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后花园 回复本帖
彩石桥畔

彩石桥畔 布衣

  • 101

    主题

  • 816

    帖子

  • 476

    积分

【梧桐访谈】彩石桥畔访格格

2015-01-26 19:29:04

江山ID:那拉格格:满族姓氏,乌拉那拉,江山之星,名望秀才,梧桐作者,评论部长。由于家庭环境使然,从识字时起,就热衷于读书,尤其喜欢看小说。从小就萌生了长大要当作家的梦想。特喜欢看老舍先生的小说,尤其是对带有老北京地域特色的语言很着迷。长大后忙于生计,只能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写点文字来记录生活瞬间的感悟。

格格兴趣广泛,对文字、烹饪、旅游、摄影等颇有偏好。退休后开始练习写作,执意用手中的键盘,在人生的金秋季节里,书写最灿烂绚丽的人生,于是成为搜狐网小说名博。2014312日注册江山,113日成为江山签约作者。至今在江山发文36篇,其中获精品26篇。20149月,“全国政协报、凤凰网、江山评论部、梧桐文苑联合征文”,小说《战士》荣获二等奖。201412月,在“灵璧作协、梧桐文苑”联合征文中,小说《五彩奇石,大美灵璧》荣获三等奖。

时值岁末,彩石桥畔受社长晚霞之托,就兴趣与爱好、坚持与执着、烹饪与养生、摄影与饱览名山大川等问题对格格做一个专访,为梧桐的文友岁末的生活增添点儿色彩。

江山文集地址链接: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40482.html

彩石桥畔:(简称彩石)。

那拉格格:(简称格格)。

彩石:格格老师,看了您的简介,知道您是满族,兴许还是皇族吧?呵呵!格格老师,您是我采访的第一位满族ID,我想问问您,在你们满族话里,“格格”怎讲呵?您的父母给您取这个名字一定很有深意吧?

格格:彩石桥畔,你好!你说得对,我是满族镶黄旗下的女子。我母亲是正白旗的,这样我父母都是满洲上三旗的人了,所以我满族血统很纯正哦。我家满洲姓氏是乌喇那拉,大清打进北京的时候,我老祖宗就来了。可能也是祖上出过皇后吧,小时候我母亲老给我们说:我家的女孩身份应该是格格,但是没给我起格格的名字。起网名的时候,还是我姐姐的女儿开玩笑说:“您姓乌喇,还不如就叫格格。满足一下您没落贵族的虚荣心,那多好玩。”那时候,我刚开始上网,还不熟悉,都是她给我注册的,我也就认了这个名字。

我小时候就喜欢写东西,一份学毛著心得体会我曾写过横格本七页。我母亲看了就曾鼓励我说:你好好写,争取将来也写出点名堂来。

彩石:是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看了您的简介,可以见证您从小就很有才气和志向,并且也很坚强执着。您说受家庭影响,读了很多书,我想你一定是出身书香门第吧?
格格:我也不算是什么书香门第,只是家里人都喜欢读书而已。我父亲30年代初曾就读于燕京大学,而我母亲文化不高,只上过几年私塾。过去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晚上没什么事,大家就都每人一本书拿着看。只不过看的不一样,我就看儿童读物。我姐姐看小说,我后来认字多了也就看小说。

彩石:啊,是嘛。的确,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的巨大的。格格老师,您说您尤其喜欢读老舍先生的小说,您能把您读老舍先生小说的体会,以及您从中吸取的宝贵经验拿出来同文友们一起分享吗?

格格:拜读老舍先生的作品是在上中学以后。我从小学二年级开始看小说,最早看的是福尔摩斯探案全集。那时候还好多字都不认识,又因为理解能力差,一直都没弄明白华生是福尔摩斯的助手呢。后来大点了,就看的《林海雪原》、《前驱》、《艳阳天》什么的。一般都是我姐姐看什么,我就看什么,都随着她。上中学后,有一次我父亲给我借来一本四世同堂,我就是从那时候起才开始接触老舍的小说。我喜欢他书中的人物,也喜欢那些对话。因为亲切,也透着浓浓的老北京韵味儿,我身边生活着的人们在书中好像都能找到影子呢。我觉得给我影响挺大,写小人物就有了参照。

彩石:谢谢!老舍先生毕竟是文学大师,他作品的风格主要是质朴,人们称他为语言大师,他的作品语言如行云流水。看您的作品,也颇有这种风格,也许就是受老舍先生的影响吧?

