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地731828829
|
【流年编按】山地十月编辑按语2014-10-08 10:50:27【编者按】这篇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现代都市人们因工作而忙碌,奔波而不能自拔,忽略了与身边的人进行交流,尤其是身边的亲人。结果,长期以往下去,就出现了很多心理障碍,继而做出很多令人不解的难堪事,糊涂事,有的甚至酿成灾难惨剧。文中的马力一家,就是这群都市生活的人的代表。一家子,本来很幸福的,然而,中年夫妻全身心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夫妻彼此都说不上一句话,更莫说与其他家庭成员。因此,文中的父亲也寂寞孤独,独自在卧室喊自己死去的老伴小芳的名字。儿子也是一点也不开心。最后,孤独的父亲散步之时被公园里的女子诱惑,以为是聊天,而被请入派出所。耐人寻味的作品,荡涤人的心灵,发人深省。珍惜身边人,多沟通,乃是家庭幸福生活的法宝。小说语言流畅通透,文风素朴,主题丰蕴,来源于生活的作品,富有生活的根,给人启示。尤其是都市里的人,作品的借鉴意义不可小视。佳作!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流年】说话(短篇小说) 0/06776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4-10-16 15:33:25
【编者按】很温暖的文字,读着这样的文字,真的就如作者自己所说,是一种如沐春风般的感觉。作者文中谈到,读《我与地坛》这本书,从而撕开记忆,回忆了自己认识一位网友,这位网友的品行,是那么可贵,并深深地感染着作者。他们从虚拟走入现实,见面了。很多网友是“见光死”,但她们见面之后却建立了深深的友谊。她因作者生病而前来看望,并给她介绍中医,给她带来两本书:一本《中医理疗》和一本《我与地坛》。当作者打开《我与地坛》后,连史铁生何许人也,她也闻所未闻过,这时获得这本书并细细地品读,心中不禁豁然开朗,感悟颇深!史铁生先生的故事,让她精神世界有了一个升华。她明白,交到一位好友犹如交到一本好书,弥足珍贵。荐阅!【编辑:山地731828829】
【流年】一本珍贵的《我与地坛》(散文) 0/42080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4-10-18 21:30:35
【编者按】执子之手,相守到永远,白头不分离,说的就是作品中的夫妻。作者用小说的形式把夫妻患难之交,夫妻恩爱的画面展现得淋漓尽致。读完,深深地被感动了,竟发觉眼睛湿湿的。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形式,真挚的感情,娓娓道来我在参加学校与另一支球队比赛获得冠军之后,喜悦之情还未结束,却发现自己的眼睛又出状况了,眼底出血,视网膜脱落,住院,又转院到北京。作者细腻地刻画了我在北京做手术时的一幕幕,既歌颂了医术精湛又有职业道德的专家,也揭示了医院存在的一些丑恶现象。有褒有贬吧,公正客观。尤其是成功地刻画了我的丈夫明轩,他是一个好男人,对我关心体贴,百倍爱护,不仅把家里孩子照顾得很周到,对我更是温柔体贴呵护,使得在住院治疗期间,我感到有靠山,感到很温暖。有他是我一生的幸福,与他慢慢老去是我最浪漫的事。主题饱满丰蕴,文风素朴,语言流畅,佳作,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流年】执子之手(短篇小说) 1/205131 |
|
|
![]() 纷飞的雪
|
2014-10-21 22:31:44
【编者按】感人之作,读到最后,谜团真相大白,让人动容啊!作品开始就切入主题,石清云的身后站着一位头发花白的疯老妇人,疯老妇人是哪儿来的?还不到六十的老妇人就变成了这个模样,一定有原因!就这样把读者引领,紧跟作者,进入到故事里。石清云说是火车站捡来的,闺蜜晓月本是一个善良的女人,于是,同意石清云的做法,收留了她。在石清云出差时,由她经管,其他时候,都是石清云照管,为此,石清云的男友离开了她。直到石清云在火车上遇到一见如故的子野,经子野建议,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是头部碰撞后失去记忆,神经错乱。他们把疯老妇人带到乡下慢慢疗养。子野发现疯妇人收藏的一张照片,石清云才说出事情的真相,原来,这疯妇人是石清云父亲的后妻,石清云认为是她害死了她的亲生母亲……在子野的劝告下,石清云接纳了她,她的病也慢慢好了!一声妈,把作品推向高潮,结尾很温馨,意味深长!过去的恩怨,父辈的恩怨,都成了过去。该放下的一定要放下,人生总在朝前走。所以人不能总活在过去的阴影下。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疯女人的形象,通过石清云、晓月、汪飞和子野眼中的疯老妇人,深刻地刻画了这一个人物,立体丰满!小说语言朴实简洁,布局精湛,埋笔巧妙,主题丰蕴,情感真挚,耐读耐品。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流年】离不开你(短篇小说) |
