亲迎于渭,造舟为梁”,《诗经·大雅·大明》中记录周文王为迎接太姒女,在渭水上果断造桥梁,以示他诚挚的爱意。天子上桥,万众瞩目。浮桥荡荡悠悠,传递出的莫非就是那盈盈一水间的不得语?看看眼前吧,浮桥每一个木舟的桥头几乎都有一对情侣在秘密私语,情话在汩汩水流中上了层釉,似一小撮珍藏在锦囊袋中的秀发乌黑。月亮起了,光辉洒在贡江上,洒在爱恋着的密语着的情人们脸上。月照花林皆似霰。男子沉静、典雅、内敛的情绪或许在一轮光辉映照中开始变得痴情、兴奋、奔放。吟唱吧,今夜无人入眠,古老的爱情到处流转,谁不愿意在这朴素、纯澈的天地中交付冰心一壶? 我拖下鞋子,席木板而坐,和友人背靠背。 他说,他喜欢这座城市,元气淋漓,古风依旧。 我感觉桥在浮动,由远及近的自行车轱辘碾过木板发出吱嘎吱嘎朴素的声响,如神咒,如天语,如邻家小孩的嘟嘟囔囔——浮桥上做场浮生梦,未必不是件风雅、逍遥的事?念姑苏芸娘为了看自家太湖,还得女扮男装,等见到烟波浩渺的太湖,不禁感慨:“此即所谓太湖耶?今得见天地之宽,不虚此生矣!”沈复芸娘二人浓情蜜意,把浮生当一场精致的梦来消遣,沈复随笔记录生活点滴,连俞平伯也忍不住夸奖“全不着力而得妙肖”。只是读到最后悲寥之雾萦绕不散,“自芸娘之逝,戚戚无欢。春朝秋夕,登山临水,极目伤心,非悲则恨”。 幸亏此刻,我的人生中有月,有桥,有木,有水,有知己,还有浩荡无边的清风。热烘烘,酷暑之闷在南方城市是极其普遍的,蚂蚁在泥地缝隙间来回穿梭,知了上气不接下气地嘶叫,打蔫了的喇叭花、蜀葵、月季花,耷拉着头——这些燠热全被贡江上清风哗啦啦吹散了!风的野气,风的清气,风的轻逸,风的快活,风的潇洒全来了。一部中国文学史,就是感觉风一路吹来,唐宋明清,各朝幻象,翩飞而显。 仔细嗅一下,果真,贡江的风里裹挟着宋朝时特有气息:旷野桑麻开。江边大片种植,柔蚕啃啮桑叶的声音覆盖住夜的呓语;“讽读之声,有若齐鲁”“里闾之间,歌诵相闻”,朗朗读书声是江西士子生活中最值得咀嚼回味的清音,就连黄庭坚这样的大诗人也经常反省自我: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风从江面来,水样的清愁渗在其间,说不清道不明,月要西沉,且归,明朝再来。说一句苏州官话,作揖拜别。
【编者按】耐读耐品的文字,犹如喝一杯陈年普洱,回味纯甘,余香绕齿,韵味无穷。这就是这篇散文的魅力。作者娓娓道来,轻吟浅唱,和着生命的韵律,聆听心灵的低语。数次流连于浮桥,感悟人生,感悟宇韵,还有历史上那个有洪迈的明媚阳光的春天,隐隐约约,似乎听见洪迈在低语:篆香消尽山空冷。那些风流人物,诗人绝句,如美丽的少女,盈盈走来,带着柔柔嫩草一般的温婉。 读完,与作者一样,喜欢这样的氛围,喜欢这样的季节,那清描淡写的一抹色光,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作者在异乡赣州浮桥流连忘返,任思绪飞扬,犹如穿越般,见洪迈,奔南宋,去城墙下品酒,时而回到现实,光脚戏耍,惬意之极。细腻清丽婉约,柔情,溢满文香。荐阅。【编辑:山地731828829】【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1080011】 ![]()
![]() |
|
|
![]() 泪珠魚儿
|
2014-04-05 21:02:57
祝贺葛老师大作见刊!
|
|
|
![]() 天上雪
|
2014-04-07 07:52:26
祝贺葛芳老师!
![]() |
|
|
![]() 天上雪
|
2014-04-07 07:53:37
首页快讯!
![]() |
|
|
![]() 了缘无尘
|
2014-04-08 11:59:58
热烈祝贺,再接再厉,取得更大成绩。问候作者,创作愉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