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逝水流年
|
『流年微访谈』大处寻,小处归2015-02-28 11:00:58
寄托厚望的三哥邀请这位美女作者,也就是流年编辑雪飞,在飘雪的夜晚,进行了一场访谈,同时,也开启了流年“微访谈”的序幕。
【流年】寻(同题征文·短篇小说) http://www.vsread.com/article-493062.html
【编者按】如果爱,如果寻,能否寻得到?当张子聪因为与女友倪虹分手,跑到生活在野雪之域的伯父张伯松那里疗伤的时候,他发现了伯父的一段隐秘了多年的情感。 张伯松三十年前在一次探险中遇到暴风雪,同行的四个兄长用自己生命的代价换得了他一人的活命,于是张伯松一辈子就守在这深山里,与雪域为伴,与长眠在大山里的兄长为伴,同时也替死去的兄长们尽孝。数十年中,伯父与远在上海崇明岛的二嫂汪彩屏产生了感情。他们的爱犹如雪莲,不染一丝尘埃;他们鸿雁传书,音乐为媒;他们远望彼此,精神相守。他们追寻的爱情,是人世间的经典,没有任何索取,只有遥遥相望中的爱恋,是圣境中的理想。 而张子聪与倪虹之间的爱情,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现实中的迷茫,这种迷茫令人感到不知所措,在当今世界的主流价值体系中,你甚至不能够判断是非曲直。当倪虹与子聪分手后,这对年轻人感受到了极大的痛苦,一个去逃避,以寻找心灵的解脱,而另一个又去追寻,寻找内心中的真实渴望。张伯松与汪彩屏,张子聪与倪虹,两代人有着不同的经历与价值判断,他们各自的爱情走向完全是两条平行线,不会重叠,上代人隐忍,以精神生活为依托,心中充满希望和满足,他们远隔万里,爱得真切,却无福消受;二代人直接,心中却充满困惑,他们没有能力改变世俗,他们被动地承受却心有不甘,渴望逃离世俗的羁绊,他们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却爱得迷茫。他们都寻到了爱,却不可避免地体现了爱的不同格局,他们都渴望执子之手,但张伯松与汪彩屏可以满足于精神世界中的彼此遥望,而张子聪与倪虹却很难挣脱一个多欲的世界。 小说对于景物的描写是极为成功的,你不到雪国,便很难体会出作者对于野雪之域的描绘是多么的质感和真切,这种意境就是人物的心境,情与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美轮美奂,你看不出有任何的镶嵌的成分,那景色既是主人公的心境,也是读者的心境。小说的心理描写也堪称一绝,这种意识流倾向在文中自然呈现,同样没有丝毫嵌入感。小说一再以音乐来诠释情感,悠扬风雅的乐曲在粗犷的雪野中回荡,令读者完全沉浸在故事中而不能自拔。整篇小说就是一幅北国风情画,也一部令人心醉的大片,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在读者的回味和叹息中结束。一篇壮美的小说,精彩绝伦,编者倾情推荐。【编辑:鸿渐于陵】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1210021】【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50128第314号】
【流年】归(同题征文·短篇小说)http://www.vsread.com/article-515543.html
