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踪报道】江山诗编论诗风研讨活动
2009-05-11 23:39:46
【跟踪一】浅谈诗的释义与概念
★2009年5月4日,江山诗风论坛拉开了《江山诗编论诗风》的活动序幕,江山记者组对此活动作了跟踪采访,并报道了《江山诗风论坛掀起江山诗编论诗风》。5月11日,此活动正式开始进入研讨主题之一——《浅谈诗的释义与概念》。
★江山诗编论诗风研讨活动的组织者与策划者东方鹰老师发布命题,并抛砖引玉就《浅谈诗的释义与概念》抒发了自己的诗观之后,各社团诗编迎“风”而来,诗心灿烂,用自己的诗观为我们亮起了一道诗意盎然的风景线。这道迷人的风景线,牵引着我们的眼眸不忍离去,让我们醉心于这精彩纷呈的研讨之中,感受着热烈的氛围,受益匪浅,增长了知识,对诗歌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
★我特意留意了一下东方老师发布命题的帖子时间,正好是零点,一切从起点开始,各路社团的诗编们,以及江山的诗人、作者相继而来,研讨在继续,精彩在继续,报道在继续,更新在继续……
★让我们快来一起走进这精彩的片段画面,一起欣赏诗编们的经典诗观,以及热烈的研讨吧。
东方鹰:诗饱含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语言精炼,音调和谐,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诗因情而丰满,诗是生面的律动。运动不仅仅是物资的基本属性,也是生命的表示。凡有生命的地方,就可以发现诗。诗是一句真话,是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与特性的大实话。
秋心:诗歌的显著特征:人由于诗人创作时感情特别强烈,想想特别丰富,说以诗歌的最显著特征就是饱和着丰富的感情和大胆的想象而绝不是分行写作清淡无聊的呻吟。
李笑凤:把人生熔铸成一个色彩、声音、形象具备的新元素,掬其光辉,那就是诗。世界只有一种物质可以漫流大地,璀璨江海、绚烂长空、撞透心灵,就是诗。
司药:诗人让世界变得动感;诗句让一切变得善感——人有人的情感;花有花的情感;树有树的情感;草有草的情感……情感中,诗语言所及的一切,变得柔软,变得质感,变得深入人之魂魄。
雨山:诗是一种生活画面的重现、感情的抒发、生活的思考、未来的憧憬。这一切的存在的基础是“情、景、境”,而诗区别于其他的体裁在于凝练与音乐感。
依心阁主:
灵魂是诗身,心是诗体,情是诗意。一首好的诗,定是有灵魂有个性的诗,而诗的生命力,应是无止境的。
人间要好诗!好诗在人间!
永无止境……
蓝色风筝:
什么是诗?诗,是一句话,是一个句子,是一个词语,也许只是几个简简单单的字,但就是这一句话,一个句子,一个词语,几个简简单单的字,却把作者所描绘的心情或心中的某些事情挥洒的淋漓尽致。
诗是什么?诗是一种心情,一种舒畅,一种感觉,一种内心无法表达的情感,诗能两个不相干的事物或某个景物巧妙的联系起来,而且还无懈可击,自然,凝练,成就了诗歌的化身。
★独舞:什么是诗?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呢?经典的言论,各自的诗观,你一言,我一语,唇枪舌战,热火朝天,振振有词,句句经典。江山的朋友们,此时此刻,研讨活动正进入了高潮,编辑、诗人、作者,一展风采,各领风骚,让我们继续欣赏这精彩的言论。
高和义:
1,好诗是有感而发,而不是无病呻吟;
2,好诗让人一看就懂,而不是揣摩不定;
3,好诗组字用词无乖僻,而不是令人费解;
4,好诗读起来使人轻松,而不是困惑厌倦;
5,好诗节奏韵律完美,而不是支离破碎;
6,好诗言简意赅,而不是繁赘啰嗦;
7,好诗激发人向上,而不是唤起读者萎靡;
8,好诗贵在创新,而不是人云亦云;
9,好诗意境宽广,而不是使人步入狭谷;
10,好诗读后余香满口,而不是味同嚼蜡。
落花生木树:回高义和帖子:
1,好诗是有感而发,而不是无病呻吟;...............同意此观点,但这不是诗的专属.不论诗歌\散文\歌词等文体都应有感而写,而不是无病呻吟;
2,好诗让人一看就懂,而不是揣摩不定;...................诗的好懂与不好懂只是诗的流派所决定,而与诗的好坏无关.恰恰相反,诗的最大魅力在于诗的回味性,耐读性,让人反复去品,而不是一眼看穿.诗的光辉是要读者自身的光去照亮的,且读者自身的想象也是对原诗的再创作过程.很多好的诗意思是不可说出的,要靠读者自己去感悟与体会,你一旦说会失去原诗本来的很多内涵....就李商隐的无题诗也是让人揣摩的.
3,好诗组字用词无乖僻,而不是令人费解;..........乖僻的字在诗上运用并没什么不好,昌耀的诗很大特点就是这样,没人说他不好.
4,好诗读起来使人轻松,而不是困惑厌倦;..............好诗为什么读起来不能让人沉重而深思呢?只有你进入不了作者的思想你才会感觉到厌倦,但好的诗也要读者自身的欣赏水平.
5,好诗节奏韵律完美,而不是支离破碎;........西体诗是不必讲究中国古典的韵律美的,歌词一般都讲韵律,但它们不是诗.况且歌词的发展也有诗化倾向,如周杰伦的<青花瓷>像诗一样跳跃,且支离破碎.但这不正是现代语言的发展吗?
6,好诗言简意赅,而不是繁赘啰嗦;.............这点同意,但也不是诗的专属.
7,好诗激发人向上,而不是唤起读者萎靡;...............生活是多方面的,诗歌是人的情感的发泄,为什么不能写自己的痛苦呢?
8,好诗贵在创新,而不是人云亦云;..........这点同意,但也不是诗的专属.
9,好诗意境宽广,而不是使人步入狭谷;..........这点同意,但也不是诗的专属.
10,好诗读后余香满口,而不是味同嚼蜡。.............这点同意,但也不是诗的专属.
白云岛:
高和义先生的观点,说出好多我想说的话,而且有些思考比我更加深入。
尤其是关于好诗的10点看法,真是畅快淋漓!!
唯一一点我还有疑惑的是第7点——“7,好诗激发人向上,而不是唤起读者萎靡;”
因为按我理解:
艺术并不都是积极的。因为艺术并不是追求积极,而是追求美,追求信仰,追求释放——艺术是多元的。甚至还有的艺术居然追求丑!(这个我也难以理解)
所以,既然诗是艺术,只要其艺术表现水平高,是不是就是好诗了?
当然,可能我们所讲的不是同一个方面的问题,是从不同的角度在定义这个“好”。
再议:
2,好诗让人一看就懂,而不是揣摩不定;
3,好诗组字用词无乖僻,而不是令人费解;
我个人的审美观点和高和义先生的一致。同时,也尊重其他诗友的审美情况。
总是有人喜欢啃骨头,有人喜欢吃肉的。那么,估计还有人喜欢喝汤……
——那个看你牙齿好坏了,哪一种都无可厚非。自己喜欢就行。
——只是,我想提醒各位写诗的人,老百姓当中,喜欢吃肉的还是绝大多数。——写诗的人,你自己喜欢怎么样都行,我希望你,给老百姓多一些肉吃!!
