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务管理 回复本帖
林儿

林儿 探花

  • 220

    主题

  • 1300

    帖子

  • 15764

    积分

“编辑”、“作者”双重身份给我写作的启示

2015-07-19 20:57:30

长篇小说副总编:

个人文集: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42648.htm

张东明,江山ID:吉林老兵,1964年生人,男,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毕业于大连陆军学院及西安政治学院,专业为军事指挥和法律。1982年投笔从戎,二十多年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2004年退役脱下军装,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曾一直从事公文写作,也在军内外报刊、杂志等媒体上发表过一些文章。因对文学的热爱,使其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用文字抒发情怀,用文字提示生活,用文字书写历史,虽是业余爱好,更是今后的追求。2014年6月注册《江山文学》网,并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同根兄弟》、《母亲夏至》、《兵娃东子》、《心中的等待》等,及短篇小说《征收的苦乐》、《随礼》、《赶考的一家》,其中江山六周年征文短篇小说《窃密》获得小说优秀奖。希望能借此平台,结识更多的朋友,共同为《江山文学》的繁荣,为人生过往的丰富尽一份力。“辛苦有报,天道酬勤”,相信能在这个平台上收获成功,收获快乐,收获友谊。

            “编辑”、“作者”双重身份给我写作的启示

               系统长篇小说副主编吉林老兵(主讲)

     各位文友大家好:

     根据江山的安排,今天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关于写作方面的几个问题。我也是一位写作的业余爱好者,和大家一样,入文学行不久,所以,说是讲课,那可真是赶鸭子上架。不是来教大家什么,而是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如何搞好创作。这里我结合自己从事长篇编辑工作遇到的问题,以及我个人写作的体会,和大家共同交流。或许说出来对各位朋友有所帮助,那大家就当作参考;如果没有帮助,那就当作是教训,从“反面”汲取点经验。只要能给大家一些帮助或启迪,那我就没白在这里占用大家宝贵时间。

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俺也算是有名、有身份证的人,哈哈。从军二十几年,大部分时间从事的都是与公文打交道,这一下子走到文坛来谈文学、讲长篇创作,真的心里没底。扔枪杆子,拿笔杆子,就是一个学生。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今天和各位秀才说理论道,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喷”。批评也是一种交流方式,而且更有利于进步的交流方式。我的观点,只要能提高创作水平,提高写作技巧,不在乎用“褒”、“贬”的办法。坚信小平同志说的话:白猫黑猫,逮住耗子是好猫。出好作品就是好作者。

和大家交流过程中,有些观点有不当之处,也各位文,更请江山的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下面,我分三个方面来讲讲我的写作体会:

 

一、树立良好的创作心态

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不但我们常说,外国人也常说,前国足教练“施大爷”就这样说的,哈哈。地球上的人可能都说,可光说不行,如果不做等于没说或白说。思维支配行动,创作更是如此,一个良好的创作心态,是开启创作之路的基石。那么,如何树立良好的创作心态,我觉得此时真应当有一种“阿Q”的精神,要有一种轻狂气盛的态势。有时自信还真来源于“无知”,所谓无知者无畏。很多朋友拿不起笔,或拿不稳笔,迈不开写作的步子,并非是能力问题,而是心态问题。“出师未捷‘心’先死”,这就很难杀进高手如云的写作队伍中来。

所以,我认为敢于“踢开”写作大门,心态非常重要。那如何有个好心态,我个人的体会一定要记住以下三个关键词:喜欢、胆大、执著。

一是因为喜欢而创作

我们生活在社会现实中,其实就是面对两件事,一是生存;二是生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发展;前者是拼搏,后者是享受。这是两种状态,生存带着被迫的成分,生活则是一种自愿的心态。而创作我认为是生活里的内容,试想想一个吃上了顿没下顿的还有心思想写作吗?因此,如果是为了生存而创作,那你就会有压力,你就可能在处在“不想做而被迫做”的被动境地之中,那你的写作基本上是尽“力”而非尽“心”;反之,你则既尽力也尽心。大家想一想,一个人在没有压力、思想自由的状态下写作,他的创作欲望是自发出来的,而非压迫出来的,难道还不会产生想写的冲动吗?这就如同我们工作一样,我喜欢的肯定会努力干好,我不喜欢的我会好好干吗?创作是书写心境,喜欢你就有情绪。和不相爱的人能谈恋爱吗?