【编者按】小说以诗意的手法叙述了一个情感故事。陈青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却于无声处听惊雷。当丈夫何添出差的时候,陈青目睹了一个年轻女子与何添亲密地一起走进航站楼,这一幕让陈青几乎崩溃。她一路追到成都,却鬼使神差地辗转到了阿坝,在一个藏式碉楼旅馆里,她邂逅了“西北”——那个她至始至终连名字都不知道的男人,小说就在陈青与西北之间展开。 陈青和西北,是知性的女人与厚重男人的相遇。陈青暂时忘却了烦恼,也使得她对西北的好感迅速升温。实际上,陈青的出走,带着悲伤的情绪,更带有负气的成分。从某种意义上说,陈青对于旅行中的偶遇有一种报复性的期待,因为爱情对于陈青来说是情感的全部,而何添被她窥探到的那一幕,使她的情感顿时陷入真空,她茫然不知所措。而西北,他与妻子曾经恩爱,彼此却渐渐走远,他们或许是因为误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依然深爱。就在汶川大地震救援时,妻子死在了阿坝。西北在阿坝的出现,是循着爱人的足迹而来,这里有爱人的气息。陈青与西北的相遇是浪漫的,也是刻骨的,他们心灵相通,彼此需要,他们都很感性,他们之所以没有跨过最后一步,既因彼此间守着理性的尺度,实则也是相遇太短。陈青与丈夫何添在电话中的那一句“看来我们都误会了”,结束了夫妻间的计较。实际上,对于陈青来讲,何添的故事已永远成谜,正如自己与西北的故事对于何添也一样是谜,所谓的误会之说,不过是不再计较而已,因为他们依然相爱,这才是主要的。 一个旅者,很难改变原有的轨迹,还是要回归平实。陈青与何添的回归,是回归一种平淡,回归一种习惯,也是现实的回归。小说是浪漫主义的,但所揭示情感却是现实主义的,它对于人们如何看待或面对情感纠葛有着深刻的启迪。小说对于情景的描写和渲染独具特色,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使景物与人物的心理状态保持了极高的契合度,尤其是对于碉楼的渲染和海子的描绘,颇见功力。所有的景致,只有跟心境相融合时,才有意义,也才更逼真,而小说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小说堪称一部全景电影,情景交融,美轮美奂,意境悠长,一篇佳作,倾情推荐。【编辑:鸿渐于陵】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1280002】
一身休闲装,儒雅洒脱的三哥和服饰带着民族风,柔美贤淑的雪飞,面对面坐在风来水榭,柠檬茶氤氲着香气,他们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鸿渐于陵:雪飞,恭喜你成为流年“微访谈”的开门主角。 雪飞:哎玛,得知大人亲访,俺激动啊! 鸿渐于陵:你激动个六啊,应该是我比较荣幸,我比你还激动啊!因为你的《寻》和《归》都是我编辑的,我才有这样难得的机会,客串一下流年记者。 雪飞:再次感谢三哥的编辑,这是雪飞的幸运。 鸿渐于陵:先说《寻》吧!我记得你跟我说过,寻里的主人公大伯是有原型的,好像是一个新疆人。倒不是东北的故事。 雪飞:好吧。对,这是一段故事,是当兵的人,是新疆当兵的人,不过时代要往前提,大概是六十年代吧。这故事是我听来的。一个班的人在执行任务中遭遇雪暴。班中的五个人,只有一个人幸存下来。原型中的大伯就是这个班里年纪最小的。他们迷路了,而留给他们的,只有一个馒头。 鸿渐于陵:也就是说,其他四人舍弃自己,而只让他一个人活了下来?但这也只是作品里的一个由头,你将这个故事演绎了一场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 雪飞:对,寻是对这段故事做了移花接木,我对寻的处理是两段的。 鸿渐于陵:而且,以第一人称,把现时代的年轻人的情感经历,与之相互结合。 雪飞:对 鸿渐于陵:很完美地交织在一起,我从来没有过这样一种感觉,就是读完一篇小说后,我整个人都呆在电脑前了。 雪飞:是吗,写这段时我也久没有出来,我沉在故事里,也沉在音乐中。 