而且,这不仅涉及写诗的人,还涉及编辑。——你的个人审美观不要紧,但请你不要专门给老百姓喂骨头,他们肯定是不吃的,肯定是要抛弃的。这个,容后再议。
提出研讨发言的几点倡议:
1、观点明确——最好列出1、2、3——你看高和义先生列出的好诗1-10,就是很好的例子。
2、表达要客观——尽量避免偏见和言语攻击。——只要实事求是地讲话,不同的观点都可以存在、交流,各有各的道理,没有必要争执。
3、非原创观点可以注明出处——这个不强求。这点东方鹰先生做的很好,治学严谨,堪为表率。
4、可以用例子说话——这样更好理解。
5、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学到东西。
梦幻晨星:
跟12楼高和义的贴:
1,好诗是有感而发,而不是无病呻吟;
2,好诗让人一看就懂,而不是揣摩不定;
3,好诗组字用词无乖僻,而不是令人费解;
4,好诗读起来使人轻松,而不是困惑厌倦;
5,好诗节奏韵律完美,而不是支离破碎;
6,好诗言简意赅,而不是繁赘啰嗦;
7,好诗激发人向上,而不是唤起读者萎靡;
8,好诗贵在创新,而不是人云亦云;
9,好诗意境宽广,而不是使人步入狭谷;
10,好诗读后余香满口,而不是味同嚼蜡。
我非常赞成高和义老师的帖子,1、好诗是有感而发,而不是无病呻吟;
2,好诗让人一看就懂,而不是揣摩不定;
我记得不知在哪儿看过一个朋友的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既是诗,就不能让人一读就懂,一读就懂,那不叫诗。我当时看了,就觉得很不解,难道写诗不就是让人看的吗?既然是让人看的,就得叫人看懂,别人看不懂,那你又写来作甚,那就留着自己在家欣赏吧。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写诗就跟说白话似的,那样就又不叫诗了。
所以,我非常赞赏高老师总结的好诗的十条!
高和义:
《好诗》的部分补充说明
感谢朋友对我的这篇《好诗》跟帖的评论和交流,我很欢迎,为了准确表达我的原意,在这里对第2、7两条,向朋友们介绍一下我的本意,和个人理解权作交流。
【2,好诗让人一看就懂,而不是揣摩不定】
――诗句流畅自如,无必要的隐晦,莫让读者揣摩不定莫衷一是。这里显然是指诗句,而不是全诗的意境和寓意。如古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床前明月光”、“白日依山尽”……从那些脍炙人口的古诗里,根本就找不到蹊跷难懂的句子(当然有的人看不懂是因为文化素质不达,阅历不够,那是另一回事)李、杜等诗家就是用这些普通人能够读懂的诗句,写出了意境深远寓意深刻的不朽诗篇。应为我们传承和效仿。诗中夹杂一些令人揣摩不定的字句人家就不看了,当今绝不会有人羡慕您的高深,只能认为你汉语不及格。
【7,好诗激发人向上,而不是唤起读者萎靡】
――悲剧未必就是消沉萎靡,在于如何处理素材和怎样去感染读者,达到怎样的效果。如:写勇士就义是悲伤的,令人读后它的余意延伸,不仅仅是悲伤,应该达到痛恨敌人、引发英勇报国的激情,而不可导向恐惧与妥协的心理。写悲伤的情感,如果是给别人看的,就要考虑对读后的影响效果,如果只能让读者和你一起悲伤就是全部目的,那只能导致消极萎靡,现实意义漠淡,也算不得好诗。不管写什么内容,没有积极的社会效应,不管技巧如何高超,我认为都不能成为公认的好诗。电影《上甘岭》中,王芳写她哥哥王成英雄事迹时,首长说:“你写赞歌,不能只让观众跟着你哭,而是要从中吸取力量……”这句话,对我们写忧伤、悲哀的诗歌,也是一种启发和借鉴。也可作为我们鉴赏诗的参考。因为现代诗歌,还是要跟随和反应时代主旋律的。
另外,我认为:
诗,作为文学作品之一,它当然必须有文学作品的共性(即共属),再加上它的“专属”才能算完整。否则它可能就不是文学的一种了,或许就是另外一种什么东西了。很可能有人也曾用这些共有的“文学属性”审核过网友的诗作。
以上只是个人浅见,谬误之处请朋友指正!谢谢!
梧桐烟花(梧桐文学):诗与诗人。诗由诗人而造只是表相,诗的内核实则是诗人的精神游走。诗句的组织需要技巧,诗人的“行走”需要高度,思想飞翔的高度。诗与诗人都不要怕“曲高难和”,曲高难和,不是诗本身的问题,而是阅读高度的问题。
白云岛(新诗部落):
有感:梧桐烟花的这个观点——“诗与诗人都不要怕“曲高难和”,曲高难和,不是诗本身的问题,而是阅读高度的问题。”
1、对这个观点表示坚决的支持和肯定。——毕竟,诗不是随便就能写的,需要一定的艺术高度,一定的表达水准。所以,诗,让人不懂,肯定不是诗的错,也不是诗人的错,——而是读者的错,因为你阅读水平不够嘛。
2、在肯定这个观点的同时,非常非常大声地呼喊:——诗,你就让人们懂,好不好?
大家想想,诗是不是写给人看的?——认为不是的,不必继续看下去了。或者只是写的玩玩,写了并不拿出来的,也不用再说了。
是吧,你写诗,是写给人看的吧。——写给谁看的?——如果这点你认识清楚了,一般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
你可以像打个哑谜一样,让人家猜你的诗是什么意思。反正,乐意就好。也确实有很多人喜欢猜谜的。
其实,愿意写什么样的诗,怎么都写诗,都是很自我的事情,大可不必有什么顾忌。不用怕人不懂,不用怕人不喜欢。!!——就是这样才能写诗啊!
可是,我们环顾四周,看看,读诗的人,还有多少?
诗的读者走了,是写诗的人逼走他们的!!
剩下我们几个人,写再多、再好的诗,又有什么用呢?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读者没了,诗能活吗?
华意情诗(青春客栈):本人是个新学写诗的学生,因为喜欢诗歌。才有时间在客栈里帮大家编编诗歌,今天看到大家精辟的论述真是受益匪浅。下面谈下对于诗歌的个人认识浅见。不对之处还望大家帮助我。
诗言志,无论你写实还是表现心境的,都是表现的一种状态。无论你是表现一种美好还是排泄内心的压抑。
诗歌是给人来读的,如果一首诗100个人读有100种理解,我认为是文字游戏是垃圾文字。因为别人读不懂你在言什么志,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诗歌是有主题的,看到有的诗人认为诗是一种状态是一种意识流,认为诗歌不需要解释只许意会等等,我是无法接受。诗歌不表现出一个主题实在是不知道在说什么,意识流只能说是一个四不像的东西。一首没有主题不言志的诗歌能告诉我们什么呢?读者能受什么益呢?
