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时光 回复本帖
陈影

陈影 童生

  • 143

    主题

  • 386

    帖子

  • 792

    积分

【西窗喜讯】李锦恒作品发表在《大潮》

2014-11-16 00:19:35

                   【西窗喜讯】李锦恒作品发表在《大潮》

     西窗社团顾问李锦恒先生作品《月是故乡明》发表在2014《大潮》第二期。

此前,曾在《大潮》今年第一期发表江山首发文《正在消失的热情》。

      李锦恒个人简介:


       李锦恒,男,汉族,1983年生于河南开封文姬故里。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读书班第五期和第八期学员。1999年开始在《开封日报》发表文章。2005年散文《回忆是一种心痛》收录《海韵》一书。2006年首届年度“世界新作家奖”荣获大赛诗歌组二等奖,2007年11月散文《母亲的银针》获得第三届梁斌文学奖全国“新苗奖”优秀奖,12月散文《故乡的水,童年的梦》获得天津市作协“塘沽杯”散文优秀奖;2008年散文《打工的父亲》获得第一届中华鲁迅散文大赛散文铜奖;2008年10月小小说《狼》获得天津市“文化杯”全国梁斌小说奖小小说类二等奖;11月散文《塘沽记忆》获得塘沽区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优秀奖。2009年4月《那年,我们十八岁》获得由中国散文学会主办的第二届“视野杯”文学大赛中诗歌类三等奖。2011年诗歌《霞光的祈愿》获得天津市第四届文化艺术节征文诗歌类三等奖。2012年7月获浙江岱山廉政征文三等奖。文章散见于《天津诗人》《天津文学》《天津作家》《关雎爱情诗刊》《开封日报》《作文新天地&初中版》《郑州教育报》《打工族》《异乡人》《网络作品》《海河文化》《辽河》《天津日报》《天津工人报》《天津滨海文学》《凤凰周刊&新滨海》《北方经济时报》《滨海工会通讯》《安庆日报》《鲁西诗人》《家庭导报》《柏风》《作家导刊》《西南作家文学》《香稻诗报》《文化新余》《当代诗人》《浪花》《大潮》《诗东北》《大港文艺》《运河》《群众作家》《劳动者》等。个人创作经历被收录《春华秋实》一书,被《每日新报》报道。参与编著《沽口浪花》。2009年-2012年期间曾任红袖添香诗歌组编辑,2011年被评为优秀编辑。

2012年1月14日,当选天津滨海新区塘沽青年联合会委员,2012年度优秀委员。

2013年被天津滨海新区总工会评选为优秀通讯员。

    江山文集:

     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1305.html

 

发表作品图片展示:


发表作品原文:

五月,我想回故乡

当我太久的流浪过后 

母亲的牵挂

依然停留

村庄的那株老槐树下
      

五月的故乡

是一张洁净的宣纸
      我要赶回去,按照自己的画法
      布置飞翔的鸟儿
      轻柔的风,唤醒往事
 
     布谷鸟,叫醒某个黎明
     人们不约而同地,聚拢到了
     无边无垠的黄土地上,欣赏着
     那些长着翅膀的麦子,飞翔
     栖息在各家各户的粮囤里
 