|
|
![]() 纷飞的雪
|
2014-10-21 22:34:18
【编者按】撩开喧哗见你,一篇赏心悦目的文字,一篇入心入骨的作品,给读的人一种美的享受,给读的人一种心灵的滋润!作者把这篇游记写活了,游记本来不好写,很多时候往往会写成流水账,然而,这篇,却是一篇韵味无穷的、主题丰蕴的游记散文。作者开头就用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把读者带入文字里的意境。东栅街口的戏台,翰林第,汇源当铺,小桥、水心街,乌镇的小河及那边“枕水人家”,宏源泰染坊,矛盾纪念馆……进入西栅后,过石桥,望百船,穿染坊,进“银行”,钻喜房,拜昭明书院,青藤缠绕的小木楼,古朴幽深的狭窄小巷,白莲塔,京杭大运河,“安渡坊”……文字里,寰尘把自己邂逅乌镇的感情及所见所闻表达得淋漓尽致!散文文风清丽婉约,语言隽秀柔美却透着朴实,描写乌镇自然景物、人文地理、淳朴古迹繁多,却不凌乱,而是脉络清晰。读着,给人一种恍惚的感觉,仿佛走在乌镇古巷,呆呆地把影子留在青石板上,回不过神来。作者在描写所见所闻的同时又注入了自己的真挚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不管是单线条的白描,还是浓笔重彩的工笔,都是那么游刃有余。全文干净利落,无一处多余。读罢不忍掩卷!文字彰显了作者高超的写作风格,信手拈来的文字,细腻的情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赞美,堪称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0210004】
【流年】撩开喧哗见你(散文) |
|
|
![]() 纷飞的雪
|
2014-10-21 22:39:36
【编者按】这是一篇非常富有正能量的文字,读着,让人很感动,欣慰,振奋。秦岭脚下一间掩映在树丛中农家乐,老板娘张菊仙接到一个神秘的电话,勾起她二十年前的往事。她资助过三个流浪汉,其中一个叫何建峰。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当年是流浪汉的何建峰,经过自己的努力打拼,富裕了,成了大老板,吃水不忘挖井人,经过百般寻找,终于打听到张菊仙的住址,前来答谢感恩。他又是贵重物品又是巨额现金,然而,张菊仙夫妇就是不要,拒绝了何建峰的礼物和现金,其中一样由于当时不知价格留了下来,后来还是亲自送给何建峰。当何建峰带着妻子再一次来表示感谢送上现金时,张菊先提示他这钱可以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于是,小说故事高潮的一幕出现了,以她名字命名的一所“菊仙希望小学”在秦岭深处大山里建成了。小说歌颂了何建峰知恩图报的品行,更是弘扬了主人公张菊仙做好事不图感谢的人品,在这样的人品的感召下,为民建设的希望小学建起来了,可歌可泣,感动人教化人,寓意深刻。小说语言精练,文风素朴,人物形象饱满,主题丰蕴,值得品读。佳作,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流年】被遗忘的时光(短篇小说)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4-10-24 10:22:30
【编者按】两篇散文,富有哲理,其意思就是一个,贵在坚持,只要有恒心,没有达不到的目的。劳动最美,爱劳动的女子更美,工作无高低贵贱之分,工作让人快乐,这也许就是这位酱香油饼姑娘的追求,能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也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作者描写的制作葱油饼的场景,鲜活,画面感强。为了展翅高飞,苍鹰不惜忍痛狠心地在岩石上磨砺自己的鹰啄和鹰爪,甚至拼命地撕扯自己的羽毛,这需要多么顽强的决心、忍耐和毅力。在生与死的决绝面前,无疑只有置死地而后生才能获得重生!是的,能够帮你走出低谷的只有你自己,别人谁也无法代替。鹰坚定不移的信念,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价的!语言精练,言之有物。荐阅。【编辑:山地731828829】 【流年】油饼飘香(散文外一篇) 1/332377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4-10-24 10:23:25
