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后花园 回复本帖
一笑喜相逢

一笑喜相逢 白丁

  • 2

    主题

  • 6

    帖子

  • 57

    积分

【梧桐】烛光行动

2014-10-16 10:30:16
烛光行动之四·调查

烛光行动之四·调查

一、 湘西行(起因)

八月下旬的湘西。

山山水水刚披上秋装。

松林清脆涛声依旧,山峦、田野如人到中年般头顶华发,绽放着色彩斑驳迷人的微笑。稻田里的黄绿相间的禾叶掩藏着沉甸甸的谷穗,如谦虚的慧者低着头,似喝醉醇酒般在微风中轻轻摇摆。

大河、小溪的水清澈如白玻一样纯静而通透,鱼虾在油油招摇的水草中悠闲漫游寻觅。微风过处送来阵阵清香,夹杂着瓜果五谷的气息,让人忍不住会打开自己的浊肺深深地、贪婪地呼吸着。

远山如黛,看着这重峦叠嶂的山峦,欣赏着被勤劳的湘西人“打扮”的如土家织锦般铺就在山腰、谷地的耕田,又如一匹匹精心刺绣的地毯一样蔓延在视野里。

青瓦木板房散落在群山脚下、林前,有蓊郁树木为伴。袅袅炊烟在瓦上、在林间书写着恬静淡然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诗。

一种尘埃落定后的禅定,让人更眷恋着这片神奇的天地——仿佛这片天地就是我的!

上海多年好友就是在这样的季节走进湘西。

一个星期来将湘西的风土人情尽收眼底。一路匆匆忙忙,一路欢声笑语,留下美好,留下迷恋。

举杯送行的酒宴,美酒飘香,难掩离别之情。言语间得知在湘西的农村很多困难家庭有的小孩为生活面临辍学,有的家庭因病返贫,有的因父母南下广东打工,只能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生活艰难举步维艰……

上飞机前便告诉我:“回到上海后,会尽快发动捐款,发起‘湘西助学’活动,款会直接打给你,由你负责实施。”

我深知这句话,不是冠冕堂皇的托词。我太了解这帮朋友说句话都是掷地有声的秉性!

这帮上海朋友几年来都坚持在星期六、星期天节假日穿上特制的红色马甲撒落在地铁站做志愿者,或者做其他的公益。(有的就一直在助学,他(她)们的志愿队我一直戏称“红辣椒”不知曾经报道他(她)们的电视、报纸会不会用我对他们的称号,嘿嘿~  ~ )。

几天后,便收到第一笔近208000元捐款。

朋友的嘱托,为湘西有缘的贫困家庭学子牵线搭桥,以完成家庭一对一助学。便成了我这几天横亘在心里的重要心事。

不能辜负上海朋友的重托,必须让他(她)们的爱心付出了就应该收获微笑!

也不能让每一分钱流到不该去的地方。

我深深知道爱心有同情的成分,但决不是施舍!上海的兄弟姐妹们既然相信我,我必须让捐款者放心,而且努力做到不伤被助者的自尊心。要让被助者知道这世界上有很多有爱心的人在关注她(他)们,生活虽然艰辛,但美好在随你同行!

从小培养一颗拥有感恩的心,能微笑面对生活的阳光心态。

期间,我与上海朋友、与泸溪县潭溪镇兴隆寨村小学的张老师微信互动最多的便是这话题。

下图是与上海朋友微信互动的截屏对话:

下图为与张老师的截屏对话

于是决定根据张老师所提供的助学名单我走访查看核实,这不是不相信张老师。而是要给自己一个能接受的理由,给相信我的朋友一个满意的答复。

二、走访起航

96号,星期六,阴天,上午七点半,整装待发。

在路上,车过吉首河溪继续东行……

图片

大约十分钟后,来到渡口。同行的张老师说大约要步行60-80分钟才能到学校。

道路泥泞,大家心情却非常舒畅…… 


感谢同行的张老师分担我们部分重量。因中秋节即将来临,我们为将走访的家庭买了月饼、皮蛋、咸鸭蛋、和一些被淘汰了的衣裤,还有我们为自己准备在走访家庭吃饭的肉、豆腐、白酒等……

除了女士和我这“残疾”人,凡男士都行囊满满……


稻花香~~~~~~~~没有!稻谷熟了。


美吧?!

就这样,美丽的村庄闯入我们的视线。

三、走访第一家


古树,不会因房屋的简陋而改变固有的神韵,瓦上的青苔也只能衬托这房屋下曾经辉煌过。


第一对象:刘金华,男,6岁,学前班


父亲刘升,28岁。因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丧失劳动能力,且离异。屋檐下堆放的南瓜便是当下主要经济来源与菜肴。

6岁男孩的脸上也许是因失去母爱那该有的童贞笑意找不到一丝痕迹,目光呆滞忧郁,不知道该找什么样的词汇来形容他的无奈。

活着!

活着!!

活着难道就是他唯一的要求?!

四、走访第二家

看到屋檐下面的一根长长的树杆么?