二是因为“胆大”而自信

哈哈,这话说起来不好听,有人会说咱草根族脸皮厚,认识两字就敢大谈创作、文学造诣,咋听起来真有不知天高地厚之嫌。其实,多少人干成了大事,不都从“不要脸”开始的吗?这里的不要脸绝非贬意,而是像毛主席老人家讲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一个道理。

各位文友都十分清楚,曾经的文坛是“大家”的文坛、名人的文坛。就那么几位名人巨匠统治着文学江山,就如同曾经的中国歌坛、影坛一样,就那么几张脸,那么几部署名的著作。这不是历史的怪象,而是历史过程中的必然。过去文化人本来就少,媒介资源又如此的奇缺,豆腐大的一张报纸哪有普通人的一席之地?电台播音一天就那么几个小时,你写的东西还能有上的机率吗?所以只得名人上,上多了也成了名人。就因为这样,很多人才望而却步,觉得这不是咱的天堂,怕喽,可还是想,想了结果还是无可奈何。

而如今你再看看,社会环境天壤之别。舞台多了,展示的机会也多了。多元化催生多舞台;多舞台造就多文化。什么《星光大道》、《中国好声音》等等打造出了多少新人?然后这些新人慢慢成了名人。这些人都来自草根,更受到草根们的欢迎,不是明星胜似明星。现在凡是识字的人,人人都想写两笔,文学市场不也是相当繁荣吗?人家都敢写《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咱怕什么呢?我与有些作者沟通时,很多作者就说:写不好,怕影响江山;而也有些为了掩饰一下自己的心态,常常将发表的作品冠之以“习作”、“初稿”、“处女作”的名称,就是担心写不好,受不到好评,心里没底。所以,我希望大家放下面子、放下“架子”。名人一统文坛的格局已经打破了,现今的时代属于大众百姓的时代,属于你我他的时代。时代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你还等什么呢?戴上面具写,咱不是都用的笔名吗,怕什么?哈哈。

三是因为执著而坚持

写作是苦差事,爬格子、堆文字,深更半夜点灯熬油,虽然是节能灯,那也得花电费呀。特别是没成家的,家长会说胡编乱造;成家的另一半会埋怨不务正业,笔杆子比妻子(丈夫)亲,哈哈。其实这都缘于我们对文学的喜欢,创作没有执著、没有坚持,绝对不会有收获。

我跟编不少作者的作品,有的作者建了档发一两篇,几个月、一年半载也看不到下文了。我分析,除了极特殊的情况外,这部分作者就是心血来槽的一类。高兴了写两笔,没热情了一抛脑后放弃了,看着都觉得可惜。如果把吃美味的精神拿到写作上来,那会是一种怎么样的结果?所以,没有吃美味的精神来创作,那这样的作者还真不如早点放弃,何必跟着吃苦,尝不到甜头呢?

执著于写作,千万不要给自己定什么目标。诸如我的作品一定要被推荐,一定要成精品、绝品;一年内一定要写几百万字,等等。这是一种目标,更是一种压力,这种压力大可不必。我不否认“人无压力不上进,井无压力不出油”这句话,但好作品可不是靠压、靠挤出来的,而是用心“挖”出来的,用细致改出来的,是持之以恒磨出来的。买彩票有一夜暴富,搞创作不可能一夜成名。没有平时的积累,岁月的打磨,绝不会出现好作品。所以,为了自己不至于因自信心受到打击而放弃写作,也为了别“爬”得高摔得惨,我还是劝大家不要定大目标,立天大志向。要细雨润物,水滴石穿。当你的工夫、辛苦、汗水到了的时候,荣誉、财富自然会来,何必求它呢?让它找你你会更有自信。我喜欢写东西,但目标只有一个,将来走了那天,留给孩子一本书,这就是我的创作目的。哈哈,最简单的追求,也是敢没出息的追求,但却一点也没有压力。

 

二、把握关键的创作技巧

前面我说的心态,从军事上讲是战术问题,接下来再说说技术的问题。军人喜欢用军语,请大家谅解。怎么写长篇,我不敢说“创作”长篇,更别说写什么佳作了,就是想写一部成一部,不管字数多少,首先自己过关。咱不干那“黄剩一”的事,也别整那“煎饼铺赔本——摊大了”的事。盯着一部写,写完一部再反复修改后,自己满意了,若想写下一部再构思、动笔,不想写时别逼自己写。有的作者一写就是二部、甚至三部同时开整,我不赞同这样的创作。容易顾此失彼,除非你是“大大家”,像国手象棋大师,同时下八盘棋,哈哈。我的战术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写作时,要“脑写”与“手写”并用,以脑写为主,手懒了可以找秘书。

闲言少叙,关于长篇技术问题,我的体会是“七不要七要”:

一是不要啃生骨头,要挑熟悉的来

写作,不存在好写与不好写之分,只存在熟悉与不熟悉之别。要想自己的作品能行云流水般,那你就必须熟悉你所创作作品的每一个要素。比如作品时期背景、人物特征、事件关联、环境氛围,对于这些要素都要心中有数。要熟悉这些要素,只有两条路,一是亲身经历的,二是有意识体会的。这里不否认成名的虚构作品,没有体会,但却写出超一流的作品,影响后世,特别像武侠小说类。但对初学者来说,“真实”胜于一切。在我编辑的作者作品中,很多作者都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素材,通过小说的形式反映出生活的原貌。姑且不说写作技巧如何,但读后,让人感觉真,像生活,有体验。只有让读者有这种感觉,才会让小说情景把读者带入其中,读者读后才能感到亲切、感人。好作品根本的标准就是真实、感人,这是我的观点。能以假乱真,那才是真水平。哈哈。

写熟悉的事情,才能胸有腹稿,逻辑顺畅,不犯常识性的错误。故事情节按它应该发生的规律走向发展,才能让读者读起来感觉自然、不累,不会产生疑惑。否则,对不熟悉的东西,只凭现有的有限素材去推理,去人为设计情节,故意制造跌宕,凭初学者或初世者现有的阅历、能力、知识、经验,很容易画蛇添足。比如,有个别作者,特别是年轻的作者,硬着头皮写六、七十年代的“文革”,而且还过度细化某些部分,写出的东西让有经历的人一看,就觉得不像。不像就是不真,不真就是虚构,这是读者的逻辑。所以,希望各位,特别是年轻的文友,不要啃生骨头。小说有虚构,但我认为虚构不是胡编。发生在本作品之外的真实故事、事件,再引进本小说,那对本作品来说就是“虚构”的部分。仅从这一点看,虚构也是现实和曾经真实发生过的故事,都是客观存在过的。跨时空地引起真实的故事,是虚构也是真实。情节虚构,故事真实。

二是不要只当写手,要走进主人公的内心

当你想写的时候,不要当秘书、当录音机,要当主人公,把思想、情感、行为、语言都融进故事的主人公当中,这也是称为转换角色,做小说内容的主人。此时,提倡作者要有“幻想”功能,用主人公的行为习惯去说、去做,去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情感。甚至你可以拟制一个“人”在你身边,替你记录你作为主人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这是作品成败的关键。

人物的情感,只能通过两种方式表达,一是语言,二是行为。语言表达简捷明了,只要把握人物的生活背景、文化程度、语言环境、风俗习惯,用特色的语言文字写出来既可。我认为,敢具魅力的是人物行为的刻画,行为更能表达内心,表达情感。比如不同的眼神、不同的表情、不同的手脚微动,都是人物内心的反应。可如何准备无误地描绘出来呢?关键不是你如何写出来,而是你钻到主人公的肚子里,体会出来,有了体会就一定能写出来。我们都听过老人讲故事,老人或许根本没文化,可讲的却让我们听得目瞪口呆,为什么?生动,而生动的根源在哪?就是像主人一样说历史。所以,一个精准的反映出内心情感的动作描述,比一大段对话更能表达人物的特性。这是人物深度刻画的一步。在行为面前,对话有时候显得苍白无力。比如赵本山小品,行为表达内心情感最具代表性。哈哈,无论现在人家上不上台了,但仅从表现艺术的角度看,那绝对是大师级的。所以,走入主人公内心才能知其思想,洞其行为。把行为描绘在纸上,就是最好的小说语言。

三是不要让字数毁了你的作品,要自然地收笔

对于作品的字数问题,这也是个纠结的问题。各个网站包括我们江山,都对长篇、短篇、连载发文有着一定的字数规定。是不是科学,有没有必要,都探讨过、议论过,但又都没有定论,各有其道理。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网站之所以如此规定,那肯定是有它的必要性。因为网站要从作品本身、作品的收益计算方式、编辑每日的工作压力,等各方面通盘考虑。进入江山,那就要执行江山的规定,就象家庭成员要守家规一个道理。

可现在有一些作者,却把网站规定的字数,当成作品的一个硬指标。一起笔就下决心要写八万字,十五万字,甚至更多,一定要进长篇,短篇好象就水平低了。大可不必,能长刚长,能短则短,能充分反映小说主题思想就行。为什么非要写长篇呢?而就因为有些作者非要进长篇、搞连载,结果导致很多长篇作品中,过度的描写、抒情、引用、议论,导致一部很好的小说,怎么看怎么成了“四不象”。小说不小说、论文不论文、散文不散文。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一开始就追求字数,想写多、写长,勉强凑上长篇。打个比方,你手里就有两个土豆,非要做四个菜:土豆丝、土豆块、土豆泥、土豆片,看着样数不少,结果都一个味吗。