诗歌的美是意境和语言来表达的一种情。尽量用美的语言来表现诗歌,避免用生涩的文字和绕口的语言。读读诗仙李白的诗为什么流传到今天,试问哪位现代诗人的诗歌在百年后有人会背。有一个小故事是说李白在写诗的时候要先念给一个老婆婆,问听得懂不,然后再记录下来。可是现代诗坛的诗歌好像是诗人自己交流的事情,与读者无关,我感到悲哀,不知道抛弃了读者的诗歌还能走多远。
高和义:支持91楼华意诗情朋友的见解。精辟、独到,值得借鉴和深思,在诗歌创作的歧路上,不要走的更远了。不但要借鉴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古诗的言简意赅让人一看就懂,还要学习古人的写诗的听取读者意见的精神,如果把别人读(或听)不懂,看作是人家水平低或自己高深,那是太可悲了!如果多人读了你的诗有多种理解,那肯定是你的用字选词不准确,让人家莫衷一是。请看“相见时难别亦难”、“云淡风轻近午天”、“白日依山尽”……像这样让人一看就懂的句子,读的人的理解能不统一吗?为什么有人写的古体诗人家读起来费劲,就是太晦涩了,一些矫揉造作、故弄玄虚的病句,让人读起来难受。好像我们比古人的“古文”更“古”了,古得连《康熙字典》中都找不到答案,可想而知,这样的古体诗,还能受读者欢迎吗?需要的是造句流畅、通俗(不是低劣)的,意境较高的诗作。--以上,是读这篇文章引发的感慨,个人的想法,供作交流。赞成作者的见解!致意!
★独舞:真是精彩每一天!我在想,这何止是浅谈诗的释义与概念那,简直是深谈,亦如一堂生动的演讲课,让人不禁为之鼓掌、喝彩。更多内容让我们一起点击欣赏:http://www.vsread.com/bbsshow.php?bid=9074&rid=63750&page=2
★以上由江山系统记者独舞跟踪报道。
2009.5.13.
【跟踪二】生活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5月14日,江山诗编论诗风的活动已进入了主题之二——《生活与诗歌创作的关系?》,围绕主题思想,诗人、诗编、作者,都以自己的诗生活,发了各自的诗观与精辟的论述。
★都说文字来源于生活,那么诗歌也是文字的一种表达方式,诗歌与生活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正如梧桐烟花所言——
“诗歌与生活,是水和鱼,水枯,则鱼死。诗歌原本起源于“劳动号子”。对“劳动号子”熟知的人,一定会对诗歌的理解更为到位,所书写的诗歌也一定更为壮美、震撼,因为所谓“劳动号子”是重体力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为舒解工作压力、振奋精神而吼出的“歌”,所以,可以这么说,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写诗,但却完全可以诗意地生活。”
“生活与诗歌,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因为是情人,所以,一切都会被‘美化’、‘幻化’——生活被诗歌美化,诗歌被生活幻化。”
★难道不是么?那些劳动号子就是生活的歌声,生活被诗歌美化,诗歌被生活幻化。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而一段社会历史则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包括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生活。而文学则是属于后者的,因此社会生活与文学创作有着很深的关系。
作为文学体裁之一的诗歌,有着其自身的特点。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它是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而发展的。当然诗歌的形式及内容也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这才会有唐诗,宋词,元曲。而元曲不会变着法地跑到唐朝盛行,这也说明了诗歌创作的一种时空性。
《诗经》里有许多是描写当时社会生活的,包括人的衣着,茶饭,起居,娱乐,思想世界等等。《诗经》毕竟是现实主义的,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一部史书的作用。
屈原的《楚辞》是为当时黑暗政治而创作的,虽说是浪漫主义的,而且多借助一些香草,神仙传说,但给人的印象是那么透骨,将现实描述的淋漓尽致。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当时政治的腐败现象,屈老夫子怎能会有如此感慨,怎能会跳江以表悲愤呢?
鲁迅先生曾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作完。”确实,唐朝,在我国封建时期达到了一个顶峰,其社会生活繁荣发达,为唐诗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当时文学创作风气浓厚,给了唐诗很好的发展空间。唐朝的开放,使一些诗人活跃于诗坛,经常登门拜访,交友结社,对酒当歌。唐诗沐浴在这样的氛围中如何不光芒万丈。当然我并不是否定诗人自己的努力,相反,恰恰是肯定了诗人自我的发展,因为诗人在诗的交流中不断学习,全面地提高创作技巧。
到了清朝,由于大兴文字狱,诗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清朝没有什么大师级的人物,也没有多少优秀的诗作流传下来。可见社会生活不仅能促进诗的发展,如果社会生活背离了发展的规律,其会大大阻碍诗歌创作的发展。
五四爱国运动后,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诗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种现象在新中国建立后也持续一段时间。这反映了诗歌对于社会生活的一种需求,一种选择性的需求。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也是诗歌活跃的时期。由于中国当代现实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于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扩大,中国现代诗歌在此时充分认识到了诗歌面临的严峻考验。这就要求,诗歌创作者应该走进生活中去,真正的去食人间烟火,而不应该是一种闺中写作。
社会生活与诗歌创作的关系可以总结为:社会生活为诗歌创作提供丰富的题材,是诗歌的丰富养料;而诗歌(指称得上诗歌的作品)反映着社会生活的状况,它有自己的发展方向,而且在发展中主动选择时代,如同贤臣择圣主而辅之。”
★这是jiangcunxue的精湛言论,得到了高和义的赞赏与支持——论述精辟,论据充分,论证确切!
★更多精彩请点击:http://www.vsread.com/bbsshow.php?bid=9074&rid=64696&page=2
★的确,诗歌与生活的关系是紧紧相连的,我们不能为了写诗而写诗,诗歌来源于生活以及我们对生活的感悟,诗歌是灵魂的舞蹈,每一首都来自心灵的震撼,尤其是那些站在弱势群体的民生诗歌,更有感染力,能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
★呵呵,又是一堂生动而精彩的一课,让我这个诗歌门外汉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相信大家也和我一样吧。
★以上由江山系统记者独舞跟踪报道。
2009.5.17.