【编者按】从读书走路开始切入主题,用朴实的文笔,缓缓叙来自己读小学时,在外婆家的村小的点点滴滴,新书一发下来就迫不及待地看;看到哪个同学有小人书,就想方设法地弄来读。从小就表现出强烈的读书欲望。初中时,当别人都在为琼瑶和岑凯伦疯狂的时候,作者却对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情有独钟!以至于因为喜欢读书,成了村子里李大爷家的常客。后来,由于父亲病故,弃学回家帮助母亲做事。但尽管如此,读书却永远地陪伴着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书成了自己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伙伴。有人说,读书与走路,让心灵与身体总有一样在路上。人生就是一本书,书就是百味人生。语言流畅,文风朴实,主题丰蕴,值得一品。佳作,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流年】记忆里的书香(散文)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4-10-24 10:24:44
【编者按】暖暖的记忆,柔柔的心思,千转百回,被遗忘的时光,却永远记忆如初。人生坎坷,过眼云烟,恍如昨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那聚散,离别,生死,都不过是一念之差。时光匆匆,总会带走所有哀愁。来,便来了,去,也便安心地去了。”唯有珍惜生活,唯有珍惜每一天,珍惜身边人,方能享受幸福,不枉人生。散文用清丽婉约的文风,诗意般的语言,情真意切地娓娓道来那年那事那人,酸甜苦辣跃然纸上。五个大大小小的小女生,成长着,慢慢老着。然而,一起幻想老去后的姐妹五个,却有人永远地缺席。文字巧妙地用五个老太太做铺垫,暗示人生老,特别是一起慢慢变老也是一件幸福的事。今天,过去的点点滴滴,已成念想,一篇很好的致逝去的青春,颇有韵味,还附有某种禅意。娴熟的文笔,流畅通透,文思极为缜密,犹如品饮一杯云南普洱茶,醇香回甘,余香绕齿。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0230020】
【流年】被遗忘的时光(同题征文·散文)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4-10-27 10:06:39
【编者按】作者用最原始的格调和不加修饰的语言给读者讲述了一群正处于青春年少的孩子,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演绎一场情感画面,令人感慨,又不得不陷入深思。作品撷取学校学生情感生活的几多浪花,不做评判,客观地展示,让读者自去咀嚼。其实,作为中学阶段,正是学习的黄金时间,如果把精力用来谈恋爱是很浪费时间的。然而,当事人因年龄的原因,并不清楚这些,理智无法战胜情感。加上中学生正处在叛逆阶段,对外界事物的一切是由自我感觉来评判的,似乎是自己可以左右的,那种唯我独尊的狂妄思想在这个年龄阶段被释放得淋漓尽致。事实上是,中学生大脑并未成熟,在情感方面是很糊涂的,是担不起恋爱冲动后的责任的。文中的童话、可儿、花朵朵、于翘楚等人,尤其是围绕童话、可儿、花朵朵三人之间发生的爱恋,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可是,这样的故事在当今的校园里,却经常上演,悲剧不时发生,令人触目惊心,更令人反思!中学生,特别需要疏导,用适合这个年龄阶段有效的方法措施加以引导。家长应该多留意,与自己的孩子多沟通,晓以利害;学校有关科室,班主任和教师应该多关心学生,同时采取有效管理手段;社会特别是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的社会环境。这样,就能避免因学生情感问题处理不慎带来的种种悲剧。