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纷飞的雪
|
【流年喜讯】乔洪涛散文刊《向度》第2期2014-11-21 21:23:32
本社讯:逝水流年文学社团专栏作家乔洪涛的短散文《印象济南》刊发于《向度》2014年第2期。 【作者简介】
乔洪涛,逝水流年文学社团专栏作家。男,1980年2月生于梁山。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首届“齐鲁文化之星”,中国民盟盟员。2001年以来,陆续在《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山花》《长城》《作品》《百花洲》《诗刊》《散文》《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作品与争鸣》等文学期刊发表作品100余万字,多次获奖,入围鲁彦周文学奖,有多篇(部)作品被转载和收录到多种选本。山东省首届、七届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参加2010年山东青年作家创作会。 江山文集: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36721.html
【流年】印象济南(散文) http://www.vsread.com/article-459114.html
一、济南,济南 看到这两个字,就觉得亲切。作为山东人,对山东的首府、齐鲁大地的政治文化中心,自会有一种别样的感情。我把这两个字写在纸上,端详了好久,越看越爱——“济”字葳蕤水灵,撇捺交织,才华横溢;“南”字端庄方正,刚正不阿,不卑不亢,竟然像极了山东人的性格。 其实,在中国城市的命名中,多以方位加山水特征组成。譬如,北方之京城——北京;海边之都市——上海;济水之南——济南。在山东,以济水命名的城市有多个——济南,济阳,济宁……但这一条大河,在以这种历史的命名留下存在的痕迹和后人的猜想之后,如今已消失殆尽,了无踪影,只剩下那耳熟能详的城市名头,越来越响亮。有人提议要为济南更名,改为“泉城”。我看未必更好,济南泉水甚多不假,但无有济水、黄河,哪来地下之泉?归根溯源,不忘历史,取中庸之道,济南可以像人一样,大名曰:济南;小名呼:泉城,岂不甚妙? 二、济南的味道 最初知道的济南,是烟盒上的济南。小时候去代销点,玻璃柜台下总摆着一排墨绿的烟盒,上面写着“泉城香烟”。我收集了很多烟盒纸,把它们藏在席底下,过年时又把它们展开用浆糊贴在床头上。我也曾偷偷抽一支泉城香烟,那烟的味道呛呛的,辣辣的,这就是济南给我的最初的味道。 小学的时候,学着大人偷喝啤酒,喝一口又吐掉,涩涩的,小孩子只喜欢糖果的甜,哪里知道生活的涩和苦呀!但那墨绿的啤酒瓶上总贴着一张标签,上面写着“趵突泉”。爸爸告诉我,趵突泉是济南的景,济南是一个泉城,下面全是水,每一眼泉都有一个名字,都有一个故事,它们鼓涌鼓涌地从地下喷出来,济南实际上是一个地下水城呢。济南给我的,就是这酒的味道,水的味道。 再后来,认多了字,喜读了书,学到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就明白了济南作为我们山东的省府,是我们山东人的骄傲。冬天的济南是那样的,周围一圈儿山,像一个簸箕。下了雪的时候,美美的。叔叔长到了二十岁,终于不甘贫陋,只身去了济南打工,年底的时候回来,他背回来一大包,糖炒栗子,煎饼果子,冰糖葫芦……还有一摞子有他的照片——大明湖,黑虎泉,清照祠,千佛山……,济南原来是这样五彩缤纷的味道,让人向往的! 我到了十八岁,终于开始了恋爱。但考上了大学,我去了外地,她却求学于济南。在那燕子山下,有一个我牵挂的姑娘了。我开始每天给济南写信,每天给济南打电话,每天看电视关注着济南的天气,还有济南发生的一切事儿。终于,一根电线再也无法寄托思念,千言万语的汉字再也无法承载相思,我买一张火车票,跳上去,奔着济南来了。济南,我的爱情城!出了车站,坐在公交巴士上,跟随着巴士穿街走巷,一座座高楼,偌大的广场……千佛山上,燕子山下,植物园里,大明湖畔,我把济南看了个遍了,走到哪里,哪里都是美的,因为爱情总是甜蜜的,所以济南也总是美丽的。哦,我亲爱的济南,你给我的味道是甜甜的! 但爱情总要远去,失恋之后,恨屋及乌地讨厌了济南。好多年里,我没有再踏进过一步,济南的味道是苦的。 直到,有一年我的幼稚的文字在济南变成了铅字,我不停地写呀写呀,写出了一大箩筐的小说,写完了就寄到了济南。终于,我的小说开始在杂志上发表,《当代小说》《山东文学》《时代文学》……当我越写越多,失恋的阴影终于渐行渐远,我又开始爱上了济南。