【跟踪三】析审美思想与诗歌创作
★江山诗编论诗风的活动依然在热烈的进行,江山记者组对此活动作了跟踪报道一和二,5月18日,活动进入第三主题——《析审美思想与诗歌创作》,那么什么是美呢?美在哪里呢?诗歌的创作需不需要审美观呢?让我们来听听各路诗人、诗编、作者是怎么说的吧。
月光下的小屋(军警文学):美在哪里?美在情感,没有情感难以成诗。面对腐朽的楚国,屈原挥笔写下《离骚》等不朽诗篇,抒发了深厚的爱国情感;面对沧海,曹操抒发了北征乌桓胜利归来登临碣石观沧海的豪壮情感;面对田园,陶渊明抒发了告别官场、归田躬耕的喜悦心情;面对高山、瀑布,李白抒发了奔腾澎湃的感情……情,贵在真;真,方为美;美,才是诗。
东方鹰:诗歌的命意是多种多样的,取决于作者的审美水准和世界观在诗歌创作中的实际反映。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与积累不同,关心和爱好又各有侧重面,所以从诗句中所表现出来的必然带有种种风味;可能是有如江河汹涌澎湃的动态之美,可能是有如湖光水色一平如镜的静态之美,二者不必强求以谁代替谁。有些诗篇,看上去那么含蓄。蕴藉,一时竟总结不出几句立意之言,但是那种明朗健康的情绪却给人以强烈的感染,我们不妨也称它为好诗。
白云岛(新诗部落):审美思想好比画家的眼睛,诗歌创作就是画笔。没有眼睛的画家,怎么能画出美丽的画作呢?审美思想就是思想的触角,诗歌创作就是猎物。触角灵敏,长,就更容易捕获到猎物。再,美,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恒久的价值。能穿透时空,能跨越国界、文化等。诗歌,只有具备审美思想,才能创作出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秋心:一首好诗可以催人奋进,激发斗志,团结向上,相反一首靡靡之音,可以削弱人的情怀、情操,减弱人的斗志,使人萎靡不振,陷入风花雪月,自我情感,儿女情肠。当然我们并不反对抒发个人情怀、情感,但是也要给人一丝光亮,给人带来一丝振奋向上,化悲痛为力量,或者在诗歌的本身潜意识之中蓄含着一种力量,对比说理,不至于使人沉迷于百般情愁和无计可施的境界。
★更多精彩研讨请点击:http://www.vsread.com/bbsshow.php?bid=9074&rid=65683
★诗歌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以正确的审美观写出催人奋进,积极向上,明朗健康,握住时代的主流,反应时代的主旋律,表达人民的心声,弘扬和谐之美,让读者的观感及内心世界得到一种精神的洗礼。既能醉了自己,也能熏醉别人。是真、是善、是美!
★以上由江山系统记者独舞跟踪报道。
2009.5.20.
【跟踪四】解析没有想象就没有诗
★江山诗编论诗风的研讨已进入了第二阶段的第四主题——解析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我们在创作诗歌时候需不需要想象呢?想象在诗歌创作中有何作用呢?
高和义:1,可以这样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或者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好的诗。没有想象和提炼升华和剪裁的作品,就是生活的原样录照,就不可能有时代的典型性,更不可能有完美的艺术性。写诗,要在现实生活中,提炼构造新的高的意境。把精彩的画面、充沛的情感呈现出来,用以去感染读者。这些都要靠想象构思来实现。想象是作品产生和升华的阶梯。只有凭已有的生活经历,想象构思、润色升华,才能使作品从生活中产生而又高于生活。
2,想象是在现实生活上的理想的飞跃,是新境界的开辟与创立的过程,是任何一首好诗的脱稿的必由之路。想象出灵感,文学家的想象是一种形象思维。就是在生活事件原有的基础上的延伸、递进。灵感是生活经历、知识素养、理想愿望和审美观的综合反应作用,在瞬间出现而形成的。这个飞跃过程,没有想象的长期孕育、成熟,是不可能实现的。
3,离开想象,即没有想象的作品,是通常生活的翻版或复叙。没有创作完善的生活真实,恰恰是违背了生活的真实,那些没有典型塑造的生活表象的描绘,就好像一架摄像镜头,在原本地记录生活。诗人如此,必将堕入自然主义的泥潭。也是平淡无味诗作产生的原因。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作品,尤需丰富的想象力去构思时间的动人情节,没有想象就不会有浪漫;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作,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完美动人的故事和超俗的感染力的诗作的诞生。想象力的高低,无不反映在诗人的作品之中。可见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或者说就不可能有好的诗。
★想想、假设、捏造,这三种是不是一码事呢?
东方:诗歌创作过程中,想象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联系的中介。因为想象和思维密切联系着,象思维一样能进行分析综合,具有理性认识的性质,所以,它往往可以对客观现实进行超前反映,使人预见未来。想象的这种超前呈示功能,能够使诗人在诗歌尚未成形或尚未成熟时,把它们的未来形貌展示出来。“预见”实际上也是一种“内视”能力,它能够帮助作者在脑海中清楚地“看到”要描绘的形象。鲁迅强调的“打腹稿”就是一种“内视写作”。毛泽东写《送瘟神》,就是“浮想联翩”然后“欣然命笔”的;他写的《蝶恋花》更见这种“内视”的功夫。那献舞的嫦娥,那捧酒的吴刚,那飞泪的亲人……没有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力,是不可能写下如此感人的艺术珍品的。
jiangcunxue:我把想象分为三种,一种是“假如式的想象”,一种是“疑问式的想象”,另一种是“陈述式的想象”。 假如式的想象。比如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假如我是一朵雪花……”诗人首先将自己比喻成他物,用他物的感受去想象,这样写比较真实,但考验着作者的想象力。
疑问式的想象。比如艾青的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对土地的热爱是诗人切实的感受,眼里的泪水与他的自白共同构成了一种感人的想象。
陈述式的想象。这种想象即是用陈述的语言表达一种想象,诗歌大都采用这一种,比如上文提到的李白的和李清照的都是属于这种。
作者的想象力高低直接影响诗歌质量的优劣,因此作者在诗歌创作的时候要综合运用想象的相关技巧,以提高诗歌的张力。另外诗歌的不同外在表现形式对想象技巧有着不同的要求,请作者们注意。
综上所述想象是诗歌走向成熟的阶梯,是诗歌意境提升的动滑轮,是诗歌屹立文学丛林永葆生机的源泉。
白云岛:Jiangcunxue对于想象的分类很有见解。我很赞同。
而且我觉得还可以进一步归纳,可以分为有序想象和无序想象两个大类。其中,第一个有序想象类似于联想,但不同于联想,而是有进行一些对象的置换。实物到虚拟。(联想是实物到实物)第二个无序的想象则是发散性思维,就好像做梦一样。虚拟到虚拟。
对于写诗而言,应该要控制有序想象和无序想象的尺度,把作品进行一些有方向的想象,这样主题才能凸现出来。
落花生木树:诗歌是诗人在解剖自己的思想,因此诗歌的想象,也离不开日常生活的观察。对生活的观察感悟才会产生诗歌的主题。而丰富的想象是诗歌的技巧之一。“想象”的概念是什么?是诗歌的“意象”吗?我有些模糊,简单地说,其它文体也不乏想象。
月光下的小屋:艾青的《城市》(见诗集《雪连》)的想象便是从人世间到自然界,让我们领略诗人的另一种风格。艾青以自然为喻,讴歌了城市的“山野风光”:平房是“平缓的丘陵地带”,高楼是“钢筋混凝土的重峦叠嶂”,大街小巷是“江河溪涧”,而熙熙攘攘的人群则是“奔腾流淌”的“河水”。诗人用自然美作为观察现代城市生活得一种视角,大胆地进行想象,把自然美的形象体系作为反映现代城市生活得一种表现方法,把读者带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与意境中去。
万齐全:要把感悟思考化成美丽的诗行,还要借助想像。诗歌以含蓄为美,诗歌的内容必须是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形入神的。比如在《地之子》中,李广田由土地联想到了襁褓和母亲的怀抱,这联想把大地给予孩子的温暖和柔情具体化形象化了。如江河的《星星变奏曲》中写道:“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天上的星星触动了诗人的情怀,诗人心中一颤,他想到了诗,想到了蜜蜂翅膀的颤动。写出了内心情感的波动。想象对于诗歌的重要性由此可见,相反,平铺直叙的诗歌充其量也就是分了行的散文。
旷世苍狼:何为想象?想象和捏造在苍狼看来是一码事。咬文嚼字的人最无聊,能写就写,不能写就不想,何苦捻断胡须去吟安一个字?若是有这样的人,那就是和闲的没事看蚂蚁上树差不多了,但谁是这样的人ne?你是吗?