小说中的小女主人公可儿因父母离异,母亲主要精力放在再婚路上,忽略自己女儿的情感需求,严重失职,这样的母亲家教很失败,学生比吃比穿比家长的恶习愈演愈烈,一些不良作品和浮躁污浊的社会环境腐蚀着孩子纯洁的心灵,小小年龄竟然算计同学,缺乏冷静,后果很严重。作品旨在引发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对孩子的教育要多担当和关注,孩子完了国家前途就完了。小说描写细腻,语言通透,文风素朴,选材非常好,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一部难得的好作品。耐读耐品,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流年】落笔成殇(短篇小说) 1/7211922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4-10-27 10:12:50
【编者按】这是一部设计极为精巧的小说,作者用一群演员去一个小山村里演出这么一个情节,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当年的一幕幕,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人生众生相及朴实憨厚的农村人贫乏的精神生活状况。作者没有用居高临下地自己说教什么,而是通过一场演出,那个年代的一场普普通通的演出,来展现的。那种年代浓郁的乡间味儿,生活味儿跃然纸上。农民几乎没有文艺活动,也无现在的电视,就是靠一个乡下的演出队,偶尔的演出。农民是那么的热情,期盼,即使下大雪,即使是都守候到很晚,都要看那一场戏。演员呢,同样不辞辛劳饥饿,奔赴乡下演出。即使在冷天大雪天,即使很晚,也要去演出,他们知道农民还在等他们。事实上确实如此。那是怎样的一场感人画面啊!条件极为差,路况极为差,一辆破车。大家推车上坡也要奔赴演出。演出结束就要连夜返回。还是大雪的夜里。车子又出问题,又要下来推。这回是下坡。于是,车子往前滑。小王跳上车,要喊队长下来,有危险。然而,车子这个时候翻了!小说用一个极为短的时间里发生的故事,告诉了读者很多信息,个中滋味,读者自去品嚼。虽然这些事已经过去了,但不能忘记,这是一段历史,给人思考。小说描写细腻深刻,画面感强,朴实厚重,主题极为丰蕴,耐读耐品。佳作,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0270015】
【流年】演出(短篇小说)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4-10-27 10:14:11
【编者按】作者用诗意般的语言,让读者与她一起分享见证养了四年多的昙花展示那抹美丽,与作者一道守望,看到昙花第一丝花开,很快越来越伸展最后直到全部开放。夜里,作者享受了花瓣绽放的一番争奇斗艳的味道。随之,墨香一转,由昙花写到三毛与荷西的爱情,作者中学同学芳和秋的爱情,他们的爱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因为爱而结合,爱得那么热烈,那么纯洁,那么刻骨铭心!然而就如上天也嫉妒他们的恩爱似的,相爱的人其中一方不幸永远地离去了。然而他们却永远不后悔,爱有多深,牵挂就有多久,温暖就有多长。虽然在爱的路上,没有白头到老,甚至如昙花一现,但爱得彻底,爱得沁入每一寸肌肤,对他们来说,弥足珍贵。深夜花睡,人将西归,昙花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开得灿烂。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应该像昙花一样,虽短却拥有了灿烂的一生。作者借昙花寓意,韵味无穷,行文精湛,主题意蕴。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0260016】
【流年】夜深花睡(散文)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4-10-29 23:25:20
