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纷飞的雪
|
【流年】社团5月多名作者文章见刊2015-06-10 15:58:31
一朵怜幽的小说《风居住的街道》刊载于《椰城》2015年第5期 【流年】风居住的街道(同题征文·小说) http://www.vsread.com/article-454168.html 【编者按】作者用细腻而优美的文字,将一个美丽而忧伤的爱情故事,抽丝剥茧般的缓缓道来。阅读过程,犹如置身古香古韵的花木镇,风在街道里穿行,耳畔是清脆而动听的风铃声。 柳霜霜是花木镇上最美丽的女孩,虽然母亲早年去世,但因为有着慈爱的父亲的呵护,柳霜霜娴静安雅且心灵手巧,经营一家风铃小屋,风铃全部是自己手工制作。柳父在一个雨夜出诊时,遭遇不测,最终撒手人寰,丢下柳霜霜在世上孤单过活。柳霜霜很长时间都无法从失去父亲的痛苦里走出来,直到金栋的出现,她的天空才有了一点亮色,僵硬的心日渐温软。金栋给了柳霜霜细腻的照顾,花木镇开满丁香的街道上留下两个人并肩而行的迤逦身影。 爱情的种子在两个人心里悄然种下,爱在彼此的眼底躲藏。面对善良美丽纯洁的柳霜霜,面对圣洁的爱情,金栋欲爱而不敢爱,他是来赎罪的啊。柳父的猝然离世与他们兄弟脱不了干系,金栋受良心谴责,怀着一颗赎罪之心来照顾和陪伴柳霜霜,他怕她知道真相,他怕她会恨他。金栋纠结着、煎熬着,期盼着……柳霜霜最终知道了真相,她不听金栋解释,固执地认为他是害死父亲,抢夺她爱情的元凶。两个人相爱的人无法面对苍白的现实,转身天涯,只是转身的那一时刻,爱,并没有泯灭。 七年,风铃摇走了很多时光,爱,却仍在原地,在花木镇的街道停驻,在风里随着风铃摇曳,因为有爱,因为深爱,他们等到了彼此,用一生来彼此相伴!小说的切入点很美,让读者情不自禁地入境,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里跟随着主人公一同经历那段凄婉而美好的爱情。小说布局合理,层次有致,首尾对应,诗意的结局,为一段圣洁的爱情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唯美佳作,倾情推荐!【编辑:晓文】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7250027】
山地的小说《一根筋的小米花》刊载于《中国草根》 第4期 【流年】一根筋的小米花(宽恕征文·短篇小说) http://www.vsread.com/article-521497.html 【编者按】作者很善于撰写农村题材的小说,此篇小说,依旧秉承了以往的写作风格,用贴近农村生活的语言,讲述了农村的故事。小说通过描写独具特色的农村环境,村人的劳作、心理、生活习俗,刻画出栩栩如生,有典型意义的农村人形象。小说以母子之间的对话作为开端,在母亲张妈以死相逼、干涉儿子张石青婚姻大事这样一种令人愤懑的场面里展开故事情节。张石青与小米花同是同村人,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在广州打工时,张石青对小米花格外的照顾,两颗年轻的心怦然心动,爱情的种子在彼此的心里生根发芽,情深之时,两个人毫无保留地交付了彼此。好朋友肖红蓓尊父母之命嫁给了她并不爱的外村人,她黑夜里的眼泪,让小米花心疼,这更加让她对张石青深爱、依赖,两个人发誓一辈子在一起。然而,有情人却没有成眷属,张妈以小米花与儿子辈分不同,这个荒谬的理由反对两个孩子在一起,孝顺的张青石不忍母亲决绝的相逼,依照母亲的意愿娶了并不爱的黄兰为妻,辜负了小米花的痴情。小米花悲伤至极,满心都是被命运愚弄的悲凉。 小说到这里,让人心头笼上一层阴霾,那种残余的封建思想仍旧在作祟,甚至棒打鸳鸯,造成深深的遗憾。没有爱情做基础的婚姻,很难面对真实的人生,一如黄兰和张青石。黄兰虽是张妈中意的儿媳妇,但黄兰的懒惰、不孝,还是让张妈彻骨心凉,特别是儿子外出打工时,婆媳之间矛盾升级,最终黄兰离开了张家,去追求自己的得意人生。张妈最落魄的时候,小米花不计前嫌,对其悉心照顾,柔声安慰,直至此时,张妈幡然醒悟,自己拆散儿子与善良的小米花是一个错误。 小说的结局是温暖的,亦是人心所向,张石青与小米花这对真心相爱的有情人,最终走到了一起,我们也可以预见,张妈在真心悔悟并得到孩子们的宽恕之后,会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小说在歌颂农村人的优秀品质的同时,也暴露特定的生产方式下一些人思想以及认识范围的局限性,一如张妈对农村里辈分关系的盲从,又如张石青让人心疼又遗憾的愚孝。作者秉着为农民服务的宗旨,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农村题材的小说:以俯视的目光冷静地描绘农村里那些麻木的、落后的甚至是愚昧的生存状态;也以恣情的笔调、怀旧的心态,记叙记忆中温馨、亲切的山水、人物。一篇耐读耐品的富有正能量的乡土小说,编者倾情推荐!【编辑:晓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2160008】