★想想、假设、捏造,这三种是不是一码事呢?经典的言论实在太多,这里只为你摘录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精彩请点击:http://www.vsread.com/bbsshow.php?bid=9074&rid=66680&page=1
相信你会从中找到你所需要的答案的。
★以上由江山系统记者独舞跟踪报道。
2009.5.23.
【跟踪五】浅谈诗人的灵感与意境
★我们有时候要写一首诗,苦思冥想也写不出一个字;有时候,看了别人的诗,突然会瞬间感悟到一些什么,于是落笔成诗,这是不是就是瞬间闪现的灵感呢?灵感来自哪里?和意境有着联系么?
★第五主题《浅谈诗人的灵感与意境》,诗人们对此问题再一次掀起了高潮,研讨是如此的热烈,精彩!喜欢这样的氛围,喜欢这样的互动。赶快一起欣赏吧!
秋心:灵感是一个诗人对身边事物,和以往经历所观所感,长期积累,或者触景生情突发的一种感情意念的冲动,所以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在灵感突发的时候写出很多好诗歌来。这种灵感的意境好坏决定一个诗人平日的积累,而绝不是简单的平日平庸无聊,风花雪月,会突发出什么高超的意境来,那岂不是成了神仙?
cuih200808:悄然而来的灵感,总是在你毫无准备之时。我忽然想到有些灵感的到来总是那么的有趣,最具影响力的便是那个从高高树上掉下的苹果,砸的不是别人,恰巧是牛顿,于是乎就有了万有引力定律;当年曹植做七步诗,要不是看到灶膛里的烟火,怎么会有传世之作: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问世。
东方鹰:诗贵有意境,意境对诗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是诗的生命。它是诗歌的基本审美范畴,是诗歌创作的构思中心,所有表现手段都应突出意境的创造。那些具有意境的优秀诗歌,使人读后有回味,是一种享受;没有意境的所谓诗,好比喝白开水,没什么诗味,这样的诗严格说来是称不上“诗”的。诗歌作者应当把真挚而强烈的感情与生动具体的客观形象融合在一起,物我浑然一体,创作出诗歌艺术上的精品。如果写诗时构思中不去追求意境,只是一味地空发感叹,或者一笔不苟地临摹实景,即使有多么接近自来的样子,也很难产生诗意。
jiangcunxue:灵感也有时候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涌出,如果你抓不住,它又会很快地消失。令许多写作者感到遗憾!这个我姑且称之为“灵感的余震”。可以理解为在你看到一个新鲜的画面,当你内心产生一种情感的共鸣,进而生发出一种短暂的灵感,它不会停留太久,仿佛留在水管里没有抽出来的水,当你突然停掉水泵,水便下去了一样。所以在你苦苦寻找灵感的时候,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比如多看些经典的著作,多浏览一些名山大川,与千奇百怪的大自然作一个心灵的交流。丰富的素材便是挖掘灵感的一大法宝。诗歌写作者千万不可忽略!
意境,是诗歌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或者说是“诗味”。读者经过反复诵读后如果觉得该诗有味,也就可以说成该是有一种意境。因此意境是评价一首诗好坏的主要标准。
白云岛:在此之前,我并不认为灵感与意境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关联。到现在为止,我还是认为,没有。我所理解的灵感,无非是一种想写诗的感觉,这种感觉很熟悉,时常会有。偶尔陌生,我也不强求。而创作的意境,与这种想写的感觉之间,似乎没有一定的关系。只要有时间,我都可以写下去。不同的时候,写得当然有好有坏。那是不是说,我写得好的时候,才有了灵感出现呢?——不能这么定义吧。看了看楼上的观点,搜了搜灵感的定义:1、灵感:指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累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出现的富有创造力的思路。灵感,是人们在艺术构思探索过程中由于某种机缘的启发,而突然出现的豁然开朗、精神亢奋,取得突破的一种心理现象。灵感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创造,然而它的产生却是突然而来、倏然而去,并不为人们的理智所控制,具有突然性、短暂性、亢奋性和突破性等特征。2、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楼上的各位的论点,我跳着看了看,学了学,看不下去的没有细看,但怀疑略有“强说愁”的味道。
——我的学习收获呢,不多。有几点:1、灵感定义,依据我所搜到的定义,这个应该是狭义的灵感定义。2、意境,这个定义却解释的不尽完善。3、这两者的关系呢?——我认为还是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不排除在特定的时候有特定的关联。不懂的问题,我自然还是有些不甘的。不管什么东西,应该都可以找到哲学角度的联系吧。那么我姑且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看:1、灵感,是一个意识或思维的活动。它是一个东西,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消失。——这么说没错吧,哈。2、意境,是意识或思维活动所营造的一种形象。它也是一个东西,需要被人用意识去感知,去理解。——这么说肯定也没错。那么,灵感是卵子,意境是孩子。(这是灵感的顿悟啊)卵子在特定的环境中,和精子结合(对于写诗而言,就是经过诗人提炼、创作),产生了孩子。
——这个卵子是灵感,相当于是写作的意图、题材(卵子);
——精子呢,是诗人的创作思维,对题材进行组织、表达;
——孩子,当然就是结果了,是诗作!
哈哈,有灵感吧,有意境吧,有关系了吧!
高和义:谈点个人的粗浅理解,和白云岛好友交流:(只是交流,首先这里尊重各位朋友的见解)。我在理解这个命题时,也做了一番斟酌,这个命题好像不是两个并列的概念,这中间的连接词“与”跟“和”是有些区别的,好像有些因果关系,我是做了这样的理解。事实上,一个好的意境的由来,无非是灵感所致,虽然体现在某一首诗的创作上未必是在灵感突发的当即所录,而从诗人的创作总体上看,他的灵感底蕴基础,是起着不可分割作用的,不然临摹时(没有灵感时的写作),他也是无感可发的。这也与文字功夫是一样息息相关的。灵感质量决定着所创造的意境的高下。唐代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个“神”,显然就是指灵感。我国有一条谚语:“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这里的聪明和天才的概念都近乎灵感。从总体上看意境的形成,不可能脱离灵感,因为它来源于灵感;诗人的灵感质量决定着作品意境的质量,他俩不是孤立存在的,或是没有一些关联的。浅见,和朋友交流!问候来这里的朋友!