格格: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在假期留的语文作业,就是要写一篇小说或者故事什么的。我构思了好几天,写了一万多字的一个故事,说的是邻居们和睦相处互相帮助。街坊家一位大姐看后和我说:“你写得还挺像样儿,看巴金写了家、春、秋,你将来一定要写个《院》,把咱们都写进去。”

也许就是从那时候起吧,我就萌生了要写写邻居们的想法,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也没有时间,直到退休了后才又拣起这个爱好。可能是受到老舍先生作品的影响,我写东西也习惯用那种纯正的老北京方言。再一个也是,写的人物都是身边的人,用老北京方言更能增加人物形象的魅力吧。

彩石:是的,爱好文学的人都有用一个偶像,都会倾向一个大师,所以写出来作品或多或少都有大师某些特色。格格老师,人们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是不是说读书人应该走出书斋,深入生活,壮游名山大川,拥抱大自然呢?请问这对写作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格格:记得我刚上学的时候,我家墙上挂着一幅画,上面的古人手中拿着一本书,旁边有一行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那时候不懂这句话什么意思,就问我父亲。父亲说:一个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书。只有脑子里装了好多好多知识,那就什么也难不住他了,写起东西来就会文思泉涌,得心应手。

后来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春游,回来的作文就是让我们写体会。我不会写,就想让姐姐代笔。父亲在一边听见了,就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明代有个人叫徐霞客,是个著名的地理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和旅行家。他利用出游的机会研究、考察地理,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游记。用这个故事启发我把路上看到的和感受到的都写出来。那次我的作文得了五分,老师还作为范文在班里展示。那时我就想,这个徐霞客真了不起!向他学习我都能把作文写好了,将来如果我能到处走走的话,一定也记录下来我的足迹。

退休后心无牵绊,我也热爱上了旅游。旅途中看到各地的人文风貌和壮美山川,都对写作大有好处。同时也开阔心胸,让自己的生活更精彩。

彩石:谢谢!格格老师,看得出,您还喜欢摄影。这也许是文人的一个共同雅兴吧?想请您说说,摄影乐趣、收获与体会,好吧?

格格:我喜欢摄影还是在搜狐老年村和朋友们一起出游才喜欢上的。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风景优美,心里总想应该拍下来作为留念。老年村是一个优秀的集体,他们中很多人都是摄影高手,受他们的影响,我也开始拿起相机拍照。我表弟也是摄影大师,他看我在新疆拍的片子不错,还特意送我一台准专业相机,虽说是他淘汰的,但绝对高级。为此我就报了一个摄影班,学习了几天。后来因为骨折动不了就辍学了。但是爱好依然还在,虽然没时间老出去练习,但只要出游我就拍照。摄影的学问很深,要想拍好真不容易,光线、角度、还有构图等等都很重要。要想让照片体现出你想要的效果,除了上述那些要求,后期制作也非常重要。

彩石:谢谢!真不知道,原来摄影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学会摄影真的让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还将无数美好的瞬间留在了生活的空间里,还能陶冶情操,开阔眼界,美化生活。格格老师,您说您还喜欢烹饪,您能给大家说说爱好烹饪的感受吗?

格格:这个真是问到我心上了。我本人比较馋,平时喜欢做饭。刚结婚时因为不会做饭,一到吃饭时间就往娘家跑。后来我母亲去世了,我没地方可去,只好下决心自己做。我从来不看菜谱,都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按说我伯父曾在皇宫里当过厨师学徒,我家亲戚做饭也都不错。不过我和他们不一样,我只研究家人喜欢吃的几种菜。年轻时,每到过年三十那天,我夜里不睡觉就是做吃的东西,那兴趣真比看春晚劲头还大。看着家人吃上美味可口的饭菜,我心里真的感到很幸福很满意。

彩石:谢谢!烹饪真是一门不浅的学问啊。格格老师,您能介绍几个你们满族的特色菜品的制作吗?

