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纷飞的雪

纷飞的雪 榜眼

  • 996

    主题

  • 7019

    帖子

  • 36503

    积分

【流年喜讯】林文钦、江少宾散文获中国包公散文奖

2014-12-24 21:36:22

       


本社讯:逝水流年文学社团专栏作家林文钦先生的散文《岱山湖的绿色恩典》在由中国散文学会,安徽省作家协会,肥东县县委县政府联合举办第一届“中国 包公散文奖”中获得二等奖。流年社团专栏作家江少宾先生的散文《彼岸花》获得三等奖。

第一届“中国·包公散文奖”获奖名单

一等奖(2名):

肥东乡村史记/魏克宗

肥东文脉/程浩

二等奖(4名):

不让肥东雕刻出疼痛/陈旭明

一个村庄的前世今生/陈洪金

岱山湖的绿色歌吟/林文钦

小城暮色/赵成媚

三等奖(10名):

包公本是肥东人/黄永健

三十年后的重逢/周彩虹

大地书/

肥东的风采/何春先

彼岸花/江少宾

风行荷上/王光中

老家/李金砚

肥东山水记/

秋天,步入肥东/纪开芹

乡村物语/丁迎新

优秀奖(52名):

春风洋溢民族情/陶余来

意想不到的“幸福” /

我认识肥东的刘长芬/周于由

幸福长临/戴亚平

骏节风清话包公/

散文,让肥东优雅而幸福/祝宝玉

岁月深处的疼痛/

迷失在浮槎山/

肥东如此多娇,让英雄折腰/冯金彦

散文两章/

版图上的美人痣/荊升文

一个农民工的肥东情节/申国强

清新直道终成栋/陈淀国

千年一叹/吴光辉

末日的梦幻/肖麦青

岱山湖颂/唐邦祝

养女(外一题)/

飞翔的土墙瓦房/余继聪

山水忆故乡/

写在包公故里/迟智勇

爬埂草与革命草/宋孝祥

醉美的乡村/方海英

远方,有多远/张宇轩

感谢生活/金志伟

我爱这块沃土/ 张明月

游弋在农家的笑声/钟志红

仰望青天/韩开春

传承廉政时代兴/刘振勋

飘过记忆的炊烟 /

徜徉于中国美丽沃土/董东湖

我爱你,肥东 /沈谢尧

阳光中的肥东/臧全秀

肥东,走进聆听/苗云辉

浮槎山草木香/李文毅

醉卧故乡/

红灯笼/王泽群

浮槎山下有我家/靳顺高

让幸福和美好同行/

幸福肥东(组章)/孙庆丰

朴秀肥东/汪佳欣

参拜包青天/杜兴成

美丽肥东,幸福感受/倪贤秀

邂逅肥东/崔会军

肥东掠影/陈于晓

表弟在肥东当兵/

爱在龙泉山/杨丽琴

美丽的肥东/刘光荣

肥东的“肥”/苏正亚

多少热爱,在肥东分头出发/陈忠龙

散文组章 /陈孝荣

大姨娘是我的亲姑妈/张庆安

江淮一支竹/王贤友

                               

【流年】岱山湖的绿色歌吟(散文)

作者:林文钦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43771.html

    “大湖水清又清,美丽小岛鸟儿鸣哟,热情请你来坐客哎……”南湾湖飘来了动人的信阳民歌,这里是中原绿梦升起的地方。

    20115月底,我受河南散文笔会组委会之邀,欣喜地步上信阳之旅。一扑入中原的土地,素喜观水游舟的我,就顺着荷香飘来的方向,径奔南湾湖而去。

    南湾湖是一幅多情的画卷,美在其不饰雕琢的天然秀色,让观者视线贪婪地饱览阅读。

    正值晚春,风和日丽。此时,在方圆75平方公里的南湾湖面上,烟波浩淼、碧光照人,真是“欲把南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上了游艇,渐行渐快,渊澄无垠的湖上风情逐渐呈现出来。明净的湖水是宁静的,湖边只有阵阵山风泛起的清波和从那座绿色的小岛上飘来的歌声,那么悠远、那么缠绵。此时春阳当空,清风习习,千层碧水脚下过,万点黄金滚滚来。偶尔,遇一叶扁舟,从容闲荡,上有一人悠游自在。

