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琴姐,您好!很高兴今天能和您有一次这样隔屏交流的机会,知道您很忙,我尽量长话短问,改掉我一贯啰嗦的坏毛病哟!呵呵。请问您是自幼就喜欢文学?还是半路上爱上的?
柳琴:满月好!首先,感谢满月的专访,让我有幸面对广大读者倾诉我的心声,借此机会,我向社团和关爱我的文友表示深深的谢意!
我在上初高中时,我的文笔就一直很好。尤其是作文,在初高中时代,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我的作文,曾得到过初中学校比赛的一等奖,上高中时,学的又是文科,是班里的一支好笔。老师一直对我寄予厚望,但因为偏科,未能实现上大学的梦想,成为我的遗憾。但初高中时代优秀的语文基础,为我今天的创作打下了深厚的文笔功底。
在工作之余,我仍坚持写文章,我曾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向业余创作之路。我于1986年11月——1987年11月参加了由工人日报、全总宣传部组织的全国第二届职工文学创作函授讲座班,至今,我仍保存着当年頒发给我的结业证书,我参加过厂家举办的广告词比赛,并得了奖。当地报社举办的有奖征文,也获得了奖励。
如今,我已将年过五十,告别了工作岗位,退休之后干什么?这是日夜萦绕在我心头的问題,在这时侯,我突然萌生一个念头,何不拿起笔来,圆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梦想!闲暇之余,用文字记录美好人生,用笔墨书写大千世界,岂不是很惬意的事?今天的我已经淡泊名利,只求人生有一个目标,人生有了目标,活着才有希望,人生活在希望之中才会有幸福,它能使我退休之后的生活变得充实,给我带来快乐,通过练笔,使自己的作品达到一定水平,怀揣着当作家的梦想,依恋着文学的情怀,风风雨雨半个人生即将过去。今天,我又重新编织起了我的文学梦。
满月:嗯,看到您如今能重拾旧梦,有所寄托,很替您开心,您对文字的热爱和执着精神真的很让人感动,今后我要多向您学习。每天看见您编辑那么多文章,却又没见您少写自己的文字,真的很是好奇,请问一天24小时,您是如何支配的?家务活不会都让大哥包了吧?
柳琴: 我的爱人曾经和我在同一个单位,他曾经是司机,我是乘务员,我们可以说是相濡以沫的伴侣,后来,他当了管理干部,我也从乘务岗位下来,去年,我们同时退的休,我正退,他内退,一个男人,在家里是闲不住的,他本身是司机,又重操旧业,开起了大客车。
司机的工作是居无定所的,他白天在家的时候很少,家的一切家务自然落在我的头上。一个人在家的时候,除了干家务,剩余的时间,我几乎都泡在了电脑旁,写文,编文,成了我每天的任务,洗衣服,用的全自动洗衣机,做饭,只是我和儿子俩人的饭,孩子有时不回家,就我一个人好赖凑合着,爱人在家的时候,我尽量不上网,给爱人一个温馨的环境,改善生活,给爱人洗衣服,爱人也由原来的反对,到默不作声,他主要是担心我的身体啊,我也理解的,哈哈,爱人就是反对,也是鞭长莫及啊,因为他经常不在家啊,所以,现在他每次出车前总是嘱咐我:“不要一天到晚坐在电脑旁。”有时,他有意给我任务,让我干这个,干那个,我知道他的用意的,尽量把他派给我的任务完美完成,好让他放心。
我认为,家务活不管谁干,只要相互体谅,家里的气氛就和谐。
满月:呀,琴姐,您好幸福,有如此心疼您的丈夫,还有一个宝贝儿子,真是令人艳羡的家庭,我能想象得到您们温馨的家庭氛围。
很多人都知道咱心灵社团有位“老黄牛”,大家看见您为了社团的工作,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究竟是什么支撑着您,给您这样充沛的精力,让您这样无怨无悔?我知道您已经退休了,本该有更丰富的生活,可以和朋友们跳跳广场舞,可以出去游览祖国各地的大山名川,可您却放弃了这一切,只钟情于文字,想问一下,您的家人支持你的选择吗?他们有怨言吗?你又是如何和他们沟通的?
柳琴:我曾经写过一篇散文《社团,我心中的圣坛》我摘录一段说明这个问题:“一个人拥有的财富,并不是光看他家庭的财产多少,还要看他的精神世界是不是饱满。假如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他的思想空虚,精神颓废,那他只是一个如幽灵般的影子,一个人的空外壳,他拥有多少的财富永远不会快乐幸福!