格格:别看我喜欢美食,但满族特色菜我一个也不会,我会的也是满汉人民都吃的。因为我没结婚前都是我母亲做饭,结婚后半年我母亲就去世了。我就是凭着印象,做一些我喜欢吃的菜肴。比如说狮子头吧,有人也说是四喜丸子。我就最爱吃这道菜,都是买那种比较瘦的肉馅儿,用料酒、生抽、盐、稍放点五香粉、也可以再放点白胡椒粉。然后放入一个热生鸡蛋开始搅拌。拌好之后,再把荸荠皮剥子,掉剁碎掺进去。感觉口味正好之后就下油锅炸成大丸子,吃的时候放在一个大碗里,下面铺上菜,把丸子码好,放进锅里蒸。开过半小时就能吃了。

我另一个拿手的就是酱牛肉,我都是买前腿键子。然后把它切成大块,洗好放到锅里,等水烧开了之后换成小火。把汤上面飘着的血沫子都用勺子盛出来扔掉,然后把十三香炖肉调料放进去,加上葱姜。再用六必居干黄酱半袋放进去,放点糖和酱油,少许盐。用高压锅做,开锅后换成小火继续压25分钟左右。熟了之后就泡着让牛肉浸味儿,当然要把牛肉和汤都换到砂锅里,不要长时间在高压锅里浸泡。

这些都是我爱吃的口味,也许并不是满族做法,因为这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但味道而绝对好吃。

原来我母亲在世的时候像口蘑肥鸡、五绺鸡丝、三鲜鸭子、羊肉炖菠菜豆腐、炉肉炖白菜、樱桃肉山药、鸭条溜海参、烧茨菇等等,她曾给我们做过。这些菜肴觉得都很简单。只有炸春卷我会做,还有烙春饼,这都是满族的传统菜,立春那天要吃的。还有祭神肉片汤,也是不可缺少的,不过我只是听说,不会做。

彩石:谢谢!您们满族的菜肴也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临近春节了,您能把你们满族过年的习俗给大家说说好吧?

格格:这个你可给我难住了,我可从来不在意习俗这事。我们祖宗来北京几百年了,就连祖坟也都在北京。我父母又是很早就脱离封建大家庭出来单过的,母亲就不太讲究这些事。我也没怎么记住。应该是和汉族一样,要守岁的。还有祭祖也是必须的。但是怎么做我也忘了,好像文革后就没再做过祭祖这件事。好像小时候看母亲祭祖都是用很多食品类,包括豆类来祭祖的。

满族比较崇尚跳大神,听说有身份地位的家庭,过年萨满要到家里来做祭拜。在内室摆好祭奠神牌,萨满就在外面跳大神。这些当然解放后就不再有了,所以我也没见过,只是听说。满族的习俗到今天还坚持的人已经不多,因为自从大清几百年来,我们和汉族都生活在一起,已经受到汉文化的熏陶和改变。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好多资料网上都有。

今天,我感谢彩石,感谢晚霞给了我一次在这里表达对梧桐文苑社团,对帮助、提携谢意的机会。作为一个满族人,我为自己不能全面了解满文化而愧疚。我还是喜欢写作,喜欢发文和大家交流,提高写作水平是2015必须要做的。谢谢你们!

彩石:谢谢格格老师!从您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又一个“格格”的风范,您用现身说法,讲授了读书与写作的关系,讲了很朴实的作文与做人的道理。让我从心眼里敬佩您的人格,您的精神,您的境界,您的治学态度。您执着的精神是我们梧桐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代表梧桐人向您致敬,向您学习!

再次谢谢您!

星月梦阳

星月梦阳 秀才

  • 0

    主题

  • 76

    帖子

  • 2233

    积分

2015-02-01 19:17:46

非常精彩的采访,格格一直都是我们尊敬的长者之一,在这里让我们再一次更加清晰认识了这位带有贵族气息格格的日常生活和生活态度,值得我们学习。每次看了彩石的采访都能有所收获,辛苦了!

小象

小象 白丁

  • 0

    主题

  • 1

    帖子

  • 80

    积分

2015-02-06 21:47:21
江南铁鹰,什么末代格格呀?怎么顶个贴还带着自己的广告?
那拉格格

那拉格格 秀才

  • 173

    主题

  • 1706

    帖子

  • 1628

    积分

2015-02-07 20:48:23
回复小象:江南老师是开玩笑,你怎么理解错了?
共2页 12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