白云岛:感谢高和义朋友!领教你更深入细致的思考了。而且,看楼上jiangcunxue所讲的也有道理。cuih2008.08所言也很深刻。当然,还有东方鹰先生!——我也在细细领会你们的思考。其实,灵感之说,无非写意、创意。并不那么玄乎。而且,灵感是因人而异,——每个人灵感产生的来源也有差异。而意境呢,我还是没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灵感才对意境有作用。
哈哈童子:我们每当谈到一首好诗,总会先说:这首诗的意境不错。那么,什么是意境呢?意境是诗歌美学里的一个基本范畴。具体的说,就是诗中的形象、气氛、感情三者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对于意境的定义和内涵,有着不同的说法:早在公元八世纪到十世纪,中晚唐和五代时期的诗人刘禹锡、皎然、司空图等,曾提出了意境说,并对言、象、意三个层次进行了阐述;后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又对意境的内涵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刻地研究。他说:“能写真景物,有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为无境界。”。
白云岛:看楼上的帖子时,觉得说的有道理。看完跳出来的时候,我在想:写诗不能无病呻吟,但没有灵感的时候也可以写诗。诗的意境,和诗人的表达艺术有关。表达艺术和灵感(在特定环境下的创作意图和冲动)有关。
1、灵感是一种感觉。
2、感觉只能用感觉来感觉。
3、意境是一个境界。
4、意境可以用感觉来感觉,但没有类似感觉的时候可能感觉不到。——当然,无论何时,意境都是可以被感知的。
旷世苍狼:何谓诗人的灵感与意境?我看无非是源于爱好与荣誉。爱好嘛,个人喜好,自然无可厚非。荣誉嘛,无非就是诗歌给他带来了荣耀,所以他就更加努力的写诗、看诗了。于诗歌,苍狼是个门外汉,但别不拿我的话当回事,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多少人自以为是,但他究竟有多大能耐?
高和义:有时诗人灵感的出现,还在于积蓄和调动。如逢场作戏的命题诗赛、酒桌上的吟诗答对,有时确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都是客观地需要,而调动自己的灵感,但这也不是自然的灵感迸发,而是迫于应付,而妙句涌现,对答如流,甚至超预想的精辟绝妙。可见,写诗不能光依靠灵感的到来,也可以有意识地调动灵感。
cuih200808:说来说去,也就是那么个关系:灵感可以带来较好的写作、创作意境;好的意境不一定是灵感的产物。灵感是一簇火花;意境是一片森林。灵感是千年陈酿,意境则是上等佳酿。灵感是一个点,意境是一个面。有灵感的时候,可以延伸出深厚、悠远的意境。好的意境也许可以激发灵感。
白云岛:灵感,不同于状态。但在写作状态中,比较容易产生所谓的灵感。甚至达到信手拈来的境界。
84286888:如果说过端午节是一首诗歌,那么节味儿就是这首诗歌的意境,吃棕子,挂艾蒿,用雄黄酒涂额求福,划龙舟时擂响的激越鼓点......都是促成节味儿的关键词,而“节味儿”更是平常百姓过节的审美意境,用心品味,发现它远远超越了任何一位大师的经典诗句。
★更多精彩研讨请点击:http://www.vsread.com/bbsshow.php?bid=9074&rid=67547
★诗人们最最简单的比喻,寓意却深远,用心品味,发现它远远超越了任何一位大师的经典诗句!
★以上由江山系统记者独舞跟踪报道。
2009.5.27.
【跟踪六】浅析诗、词创作的质与量
★在生活中,我们通常把那些好的,上品的东西称之为“质”;而把那些数目称之为“量”。对于诗歌来说,什么是“质”,什么是“量”呢?我想,大概就是“凝练精深”,“宁少勿滥”吧。呵呵,这也只是我这个诗歌门外汉的个人认为。在诗歌中,究竟什么是“质”,什么是“量”呢?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摆正诗歌的质和量的关系呢?下面还是让我们来听听各位诗人的精辟论述和见解吧。
高和义:个人理解:质和量在诗词创作中的取舍或轻重关系,是否应该这样:
①质高量多――应为诗人的追求目标,但这是一个无止境的目标,又多是相对而言。
②质高量少――谓“少而精”,但过少也未可取。
③质低量多――我看,不如质高量少,起码有点成品或精品陈列。
④质低量少――须奋发努力,迎头赶上。
jiangcunxue:众所周知,诗歌引以自豪的便是其语言精美,凝练。也有人因此说,诗歌就是让人不好好说话。确实,诗歌语言不同于一般文学体裁(当然这也是如今诗歌很少有人关注的一个因素)而这种特点不知是诗歌的有点还是缺点?若说是优点,其言简意赅,用简单的几行文字描述一场画面,一件事情,一段感情。这是其他文体所无法比拟的!但是,为什么诗人总被称呼为“怪物”?难道不好好说话是诗人的错?所以为了扬长避短,掩饰诗歌的这一双子座的“恶面”,诗人不得不压缩篇幅,在时间上争取读者的青睐。
如果诗歌篇幅太长,再加上本来就很深奥的文字,就更加会使读者有一种压抑感——理解不了,诗人就是诗人,思想境界极高。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媲美的。可想而知,如果读者都这么想,那岂不是诗人的悲哀吗?
白云岛:再说一下,换一个角度——诗词创作的质量问题
,如果不从诗人来看,而是从诗词作品本身来看
,其质与量之间有没有关系呢?
一首好诗,可能只有寥寥几个字。
一首烂诗,也可能只有寥寥几个字。
一首好诗,可能洋洋洒洒数千言!
一首烂诗,——当然更能做到这点!
所以,“质”高的诗词,“量”不一定多;“量
”多的诗词呢,“质”不一定高。
可是,有时候发现,我们推荐精品的时候,有些
量少质高的好诗却被歧视的厉害。(这个容后有
专题,再议)
而在当今社会,当前网络的这个环境下,长的东西,喜欢的人不多,一般看见长了,都是直接保存在电脑上,以后再看(其实会慢慢忘记掉,一般都不会再看了)。
所以,我喜欢的,都是一些短的,精的,——也就是质高,量少的诗词。
有些长的,姑且还草草扫几眼,一看看不下去的那些又长又臭的,我避之不及。。。
高和义:白云岛好友的见识有道理,符合事实,赞同,支持!拜读以上诸位好友的精辟生动的论述,开眼界得启发,受益匪浅。向各位学习!问候各位好友!
旷世苍狼:诗歌或者其他体裁的文章的质与量,关键在于作者的文字功底,喜好程度以及在社会中的阅历和见识面。
很多人口口声声讲着重质不重量,但实际行动却并非如此,这样的人只能用可笑形容。
很多人口口声声说着厌恶无病呻吟的文字,但在他的文字中却又处处可见,这样的人只能用虚伪形容。。
高和义:其实,很多人都是一样,在理论上也多少懂一点,内心里也重视和追求质量,可就是自己的作品象样的很少。这可能是在诗词创作的道路上的司空见惯的现象。如果它写不出更多有质量的作品,又认为“质”不关重要,它可能就永远和象样的作品白白了,或者就寥寥无几了。成功的作品在于作者的文字功底,如果它放弃了追求和勤奋,他的功底从何而来?那就会永远被人用“可笑”形容,永远摘不掉“虚伪”的帽子了。所以我还是赞成“学然后知不足”,在追求质的前提下努力创作实践。人家笑话与否,由他们去吧!