济南的小吃,济南的文化,济南的一切的敦厚的味道,无论那涩涩还是辣辣,无论那甜蜜还是清苦。它五味杂陈,包罗万象,可以让我细细地品,慢慢地嚼,就像那趵突泉的水,越品越甜,就像那夏天的大碗茶,越品越香。 我终于频繁地来往于济南了,它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在这里,有我的众多的师长和朋友,他们是我的牵挂,也是我的榜样。济南就像一座高山,也像一座圣殿,更像是自家的院落,我攀登,我朝圣,我更享受着它的朴实和亲切。这时候的济南,味道绵绵的,厚厚的,热热的。 三、在济南,那些泉水…… 说济南,无论如何也绕不开那些泉水。因为,那些泉水太多,太美。它们扎堆儿聚在那里,高低错落,汩汩喷涌,涓涓流淌,像济南街头的光膀子汉子,在那里扯淡、下棋、吹牛;它们又星罗棋布地分散着,这儿一个,那儿一个,这里冒冒头,那里露露角,像捉迷藏。济南的泉水百处之多,到底多少无有具体的统计,也无法统计得清楚,但自金、明、清三代以来,被推崇的名泉便有72处之多,像趵突泉、漱玉泉、马跑泉、杜康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泉…… 这些泉水,从地下涌出,汇聚在一起,让整个济南城像是漂浮在清冽甘甜的泉水之上,水灵灵,湿漉漉。在地面上,泉水汇聚,成为河流(像小清河)、湖泊(如大明湖)、护城河,盛水时候,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绮丽风光,古人咏诗赞叹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在世界上,一座城市,泉群如此密集,泉水如此茂盛,泉水如此之美的,济南当属第一。可以说,这座城市,因为有了这些泉水,才得以有了今天的影响,才得以名噪天下。 我每次到济南,总要独自或和朋友到那些泉边走走。如果是第一次来济南,最应该去的是趵突泉公园,这里是济南泉水的典型景观。趵突泉作为七十二泉之首,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誉,是济南的象征,与千佛山、大明湖并称济南三大名胜。趵突泉之所以可以得此美誉,享有这样的地位,首先是该泉泉眼阔大,三窟迸发,水盛时刻喷涌可高达数尺,形如跳跃奔突,高处流瀑,得名“趵突”。其次,地理位置重要。它地处济南市中心,南邻千佛山、东靠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五龙潭,以它为中心,城市辐射,泉水遍布。到了今天,趵突泉越发闻名,我想还是和它悠久的历史和璀璨文化密不可分的。看一处景点,除了其自然形态之美外,若想耐得品味,必有文化内涵。趵突泉为宋代文化名人曾巩命名,自我国商代就有文字记载,汩汩喷涌三千五百多年,不曾枯竭,这是如何的一种奇观?历代文人墨客、水文专家在众多典籍中多有记载、吟咏,撷取几位名家名句,以飨读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金代诗人元好问描绘为“且向波间看玉塔”;元代著名画家、诗人赵孟頫比之为“平地涌出白玉壶”;清代诗人何绍基喻之为“万斛珠玑尽倒飞”;清人刘鹗在《老残游记》记载:“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历城县志》中对趵突泉的描绘最为详尽:“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冬夏如一”;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则认为趵突泉是“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除此之外,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数据显示,该泉之水是理想的天然饮用泉,其水可直接饮用。 在趵突泉公园,还有一处泉水不可不看,那就是漱玉泉。“漱玉”一词最早见于《世说新语》“漱石枕流”。泉水自南面的溢水口缓缓流出,层叠而下,漫石穿隙,淙淙有声,注入螺丝泉池中。明代诗人晏璧曾有“泉流此间瀑飞经琼,静日如闻漱玉声”的赞语。相传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传世之作《漱玉集》就此泉命名。而其侧,就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祠堂纪念馆。 