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看世界 回复本帖
航帐

航帐 举人

  • 264

    主题

  • 983

    帖子

  • 3713

    积分

【航帐笔谈】景区涂鸦乱弹

2014-10-07 20:22:36

小时候读《西游记》连环画,看到“齐天大圣到此一游”的章回,忍不住哈哈大笑,并从此记住这句话。

    无独有偶,前不久偶尔在网上溜达,看到有人建议再版《西游记》时,删除“齐天大圣到此一游”的有关内容,并言辞凿凿地列举种种理由,论证“到此一游”涂鸦陋习的传承、传播,与《西游记》息息相关。

    初看这样的论调,似乎不无道理。结合个人的感受,觉得最早受到“到此一游”涂鸦启蒙的确当属《西游记》了。但仔细想想,却有点令人忍俊不禁。

    大家都知道,《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

    如是,我们这样设想,是不是“到此一游”的涂鸦就是从《西游记》作品的诞生与流传相伴相生呢?稍有点历史知识的人就知道,中国文人历来有在墙壁题诗的癖好。著名的有唐朝诗人孟浩然《题长安主人壁》。据说,老孟四十岁到长安应试,应试不中趁着酒劲儿在一个酒馆的墙上写下了千古诗句:久废南山田,叨陪东阁贤。欲随平子去,犹未献甘泉。枕席琴书满,褰帷远岫连。我来如昨日,庭树忽鸣蝉。促织惊寒女,秋风感长年。授衣当九月,无褐竟谁怜。系统讲述他在长安的活动情况。

    其实,原始社会文字产生之前,原始先民通过在山洞及石壁上到处涂鸦,记载生活。如今,这些涂鸦成了宝贵史料。考古学家在庞贝城的古罗马遗址就曾发现涂鸦字迹“Lucius pinxit”,意为“Lucius在此涂写”,这就是两千多年前的“到此一游”。

    在不少风景名胜区,留下了古人大量的涂鸦字画。三山五岳的摩崖石刻,楼堂观寺的涂鸦诗词和楹联,又何尝不是当时风流名士、达官贵人的得意之作?宋朝苏轼的《题西林壁》诗,典型的涂鸦,却因富有哲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成为名诗。

    但话又说回来,在埃及金字塔上刻上“到此一游!”长城古墙、千年古树被刻得遍体鳞伤,这确实是人神共愤的陋习,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必须受到全社会的谴责,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依法惩治。

    兴之所至,诗兴大发或者手痒心动、灵感迸发,希望留下点什么时,我们怎么做到既不扫兴,也不破坏环境,文明旅游呢?我觉得在高科技产品十分普及的今天,办法总比困难多。比如看到优美的风景,心仪的古迹,流连的名胜,你不妨“咔嚓”一声,摄入镜头,自己配上一些妙语佳句,通过微博微信或者博客等交友平台,与好友共享,说不定一不留神就能成为网络红人,不但宣传文化,传承文明,还能彰显自己的才思敏捷,显得高大上,何乐不为?

    景区涂鸦问题要辩证看待,堵疏结合,合理引导。这样,既有文趣,又张扬个性,岂不快哉!

辽宁娴雅

辽宁娴雅 秀才

  • 200

    主题

  • 792

    帖子

  • 1703

    积分

2014-10-08 18:33:39

涂鸦是要看在合适的场合,合适的地点,合适的环境所为。如在不合适地方,信手随便涂鸦那不仅有辱文明之称,也遭人们谴责。

   赞同航社的观点!涂鸦问题要一分为二正确看待,也要堵疏结合,合理引导。这样,既有文趣,又张扬个性,岂不快哉!

潮仙

潮仙 探花

  • 2

    主题

  • 29096

    帖子

  • 13937

    积分

2015-04-07 09:33:10
景区涂鸦问题要辩证看待,堵疏结合,合理引导。
潮仙

潮仙 探花

  • 2

    主题

  • 29096

    帖子

  • 13937

    积分

2015-04-07 09:33:28
言之有理!
潮仙

潮仙 探花

  • 2

    主题

  • 29096

    帖子

  • 13937

    积分

2015-04-07 09:33:54
回味无穷!
潮仙

潮仙 探花

  • 2

    主题

  • 29096

    帖子

  • 13937

    积分

2015-04-07 09:34:14
欣赏学习!
潮仙

潮仙 探花

  • 2

    主题

  • 29096

    帖子

  • 13937

    积分

2015-04-07 09:34:34
问好社长!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