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韵文学论坛 回复本帖
山中树

山中树 秀才

  • 292

    主题

  • 325

    帖子

  • 2366

    积分

【雅韵文学】再读《昆虫记》

2014-06-09 21:09:40

近来,公司上下又掀起了读书热,人人读一本书,写出读书的感悟和体会。端午节前夕,下班忙里偷闲,重拾《昆虫记》是公司开展“读书”活动的日子里,随手在书堆里抽出的一本书,想着在其发现一点灵感,写一点读书的体会,没想到抽出了这样一本写昆虫的书。

       这本书是在40年前就看过了的,它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书中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栩栩如生的描写让人过目不忘……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难怪鲁迅先生将《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儿时的好奇,让我当时是一口气读完了它,它的真实性让我如醉如痴,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真的使人身临其境。由于这本书,让我对一切“动物”的看法发生了改变,也从此不再踩死蚂蚁、不再上树掏鸟蛋,甚至不再打死可恶的蟑螂。视动物与人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喜欢的就靠近一点,不喜欢的就远离一点,没有必要或无缘无故的“消灭”他们。

很多年过去了,今日重读此书已不再为其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或故事情节盎然情趣而激动了,倒是为作者的行为而感动。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穷其毕生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他刻苦钻研,牺牲了自己私有的时间去观察昆虫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在对一种种昆虫、曰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但更是使人类社会迅速走上了现代文明,给后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的一部进步史书。

实事证明《昆虫记》一书让我们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昆虫记》不同与小说或其它文体,没有说教,也没有对与错,它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独自的,安静的,是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和艰辛...... 
      
《昆虫记》的确是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这样一个奇迹,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大门、地球即将迎来生态学时代的紧要关头,也许会为我们提供更珍贵的启示。《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对自然的爱让法布尔舍弃一生与昆虫为伍,同样,对人类的责任让法布尔孜孜以求刻苦钻研,昭示“和谐”,这样的人是伟大的,是我敬重的。

重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生一世不是你在自然界索取的多少,而是你给后人留下的什么?在法布尔身上蕴含着一种思想,我们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是否也应学习这种思想,这正是孔老夫子所说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恕矣。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的儒家思想,也最能体现……事能知足心长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