画中人是姐妹俩

姐:杨佳倩,10岁,小学五年级在读。

妹:杨新妍,7岁,小学二年级在读。

我们在她家门前遇到她的时,她刚从小溪洗衣服回来,沉甸甸的的一背篓。可能是早已经习惯这样的家务事,弯着腰对前来她家的老师与我们这样的陌生人,露出难堪的微笑。

父在广东私企做保安。

母,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已回娘家照顾年老有病的母亲。

姐妹俩和奶奶祖孙三人共同生活。

能相信上图就是她祖孙三人的卧室照么?

我问同行的张老师:“她们的床和被子呢?”

张老师:“被子晒在外面,没床,晚上就收进来在这里打地铺。”(说实话,这里外两间房,里间铺就着木板,外间放着杂物、碗柜及烧火的火炕之外再就找不到能睡觉的房间,也许这就是湘西的一居室吧!上海的一居室其功能比这个多了个卫生间。)

离开前我便让她姐妹俩坐在“卧室”门口留下合影……

当我们把捐给她的衣物给她时,她无言地弯下自己的腰,我知道她是在道谢,她无言的举动让我的泪水也无声地悄悄滑落。


从她家里出来,我忍不住又拍了这张照片,住在这全靠这根树支撑的房子里,我真担心如果这树木断了垮塌的房屋会不会造成事故?

五、走访第三家

他叫杨宏,今年8岁,独生子女。因病返贫。

因我带去的衣物都是我家丫头们的,只能给点中秋慰问品。

告别这个自然村落,我们在他们上学的路上继续前行……

六、走访第四家

杨仟,11岁,小学五年级在读,成绩优异。

留守儿童。因患“白癜风”救治无效。

中国“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在湘西也是根深蒂固。就是男孩患上这样的病都会让收入不高的家庭举债,我不知道这女孩会生活在怎样的眼光里?

当我看她卧室时,她拿着曾经证明自己优异的奖状给我看,目光那期待的眼神啊……

她是目前第一个在我们离开时跟我们挥手再见的小孩!

七、走访第五家

姐妹俩,姐:石婷10岁,小学五年级在读。

妹:石荣,9岁,小学四年级在读。

祖孙三人相依为命,爷爷残疾。

当姐妹俩手捧着我们分给她们的物件时,那无邪的微笑让我自行惭愧。

既是卧室也是姐妹俩学习的地方。

第二次面对这样的再见与微笑。

七、走进泸溪县潭溪镇兴隆村小学

在中国,在边远老区往往建的最好的房子便是学校,白色的墙、蓝色的门窗、琉璃瓦,让我想起尼泊尔。在尼泊尔遇到的小学生总是穿着整齐统一的校服走在破破烂烂的路上,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办公室的黑板上记录着……

八、走访学校附近的第六家

她叫罗敏今年9岁,小学四年级在读。

爷爷因骨核病无劳动能力,需照顾。她母亲也有严重冠心病,致使一家七口的生活靠父亲一人在家务农维持着。



能看出这是什么?这是我们走访家庭第一次看到如此“奢华”的东西。

从下面砍割的痕迹来看,知道刚被砍下一小块来。这就是湘西腊肉!

只是我们不会吃到这样表面都长了霉。

再参观罗敏的卧室:

真的无言……

祖孙的目光……

从罗敏家出来,我思考着如果我是罗敏的父亲我该怎么办?

现实的残酷与无奈会把一肩挑七口的汉子折磨成什么样儿?

男儿当自强,在这样的环境里又能怎么强起来?

九、带着沉重的心情继续上路

沿着这样的路,猴儿跳似走过养育了她们祖祖辈辈的小溪。 

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我的同学,吉首楚天商行的老总,边走边骂我是骗子!

有惊无险的瞬间!

“残废人”终于摔倒了……

十、走进第七家

当我跌跌撞撞的与同学赶上我们的队伍,看到他们时以为他们在山里人鸭的鸭棚前休息。
看我到来,张老师告诉我这就是他的学生杨天宝家。
我惊诧了!

小男孩杨天宝,今年8岁,读二年级。

二岁时母亲离家出走,丢下牙牙学语的天宝。父亲几年前在江浙一带打工被机器剪断手指,成为残疾。现在在城里做短工,很少回来。天宝于奶奶相依为命。

原来的住房因失火全部烧光。

江南铁鹰

江南铁鹰 探花

  • 65

    主题

  • 386

    帖子

  • 13429

    积分

2014-10-16 13:57:41
看这样的帖子,很感动,可有时很沉重的感觉。我们还有多少这样的儿童?
诗词

诗词 秀才

  • 60

    主题

  • 3031

    帖子

  • 2748

    积分

2014-10-16 18:50:44
欢迎一笑喜相逢落户梧桐,看到这样帖子很感动,想起一首歌,让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感谢老师精品制作。向老师学习爱心精神。
那拉格格

那拉格格 秀才

  • 173

    主题

  • 1706

    帖子

  • 1628

    积分

2014-10-16 21:01:51
真是好样的!向你们学习!
一笑喜相逢

一笑喜相逢 白丁

  • 2

    主题

  • 6

    帖子

  • 57

    积分

2014-10-17 01:29:12
这贴怎么只是出来一半?
西湖月牙

西湖月牙 秀才

  • 77

    主题

  • 625

    帖子

  • 1833

    积分

2014-10-17 19:21:18
善意之举,温暖之行。深深祝福!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