如果说趵突泉是众泉之首,因其历史悠久、文献记载、名人吟咏,有了贵族文化气息,旅游必看之外,作为常来济南的山东人或者济南市民,他们更常去的地方是解放阁、护城河附近的黑虎泉边。趵突泉属于皇家,黑虎泉则属于平常百姓。不设围墙,不置景点,顺其自然,沿护城河泉群众多,流泉平缓,日常可亲。这里济南市民最多,酷暑之日,大家休闲无事,或坐于河岸垂柳下看泉深思,或凭栏听泉声汩汩,或跳入护城河游泳沐浴,或泛舟河道直通大明湖……最为市井热闹的是众多济南市民每日都来此处打水、提水,他们骑着自行车、坐着公交车,或者步行,带着自备的水壶、水桶,在奔涌的泉水口处,直接把泉水提上来带回家,煮茶、熬汤、做饭,是最好的天然矿泉水。我常来这里,有时一坐就是一个下午,朋友来了,也常带来此处,坐上河内的画舫,喝喝茶,聊聊天,听穿了素雅汉服的姑娘唱唱小曲,磕磕瓜子,仿佛《老残游记》里明湖居听书一般身心无碍,自在休闲。 其实,走在济南的街头,随处可见泉水,而泉文化也已渗透到千家万户和所有的济南人心中。街头吆喝的大碗茶,高楼悬挂的“泉”字幌子,以泉命名的各种小吃店……在济南,在泉城,那些泉水儿,成为了我们呼吸的空气…… 四、我的精神济南 随着年岁渐长,三十之后,我虽还偏居于齐鲁大地的一隅,未能跻身济南,成为济南的一名市民,但我对济南的感情和向往,却越来越浓。 我常和同事出差去济南、青岛、日照、威海。他们常有感慨说,要是在省内选一个城市居住,我一定选青岛!我听了总默声不语,因为,在我心里,我多次去过的青岛,并没有太多美好的向往。只讲地广人稀、居住环境的话,它不如威海;讲金沙滩和海岸线以及宽阔的马路、植被的话,它远不如日照。但我都不会选,我会选济南。 因为,济南是我的精神之城。一个人,特别是一个知识分子,随着年岁增大,他心中对文化的执着、对精神的追求会越来越大于物质和享受,济南有文化。 济南除了高楼大厦之外,当然还有略显逼仄的平凡胡同、有喧嚣的略显嘈杂的市井人声,没有大海的蔚蓝、没有金色的沙滩,但是,济南有热热闹的烟火气、有世俗气,有有滋有味的吆喝和光膀子的山东汉子和憨厚、丰满的山东姑娘,它吸引我的实际上是它的文化和精神。 它的精神和文化来源于它有大师。这是一座文化之城。 金戈铁马、豪气干云的豪放词派集大成者辛弃疾在这里,他上马可杀敌,下马能填词,他北望中原,慷慨悲声——“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贺新郎》),“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贺新郎》),他“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他是铁骨铮铮的山东汉子,是济南人。我怎能不心向往之,意倾慕之? 口吐锦绣、委婉忧郁的婉约词派集大成者李清照,也是济南人。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苍凉,她“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柔情,她“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兴奋……我怎能不独倚栏杆,怅情吟咏? 历代以来,在济南生活或居住过的名家辈出,舜帝、闵子骞、扁鹊、邹衍、终军、房玄龄、曾巩、张养浩……一直到近现代鲁迅、老舍、王统照、张炜等等。 张炜应该是济南的一张名片和文化符号,是济南的千佛山之外的另一座大山。他不仅是一个著作等身的作家,他还是一个思想家,一个高举理想主义大旗的哲学家,他以自己五十多年的生命跋涉和日夜不息的思考,不仅写出了两千多万字的煌煌大作,更是一个具有良知、思辨和忧思的真正知识分子,他以自己的星星之火的理想、微弱之力的笔墨、坚硬挺拔的书生骨头,振臂高呼,以顽强的思想的硬度抵抗着这个时代的污浊、不堪和文明下滑,他以一个殉道者的姿态,以一个开天辟地者的胸怀,为我们解惑、答疑、提供精神的营养,他在济南,是济南之幸。他有济南,是济南之福。 作为一个作家,一个有文化理想和精神追求的齐鲁知识青年,在我的脑海中、在我的心中,济南成为我的精神之城。在这个意义上,它作为山东的首府,那些高楼大厦、那些市井人声、那些美丽的名胜和泉水,都已不存在意义,它已成为我的精神寄托和追求。 这就是我对济南的印象,也是我的印象济南。