【编者按】读完小说,竟然泪眼模糊,深深地陷入到故事里去了。作者撷取生活里的一个家庭,因为全家的主心骨突然不幸逝世了,于是,这一家人依靠的大树倾倒了,全家乱了套。女儿成绩下滑,心不在焉,公婆身体令人堪忧。女主人公作为妻子,还未从失去丈夫的悲痛中醒来。当她突然得知婆婆病了,她才得知,婆婆心情不好很压抑。她猛然惊醒了,不能再这样消沉下去了,她的丈夫走了,她就是这家人的主心骨,她必须坚持住。于是,此前从不管理家务的她开始经管了,从不进厨房的她,竟然成了很好的家庭“煮”妇!院子里也恢复了生气,花花草草开始绽放,尤其是公婆,有精神了,脸色也恢复了,更是让全家自豪的是,女儿考上了天津大学。这一切就是丈夫在世时的希望。她终于流出了幸福的眼泪啊!不能没有她,她振作起来竟有如此的重要!原来,不仅仅是她离不开丈夫,全家人也一样,当丈夫走了,全家人更需要她,女儿需要她,公婆需要她,一句话,他们离不开她。连她的学生们也离不开她。唯有珍惜活着的人,过好每一天,才是对死者的最大告慰,才是对那么爱自己的丈夫的最大告慰,一篇充满了正能量的作品。小说描写细腻,不断地用细节推动着故事情节向前发展。语言精练,文风素朴,主题丰盈,成功地塑造了好女人慧娟的形象。一部荡涤人心的作品。佳作,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流年】离不开你(短篇小说) 0/010628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4-10-29 23:26:27
【编者按】一篇温暖的文字,感人肺腑!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可是文中的奶奶的爱更是大无边。作者对奶奶的那份感情,是那么深厚,那么入骨入肺。奶奶的去世,让作者悲痛,久久难以平静。作者用一种沉重的文字,充满真情的文字,把那些日子,那些片段,一一回放。奶奶的爱,对父亲的爱,对作者的爱,跃然纸上,这种亲情,血浓于水,在通篇的文字里被表达得淋漓尽致!作者撷取与奶奶有关的几个记忆细节,缅怀奶奶。奶奶已是一本家书,令作者一家读也读不完。奶奶的音容笑貌,挥之不去,永远刻在作者的记忆里。每每当作者回到奶奶住过的老屋,那里的一切,依旧有奶奶的味道。语言朴实简洁,情感真挚,令人动容。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流年】难以忘记的痛(散文)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4-10-29 23:46:17
【编者按】小说描写了一个会唱二人转的男人,风生水起的时候,飘飘然,瞧不起自己的丑老婆,与一些不三不四的女人鬼混。甚至提出离婚。丑老婆满足他了,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地生活着。这个男人从不管不问。没有想到的是,20年后的一天他忽然就回来了,瘸了一条腿,据说他和别人的老婆偷情的时被抓,被挑了他的右脚脚筋。这样没人要他了,他只有回来,但他只有一人过着,这才明白什么叫脸面。大年三十他死了。他回来到死无人管他。死后在丑老婆的建议下立了一块碑,但儿子不愿刻上他们的名字,免得被人诟病的父亲而丢了他们的脸面。小小说意味深长,这就叫报应,不长的篇幅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值得一品。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流年】脸面(微型小说) 0/01290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4-10-31 12:04:47
【编者按】可以说,编者读到了一篇创作新颖别致的好作品!读完,跃入眼帘的是语言富有特色,大量使用短句,显得极为紧凑,不拖泥带水,干净利落;文字立体感很强,把读者带进去,犹如沙龙聊磕一般,小说里的主人公在空间时空转换,交替,闪亮登场。小镇的“三剑客”:我(写小说的)、柳青青(写诗的)、柳鸿(写散文的),老太太(讲故事的)的故事里的主人公,又是一个作家,又是一个画家,随她需要变换身份。你(读者)是听众,相当于“我”在说故事,你听。故事里有故事。老太太讲故事,“我”听,我又来讲给柳家兄妹听。故事以“我”喜欢柳青青为切入点,用一个爱情故事展开全文。其实开始就很荒诞的,柳青青喜欢一个人的前提是要破解镇上老太太的谜,而柳鸿也是同样的目的,就愿意帮“我”说通他妹妹与“我”和好。于是,作品开始了。老太太的神秘故事,更是荒谬绝伦,老太太屡次三番改口,最后竟然说有一个故事集,要哪个就调出那个。“我”终于解谜不成,反被谜伤,就像掉入他们几人预先设置好的陷阱。当老太太讲故事也死了,柳家兄妹消失了,我的爱情破产了!读到最后,发现“我”一个人在对着一条狗说话,自言自语。结尾是神来之笔,一篇酝酿了十年的小说还有漏洞缺陷,那三五天的又算是什么呢?作品里,老太太和“我”就没打算把故事献给世人,只是意念想自己的故事,虚构了打发无聊的时间,其实暗示这样的故事已经失去听众,脱离大众,成了无本之末。原来,小镇上的几个人代表了小说诗歌散文等体裁作者和读者,去哪里找故事呢?老太太那儿。那儿接地气吗?老太太在闭门造车。没有生活的根,虚无缥缈,胡编乱造,自相矛盾,与实际生活脱节,害人又害己,编故事编死了。结合当前文艺形势,非常应景,小说立意高远,现实讽刺意义甚远。这篇小说耐读耐品,颇有创意,行文潇洒自如,非常吸引人。佳作,流年倾情推荐共赏,【编辑:山地731828829】