山地的散文《第一个月的工资》刊载于《富源时政·人文天地》 第69期 【流年】第一个月的工资(宽恕征文·短篇小说)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94189.html 【编者按】外甥女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为“我”买了一件非常合身的衣服,我很幸福也很感动。幸福的是,在外甥女心里,我有着父亲一样的地位;感动的是外甥女拥有一颗美好而善良的感恩之心。亲情是无私的,不求回报,只希望用善良的心去行动,去感染更多的人。外甥女正是在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懂得爱,学会爱,回馈爱。穿着外甥女用第一个工资为我买的衣服,我感受到的是温暖。在这种温暖的氛围里,我想起了我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的情形,钱不多,我数了又数,最后用它为父母买了贴心的礼物,父亲露出了甜蜜的笑容,母亲则背过身去抹起眼泪……那是幸福的笑容,亦是喜悦的泪水,亲情,是家乡那条小路,执着的伸向远方。文章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并娴熟运用插叙,对比等写作手法,更加突出了外甥女的善良美好,唤起读者心中对亲情的感动,无论风霜雪雨,无论岁月沧桑,亲情永远是最美的风景!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 晓文】
山地的散文《土酱》刊载于《珠江源晚刊》 2015.5.25 【流年】远去的味道(味道征文·散文) http://www.vsread.com/article-478163.html 【编者按】点开文字一股浓郁的家乡情味扑面而来,瞬间把我带到了古朴而让人流连忘返的村庄。那里不仅有熟悉的山水,深切眷恋的亲人,更有从亲人的劳作中流淌出的醇香情味。 “甜白酒”醇香甘甜,酒不醉人人自醉。那甜甜的味道是妈妈的勤劳,那浓郁的酒香是妈妈经久弥香的母爱,更是妈妈对亲人间的情意。 “苞谷粑粑”制作工序可为复杂,也是劳神费气的事情。然而勤劳的母亲乐此不疲,只为了家人那满足而会心的微笑。当这绵软可口的粑粑吃进嘴里,那种甜滋滋的情意便散到四肢百骸,甚至永远停留在了灵魂深处。 “土酱”更是闻香流口水的调味品。制作工艺精细,工序也极为复杂。那是香醇可口一食而永难忘怀的味道。那是母亲的聪慧,更显现出母亲高超的技艺。她虽不是食品专家,更不是美食家,却做出了这个世界上最环保的绿色食品。养育了我们兄妹几人,让我们健康茁壮的成长。现在科技发展了,一切变得简单而容易了。但是母亲手里特有的滋味失去了。母亲老了,没人传承这样的技艺,也没人再愿意用最原始的做法去做这些美味珍馐。那种真实的滋味在消失,那种浓浓的情味在变淡。这不正像我们现代社会人性中一些最本真的最值得珍惜的东西在逐渐丢失吗? 作者在这里用最真挚的情感缅怀着过去的微暖,用舌尖去品味着浓浓的乡情,更是召唤着那是失去的味道归来!一篇浓郁乡情的文字,让我品味到了不一样的味道!倾情推荐赏阅!【编辑:月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0090016】
乔洪涛的散文《羊本纪》刊载于《岁月》2015年第六期【散文专号】 【流年】羊本纪(散文) http://www.vsread.com/article-521221.html 【编者按】这篇《羊本纪》是为温驯善良的羊做的传记。羊是懦弱的,但它面对死亡却是无畏。纵观羊的历史,是被虐被食的历史,自有人类以来,羊就成为人类餐桌上的美食。而且,不唯如此,在祭祀的时候,羊也是不可或缺的供品。可是,羊却一如既往地温驯隐忍,它永远用温和的眼睛面对着一切,永远不会反抗,在它身上,充分体现了一种大美大善大义。 羊羔之心,是纯洁善良的极致。与羊相比,人便恶得多了,他们圈养羊,照顾羊,为的是金钱,为的是利益,为的是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羊的世界有弱有强,但在人的世界,强弱的标准是以金钱来衡量的。读完这篇文章,可以感受到作者心中那种强烈的不平:人类对羊,何其不公;羊对人类,何其温顺。 文章采用了以物喻人的手法,委婉地劝喻人类应该与人为善,应该远离野蛮和强横,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美好。一篇耐品耐读,讽喻深刻的散文,欣赏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2150005】
