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熏沱茶
|
【流年评论】三熏2015年3月评论2015-03-15 00:08:591、【流年】萤窗小语二(随笔) 作者:于漫江 3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3-07 17:19:25 虽然向往着城市,并扎根在城市,但精神家园,依然在故里的乡村氤氲蕴藉;至于幸福的深处,一定是云朵缝隙后,炫目的、灿烂的,能让心儿飞腾的、无限憧憬的光明;当然,最有烟火味的,还是那盘煮花生和炝土豆丝,什么都不必说,尽在不言中。 来!走一个,先,必须的!
2、【流年】陋室四季(散文) 作者:书中岁月长 2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3-07 23:02:05 一句无计留春,浸透了对春光易逝的惋惜。但作者却没有丝毫的颓废之意,反而将陋室的一扇窗棂构筑成四季风物的港口,用灵慧的妙笔将春夏秋冬,皴擦点染成一幅四时白描的画卷,使文章韵致纷呈。尤其文末的注,看似不经意的一笔,仿佛牙板曲终时,婉露的一分忧思之情,让文章在情感的厚度上,有层层递进的层次。
3、【流年】崔太奶(散文) 作者:郭宏文山屯物事 3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3-13 04:20:17 崔太奶会接生,是生产队的妇女队长,还是个能解决矛盾息事宁人的“判官”,连山屯的男人对她的话也完全是洗耳恭听……最让人感慨的是,崔太奶带来了好多“新鲜的气息”,“于是,山屯的男人和女人们,都大大方方地爱起来。”在这个平凡的山屯里,崔太奶却能移风易俗,影响一地风物,有着不平凡的人格魅力。在这个平凡的世界,我们身边,有多少像崔太奶一样平凡的榜样和楷模呢!
4、【流年】在劳动中我们长大(散文) 作者:三叠弓 3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3-13 16:26:47 从一个孩童的眼神中,透析出来的这些乡村物事,澄澈得犹如一泓清泉。在那些割草、放牛、捡柴、牧鸭的劳动中,我、我们,吸取劳动生活的养分,促使我们一天天长大。用文字记录这些劳动的岁月,那些成长的养分也就一同沉淀下来。
5、【流年】童年的沙棘树(散文) 作者:南竹林 3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3-14 00:28:23 文章开头的交代很有意味。童年的那些忧伤和艰辛之外,作者还是有意裁剪出一段明媚、惬意的甜美时光来表述。在细腻的笔触中,根植在记忆里的沙棘树,那酸榴榴的果实,成了儿时最有生活质感的味道。沙棘树,从它的样子、用途、果实,到春夏秋冬的递变,最终沙棘树冬日里那场“盛大的凋美”为“孕育暖春的旖旎”,让作者的情感喷薄而出。童年的沙棘树,是绚丽生命中的坚守、自强! 精彩!
6、【流年】一截小巷(散文) 作者:方雪梅 2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3-14 16:57:24 我从小也生活在小巷里。《一截小巷》勾起了从前小巷的物事,邻人间散淡的闲话,挥着蒲扇的热闹夏夜……当然,还有编辑地人兄提及的《雨巷》,呵呵,我家的雨巷,冷清而又闲长……哎,那时候,除了几个小伙伴,一条巷子里,都是长辈……也不知道他们现在还好么? 谢谢作者的《一截小巷》!轻描淡写中,令人回味。
7、【流年】躲在父亲背后取暖(散文) 作者:佳骏 2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3-14 18:21:06 这样的文字读来让人嘘唏,几件小事,便把父爱的深沉展示得淋漓尽致。什么都不用说,常回家陪陪他们就好。虽然理解是种幸福,多一些陪伴岂不更好! 谢谢分享这篇浓情至真的文字!
8、【流年】妈妈的老旱烟(散文) 作者:何叶 4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3-14 22:24:20 “妇女要解放”谁家没有会心一笑的时刻!这类名言,往往是久经爱情和婚姻考验的、有故事的、积淀美好时光和极具幸福指标的语汇。作者举重若轻地描写了父辈们既包容又深沉的爱,正是这种爱,成就了这个幸福完满的家,也让我们有幸读到这篇佳作。这是家人的缘,也是作者和读者的缘。 东北有三怪,大姑娘叼烟袋,只是听说,这回像是见得真真的了。呵呵,谢谢作者!
9、【流年】相信我看到的每一个生命(散文) 作者:安庆江飞 4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3-14 23:44:48 文章好!像几幅生动的速写,寥寥几笔就跃然纸上。不管是作者的文笔,还是文字里浸透对生命的关注和悲悯,都折射出作者的一种态度,对生命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 非常欣赏这样的文章!