【流年】小镇之恋(岁月征文·短篇小说) 0/2711164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4-10-31 15:40:15
【编者按】小说在一个很短的时间片段里浓缩了一个普通的,在现实里经常上演的故事,不慎被关在阳台上。其实,我们都有过这个经历,看似一桩小事,有时却是一桩大事。比如文中,几米的父亲被关在阳台上,就成了一桩大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重到什么程度,只有由读者自己去想了。这个故事以几米爱好音乐为背景,他是打架子鼓的,那个节奏“嘣嘣嘣”经常在他耳边响起。所以父亲在阳台上敲门,他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因而导致了让父亲关在阳台上几乎达到一天一夜,还是冷天。作品巧妙地把父亲关心儿子,亲自上门修理装潢,为了安全装成防盗门,结果小偷没防到防了自己,自己办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也揭示了现在都市人们繁忙的打拼往往忘了重要的事情,几米就是这样一个马大哈。还有就是间接地揭示了社会治安形势糟糕,连高层住房都要按防盗门。小说意味深长,耐读耐品,个中滋味,自己咀嚼。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流年】音乐(短篇小说) 0/06097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4-10-31 21:39:17
【编者按】一篇以生活、亲情为主题的家长里短,却被作者写得妙趣横生。老幺是父母的第八个孩子,从母亲发现她怀孕起,就下定决心摆脱他:挑水、推磨、出蛮力。可是老幺依然不合时宜地来到人间。于是他连个正经名字都没得到,按排行被喊做老幺。成年后的老幺有道义,有担当,又不失幽默、快乐。和妻子苦中作乐。最终他用坦诚相待、诚信为本获得了人生的成功。可是此时此刻他失去了常人的快乐,围绕在身边的不再是平凡、温馨的幸福。老幺沉默了,他毅然决然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轨道,重新做回那个孝顺、快乐、诙谐的老幺。当母亲离开人世之时,深感对老幺欠缺母爱,声声呼唤幺儿,催人泪下。其实母亲早已用另一种特殊的爱感染了老幺的人生,那就是她留给老幺最重要的人生格言:真诚、宽容、无私,安于平淡。文风朴实,文字幽默风趣,读起来轻松愉快、朗朗上口,让人在欢笑中流泪。佳作,倾情推荐共赏。【编辑:山地731828829】
【流年】老幺(岁月征文·小说) 0/96353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4-11-01 16:27:07
【编者按】读完,令人动容。作者以木槿花为通篇线索,娓娓道来那些永远也不会被遗忘的岁月。美丽的木槿花,有自己的花语——温柔的坚持。正因为是坚持,儿时的好伙伴,成了至今的闺蜜。作者儿时喜爱很多花,尤其最喜欢木槿,是源于那一树的洁白,宛如精灵,清幽飘荡,轻盈幽雅。但更主要的是,因为那位闺蜜——张木槿。木槿原本叫张招弟,那是父亲期盼生一个儿子的表现,因而忽视了这个孩子。在逆境中长大的人,往往很容易成才,张木槿就是这样。她用如木槿花的品行——坚持,赢得了她的幸福,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她甚至从她大伯那儿买下与作者儿时留下许多温馨痕迹的老屋及院子里那棵木槿,感人肺腑啊!如此真挚的感情,瞬间被表达得淋漓尽致。她的坚持,她的对亲人的珍惜,对故土的坚守,弥足珍贵。清丽婉约的文风,诗意般的语言,丰盈的主题,耐人寻味。岁月里的温馨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流年】木槿花开(岁月征文·散文) 4/18833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