    南湾湖之美,美在一湖碧水。人在画中走,水往深处绿,水花飞溅,凉雾袭人。艇中人少无脂粉兰麝之气,尽可口鼻并用,恣意吞吸湖水带来的灵秀气息。我的眼耳口鼻舌身意六根已与湖水山色湖声水流交汇合一,只觉得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愉快和兴奋,简直是东坡在赤壁舟中,飘飘乎羽化而登仙了。游走于山水之间,贪婪地把这南湾湖的风貌看个真切!一路看一路想,鸟岛、茶岛、猴岛等61个小岛一一掠过,远处景物迷茫一片,隐约可见花红树绿,庙宇人家掩映其间,朋友说,若登岸游览,好景更是美不胜收。

    眺望远处,巍峨的四望山矗立湖面,在湖水中不断的摇曳着舞姿,半山腰那千年庙宇的灵气在湖中央徐徐升起。夕阳西照时,在湖水的平面上出现了两个微红的太阳,衬托着山、水、村舍、人家,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南湾湖是一部大自然之书,徜徉其中,你就会发觉这里不独是山水的家园,更是中国茶禅文化的圣地,不愧有着“中原第一湖”的美誉。翻开这本书的每一页,走近这里的任何一片山水,你都会听到从湖岛古寺传来的佛禅钟鼓。

    五月的春阳善解人意,当我进入三条岭半岛的森林区,盈满眼帘的是一汪原始的北亚热带绿——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碧绿,而是酣绿、醉绿。茸茵如毯的草坪,翠盖斜偃的林木,弥望似海,泱泱欲腾。只有跌进这无边无缘的林海,在黑泥土绿草叶的芬芳中呼吸,你才会明白什么是“满眼的绿”。在树木荫蔽着的山路上,尽是些从石缝里透出的凉意,不停地从脚底,诱惑着我的步伐。树林深处,阳光透过树缝射向地面,这里的空气每立方厘米含5万个,细菌含量趋近于零。据说,空气质量这般好的地方在河南仅有3处,不啻为名闻中原的“天然氧吧”。已闻惯了城区尘粉空气的我,感受到了一种发自心底的舒坦。这感觉就仿佛是有东西在按摩我的喉咙与气管,并小心翼翼地刷去了上面的所有尘粒,然后又轻洒上了几滴天然香水,让我使劲地呼吸着,体内的杂垢正在迅急地向外涌动。

     南湾湖山水,就这么脉脉含情,流淌着原始的绿意,流动着原始的美!在这湖山丛林造就的和谐之中,人们已很难再来修饰什么。

    在绿意盎然的岛山上,远眺浩荡的南湾碧波,我顿时明白了俄国大作家普里什文的感悟:湖是大地的“血库”。看着这清亮的湖水,我不想用人的手脚去碰撞污染它,只想借用山中的一缕清风,去与它交谈。游兴盎然的我,径入岛上的林木深处,沿途中像拥抱朋友一样,抱住那些经历千年的古木,想从它们身上捕捉一些大自然演化的信息。这个有着百种北亚热带和温带植物的地方,在我出生的多年以前,就被国际林业界美誉为“中原绿库”。当我置身于被列为“植物贵族”的杜仲、青檀等树种面前,我好像看到了人类的祖先。事实上,树木亦是我们的祖先,我们的祖先就像树木,两者同在这片大地上,一代代和睦生活着。只是到了今天,能像南湾湖森林公园还保存着如此天然的生态体系,着实是绝无仅有。细想,与巴尔别克巨石场、加州“死亡谷”、撒哈拉沙漠等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处于同一纬度--北纬30度上,南湾湖上竟保存着中国西北完整的成片原始森林。在这种环境中,这片保留完好的北亚热带常绿林,宛若一颗弥足珍贵的绿宝石,把溶溶生机留在地球的一个经典纬度上。或许,南湾湖极通人性,才把自己修养得如此葱绿和幽静,才向每位观赏者,把一座苍翠欲滴的中原山水,自然大方地打开。