    父亲的十指,准确地捏住
    收获的讯息,成为希望的收集者
   欲望,像乱了巢的蜂一样
   膨胀着情绪,父亲弯腰
    一个劳动者,对着黄土地祈求生存
 
    唯独我,身藏在梨园深处
    悄悄观察,挂着枝头的青翠
    和村庄的一片天空
   雪一样的花朵,覆盖
   邻家小妹,梦里的嫁衣
 
    五月,我在城市叹息
   我的故乡,开放在月光的枝头
   我以记忆的方式,走进梦里
   酝酿着,思念的情绪
  身影隐没在麦田的灿烂中,只愿醒来
 
     “五月,我想回故乡/当我太久的流浪过后/母亲的牵挂/依然停留/村庄的那株老槐树下”作者的笔端,直接就点明了整个诗歌的主题——故乡,不经意间再延伸到望穿秋水的母亲身上,期待着流浪儿子的回归。而“村庄的老槐树”也许是虚拟的场景,只是为了衬托情感的爆发,突出一种氛围。整节语句自然,平淡无奇,却能吸引人继续读下去。
    “五月的故乡/是一张洁净的宣纸/我要赶回去,按照自己的画法/布置飞翔的鸟儿/轻柔的风,唤醒往事”此节的一个比喻,出彩不少。温暖夏日,布谷声声,熏风阵阵,更能唤醒作者的某些往事。这一节承上启下,自然引出下面的一些记忆,热烈而又深沉的情感开始酝酿开来。
“布谷鸟,叫醒某个黎明/人们不约而同地,聚拢到了/无边无垠的黄土地上,欣赏着/那些长着翅膀的麦子,飞翔/栖息在各家各户的粮囤里”时间,在夏日的某个凌晨。村外一望无垠的麦田里,乡人突然之间就冒出来了。把他们的辛勤劳动,用麦子的拟人化神态简化到一个“飞”字。由动态渐渐转化为静物,反映出乡人安详稳定的生活。把在收割期间的繁忙的情景、欣喜或者焦躁的心情隐藏在麦垄里了。
“父亲的十指,准确地捏住/收获的讯息,成为希望的收集者/欲望,像乱了巢的蜂一样/膨胀着情绪,父亲弯腰/一个劳动者,对着黄土地祈求生存”“父亲”的出现,代表了一个对黄土地十分虔诚的乡村农人形象。根据农时安排着乡村的农事,手指捏住的讯息其实是双手握住了劳动工具,弯腰低头辛勤耕耘。他们的希望,就是祈求土地能满足他们风调雨顺的年景这一“欲望”。他们的要求并不高,那晃眼的日光,一滴一滴的汗水,那些痛苦让作者故意隐藏,只留下乡人的幸福。此节,正由现实转回到过去,作出了充分的铺垫。
    “唯独我,身藏在梨园深处/悄悄观察,挂着枝头的青翠/和村庄的一片天空/雪一样的花朵,覆盖/邻家小妹,梦里的嫁衣”记忆的场景此节拉近了久远的岁月。年少的“我”,喜欢一个人呆在梨园深处,站在梨树上,看云卷云舒,听飞鸟啾啾。作者如同站在一个梯子上,翻上云端而又跌落泥土,回归到自然和谐的状态。作者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在此节初露端倪。白色的梨花象征着爱情的纯洁与一尘不染,所中意的情人就像邻家小妹一样朴实。作者带着憧憬和梦想,在流浪的途中,留给我们对作者“爱情”的猜测一个很大的空间。
      “五月,我在城市叹息/我的故乡,开放在月光的枝头/我以记忆的方式,走进梦里/酝酿着,思念的情绪/身影隐没在麦田的灿烂中,只愿醒来”此节,时光转换。作者身居城市,挂念着远方的故乡。如果故乡是一株参天大树,作者的思念就是一朵朵,一束束美丽的花朵开放在月光的枝头。最后的结尾,道出了作者最终的梦想——置身于故乡麦田的灿烂中,在城市等一场梦醒以后发生的景象。似乎高潮,却又没有波澜的心理描写。不着痕迹,把主题点明,浑然天成。
      如果说一首诗歌,承载着一个人的诸多思想,有点夸张。无疑,这首诗歌里蕴涵着作者的一些理性和感性的东西,表面上的柔软深藏着生命的韧性与坚强。故乡,贯穿在整组诗歌里面。就像一条线,牵引着我们慢慢滑翔在生活深处,感悟着单薄如纸又如同蛛网复杂的岁月。
故乡,冷静而又热烈。故乡,对于流浪在外的人总是最美丽的,总是充满诸多情趣的。诗歌,是留给那些阅读的眼睛咂摸的,是留给喜欢文字喜欢诗歌的朋友一起来探讨的。故乡之外的月光,迷离着千里游子的双眼,也慰藉着风雨同欢的冀望。
故乡的月,故乡的人,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清茶醉人

清茶醉人 秀才

  • 101

    主题

  • 362

    帖子

  • 1846

    积分

2014-11-16 13:19:56
坐个沙发严重祝贺
秦歌

秦歌 白丁

  • 5

    主题

  • 15

    帖子

  • 89

    积分

2014-11-16 16:02:20
有请二货出来发表获奖感言!
陈影

陈影 童生

  • 143

    主题

  • 386

    帖子

  • 792

    积分

2014-11-16 20:52:30
晒晒二叔的靓照,欢迎围观!
夜雨寄白

夜雨寄白 秀才

  • 13

    主题

  • 379

    帖子

  • 1790

    积分

2014-11-17 09:06:03
祝贺80后才子!
温柔小娴

温柔小娴 进士

  • 154

    主题

  • 3671

    帖子

  • 11392

    积分

2014-11-17 10:18:53

二叔,敢不敢和我一起减肥?

西窗的灵魂啊,对于你们的频频发表,以及高额的稿费,我表示羡慕嫉妒恨。

影子童鞋辛苦,给你点三十二个赞!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