【编者按】在《印象济南》一文中,作者以深情细腻的笔触,讴歌了济南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之美。作者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视角,描写了古城济南给自己的真实印象,表达了对济南的热爱之情。作者对济南的描写是多侧面、多角度的。首先作者以一种考究的态度为我们阐明了为何济南名济南的原因,接着作者独具匠心的为我们讲述了记忆中对济南的味道,而最初的这种味道却来自于香烟与啤酒,读来颇有趣味,很有时代感,但只写到这似乎还不够,对广大读者而言,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济南的喷泉,其中以趵突泉为著名。作者把泉水写得很细,还引用了很多名人诗句,通过这些描写,进一步表现出泉水背后的文化形态,正是具备了这样的文化气息,才使得这泉具备如此的魅力与文化深层之美。也正是这种文化气息让作者在心底愈发热爱济南这座城市了,诚如作者所言:“它吸引我的实际上是它的文化和精神。”文章语言生动印象,细腻流畅,文中的引用也相当见功夫,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渲染了特定的意境与情绪,文末点题更是点在有意与无意之间,恰到好处,和谐一体。感谢赐稿流年,推荐阅读!祝安好!【编辑:地人】
【关于向度·编辑手记】 人文《向度》,文学《向度》,于2014年初秋时分呱呱坠地。作为新生儿,其温度、湿度以及耐久力,大多针对编辑团队的道同者具备某种合约性。在今天这个文学低开潜隐的现实曲线之下,《向度》到底能够撑开多大的洞口,容纳光线、草木的气味,大地、河流、生活的形状,我们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如德国作家克洛德·西蒙所言:我们始终在流动的沙滩上行走。既然前行,开始的开始,我们所能坚持的恐怕只有,恪守纯粹性,且行且珍惜。 第二期《向度》与读者诸君亲密接触的时节,大概已是深秋。在北国,层林尽染,在南国,则草木沾衣。而这些时令的气息与本期刊物中那些跳跃的句子似乎难以形成某种对应,毕竟,文学的言辞不可仅仅缠绕于事物的外框之上,它会深入现实的盘根错节之处,直击人心的光亮或者荒凉。寥寥星光,明明月色,青青枝条,作为一种自然的存在,只有在与个体的哀怨情仇切实拍打中,才会泛出另外的涵义。这涵义会被有心人捕捉,并幻化为词语的形式,冲击人们的视觉和触觉。卡西尔说过:“正是语词、语言,才真正向人揭示出较之任何自然客体的世界更接近于他的这个世界,正是语词、语言,才真正比物理本性更直接地触动了他的幸福和悲哀。” 二期即出,各栏目编辑的甘苦,在此毋庸赘述,众多文章,也不必一一单列并评述之。落签成章,思想、智性、情感的果实静静地躺在册页里,等待有心人将之激活。唯人文随笔栏目中《泪水中绽放的笑容》一章,每回想之,硌疼之感依然。刘姥姥之为人,为生存而彻头彻尾的世故和精明,为信义而重然诺轻生死,最卑微和最高贵如何在肉体之中双向生长并统一为一体?单薄的个体如何负重弥漫的文化根性?不得不让人重新打量古老的中国躯体,她的生长和弯曲。 向前走的过程中,我们也许会有迷惑或者困顿,不过,我们也有一种坚信,坚信册页中的这些文字,即使无法长成密林,也一定能够将繁茂的根系伸入地下,接近水源之处。
目 录 【品城】 003水生济南/荆志刚 013印象济南/乔洪涛 023济南微末/酸枣小孩
【对话】 042沈天鸿访谈杨四海
【人间地理】 058青海的秘密/孟澄海 066石窟上的王朝侧影/尧阳
【灵魂壮游】 075闲品聊斋/鱼丽
【朝花夕拾】 091桃之夭夭/木莲 096泪水中绽放的笑容/花如雪 108一个人的私奔/杜璟华 111月光下的凤尾竹/张妮
【曲水流觞】 115在月亮表面留下痕迹(组诗)/唐允 121拎着半瓶酒回租房(组诗)/江一苇 127我们都是曾经爱过的人(组诗)/黍不语
【世相百态】 137刀如是/杨逍 150月娘/卢晓梅 162塘栖牧师/许仙
【诸子百家】 177豹/玄武 180夏草/张明润 183小时候我一定欺负过他/窦宪君 185金鱼是孤独死的/桂子 188天色/丛晓伟 191桑葚/金国泉 196偷东西的贼/李兆庆 201作家与犯罪丛子钰/丛家中 207如豆灯火/周艳丽 |
|
|
![]() 曲新同
|
2014-11-22 13:29:43
刚看到杂志和文章,祝贺!
|
|
|
![]() 心契相依
|
2014-11-22 19:03:01
以前也曾看过飞雪社长做的贴脱俗,清新,淡雅。乔洪涛山东人好亲切我的老乡,80后就进了2010年山东青年作家创作会。写了那么多作品并发表得奖,社长得以这样的人才是万幸。流年社长意识超前,流年人才辈出,怪不得搞得那么好。恭喜一朵怜幽:逝水流年社团当选才女,副社长,山地731828829:逝水流年社团,执行社长。江凤鸣(逝水流年社团顾问)当选才子,祝福流年再创辉煌。
|
|
|
![]() 天上雪
|
2014-11-28 20:28:16
首页快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