营造一个美好的心境,给自己的心情涂上颜色,让自己的生活七彩斑斓。在自己心里建起一个圣坛,这圣坛就是我们的社团,心中每天向往、崇拜着,虔诚地为它而忙碌着,使自己空虚的内心世界充实起来,开垦出芳菲满地的精神花园。”
写作使人睿智,使人富有逻辑性,使人的大脑不会在岁月中变得痴呆、退化,使人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使人变得高雅,令人起敬,犹如一匹不成形的粗布,你把它做成了精美的衣服,穿到身上,得到了人们的赞扬声,那种喜悦,是比金钱还贵重的。文章得到大家认可,我得到了一种满足和快慰,使我对生活有了一种幸福感。走出生活的繁琐和喧嚣,用笔书写大千世界,用墨挥毫美好人生。畅游在文字堆积的篇章里,进入在形形色色的小说人物角色中,心潮随着文笔涌动,波澜起伏。独享着文章带来的另一处风景。使我感到生活充满情趣和品味,这是一种精神的力量。
我退休前,曾给自己设想过无数的目标,继续出去打工,为金钱而战,让生活更富有,走出家门,和朋友相欢在广场,但最后,我还是选择了文字。主要是放不下自己的爱好,有时早晨我也走出家门,和同事一起在广场上散步,学学跳舞或者太极拳,但是我的细胞里还是文学的基因多些,那些都入不到门里,渐渐放弃了。只是自己茶余饭后出去散散步,缓解一下电脑旁的疲劳。至于旅游,我不怎么感兴趣了,当乘务员的经历,几乎游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漂泊不定了大半生,现在,倒想静下来好好享受一下安逸稳定的生活了。
我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来,半路起家,电脑对我来说刚开始是个新鲜事物,在这方面,儿子是我的第一老师,我的博客是儿子给注册的,刚开始,我只是在博客写文,后来儿子鼓励我到网站发文,在儿子的鼓励下,我才认识了网站,走进了江山。我的电脑,可以说,离开儿子寸步难行,曾经我极力反对儿子上网,戏称儿子是“网瘾少年”,现在儿子反过来戏说我是:“网瘾妈妈”,说归说,儿子还是积极支持我的,每当我有了难题,儿子总是第一时间来到电脑旁指教我,而且循循善诱,从不烦恼。电脑上的交流,增加了我们母子感情,关系也融洽了。
爱人刚开始特别支持,只要我高兴,他也不说什么,还把我的文章让他们科室的同事看,他们以我为骄傲,后来,看到我的痔疮一直犯,他开始劝说我不要光在电脑旁,也有和我生气的时候,但是,他现在也默认了,写文,是个利害兼有的事情,一方面,人有了精神寄托,避免了生活中的闲气,另一方面,毁坏着自己的身体,耽误家务,现在,我领悟到这一点,适可而止,兼顾家庭的亲情关系,不耽误家务,爱人现在还是很支持我的。
满月:听了您的这番话我很受益,您的话不仅让我知道了如何做个有梦想有追求的人,还让我懂得了和家人沟通的重要性,以及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所起到的影响力,谢谢! 您的文字大都接近于生活,那些市井人情皆在您的笔下生了辉,又蕴含着正能量,言简意赅,想来您平常一定是个非常善观和善感的人,点滴的,入微的,皆能被您放大,请问您平常是否如我猜测一样,会留意那些平常的容易被人们忽略的东西?时常走上街头,或者和你笔下那些的有着相似命运的人物互动交流?
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也是我积累写作素材的渠道之一。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有着不同性格的朋友、同事、和家人,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的人,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品质、魅力和经历,把他们最光芒、璀璨的一面汇集成故事,便是一篇出色的小说,在生活中,闲暇之余,我经常和朋友、邻居们坐在一起,家长里短拉家常,她们嘴中的新闻,也许就是我的小说中的好素材,所以,我很乐意和大家在一起交流,汲取创作营养,成为我创作的第一手资料。我的很多小说素材就是根据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改编、提炼而成的。
现代社会是个信息化时代,关注新闻报道,从中捕捉到有价值的的新闻,也给了我创作的灵感。有一次,我在新闻报道中听一则关于慰安妇的报道……报道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我很快在锁定这个新闻,一个以描写慰安妇悲惨命运为主题的小说在我脑海中酝酿而成,经过反复构思,我以《宝儿泪》为题,写成一篇小说,
我从一个刊物上看到这样一篇小故事,一个女画家在一次大型画展上,展出了她自己画的一幅画,画中的丈夫正淹没在洪水中,而手中则高举着自己的女儿,把女儿正托向房顶,房顶上,他的妻子正在向洪水中的丈夫大喊着,丈夫最终被洪水冲走……故事只有短短的一小段,我根据这个故事中的故事,进行了大胆的构思,把它编成一篇小说,主题表现的是太行山村的一个村支书,在大雨到来之际,心中惦记着村中的孤寡老人,组织全村人转移到高处,最后却发现自己的妻子和女儿还没脱离危险,转身回到家中,不料,洪水下来了,他使出全身力气把妻子女儿托举到房顶上,最后自己精疲力竭,被洪水冲走。小说的名字取名叫《山魂》,寓意着他是太行山的灵魂。
从烈士的墓铭志中,我汲取烈士的英雄事迹,把他们加工成战争题材的小说。《太行奶娘》是以太行山的妇女韩春花、郭金梅为原型,她们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用自己的奶水哺育了刘伯承、邓小平之子刘太行、邓朴方;《太行丁香花》是以晋冀鲁豫边区冀南银行行长高捷成、赖勤夫妻为原型,丈夫高捷成为保护银行文件和日兵相遇,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妻子赖勤为边区银行呕心沥血,积劳成疾病死在岗位上;《留取丹青照汗青》中的鲁将军是以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在聊城包围战中自戕的鲁西北抗日联军司令、聊城县长范筑先将军为原型创作的;《烈火铸金》写的是年轻的代县区委书记金方昌……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要跳出井蛙之见,走出狭隘天地,扩宽视野,广聚“材”路。“积上不止,必致嵩山之高;积下不止,必致黄泉之深。”素材,无处不在,善于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它,旁搜博采,下精力去挖掘它,宛如深埋在岁月泥沙中的金子,要拂去封尘在往事上的沙土,去杂洗浊,淘尽沙土始到金。把它精心打磨,露出金光闪闪的一面。再编织成一篇耐看耐读的文章,奉献给读者,让我的作品经得住时代的考验,经久不衰,即使在许多年后,拿出来阅读,也会舌底翻波,口角噙香。
满月:您的这番话就像一篇上品文章,品之回味无穷,值得咀嚼。哦,我还想问问自接触网络文学以来,您最深的感触是什么?您又是如何看待网络文学的?你对网络文学有怎样的期许吗?
