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树
|
【雅韵文学】茶话书香2014-05-06 22:34:04
高新科技的时代,网络信息化的今天,给大家搭起了走进书香园的空间和桥梁,更给喜爱读书之人打开了登堂入室的大门。仅就说书籍吧,只要把文档存储在手机或掌上电脑上,内存大点的,可以存储成千上万本书籍,相当于一个中型图书馆。网络时代的掀起,对实体书店冲击最大,看着城市中几家规模较大的实体书店相继关门,我们这些爱书人仿佛也被拒之于时代的大门。每次经过,都不由自主把目光投向于曾经熟悉的老地方,那扑面而至的油墨书香将不复存在了。现实是冷酷无情的。沮丧之余,多了些颓废和担忧。 诗人黄庭坚曾说过:“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满书房的书是有得读的,但难读到好书,这是事实。闲暇时间不读书,还能干嘛,是不是和我一样的空虚和百无聊赖呢,我心中也惦记着那些同样酷爱读书的朋友。这不,晚上散步,在公园里,就遇到了和我一样的爱读书的朋友。故友相见,当然开心。谈及读书,朋友像似打开了话匣子,津津乐道告诉我说,他学会使用电脑,经常在网上购书,还和一些爱读书的人组建了一个读书人俱乐部,每逢周末,我们都聚集在江边的一家茶楼里,喝茶看书,讨论书里书外的轶事。听完老友的一席话,除了羡慕外,我感觉自己是井底之蛙,用现代时髦的词汇就是“奥特曼”了。我向老友提出,也要参加这样的读书活动。老友欣然应允。 一个周末,我按朋友给的地址寻了过去。到了江边的一个茶楼上,步入进去,果然装潢得古香古色,走廊上挂满了字画,茶寮内明窗亮几,茶香袅袅。朋友告诉我说,这个茶楼也是一个爱读书的雅士开的。茶寮中不但有桌椅沙发,靠墙的书架上还有不少书籍。我觅得靠窗的沙发上坐了下来,服务员为我泡一杯清茶,看着这雅静的环境,心伴随着清茶在水中轻盈起舞,随后慢慢沉静。摊开一本新书,那淡淡的书香,交融着袅绕的茶香,悄悄地弥漫开来,顿时让整个茶寮清香四溢。茶香和书香可谓是珠联璧合。茶与纸书原本同根同源,均起源于我们古老的中国。茶以其清醇可口,天然保健之天性备受人们所钟爱。时至今日,饮茶在我国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并代代相传。想必读书品茶之人均深有感触,无不觉读书如品茶,品茶似读书。茶,越喝精神越旺。如长期饮茶,便可修得神清气爽之心性。书,越读思维越宽阔。如博览群书,便可修得高瞻远瞩之境界。会品茶的人,自然懂得茗茶之醇韵。品书亦是如此,一本好书,不同的人将读出不同的味道,思出不同的感悟。肤浅翻书之人,只能走马观花,赏观书中之浮华。只有真正品书之人,才能悟得字里行间洋溢的思想精华。 这也是自古以来,读书之人,多喜品茶。爱茶之人,多有品书嗜好之缘故。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一次斗茶比赛中得“白茶第一”。史学家司马光问他:“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君何以爱此二物?”东坡笑而答曰:“奇茶妙墨俱香”。“茶墨俱香”遂被后人传为美谈。中国士大夫以茶会友,以茶论文,以茶抒怀遣兴,茶与书香从而结下不解之缘。 除了传统的文化不能舍弃外,我也不能让时代给抛弃,不能让别人说我OUT了。九十年代我渐渐学会了上网,在网上看书淘书,还建立的读书QQ群,开通的博客。每天下班回到家中,沏上一杯清茶,打开电脑,点动鼠标,敲动键盘,在无形的世界里,和广大网友们在网上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的乐趣,陶然自得,不亦快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