东方鹰:歌的量与质不成正比。量多作者的诗篇不一定千古流芳,但有的诗人一生没有写过几首诗,却让历史记住了名字。清乾隆是中国历史上较有作为的帝王,风流倜傥,文采飞扬,据不完全统计,一生创作过上万首诗,但文学成就却不如李杜。优秀的诗歌总是以精美凝练见长。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诗人所写的诗,要使人读后感到“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能言。此大诗人之秘妙也。”诗意在诗歌的“质”中占有一定份量。初学写诗的人,从量到质有一个过程,我们况且称之为“练笔”,这个“练笔”过程,就是诗作者不断体味、不断创新的过程。俗语有“天才在于勤奋”、“勤能补拙”,只有具有诗意的时候,诗才能使人感动,才能出现“质”的飞跃。
高和义:很赞成东方鹰的见解。对于诗词初学者来说,把自己的写作视为练笔,是非常恰当的,不能因为写不好就搁笔不写,等待到了精品一蹴而就的时候,再去动笔,那样无异于自弃。我想,我们初学者,不要小瞧了练笔的过程,顶多自己觉得不行,就不要去发表,免得让人家笑话或给编辑添麻烦。其实,一个博士生,也是从小学写小楷、学造句开始的,那就是成长的过程。别看不起或笑话那些孜孜不倦的练笔的人。我以为写诗没有“成手”或几级熟练工之分,他又不像翻砂工,有了模子就可照样制造合格的产品了。今天你的诗作得了精品,以后不一定永远都是精品了,很可能也出废品。因此我认为写诗的人,永远是在勤奋耕耘之中,什么时候自满了,自以为“成了正果”,“超凡”了,他也就开始远离诗坛了。
★更多精彩研讨请点击:http://www.vsread.com/bbsshow.php?bid=9074&rid=68338
★“质”高的诗词,“量”不一定多;“量”多的诗词呢,“质”不一定高。是不是这样子呢?我们在思考……
★以上由江山系统记者独舞跟踪报道。
2009.5.31.
【跟踪七】析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江山诗编论诗风的活动已进入了最后阶段,随着主题的层层递进,研讨的氛围也越来越热烈,言论越来越经典。6月1日,诗编们进入了第七主题《析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创作诗歌,还需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法来达意传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好表现手法呢?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又有哪些呢?一起来听听诗人们的言论吧——
东方鹰:只有通过一定得表现手法,作者才能把自己所深刻理解的生活现实概括出来,形成作品,形象而又抒情地展示给读者。
高和义:诗歌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等手法、写作技巧、典故的运用。
月光下的小屋:诗歌创作,随着时代前进,一些传统表现手法为现代表现手法所代替。一些现代的表现手法,要求语言超越自身的界限,突破文字的表层,在新的组织关系中,在变更了的语言环境中呈现特定的效果。
秋心:诗歌写作常用的几种手法,这个问题看起来好像中学生试题,十分浅显,可是运用起来却十分艰难,能够恰到好处,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更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李笑凤:诗歌创作,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与其他文学体裁一样,需要展开思维,具体情况具体把握。
木子生火:诗歌最常见的表现形式莫过于"夸张";从诗歌的发展来看,"夸张"也可以说是诗歌最普遍的表现形式;诗歌除了用"夸张"和"拟人"的表现手法见多外,口语化的诗歌表达也是现代诗歌发展不可忽视的一种表现形式!
jiangcunxue:我认为诗歌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非比喻莫属,诗歌常用的另一种手法即是虚实结合,我觉得诗歌另一种最常用的手法便是夸张。
白云岛:东方鹰先生,在楼上对赋比兴的解释很有道理。高和义先生也经过了系统、全面的思考,也有启发受益。还有秋心、李笑凤、木子生火、jiangcunxue都有自己的见解。一一读来,受益匪浅。对于表达手法或技巧的运用,不能刻意追求招数,否则容易弄巧成拙,这个在上面也提过,但是,也要训练。就好像练拳一样,一招一式练熟练了,才可以熟能生巧。练到一定的程度,才能随意所欲的运用自如。
★呵呵,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还真不少呢,更多精彩研讨请点击:http://www.vsread.com/bbsshow.php?bid=9074&rid=69189
★以上由江山系统记者独舞跟踪报道
2009.6.3.
【跟踪八】简析中华诗词美学特征
★都说诗歌是文学中最美的,她可以是一首激昂的歌,可以是潺潺流动的溪水,可以是一幅美丽画,她是灵动的。不同的眼睛有不同的审美观,让我们来看看,各路诗人是怎样看待中华诗词的美学特征的。
东方鹰:诗歌是讲究音乐性的,它与音乐长期以来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秋心:独具特色的韵律美:闭目深思,一首首阴阳顿挫声行并茂,且歌且舞的一种诗词的内在美感撞击肺腑,绚烂夺目。
高和义:对于诗词的美学,个人认为有表象和实质、途径和归宿之别。韵律、音乐、画面、情感描述……,都是为创造意境服务的;意境的美,来源于或包括音乐美、韵律美、画面美所产生或综合构造的情景交融的意境之中。
白云岛:美,与其说是一个概念,不如说更是一种感觉。视觉、听觉,感觉美的范围之内。
jiangcunxue:诗、诗歌首先为诗,则必须有严格的韵律;其次为歌,则必须有较好的节奏感,这便是诗歌的一种美学。诗言志,而歌传情,志和情就是诗歌的两肩上的重担。
万齐全:在文学作品中,诗歌无疑是最具审美性的。诗歌尝试是可以的,但诗歌的韵律、节奏、意境等不能脱离,否则就没有美学特征了。
月光下的小屋:诗歌具有语言美。诗歌创作语言与任何东西一样,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用人们的话常说,就是炼义、炼情、炼趣、炼形、炼色、炼声。
高和义:赞成和欣赏月光下的小屋朋友对诗歌的“炼情”、“炼趣”、“炼形”、“炼色”、“炼声”的归纳,这些都是是诗歌的特征和美之所在,也是诗歌的创作之路和欣赏审美之要。通过这些要素的冶炼和锻造,综合起来就会有一个完整的意境出现。这就是中华诗歌的美学特征。要领突出,言简意赅,支持!
李笑凤:欣赏月光下的小屋关于诗歌具有语言美的见解。
汉语的词有表义强弱、褒贬之别,这是语言信息对事物形象的软硬度定性的差别。我们平时常说“大词小用”、“小词大用”,就是个定性失调问题。所以根据不同的对象选用大小强弱不同的词,以增强语言的软硬度感觉。
★更多精彩研讨请点击:http://www.vsread.com/bbsshow.php?bid=9074&rid=69810
★以上由江山系统记者独舞跟踪报道
2009.6.7.
【跟踪九】如何处理好退稿的关系
★我们在创作诗歌的时候,也会常常的投稿于纸媒或网络,聚难免会碰到退稿,那么我们怎样看待和处理好退稿呢?