柳琴:文学网站给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文学平台,和施展才华的空间,为作者和媒体之间打造更为快捷、有效的沟通桥梁和合作平台,文学网站比较纸地媒体来说,门槛低,发表快,读者众多,作者的作品可以很快见诸页面,可以提高作者的自信心,有的网站为了获取商业收益,赚取点击率,低级趣味的作品充斥网站,难免鱼珠混杂,泥沙俱下,因此广大作者要选择健康的网站,纯文学的、审核制度规范的网站。
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络文学正在吸引着众多的读者,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的主流媒体。但网络文学有一定的局限性,它的读者以年轻人居多,对于不懂电脑的部分中年人和老年人来说,还是遥不可及的。假如有一天,网络文学能像电视和收音机一样普及到每个人,是人们的期望所在。
网络是个公益平台,网络文学要祛浊存清,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才能真正成为广大读者喜爱的、大众能接受的文学媒体。
满月:文学之路是一条艰辛的路,是谁说过,对待文字要有如对待初恋一样的热情,否则很难长久地走下去,请问您会一直坚定地走下去吗?你有没有想过将你散落的文字汇集成集子,将那些“孩子”聚在一个大家庭里?
柳琴:会的,只要我的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坚持走下去,杨绛已经写到一百岁了,我虽然没有她那么高的威望,但她的精神会鼓舞着我,我会把她作为我的精神榜样,一直写下去。
江山已经给我出了电子书,我的珍藏版的书籍已经到手,这点,要感谢江山给了我这个机会,其实,我想,在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出不出书无所谓的,电脑不是跟书籍一样吗?当然,这只是我人观点,萝卜咸菜,各有所爱。自己怎么做就怎么做,不必强求。
满月:嗯,非常赞佩您的淡定从容和超脱,不被当下某些网络文学的不良风气所感染,值得很多人向您学习。
社团里的人都亲切地称呼您为琴姐,您确实就像我们的一个大姐一样,那么热心地帮助社团中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文字上的迷途,有您及时的指引,谁有小情绪了,您总是能及时给予疏导和安慰,您给大家的印象总是乐呵呵的,想来生活中的您一定是个乐观的人,或者说您不喜欢将情绪写在脸上,只想用快乐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您就像一轮温煦的暖阳,那样照耀着身边的每一个朋友。可以和我们说说生活中您是如何处理自己偶尔生出来的不良情绪吗?
柳琴:文友来自五湖四海,大家只是在银屏前的交流,每个人的性格只是通过扣扣上的笔墨来了解,没有面对面的交流,每个人的脾气和想法不同,难免产生误会和矛盾,不良情绪会有的,古人有句话:“小不忍则乱大谋”,大度些,宽容些,过去的事就过去,不去深究,“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过。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人无完人,谁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相逢一笑泯恩仇”。有了矛盾要以大局为重,以社团的利益为重。 个人的事情是小事,社团的利益是大事。社团,就像一个大家庭,家和才能万事兴。团结,才能凝聚力量,社团才有光明的前途,才能结成一股绳,又快又好地发展,才能在江山众多的社团中处于不败之林!在峰巅相逢!
满月:呀,时间不早了,很抱歉,今天我又一不小心啰嗦了,还是没能控制住!请大家原谅哈,那我们今天的谈话就到此先告一段落吧,呵呵,以后我们再漫话家常吧。
柳琴:谢谢满月采访,谢谢社长抬举,最后,祝大家工作愉快,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满月:谢谢琴姐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访谈,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心灵人送上最真挚的祝福,祝福琴姐——心灵后院的“老黄牛”生活幸福!笔健!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