    南湾湖的水质清亮透明,掬手可饮,是国家一级标准水。这一湖的好水,孕育出名满天下的“信阳毛尖。”在茶岛、松岛上,千万亩的茶园生长着鲜嫩的芽、浓郁的苗、茁壮的茶树和蓊郁的茶林。成群的白鸥,集合成朵朵洁白的云,从南湾湖翱翔而来,落在绿色弥温的茶园中,在茶树的颈子上惬意地栖息。恰逢采茶时节,茶姑们背着竹篓,在茶园里一边轻盈地采摘嫩绿茶青,一边欢快地哼着信阳民歌。在茶农王大叔家中,我和文友们领略了他炒茶的娴熟技术,那新茶通过一次次裂变,改变形状、升华状态,直至褪尽青涩,化身为香溢四方的华贵名茶。接着,我品尝了地道的毛尖新茶,泡在杯子里的新茶细若针尖、碧莹如春,轻轻地抿上一口,似乎让整个春天的清香都流入心田。用甘甜湖水泡出的信阳毛尖茶,引得我一杯接一杯地品味,竟陶陶然而忘我了……

    碧水、黛岛、翠林、青茶……绿色已然成为南湾湖风景区的主色调,这是大自然给予南湾湖最为宝贵的财富,更是信阳人引以为豪的优势资源。想来,南湾湖风景区源于原始自然,又发韧于远在春秋战国的中原人文。于此,信阳人既开发南湾湖的风光,也种植着绿色的梦想。

    “生态居先,文化为魂。”这是南湾湖人的传统旅游发展观念向绿色环保旅游观念转变后,提出的“绿色生态大湖”的建设开发理念。早在1991年,南湾湖风景旅游区工程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精心策划组织下,克服重重困难,建成了鸟语林、花鲢岛和茶岛等旅游景点,将鸟文化、渔文化和茶文化等通过提炼、放大,完美地融入景区,逐步实现文旅结合,极大提升了景区品位,使南湾湖成为河南省最佳水域景区、中国中部旅游胜地30佳。

    而历经十二多的建设之后,如今的民众都为眼前的南湾湖风景旅游区所惊奇了:水上景区的鸟岛、消夏岛、大圣岛,西山景区的水族馆、唐王游地府,大坝景区的仰天湖、钓鱼台、飞龙亭,码头景区的微型花园、新旅游码头等四大景区,引来无数八方客前往旅游度假,尽享逍遥的休闲时光:在景区中,你尽可乘一叶扁舟,荡舟荷塘,与碧叶红莲来一次“亲密接触”;鸟岛上,你可和鸥鸟尽情嘻戏;猴岛上,你可和猴群们交个朋友;茶岛上,你可赏清风明月、品清茶茗香;野外拓展、水上碰碰车等游乐项目,调动着孩子们天生顽皮的爱玩天性……湖区所规划的“山、水、林、岛”和谐统一的绿色生态创意,给游人们带来无限乐趣。面对着采风的散文作家们,南湾湖风景区管委主任胡海华自豪地展望生态远景说:“‘十二五’期间,我们坚持‘打造全国知名的水域休闲旅游目的地和养生养老基地’的总体战略,通过发展现代山水观光旅游业来帮助老百姓创收,力争早日实现‘“豫风楚韵、水墨南湾”’的目标!”

    流连在南湾湖上,我被一幕幕的绿色风情所感染,久居城市的神经得到了充分的放松。扑入眼帘的是湖天一碧的美景,传入耳膜的是悦耳的鸟鸣和久违的信阳乡音,钻入鼻孔的是沁人心脾的花香和农家菜泛出的清香;端起一杯毛尖茶细细品茗,看村姑熟练地从湖里捞起一条胖头鱼,动作麻利地舀起湖水煮饭,那情景宛若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夜暮四合,我在鸟岛的茶楼感受习习凉风,观赏那满池的荷花,仿佛神仙般地来到这世外桃园。那或黄、或红、或紫的荷花在湖水中随风摇动,美不胜收的景色让我倾倒。我坐在荷塘边的茶楼里,尝香甜滑润的藕粉莲子羹,品一壶清香扑鼻的好茶,在月色中欣赏高低错落、风情万种的荷叶,透过清香碧绿的荷叶,反观天空中的时隐时现的明月,耳边是悠扬的中原丝竹,惬意无处不在。

