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树
|
【雅韵文学】书是人生路上的灯塔2014-09-22 20:21:12
纤纤书页,瀚墨书香,行走世间,与书结缘。工作闲暇之余,我常常执一书在手,一杯清茶,坐在融融的春光下,品读书页中一幕幕的跌宕起伏故事情节,让自己沉醉于书的海洋之中,耐心品读书页中文字的情感纠结,或敬仰于作者潜心笔下的字字珠玑,给人鼓舞,给人启迪,更给予人生莫大的鼓舞和鞭策。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离开学校已有三十余年了,而上学时养成的深夜读书的习惯却一直没有改变,它像吃饭睡觉一样不可或缺;工作后,虽天天与电杆、电线、变压器、开关等摸爬滚打,总有休闲时,我便沉醉于书的大千世界去吸取养料,在知识的海洋中捕捉人生的精神食粮。 大诗人韩愈曾说过:“贫才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每当夜深人静时,拿本一本书,细细品读,独享其中的乐趣,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时下步入科技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要看什么书可以说琳琅满目,手指一摁,打开网页尽兴浏览,随心所欲,看到疲倦而止,让身心得到潜移默化的熏染和洗礼。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人的一生正如他一天中所设想的那样,你怎样想象,怎样期待,就拥有怎样的人生”。悲观人常常看不到事物鲜亮的一面,消沉地打发日子,给自己的内心上了一把无形的枷锁,令手脚受到束缚,找不到快乐的感觉。乐观者却常常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不断地完善自我。用沉着稳健、永不停息的执着精神,赢得了人生中的一道靓丽彩虹。一本好书胜似一盏明灯,可以照亮我们的心灵那扇尘封的窗户。每一本书都有它的独特见解和哲理,或妙趣横生,或励志晰理、或矛盾焦点由复杂到简单的个中情理,融入书的情感之中,与书中主人翁同喜、同欢、同乐、同悲,收益最多的是作者匠心独具文字、词语、段落的历练情感交织,也有作者埋下的字眼伏笔、设身处地独白、情感倾述和事物的主观意识,品读字里行间等励志书藉,给人力量,让读者回味。每一次细细地品读,就是一次心灵的旅行。有人说:“读书不仅有休闲的雅趣,更是一种灵魂的净化,心智的感悟,是一种从感官到心灵的高度享受。如同阳春三月的踏春郊游,如同仲秋九月的开镰收割,亦或隆冬季节里与久违的朋友围坐火炉边娓娓叙谈。”每一个爱读书的人,感悟各有千秋,对于书的感情犹如桃花潭水深千尺,自有衷情动人心。 读书需要一种心境,宁静安详的心境以及静谧无哗的氛围,是读书的理想境界。在一本本书中分享作者成果,跳跃的字里行间会带给人最大的快乐。一本本书时常将我带入那种既恍惚空灵又旖旎美妙的境界中,此时,心灵就象开水里的绿茶丝丝缕缕地舒展开来。我常常被书中的故事所感动,被友情感动,被善良感动,也被美好和优秀心灵所感动着。读书的时候不必怀揣心事,意兴阑珊,也无须贪多求快,恨不能一口气读尽天下书,期望一夜间学富五车,那是没有多少收获的,以至于过目即忘。用心渎书之人,或提笔在手,把精彩的描述、比喻、修饰手法勾下来,或另记在读书笔记本上,供以后翻阅回味和有用时借鉴,同时也是在记录人生路上的生活点滴和美好的回忆。读书在于品读文字的博大精深和浩然正气,用文字描写一下此时的心事,当所有的一切都淋漓尽致地倾诉于笔端时,似乎一切烦恼都消失了,忘记了不快。多么美好的文字啊,可以鲜明地表达人的情感。其实读书快乐真的就这么简单,简单就是闲遐时找本喜欢的书,在春光里或在阳台窗下、在夜深人静灯光中用心去品读。 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书是智慧的琼浆,是励志和陶冶心灵的鸡汤,繁忙的工作,有时会使人烦躁不安,每天深夜的读书会让我心情很快平静下来。等到家人熟睡,电视无声时,读书的欲望不经意间袭上心头,于是,取出自己喜欢的书,拧亮床头的台灯,或躺或坐,慢慢品读,绷紧了一天的身心就得以放松、得以抚慰、找到答案。.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在我们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正是因为走上了文化引领、教育兴国的宏韬策略,读书让每名中国人怀揣梦想之舟,成为了有理想、守道德、讲诚信、有品质的时尚中国人。书的琼浆丰润着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和灵魂,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时的我们虽不能成为感动中国的人,但一定是个让身边人感动的读书人。
艾迪生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读书,让我学会了感恩,感恩父母养育了我,感恩电网企业给了我人生的舞台,感恩每天给我工作在一起的同事和朋友,在人生的路上给予了我莫大的关心和无私的帮助……窗外夜色渐深,倦意渐浓,合上书本,坦然入眠。纵使明日风雨交加,梦乡里,仍会就着书香露出舒心的微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