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树
|
【雅韵文学】无私为镜2014-05-10 21:40:31
有人问镜子:“为什么你能以一片而包收一切,以有限而容纳无限?”镜子听后一笑,朗朗地答道:“朋友,因为我空明。摄进而不拥有,纳入而不收藏。”——镜子的无私,成就了它的魔力。无私,即没有私心,没有欲望去为己谋利,而是心怀他人,心怀他物,甚至心怀天下。然而,无私的人从不求回报,不图名、不图利,只是默默地奉献…… 历史更能证明无私只有镜子,让我们打开历史这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假如当初蔡桓公虚心听取扁鵲的意见,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假若当初项羽能从谏如流,接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的结局呢?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谏讽,又怎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 如果当初唐太宗不采纳魏征的劝告,怎么能创造“贞观之治”的局面呢?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烟波浩淼的江边,屹立着一栋雄伟的楼阁。因之立于洞庭湖畔,故得名曰:岳阳楼。重修后的岳阳楼现得尤其动人。映着夕阳的余晖,湖面泛着点点金光。朴实而华美的楼台上,一才俊正在伏案疾写,龙飞凤舞地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此豪迈的语句实在震人心弦。他,就是范仲淹,心怀天下,先忧而后乐。 漆黑的夜幕笼罩下,军营的火光犹显明亮,火光闪烁的营帐内,一翩翩男子轻摇手中的鹅羽扇,只见他眉宇之间透着灵气,瞳仁之间闪烁着睿智。他誓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乱世之中,他处事不惊,辅佐蜀国之主泰然立于纷争之间。不求闻达于诸候,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终含憾而逝。他,就是诸葛孔明,草船借箭、空城计、借东风……奇谋妙计,为之妙算神机,只为报三顾茅庐之恩,只为使天下安定,呜呼哀哉! 还有伍子胥,为思解围城之困,一夜之间愁煞白头;屈原,一心报国而怀才不遇,终含恨自投入汨罗河内;苏轼,心系黎民却遭小人谗言排挤,一贬再贬终无用武之地……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俊杰皆心怀天下,志在报国。其无私之心实在令人钦佩敬仰! 人,也许真的很渺小,我们能给世界的东西可能很少,就好像把一片茶叶丢入茶壶,一片茶叶看来是那样细小,但整壶茶的茶水中,都会有那片茶叶的滋味…….
人,就应像那一片绿叶,无私地奉献去吧,“镜子”就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