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我一然
|
【雅韵文学】放缓生活的脚步,静听心声2014-05-08 20:48:00前些天因线路维修停电八天。 现代生活中电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条件:日常生活无处不用电,文化生活信息传递离不开电,网络的使用没电一切瘫痪。没电打破了大家固有的生活习惯,现在有些家庭离开电饭都难做,我倒是有备无患,电磁炉、煤气罐皆备,饿不着。 午饭后,一向离不开电视的他静静地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似乎没着没落的。家里静极了,我俩谁都不说话,仿佛在享受这久违的“宁静”。真是静到极致,静得叫人心里发慌,竟然连午觉都睡不着。我起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来读,很久没这样静心读书了。好惬意啊!我重新找回昔日读书如饥似渴的感觉,才发现自己好久没这样揽卷,任思绪飞扬了。 平日里整天忙,忙,忙着永远忙不完却并无多大意义的琐事。也许年龄大了,有时感觉疲惫不堪,常常累到不得不坐下时,打开电脑也只能看看,既懒得写东西,也不想看文章,似乎为了满足视觉的习惯而已。当静下心来时又感觉自己一无所获,甚至有无所事事之感。这一停电,有些事情不能做,才发现很多事其实也不必做。为何要把自己搞得这样累呢? 我还是喜欢这样宁静的生活,没有喧嚣,不过分忙碌,简单原始,静到心灵深处,静到忘我。喜欢这样一卷在手,没有电视的画面闪烁,不会眼睑干涩;没有声音噪扰,于宁静中与作者心心交流;大脑可以全面调动,驰骋想象。心是静的,思维是活跃的。情感世界里时而阳光静好,时而淫雨霏霏,时而浊浪排空,时而波澜不惊,这是怎样的一种享受啊! 停电的日子里我看到的最美好的场景,也是由心灵宁静中生发出来的。在学校生活中少了很多细节和“噪音”,上下课的铃声由口笛声代替,回归原始的方式;大课间听不到广播里传出的诸多祈使句,“同学们请……,同学们去……”;学生们很放松,不用上操,不用集队……凡是他们平时不喜欢做,或者被动去做的事大多可以不做。课间学生们三五成群,草坪边,凉亭里,健身器前,篮球场上……难得的悠闲漫步,笑声朗朗;那一伙窃窃私语的,时而脸上掠过神秘的一笑。最热闹的是球场,龙腾虎跃般,喝彩声伴着投篮节奏此起彼伏……校园里烟柳轻飏,绿草如茵,春风荡漾;学子们活力四射,轻松愉快。这一切平时也许就存在,可我似乎没时间停下匆忙的脚步来欣赏。 本学期学校安装了电化教学设备,鼠标一点,一幅画面,一个知识点,学生兴趣浓郁,教师省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这突然一停电,学生该不会受影响吧?”我带着疑虑走进课堂,学生平静如初,脸上洋溢着的是源于课间活动的轻松愉悦。我不禁感慨:真应该还学生自由的空间,给他们一份精神的愉悦,他们的生活才会多姿多彩。我不禁自问:难道我不也渴望这份心灵的愉悦吗? 现代生活节奏快,有时伴有喧嚣。我们在人生轨迹上一路风景一路歌,一路蹉跎一路惑。有时精力充沛风光好,也会心力交瘁坎坷多。真想放慢脚步小憩,可又莫名担心是与非,只好在社会角逐中时而踽踽而行,时而气喘吁吁。所以我时常会有愿得佳境圆夙愿,更喜平淡听心声的渴望。 停电的日子也打乱了我的一些生活习惯,比如不能上网,看不到大家的动态,可转念一想,我好久也没能真的做点什么,何必怨电尤人?我不是在这停电的日子里寻到一种心灵的宁静吗?其实有些习惯是可以打破的。固有的约定俗成的东西以为好,其实多数时候是习惯了。有些东西当它存在时并未真的觉得它有多好,一但打破时却又宝贝似的惺惺的惜起来。何必恪守呢?该打破的就打破的吧。 这些日子大家基本是用最朴素的方式生活。我觉得朴素未必不好,朴素的东西最真实。现实中往往真实到朴素了的程度时人们反倒不接受,甚至会歧视,对事物与人皆如此。有时人们会自作聪明,把最基本的看做最低级的,把最真实的当做最肤浅的。以为自己透视眼,看穿一切,所以常会以俯视的视角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然后用侃侃的“教训”的口吻,对着那些质朴的,真实的人们说着“富含哲理”的话,发着“看破红尘”的感慨。可惜的是,聪明的,看不到自己嘴角正冒着毫无价值的白沫;朴素的终归朴素,因为那才是最本真的。实在既不能高调,也不屑去变化的,有什么不好呢? 停电的日子,我有了可供思考的空隙,寻到了生活快乐的真谛,鼓起勇气还我生活的本真。 人生路漫漫,行色匆匆的人们是否该放缓疲累的脚步,且行且赏,且听心声呢?
|
|
|
![]() 树阴凉儿
|
2014-05-08 21:14:24
我还是喜欢这样宁静的生活,没有喧嚣,不过分忙碌,简单原始,静到心灵深处,静到忘我。其实,我也喜欢这种原始的宁静,回归真我的境界!喜欢姐姐心情文字!祝姐姐快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