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福岭默石

福岭默石 秀才

  • 34

    主题

  • 105

    帖子

  • 2856

    积分

【流年*默石磨叽】米 线

2014-11-10 09:22:14
    我们这地方,喜好把作伴的喊作“搭称的”,也喊作“灯泡”。
    你做过灯泡吗,够不够亮呢?
    豆人年轻的时候极喜好凑热闹,标准的230V“灯泡”,亮得很。
    有一回,我一位义兄要上门“探亲”;因为是头一回去,虽然我那“未婚的嫂子”也是同班同学,可他到底有点胆怯,就拉我去做“盾牌”(估计,是考虑我实力、啊不、脸皮雄厚吧)。那就去吧,反正路费全包,还有得吃有得喝有得拿。
    坐车坐得死去活来似的过瘾,终于到了“嫂子”讲的镇子;缓一口气,就拨了一通电话喊她出来接人。她家离镇上还有十几里。
    等待中,哥俩肚子饿了,就进到路边一家米线店,一妇人过来,张嘴呼啦呼啦,不懂她说什么。义兄想了想,竖两手指,又比划了一番,妇人转身而去。
    过一会,妇人就端来两大碗、每碗足足半斤八两的过桥米线,细细的粉丝,热乎的肉碎儿;来一筷子,别说,好味道,味道好,有点吃头——像看姑娘一样,头一眼觉着好,往后就越觉好了!大嘴呼啦呼啦地吃得直咂嘴,完了,还多添了半碗肉汤,嗨,肚子饱啦!
    结账给钱,妇人又呼啦呼啦,仍旧听不懂。妇人想想,也竖起两手指、比划比划。义兄恍悟,点点头,哦,给她四块钱。妇人摇头摆手。义兄惊讶,睁圆大眼,二十?妇人仍就摇头,只取两张一元,收碗去了。
    啊,一块钱,一大碗?!……
    见到“嫂子”,哥俩提起这事,她淡淡地应答:“一块两碗也有,素的。”惊得哥俩嘴眼全睁圆!
    在“嫂子”家住了好多日,日杀一鸡或鸭,吃得她家的鸡鸭都怕了哥俩,得走了。出村子,抵小镇,还想吃过桥米线,可那店门却紧紧关上了——非赶集日不开张也!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