    不知道是千顷碧波荡漾了思绪,还是百亩荷花飘飞了情愫,也不知道是千年历史拨动了心弦,抑或是信阳的质朴民风感染了心境,我多次解读着南湾湖风景那无尽的诗意。在荷香的浸润中,我不由折服于信阳市——南湾湖风景旅游区的巨大变迁:岁月就像青黄的嬗变,一切都在净化中获得升华,岁月在追随时代的脚步中消逝,所有的思想和灵魂都在渐进中感悟。日新月异的南湾湖旅游气象在告诉我们,重塑时代的人文风景在告诉我们:珍爱湖泊湿地是每一个公民的天责,爱护湖泊湿地是每个人的美德,拥有和赞美湖泊湿地是对一个时代的收藏。

    其实湖泊湿地和金山是一样的独具价值,一样的独特和珍贵,污染一处湖泊湿地就好比失去一座金山,有时甚至会比金山更为重要。因为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因为美丽的生态已经启迪我们,因为血与水的哲理已经告诉我们,因为万物的生存已经提醒我们,任何时候都离不开这一方美丽的湖泊湿地……而信阳子民,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履行着历史重责,把中原的这方湖泊风景区构建得如此的和谐、如此的诗意!

    城市取代了乡村,喧嚣替代了静谧,多年前与之同呼吸的那方自然天地,今与之偶遇,方知其是何等地美好,也是何等地遥远了。再也回不到过去,再也寻不回这片土地。当你有幸邂逅河南信阳,且在南湾湖留下吧!

    人间的五月天,已渐渐地离我远去了,在清风中,飘来了夏天的味道。一阵阵荷香拂过,我想沉醉在溶溶月色里,满塘的荷香正飘洒在我的身上……

    一位客居信阳的外藉友人曾说:诗意的栖居,就是尊贵的幸福。生命之长,不过一座城市的百年记忆;人生之趣,不过一湖的浪漫情怀;生活之趣,不过一缕的淡淡茗香。南湾湖——中原大地的这只明眸,以其独立于世的绿色眼神,脉脉注视着芸芸人生。

   “南国的韵呦北国的风,南湾湖的水大别山的情;茶乡的妹子嗓门亮,云彩眼里飘歌声。”听,自信的南湾湖人以一腔豪迈情怀,又唱响了动情的绿色歌吟!

【编者按】一篇美不胜收的信阳南湾湖风光游记。读者追踪着“我”的游程——听着信阳名歌,顺着荷香径奔南湾湖风景区。一湖碧水,灵秀水汽,遥遥的歌声飘然入耳,大有羽化登仙之妙趣。远看夕阳山水画,绿意盎然,静听佛禅钟鼓,心清神定,吸纳天然氧吧,滤尘排污……中原第一湖,流淌着原始的绿意,流动着原始的美!杜仲、青檀等百种北亚热带和温带常绿林,掬手可饮的湖水,碧莹如春的信阳毛尖,碧水、黛岛、翠林、青茶…数也数不尽的优势资源,组成“山、水、林、岛”和谐统一的绿色生态图,诗意无限美。文质兼美的游记,又是一轴浓墨重彩的油画,不由得不沉醉于这方旖旎的人文风光。作者文笔洗练,格调清朗,既有丰博的学识,又有诗意的情怀,自有一股流溢的清芬,一入目,即入心。尤值得夸赞的是,前呼后应的照应手法,民歌余音缭绕,不看则已,一入场就恍然跌进一种水汽迷蒙的仙境,兴意阑珊,不忍别去。美景、美情、美文化,源自于一管丰沛的笔,拨响了动情的绿色歌吟!倾情推荐!【编辑:芦汀宿雁】【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71103】