鸿渐于陵:其中的景物描写,场景描写,音乐描写,化二为一。 雪飞:景是自己记忆里的,场景是人物设计中生成的,音乐其实是有缘由,它可以给人以启迪。 鸿渐于陵:这两个月里,我每天都在听范宗沛的曲子,就是缘起于你,你的文字,可以是音乐的理解。 雪飞:流年社团里对音乐的领悟力很深哦!雪社,怜幽,还有晓文,这都是解读音乐的高手。 鸿渐于陵:是啊,他们都曾经因为音乐的理解而写作。 雪飞:流年里高手云集,我算个新手,是来流年学习嘛! 鸿渐于陵:我一直认为,写作与其他事物一样,不仅需要勤奋,更需要领悟力。 雪飞:这个应该不可否认,不过这也与写作氛围分不开,比方说我在别处,就没有专门写起小说。 鸿渐于陵:流年肯定是一个让你提高的地方,跟流年的风气密切相关。 雪飞:当然,还有为我拔高的大编,我很幸运。 鸿渐于陵:套用一首诗:我在,或不在,寻就在那里。我来,或者不来,你依然归 雪飞:那不同,寻有50篇,出来出不来,得有人推。其实寻有很多我笔触不到的地方。 鸿渐于陵:什么东西没有触到? 雪飞:比方说大伯的官司。 鸿渐于陵:那不是重点,一笔带过挺好的。 雪飞:比方说子聪与倪虹真正意义的寻到,有人说我弱化了故事。 鸿渐于陵:这话不对。 雪飞:但我不想把大伯的高大上脸谱化。 鸿渐于陵:那不符合生活的真实。 雪飞:其实讲故事的角度不同这都没关系,对,重要的是说你想说的。 鸿渐于陵:重要的是,我们普通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那哥几个在极端状态下的抉择,尽管无奈,却也很高尚。 雪飞:其实我个人很感佩大伯这样守信三十年的兄弟情谊。 鸿渐于陵:我也钦佩,但我特别理解,大伯处于深山之中,甚至有了一种出世的宗教情怀了。 雪飞:真是的,这样的守信在我们这样的现实中太稀缺了,更多的是现实里的迷惘。有种宗教与崇尚的色彩了,而我把这个景放在了雪野中,也想借着雪的澄白之色,表白人之向往。 鸿渐于陵:在倪虹和子聪身上便体现了你所说的现实里的迷惘,你既要描写大伯那种无我的情怀,又要表现现代人的迷失。 雪飞:对,迷失,寻没寻到且不论,反正在这场雪景中,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这是通篇寻达到的目的。 鸿渐于陵:是啊,这都表现在了那对年轻人身上。 雪飞:怎么样鸿大人,《寻》够了,开始《归》吧! 鸿渐于陵:我曾经说,你就是陈青,《归》里的陈青,倒不是说,你就是这个人,而是说在精神层面上的。 雪飞:也许是。我喜欢以陈青为原型,当然故事也许不是我的。对精神层面的。 鸿渐于陵:当然不是。 雪飞:嗯,较之寻,我更喜欢归,因为这篇纯粹是自我的,我放弃了许多外界,完全走进了人物里,我在人物与故事的进程中,享受了整个过程。 鸿渐于陵:就像你所说的大处与小处。 雪飞:对,大处寻,小处归,这个小是绝对自我的,可能归不会打动许多人。但它却打动了我自己。 鸿渐于陵:对,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有《归》中人物的那种意识,归,同样打动了我。所以,我编辑完后,立刻就在编辑群里推介了。我通常不在人前赞扬一个作品,但你的寻和归,我是情不自禁的,这可能是我的一个弱点了。我心中唯一的尺子就是文章本身,无论作者跟我的关系是远还是近。 雪飞:所以我得感谢鸿渐大编。写作是个很自我的行为。从写的开始千万别企图征服谁。你能这么说,我很高兴。归是个俗世里的故事,说得也是俗人。 鸿渐于陵:太贴近你我他的一篇作品。尽管依然用的是浪漫主义手法,而且将故事放到了川北的阿坝。 雪飞:我认为是现实主义。这与我走过那地方有关,阿坝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地方,有机会我还要重走。 鸿渐于陵:我很奇怪,尽管你去过阿坝,怎么会记得那么牢固,而且涉及了很多建筑细节。 