张灵均的散文《会飞的鱼》刊载于《山东文学》2015年第5期 【流年】会飞的鱼(散文) http://www.vsread.com/article-517212.html 【编者按】在我国南海和东海上航行的人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深蓝色的海面上,突然跃出了成群的“小飞机”,它们犹如群鸟一般掠过海空,翱翔竞飞。这种像鸟儿一样会飞的鱼,这就是海洋上闻名遐迩的飞鱼。说“飞”不够确切,应该是一种在空中滑翔数百米而已。 文中在洞庭湖滨湖区,少年的“我”于滂沱大雨中看到一群飞翔的鲤鱼,无论是否真实,其实,无需考究,在这里已并不重要。作者传导出的是少年在那个年代的贫苦困境,以及生活中的迷惘与愿望。 飞鱼,作为对未来美好生活期待的一种意象,赋予了它更多更深的寓意。这正是本文作者的高明之处。文中如在口语的文字化上再加润色,会更好些。该散文,笔力深厚,语言质朴扎实,情感自然真挚。倾情荐阅。【编辑:银杏树】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2020005】
郑骁峰的散文《鹅湖会》刊载于《江南》2015年第3期【流年】鹅湖会(散文) http://www.vsread.com/article-554644.html 【编者按】这篇文章描写了两次鹅湖相会,一次是淳熙二年的朱熹、吕祖谦、陆九渊兄弟之会,一次是淳熙十五年的辛弃疾、陈亮之会。 本文作者沿着辛弃疾、陈亮曾走过的路线一步步走过,边走边看边思索,随着作者的所思所想,曾经的历史也一点一滴慢慢展开……作者重点描写了淳熙十五年的辛陈相会,又在行文中浓墨重彩地叙述了朱熹和陈亮的交往与纠葛。在叙述中,作者将朱熹与陈亮两人的生平与各自的观点穿插于行文之中,也将自己对两人的观感渗透其中。作为陈亮的同乡后人,作者对于陈亮无疑是欣赏的,然而,作者却始终在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两人——陈亮有才却过于狂傲,朱熹一生秉持礼法却也通达。文章最后,作者走出历史回归现实,又对如今的现实社会提出了自己的疑惑。然而,这疑惑却是个无解之题,也无需硬解…… 本文文风沉郁,笔力深厚,内容厚重,古今历史蕴含其中。行文中,既有作者的所见所闻,更有作者的所思所想。作者心随笔走,无论历史还是现实,作者都是信手拈来,相互交叉,行文却丝毫不见凌乱之感,反而增添了文章的厚重。佳作,推荐赏阅!【编辑:孤独舞者】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6030007】
郑骁峰的散文《刀笔乡》刊载于《散文选刊》2015年6期目录 【流年】刀笔乡(散文) http://www.vsread.com/article-537162.html 【编者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设一方文化。位于浙江省绍兴县的安昌古镇因为走出不下万人的师爷,被称作“师爷故里”。一次安昌古镇之旅,让读者追随作者的思想深入了解了绍兴师爷这一行当兴起的文化背景和自然因素。作者深刻分析着治水的大禹与以百兽中最具聪慧的灵物狐狸为图腾的南方部族的少女结合带给后世的影响,也将这儿最具暗喻性质的物象加以剖析。 酱园,会稽山,绍兴的古名山阴,镇上的商铺铺门都以多爿木板拼凑且安装都有严格的次序的习俗,具有极佳的私密性的乌篷船,无不带有某种历史的隐喻。还有师爷故居的布局以及师爷著书立说的宗旨,被师爷奉为圭臬的四句口诀,师爷这门手艺的价值,师爷行当的兴衰…… 作者由历史到现实,纵横捭阖,鞭辟入里,让我们在作者的深邃智慧的引领下一起走近刀笔之乡古镇安昌,深入细致地了解了这儿的风土人情。文章内容厚重,思想深刻,分析透彻,见解非凡,将历史人文与自然风俗巧妙融合,为读者淋漓极致地展示了独一无二的刀笔乡古镇安昌的地域文化,彰显着作者学识之丰富与思想之深刻。力作,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4130002】