                  

【流年】彼岸花(散文)

作者:江少宾

——对一场爱恋的虚构与想象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54749.html

    我是幸福的。那一年春天,濠州旌旗摇曳,和风鼓荡,城堞上的兵戈散发着生铁幽冷的寒光。我形容奇伟的主人在郭子兴郭大人麾下,“署为镇抚”,那个在皇觉寺里挑水的小沙弥已经一去不返。

    那时候,元末的江山早已风雨飘摇,危在旦夕,满目疮痍,生灵涂炭。战事稍歇,年轻的主人时常站在城堞上,一言不发,极目四望,鹰隼似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正前方。前后左右,遍地荒凉。1352年,主人在投奔郭大人的时候便悄悄地带上了我,作为一名亲兵,我是离他最近的人,居则同室,穿则同衣,情如手足,无话不谈。但这一刻,我依然无法准确地揣测他幽远的心事,他总有些异于常人的举止与做法。不久之后,郭大人便放出话来,愿把养女马秀英许配给主人为妻。这份无上的光荣让我们欢欣鼓舞,却让主人感到了为难。秀英天足,妇孺皆知,将士们一方面传诵着她的果敢,一方面却退避三舍,很少在大人面前主动提起她。想想也是,连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都做得出来,将来显然是一个不安分的婆娘。这一场爱恋,七百年之后,被人们演绎成一段段传奇,其实只有我知道,主人迎娶秀英的真正用意。

    我还依稀记得,那一天的岱山湖,青山如黛,湖平如砥,鹭鸟翔飞,游鱼咸集。清晨,主人悄悄带上我,两骑轻乘,往岱山湖方向一路狂奔。到了一处山谷,主人先行勒住了马蹄,无数野鸟在嘚嘚的蹄声中惊起,氤氲的雾气在四周弥漫。我也停了下来,四处张望。但见青山在我们的身后环绕,那么多橡树未燎狼烟,挺拔苍劲,青翠欲滴,仿佛和我们不在一个人间。没有一个人,岱山、水和树都是静的。身前平坦如镜的湖水,照见了我们长途奔袭的风尘和长年征战的倦意。我虽身陷红尘但佛心尚在,因此早已经看出,此一处,实乃江南难得的一方休养生息之地。许多年之后,我奉主人之命督修明孝陵,站在孝陵的制高处,我惊讶地发现,孝陵所处的山谷与岱山此处,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当然也或许,所有的山谷,从表面上看都有些相似。但现在想来,那一天,主人胯下的白马,一定是听从了神灵的意旨。

    我率先下马,牵住了主人的缰绳,一抬头,忽然看见主人脸上的笑容,欣慰而愉悦,仿佛刚刚攻克了一座兵家必争的城池,仿佛刚刚取得了一场决定性的胜利。主人翻身下马,握剑在手,在松糕似的山地上写了个大大的“马”字。主人和秀英早已私下邀约,但地点并不在此。我不解地看着主人,主人说,秀英若寻得此地,我便娶她为妻。

    主人坐了下来,敞开了外衣。风意外地起来了,吹响了树,吹皱了水,仿佛也吹歇了旷日持久的艰难战事。那时候,常遇春、徐达诸部攻城掠地,已成猛虎之师。主人仿佛正是在这一处僻静的山谷,正是在这一刻,看清了自己有望逐鹿中原的骄人态势。事实上,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主人屡建奇功,所向披靡,降兵败将纷纷归集。到1355年郭大人病逝之后,主人终于说出“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甚至连左副元帅这样显赫的军衔也引不起他的兴趣。虽说“不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在此之前,主人从未透露过这样的心迹。主人对大人的忠诚有目共睹。主人对大人的追随始终如一。