东方鹰:关于媒体退稿,这是比较客气的一类。首先看有没有什么具体意见。有具体意见的,看一下,你自己能否接受,能接受的就改,不能接受的和没具体意见的都先另投。但是如果在同一个主编手里接二连三受到终审退稿,那么,你得考虑暂时不要再投了,得先换一家刊物再试。再谈谈网络。网络投稿比较宽松,但每个网络定位不一样,写手一定注意网站定位内容,即使到具体栏目,也有个子丑寅卯,不要盲目上传不符合网站规定以外的稿件,造成不必要的退稿。网络退稿一般都给理由,作者要心平气和地去研读,然后作出改进即修改稿子,切不可以某某稿件在某媒体、某网站发过,拒绝与编辑合作,这样你就把自己排除在外了。
秋心:退稿不一定就不好,就像精品一样,挂精的文章不一定都是精品,不挂精的文章不一定都是次品,所以被退回的稿子不一定都是不堪之作。
高和义:作者应对己求严、编辑耐心指导、互帮互学和谐交流。
84286888:写给作者、写给编辑。
月光下的小屋:好诗是改出来的。
戚寞:不论退稿还是被退稿,我想这都只是我们要经历的一些过程,我想我们最初的目的是写,用心写作,坚定不移的写下去,这才是最重要的。
李笑凤:赞同东方鹰老师对作品冷处理的方法,等静下心来,再看自己的作品,会有新的收获。
万齐全:作为一位作者,我们一定要有一颗不折不挠的心,稿件被退了,首先我们想到的就是不断反思自己的作品,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如此不断修炼,方能写出更好的作品,并且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更多精彩研讨请点击:http://www.vsread.com/bbsshow.php?bid=9074&rid=70994
★呵呵,学会了正确处理好退稿的关系后,我想更多的作者一定会把握更好的机会,让自己的文字走进读者的视线,让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让自己的文字圆了自己的梦想。
★以上由江山系统记者独舞跟踪报道
2009.6.10.
【跟踪十】诗歌存在的问题和症结
★江山诗编论诗风研讨活动进入了最后一道命题《诗歌存在的问题和症结》,都说诗歌是最美的,那么我们在创作美、赏析美的同时,有没有发现最美的诗歌也会存在着问题和症结呢?
秋心:一是:选择题材含量较窄,多是以爱情为主,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和劳动场面、社会活动场面事物的不多,多是以爱情为主,很多青年诗人沉浸在个人的你情我爱,恩爱苦乐之中;更有一些人无病呻吟,空白无物,一味追求华丽辞藻,读了半天没看明白说了些什么。二是:有些人喜欢诗歌,却不得要领,单纯的认为只要是分行写作的短句都可以为诗歌,有的简直像顺口溜,或快板书一样,内容直白,语言贫乏,令人啼笑皆非,殊不知诗歌的要求应该是含蓄,深邃,轻灵,语言的凝练,思维的美学,言简意赅,跳跃节奏韵律十分强烈的集文学之大观的魂魄。
三是:故弄玄虚,自作深奥,晦涩难懂,让你看起来十分费劲,反复琢磨也难读出个所以然来,这样的诗歌在目前看来占有一定数量,本人不敢恭维崇拜。
高和义:一、要有官方和社会的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当代,它能否体现出它的自身价值,是能否得到重视的关键原因。
二、要有足够引力的措施,调动和激发诗人的创造性。
三、诗歌的当代价值低落。
四、不成熟的结论。
白云岛:严格地讲,诗歌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什么症结。问题和症结,在“诗人”!在诗届,在社会!
问问自己——你多久没好好读一首诗了?
如果没有,是因为什么原因?
忙?——不会吧,如果喜欢的话,忙也可以抽空的。
诗很烂!——啊,你终于说真话了
李笑凤:现在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时代在发展,物资在丰富,诗还要么?在市场经济兴起的时候,一些诗人干脆脱掉外衣,把目光瞄向了富有市场前景的奇幻武侠都市情感军事历史青春言情游戏竞技恐怖灵异科幻等小说或剧本创作。留下来坚守阵地的大大小小诗爱者们,还能振臂一呼,还诗歌繁荣么?江山诗编论诗风给了我们一个安慰,起码我们还信奉诗歌。
84286888:诗应该是大漠荒野的草,不应该是人工栽培在温室里的花。诗应该是吠嚎在苍茫夜色中的狼,不应该是圈养在霓虹灯下叫春的宠物狗。以我为中心,把诗局限为自己的宠物或玩物来哺育观赏,甚至于待价而沽,这--就是当今诗人们最大的毛病。
★更多精彩研讨请点击:http://www.vsread.com/bbsshow.php?bid=9074&rid=71871
★江山诗编论诗风十大命题研讨活动已成功落下了帷幕,各路诗人,诗编,作者,认真探讨,言论精辟,让读者在热烈精彩的氛围中得以学习,受益匪浅。可以说这次江山诗编论诗风研讨活动是成功的,感谢东方老师!再次祝贺江山诗编论诗风研讨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以上由江山系统记者独舞跟踪报道
2009.6.15.
[此帖子由 江山记者组 在 2009-06-15 16:27:41 编辑过]
|
|
|
2009-05-11 23:59:03
江山诗编论诗风的研讨活动已拉开序幕。研讨不分流派,不分南北,不分诗历,只有你是诗爱者,就可以一展风采!编辑、诗人、作者,各领风骚。愿诗论这朵绮丽的小花,在江山的百花园内,越开越艳!
|
|
|
2009-05-12 11:21:17
b不懂诗歌,看到了瞎说几句:喜欢的诗歌,如清风在水面浮过,留下阵阵涟漪;如花香弥漫在夜空,徐徐散开;如迷蒙着的双眼瞬间被心灯点亮,那些曼妙的词句总在霎那间令人心驰神往。而不喜欢那种自以为是,为了使人昏昏的词句,不愿在头大沉闷费神中枉自揣摩。哈哈,贻笑大方了。
|
|
|
2009-05-12 11:23:05
不过话说回来,太“白”的诗歌也不好,诗歌讲求意境,如果像一碗白开水,也就失去了诗歌的艺术价值。缪说,请诗歌大家原谅。
|
|
|
2009-05-13 00:11:41
|
|
|
2009-05-13 00:12:05
诗,比较深奥。呵呵。不过喜欢。希望江山以后又更多的好诗出现
|
|
|
2009-05-13 15:14:41
|
|
|
2009-05-13 15:22:45
|
|
|
2009-05-13 15:39:10
诗言志,言为心声的作品为好作品,倾听了大家谈诗论诗的言论,获益匪浅。
|
|
|
2009-05-14 17:51:33
|
|
|
2009-05-15 10:32:24
诗对作者来说,是最简练的心灵感受,最恰当的语言表白;对读者来说,是腩肠,是聊城的“铁公鸡”。
|
|
|
2009-05-25 12:03:35
诗歌十条。我看尽是些肤浅之谈,根本就没有深入理解,。。个人见解,,呵呵!!!
|
|
|
2009-06-06 10:31:51
李尚思朋友:我们能在诗歌讨论会上相识,很高兴。我这些见解都是个人的体会和理解,这里只是一个概念的提法,限于篇幅没有展开叙述。您认为哪条需要我深入理解的,或您有异议,愿意交流学习请教,也愿听高论。咱们把结论放在事实和道理之后,进行探讨好吗?个人想法,呵呵!!!(如果有兴趣交流,飞笺联系。如您在他处发表议论,也请告知我,致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