端木赐的散文《虫日》刊载于《青年文摘》2015年第6期 【流年】虫日(散文)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83675.html 【编者按】本文的题目是《虫日》,作者紧扣“虫”这一个字,用“虫”很好地诠释了各式各样的人和他们形形色色的生活。 在作者的意识流动中,作者又将他在一整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事情,都一一呈现在了读者面前。先是“我”自己如毛虫,懒惰不想动;接着是科长彷如吸血虫,贪婪无度;拆房的男人们如蛾子一般,卑微孱弱;捡垃圾的女人如蛹般封闭自己;还有那得了登革热病的病人,彷如无数的花斑蚊子在飞;挤地铁的人,又好似一个个全副武装的甲壳虫……这真的是一个“虫”的世界。唯有赶快回家,“我”才能得到片刻停歇。可是,躺在床上,“我”又感觉到了邻居们的奇异生活状态——楼下的父母化身甲虫,只知道疯狂地敲击键盘;隔壁的男女如野兽一般,正在疯狂地发泄;对门曼妙的女子也变成了一个贪得无厌的虫,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啊?算了,还是打开灯吧,有灯光照耀,“我”应该能感到安全的。可是,当“我”打开灯时,铺天盖地而来的,却是一群正在觅食的蟑螂。 这是一个虫的世界,作者以“虫日”为题贴切、恰当。文笔流畅,构思新奇,意识流手法运用娴熟。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编辑:孤独舞者】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12090011】
杨献平的散文《慢城单身生活》刊载于《鹿鸣》2015年第5期 【流年】慢城单身生活(散文) http://www.vsread.com/article-546423.html 【编者按】《慢城单身生活》通过十个生活方面的片段,展示了真实自我的思想与行为,从通讯到餐饮,在城市中孤独的心绪到与儿子亲近的天伦之乐,梦靥的可怕与对死亡、对老去的思考,闲暇浏览新闻后面的回帖的乐趣,对贤惠妻子满腹的真情感激,面对疾病检查的苦痛而产生的对生命的珍惜,以及对成都美女炫美的真实感触。作者用细致生动的描叙,记录了一幕幕场景,或细腻感人,或引发深思。反映了对社会对家庭对生命对亲情等诸多方面的思考。 睿智的思辨,理性的剖析,感性的抒发,无不展示了一个独身在都市生活的成熟男人的思想火花和人性的本真,叙,感人至深;议,精辟深邃。值得品味的力作,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李新立的散文《远去的时光》刊载于2015年第5期 【流年】远去的时光(散文) http://www.vsread.com/article-551893.html 【编者按】岁月,是一种让人捉摸不定的东西,它像一条静静的河流,无声地流畅,再也不会回头。所幸的是,在岁月的河床,总会有一些物件,能让我们顺着它的纹理,去找寻时光的步伐,追逐岁月遗留的痕迹,唤起我们对过去无比温馨的怀念。一座沉默的闹钟,虽然指针早就停摆在过去的某个时辰,却被母亲一直摆放在桌上,因为那是父亲送给母亲的礼物;早已空置的老屋,夹在新修的房子中间,像是一块补丁,哥哥却舍不得拆掉,因为哥哥在里面度过了甜蜜的新婚时光;时代在发展,沙发已经取代了炕桌,但那张炕桌藏有一家人幸福生活的密码,永远在岁月中光泽如新。 这是一篇怀旧散文,淡淡的伤感里蕴含着浓浓的亲情。作者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载体,串起了那些艰苦却温馨的峥嵘岁月,语言温润雅致,细节真切感人。倾情推荐!问好作者!【编辑:燕剪春光】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526004】
流年社团微信公众号于2015年3月10日正式启动。 诚邀您关注逝水流年文学社团微信 可搜索公众号:逝水流年文学社团 或微信号:ssln_20110927 您可以在通讯录——公众账号,点选逝水流年文学社团,查看历史信息 期待能通过友好的互动,和您随时交流阅读体验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5-06-10 16:23:22
祝贺! 祝贺! 向一朵怜幽、乔洪涛、张灵均、郑骁峰、端木赐、杨献平、李新立等作家学习! |
|
|
![]() 泪珠魚儿
|
2015-06-11 01:28:10
祝贺,向精英作家学习!
|
|
|
![]() 天上雪
|
2015-06-11 14:44:32
祝贺各位作者,向你们学习!
|
|
|
![]() 天上雪
|
2015-06-11 14:45:21
首页快讯!
![]()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5-06-15 10:41:23
向怜幽学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