    后来,秀英竟然真的寻到了此地。她骑一匹军中的枣红马,头戴方巾,鬓插黄花,元末的硝烟,笼罩着秀英鹅黄色的霞披。枣红马止步于桥头,秀英缓身下马,羞涩道,将军好眼力。

    主人笑而未答,良久,才手握宝剑,慢慢向木桥上走去。木桥逼仄,遍布青苔,只容一人通行。我第一次看见主人内敛的柔情,他牵住了秀英,伟岸的身躯像一个王朝渐渐远去的背影。秀英羞涩地捻着盛开的裙裾,低眉,天足稳稳地踏在木桥上,风尘散乱的云鬓,氤氲着元末的阳光。斜插的黄花在云鬓上跳跃,仿佛是要散尽它的芬芳。我慢慢地怔了过去,在爱情面前,一个女人的气息,竟然可以这么从容而果敢。

    我在此岸。他们在彼岸。无数野花自在摇曳,散发着悠远而温文的清香。悠悠小木桥,摇晃着旷世的烟尘,和一段旷世的情感。

    没有人相信,他们谈论的并不是爱情。岱山外,兵戈斩断了一个王朝最后的美梦,马蹄踏碎了虚妄的爱情。

    也没有人相信,我就此离开了,一个人纵马向北,奔向濠州的兵营。向北的路上,马蹄响彻,村落荒凉,遍地都是饿殍的残肢、葳蕤的茅草和营养不良的野菜花。我第一次有了一丝痛感,同时也第一次理解,主人鹰隼似的愤怒目光。

    主人回来了,这一天傍晚。我看见他神采熠熠,满面红光。很少喝酒的主人当晚甚至邀我对饮,一碗一口,豪情万丈。我当然还不能懂得爱情的力量,尤其是对主人的爱情,我更是不敢随便猜想。这天晚上我似乎还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主人和秀英扬鞭策马,指点江山。秀英谈笑自如,主人气冲霄汉。醒来的时候,我头枕尖刀,惊出一身冷汗。

    后来,战事凛冽,但每一次战事结束之后,主人都会密令我赶往岱山湖,在人迹罕至的木桥边燃上三炷香。有一次,岱山湖大雨瓢泼,烟浪迷离,像一幅宫廷画师笔下的油画。在木桥边——这个铭进主人灵魂与梦境的地方,我遇见了秀英,撑着一把黄色的油纸伞,整个人木然地站着,像傻过去了一样。见到我,秀英有一丝慌张,旋即,悲喜交加,泪如雨下。

    我猛然间懂得了主人和秀英,仿佛只在这一瞬间,自己就走过了十年的时光。

    我依稀还能记得主人迎娶秀英那天的景象。主人的白马一路昂扬。主人的随从一路吹打。路上下了一阵烟雨,但这并不妨碍人们驻足张望。青楼和酒肆、茶馆和客栈,我听见无数人在惊呼,“果然天生异相”。他们是在说我的主人,他们对主人“天生异相”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天足的新娘。我的主人当时正策马大笑,意气奋发。秀英坐在身后的轿子上。

    再后来,秀英成了马皇后;而我的主人,就是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

如今,当我偶然走进岱山湖,湖面游艇穿梭,情人谷人流如织。记忆依稀仿佛,却又似曾相识——一时间让我很难确信:我在前生,是否真的见过他?而发生在岱山湖的这一场爱恋,是否仅仅是我的大胆虚构与壮美想象?

注:岱山湖,位于安徽省肥东县与全椒县交界处。相传朱元璋与马皇后婚前曾在此幽会,情人谷因此而得名。

【编者按】这是一篇想象力丰富和文笔优美的散文。作者以亲身经历者的口吻,描绘了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倾世爱恋。他们的爱,不仅是男女之爱,更是镌刻上民族和国家的大爱。作者从小处着笔,处处能够显示出朱元璋的雄才大略。作者用细腻的文笔将那一段历史复原,给人以唯美的享受。作者亲临岱山湖,竟有如此的想象,妙哉,乐哉。好文,推荐阅读。【编辑东东】

纷飞的雪

纷飞的雪 榜眼

  • 996

    主题

  • 7019

    帖子

  • 36503

    积分

2014-12-25 19:39:10
祝贺林文钦、江少宾两位老师!
天上雪

天上雪 举人

  • 70

    主题

  • 6004

    帖子

  • 4952

    积分

2015-01-10 09:12:18
首页快讯!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