雪飞:我喜欢那些东西,人文,建筑,这都是我细琢磨的地方。 鸿渐于陵:我也喜欢,但我可记不住,真是天赋。 雪飞:那里有历史,有故事。这也是沉浸其间的结果。 鸿渐于陵:不过嘛…… 雪飞:说说不过,我感兴趣。 鸿渐于陵:那里的音乐我可不喜欢,哈,有些恐怖。 雪飞:我对新乐的理解也许就在一点,我也是很感性的人,可能因为一段音乐,就那么一个音,它就会调起我的情绪来,这无关别人喜欢不喜欢。我在小说里说过。 鸿渐于陵:不过,读者完全不必理会那音乐是什么,不影响阅读。这个归,我太喜欢了,喜欢你塑造的那个有血有肉的陈青。 雪飞:我对莽古斯的不理解,就像我对阿坝的不理解,但新奇,有血有肉应该是,起码我喜欢陈青,她已不再只是个角色,她与我的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了契合。 鸿渐于陵:小说到最后,她和老公都说相互是误会了,然后就是归了。 雪飞:这个误会是双重意义的,她既是说给老公听,也是说给西北听,很多情感的离调都要归于平淡。 鸿渐于陵:是的,也是让西北不要再心生幻觉。你说是误会,我说的是不过是不再计较。 雪飞:尽管我们都企及一段故事,也喜欢有了那个“误会”的感觉。对,你说的是计较,偏离的路,那个话题还是要书归正传。 鸿渐于陵:你的笔下,那种误会至为美妙,容易让人产生幻觉,放到小说中,便形成了美感,雪飞,我有个问题。 雪飞:好,请问。 鸿渐于陵:我的按语也说了,回归一种平淡,回归一种平实,也是现实的回归。 雪飞:嗯,是的。 鸿渐于陵:好,我继续问。我们很多作者,包括流年的一些编辑,她们的笔功很好,但是故事却容易落俗、落套,你是如何解决的这个问题。我知道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你也勉为其难吧! 雪飞:怎么说呢,套是一定的功力,我可能没有为个功吧,也暂时没落入这个套中,这个小说是有框架的,好的作者在一篇小说的酝酿过程中要有个框架,但是这个框架的确有两方面作用力,一方面引领着小说情节的发展,一方面把思维也框进了这个圈子里,小说要跳出这个局限,你要付出点冒险。但我说过一句话:宁可写坏,不可写呆。况且我又不是什么腕,没压力,呵呵! 鸿渐于陵:好一个宁可写坏,不可写呆,说得好。 雪飞:其实吧,谈小说我是最没资格的一个人,越写越心虚,这是实话。 鸿渐于陵:我总跟一些人强调阅读的功用,你觉得阅读对于写作者来说,其重要性究竟有多大。 雪飞:阅读你需要的,我喜欢读两个人的作品,一个是迟子建。一个是八零后孙频。 鸿渐于陵:阅读自己需要的,这话说得太好了。总是阅读一些对自己没用的东西,或者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其实也是浪费时间,你说呢? 雪飞:是的,圈中许多人喜欢迟子建的作品。我在芦汀宿雁《静静的白桦林》中读出了迟子建的风格,也许她也有迟的偏爱。 鸿渐于陵:看来她也是阅读了迟子建,并有所借鉴。 雪飞:也许是吧,喜欢自己喜欢的,孙频的小说着重于思想层面,她从不搞大场景,都是小场面,甚至场景都不变。 作品脱离了单纯的场景,写作也就进去了。 鸿渐于陵:迟子建大处到极致,孙频小处到极致。 雪飞:对,当然孙频许多人不喜欢,我喜欢她的语言风格,她的思想60,70,80都可说得通,这太不简单了。 鸿渐于陵:能否用一句话,给大家一个写作建议,说你自己的,别谦虚。 雪飞:没有建议,在许多人面前我还只是个学生。要说写作建议,就是自己写点东西的心得,写熟悉的,写到你爱你的角色。 鸿渐于陵:好极了,写你熟悉的,写到你爱你的角色。 雪飞:这只适合于雪飞。 鸿渐于陵:好的,感谢雪飞接受采访,为喜欢你的小说的读者揭开了很多秘密,并给出很多实质性的建议。来,喝茶,琉璃家的柠檬,可香啦!至于《寻》《归》都成为过去,我们都重新开启,继续出发!