10、【流年】爱写煤矿小说(散文) 作者:淮南矿工 3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3-15 00:01:55 每个行业都有它的特质,用文字去描写一个行业,并定下写作的计划,这本身就很有意义。虽然不去强调这计划的“伟大”,但对个人而言,也一定是饶有趣味的。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从事这个行业,却一定有其伟大和幸福的地方。 赞一个!说实话,心里还充满期待! |
|
|
三熏沱茶
|
2015-03-23 04:29:51
11、【流年】失魂记(散文) 作者:端木赐 4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3-15 17:01:50 生与死的隔阂,是时间和空间的隔绝,而生和死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将灵魂抽离肉体,观照平时熙来攘往的生活:地铁、煎饼、药味,还有办公室里依旧镇定的刘姐,以及不吃橘子的G……对了,司机刘师傅会买村南还是村北的花圈呢?买什么样的花圈和随的份子钱表示着亲疏远近。死亡是日常往复的一部分,也或者是件浅薄的事情,基于人情的份子钱,却能把人抛在荒凉世界的中央。凭此一念,当死亡来临时,灵魂都想逃离现场。 有点荒诞的失魂,光怪陆离的际遇,旗帜、伟哥、直到窒息的拉链……诸多的细碎的事物,在魂魄的飘掠中呈现出往复生活的质感。感觉是活着,还是死亡?至少在某一时刻,灵魂也许真不在现场。
12、【蓓蕾之光】点亮心灯(散文) 作者:靇羽 3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3-15 20:44:15 伤痛的经历,其实又何尝不是一种财富。记住一些人,记住一些事,终究都是人生绚丽的风景。十八岁,是个何其美好的年华啊!寻着一抹黎明,便能发现希望,点亮心火。 加油!黎明后有朝霞呢!
13、【流年】诗人的小屋(散文) 作者:三峡刘星 5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3-16 03:56:08 诗人的小屋,想来一定是有极其浪漫的内涵。不曾想,文章一开篇就说“诗人远足在惆怅的意境里……这里空余一座‘诗人的小屋’。”一下就把诗意的外延播洒得如此悠远。随后跟着季节的轮换,一点点、一丝丝寻觅着诗的足迹。文末一句:诗人不在小屋内,而在天地间!再一次升华了诗的意蕴。很精彩的文章! 当然,除了文章以外,芦汀宿雁编辑跟帖的两篇学生习作,也非常令人惊喜,他们文中淳朴的诗意,直叩心扉。想想,才小学六年级啊,真是后生可畏!的确,这么好的文章,刘老师要鼓励学生投稿“蓓蕾之光”啊!能在文学网发表他们的文章,是鼓励,也是鞭策。辛苦刘老师啦!希望能读到你们更多的佳作!
14、【流年】饥馑岁月的民谣(散文) 作者:李新立 3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3-16 18:56:46 逐渐远去的岁月中,那些充满智慧和谐趣的民谣,在作者精致、平和的笔调下,把饥馑难捱的日子,陪衬出不一般的平实和淳朴的美来。文中母亲的形象,尤其亲切、朴素、感人!
15、【流年】重病中的叔叔(散文) 作者:贺兰石 2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3-18 23:06:38 怀念亲人,最好莫过于,把那些痛彻心扉的日子和绵长不尽的思念,悉数安顿在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文字里。愿逝者安息!
16、【流年】信徒(小说) 作者:朱山坡 3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3-20 22:35:12 精致的语言,一读就让人爱不释手。诸如哲学家和数学的关系,金钱是个暂时安睡的魔鬼等等,都异常精彩!当然,跟着情节,知道了“我”、“妻子”、郭敬业,三个人物都是老师。打一开始,那些来路疑窦丛生,可以铺成一张货币化的世界地图的钱,以及郭敬业后面可能发生的“命案”,这些故事,放在三个老师身上,也没什么不可以,毕竟教师并非一定是“道德真身”。至于是什么信徒,信徒所指是什么,倒有些疑惑,是指维特根斯坦么?借这位出场不露面的老人家的话说,凡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难以说个明白,道个清楚的,就应该沉默。
17、【流年】郝师傅 好师傅(散文) 作者:细雨梧桐 4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3-21 04:23:18 身边有像郝师傅一样的同事,是件开心的事。他们天性中的纯良与质朴,在令人莞尔一笑的同时,也舒缓了工作的压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能让八小时内事半功倍,在八小时外想起这样的好师傅,也会让人如沐春风,甚至还会催生这么赏心悦目的文章。郝师傅,不简单!
18、【流年】寂寞是一条长“习”(散文) 作者:周泊行 2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3-22 03:34:41 寂寞是一条长“习”;怀念亦如一条长“习”;那通向六乡的六乡河,更像灌满思念的一条长“习”。对亲人,以及家乡风物的细腻描绘,像一曲民谣,低徊处情思氤氲,感人至深。
19、【流年】灯下记(散文) 作者:毕亮 3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3-23 02:38:33 轻书漫卷的语言,像夜话、独白。有不少是写年轻时的梦想或理想,一气读来,却又波澜不惊。那种经历过后的回望,显得气定神闲。恰如“凡有自己也觉得在风沙中辗转而生活着的,会知道这意思。”
20、【流年】亲人(小说) 作者:淮南矿工 3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3-23 04:26:53 妻子照顾车祸后失忆的丈夫,本是件不足为奇的事,直到丈夫渐渐康复时,妻子却悄然离去,小说最后才点明,他们其实是历经婚变的夫妻。此时丈夫的反应,不啻于同时激起了读者参与到小说中,让读者自己去构建关于亲情、家人、婚姻的解读。小说名为《亲人》,实有所指,很有意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