尾声 窗外的雪,继续纷飞,流年逝水河畔被白雪覆盖,绽放的红梅灵动了冬天,春,已经漫步而来…… |
|
|
![]() 平淡是真
|
2015-02-28 11:23:56
我的沙发,话说,真的从中学到很多,并且,我昨天重温了雪飞姐姐的《寻》和《归》。真好。 |
|
|
![]() 纷飞的雪
|
2015-02-28 11:33:23
向各位文友推荐阅读雪飞的《寻》和《归》。感谢鸿渐,雪飞,真真。
|
|
|
![]() 纷飞的雪
|
2015-02-28 11:34:40
写你熟悉的,写到你爱你的角色。说得真好!给我家雪飞点赞!
|
|
|
![]() 纷飞的雪
|
2015-02-28 11:36:46
我家三哥极具做记者的潜质,朵朵团长,可以考虑收编。
|
|
|
![]() 晓文
|
2015-02-28 16:24:09
雪飞和三哥的箴言妙语,犹如一场洁净的相遇 是《寻》里那一扇开启的幽窗,是《归》里那一树菩提 细细品味,感觉是两位智者说禅,虽非高深莫测,仍需静心品味 喜欢雪飞的寻,更爱雪飞的归 将一首曲子,听到无韵; 将一本书,读到无字; 将一个人,爱到无心; 大概就是雪飞的创作境界吧! |
|
|
雪飞
|
2015-02-28 21:28:57
谢谢雪!谢谢真真!做这期微访,流年是一所学校,你们都是我的良师益友! |
|
|
雪飞
|
2015-02-28 21:33:22
谢谢鸿渐!鸿渐真是个多面手,佩服 |
|
|
雪飞
|
2015-02-28 21:39:37
谢谢诗意的晓文!很惭愧!我是只菜鸟,其实上访谈的应该是你们。全当我是块砖,引来美玉们!
|
|
|
![]() 鸿渐于陵
|
2015-02-28 22:05:19
感谢平淡,我和雪飞的谈话是很碎片化的,你把聊天记录弄得非常条理,是一件非常费神的事情。 感谢雪,雪居然说我有做记者的潜质,其实没有,一朵组长也不会收留我的。
感谢晓文,你诗意的回帖和你的热情让人觉得让人觉得温暖。 尤其要感谢雪飞,你能够把自己最精彩的作品让我来编审,我在其中得到了极大的艺术享受,也感谢你的配合,访谈得以顺利进行。 |
|
|
![]() 荒原凌波微步
|
2015-03-01 06:55:33
似晨饮琼浆。 深度微访谈, 精辟创作意, 表述含玄禅。 文字身心入, 境界无限宽。 流年福祉多, 春意已盎然。
|
|
|
![]() 银杏树
|
2015-03-01 09:20:54
哈哈,题图也太逗了,帅哥鸿渐于陵成了'大头娃',美女雪飞咋就成了'小头'刘罗锅了呢?!
![]() |
|
|
![]() 燕剪春光
|
2015-03-01 11:05:18
这段时间,疏离了流年,疏离了文字,错过了很多佳作,有时间一定补回来,尤其是雪飞的《寻》和《归》。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5-03-01 13:21:55
这就是流年编辑,棒棒的!帅哥美女,传佳话!
|
|
|
雪飞
|
2015-03-01 19:51:56
回复9楼鸿渐:要说起感谢,我要感谢的人很多,风逝给了我最大的帮助,流年很多朋友都给了我中肯意见,在此,特别谢谢!
|
|
|
![]() 风逝
|
2015-03-01 20:32:56
鸿渐,雪飞,都是流年的翘楚,如此高端对话,读罢受益匪浅!
|
|
|
![]() 素心如玉
|
2015-03-03 21:53:03
这篇访谈,别具一格,从中学到了很多。 努力消化中…… |
|
|
![]() 石语
|
2015-03-16 08:35:32
这是三哥和雪飞啊,好潇洒,好美丽,好有气质,好有气场,好养眼……咱流年的东北帅哥美女,我表示嫉妒!
![]() ![]() |
|
|
![]() 风逝
|
2015-03-16 14:04:12
重温两位流年大腕的对话,感悟颇多。 雪飞的那几句话发人深思——阅读你需要的。写熟悉的,写到你爱你的角色。 学习雪飞老师的妙招,尝试去这样做。愿不仅仅学到点皮毛。 |
|
|
![]() 天上雪
|
2015-05-09 10:10:25
特别关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