所以,我认为,写作不要盯着字数写。如果你掌握了足够的素材,想写少,你停不下笔,意犹未尽;如果你素材少,情节简单,想写多,拿不起笔,资源枯竭了。因此,这支笔一定要随着主人公的情绪、故事情节走,自然地写自然地收。作品不是越长越好的,长短的标准,要与作品的“容量”和“跨度”相当。我是写公文出身,公文讲求一事一议,言简意赅,没有歧意。所以,我可能更喜欢短文。作品的长短,和传递给读者的信息量并不是绝对成正比的。从节能减排角度说,少用点墨、省点纸有什么不好?哈哈。举个例子,二战中,有两封最短的电报:盟军总部发给巴顿将军的救援电报,内容只一个字:“急!”,巴顿将军给他部下的电报也只有一个字:“快!”,不能再短了吧。可你想像一下,一个“急”反映了当时的危险程度,一个“快”表达了解围的心切,比说几十个字管用多了。所以,大家不要为了字数而创作。搞冗长的作品,也不符合“网络文学快餐”的发展趋势。人为地故意写长,大家时间这么宝贵,有多少人会静下心来读呢?

四是不要靠挖“内幕”哗众取宠,要坚信平平淡淡才是真

有些作者,为了增加作品的知名度、阅读量,有意地挖出一些所谓的内幕消息来报料,以此博得人的眼球。而在百姓的生活中,在柴米油盐的日子里,根本不会有什么“内幕”而言。所以,挖内幕者自然就盯上了国之大事、领袖的行踪、历史的揭秘等。其实,这是一种最危险的写法。一是触及了敏感话题。作为国之大事,国家早有定论,你去挖什么呢?人家居庙堂之高,你处江湖之远,你能挖到什么?挖不明白就搞道听途说,很容易被“枪毙”呀。哈哈,指的作品。再有就是容易侵权。特别是名人的名誉权、人格权。拿不实的东西当事说,损害人家的名誉,那不是没事找事、引火烧身吗?

所以,我认为作品的创作一定要符合作者自己的身份、地位。像关于长征、党史、军史这类涉及重要政治、历史体裁的文学作品,只能是中央文史办这类大型创作机构创作;领袖人物的一二三、著名人物的四五六等这类名人身边事,只能是人家的警卫人员、秘书等工作人员去写。咱一位八零、九零、零零后的年青作者,绝不可打这方面的主意。我们的起点,只能从身边的事、平凡的事、百姓的事写起。况且,我们作品的读者也是我们的同龄人,把平淡的、有意的事写出来,读者才容易接受,容易产生共鸣,作品才接地气,才有活力。司马迁《史记》有名,那是供历史学家、文学家研究用的,不是给普通读者欣赏的。我的意思,不要像有些人那样活一辈子只看到两点:生与死,并没有看到从生到死过程中的风景。而这些风景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平淡淡的真事。

五是不要喧宾夺主,主线不清,要详略得当

一部作品,必然要以一个人物、一个家庭或一个群体的生活轨迹为主线,故事的情节都围绕着这个主线展开。因这个人物、家庭、群体的发展变化,而引起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自然变化。这是方向,是树杆。其他的诸如背景、环境、次要人物都是烘托、陪衬,为主线服务的。无论何时着笔主线外的任何人、事、景、物,都要思考对主线的影响大小,符合程度。这是一个容易常犯的错误,特别是在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时空广阔的背景下,更要十分小心。

我发现有些作品,作者刚开始创作时,主线还算清晰,可写着写着,通过倒叙、插叙这穿来插去,就开始乱了。交待次要人物和情节时,连篇累牍。不仅篇幅上比主要人物还多,情节上也比主人公还细。更有甚者次要人物下,又带出次次要人物,又是一通的笔墨,结果编辑几章后,连我们当编辑的都找不到主人公哪里去了,主线哪去了。

这就是说写作过程中,一定要详略得当,对主线没有影响的人和事不要写;影响不大的少写;有重要影响的可稍细化一些。但绝不能“功高盖主”,“种别人的地,荒自己的田”。为自己的作品瘦身,最好的办法就是浓缩无意义的枝枝杈杈,让主杆更突出、更鲜明。

六是不是“写大放小”,要善于“小中见大”

很多的朋友在创作过程中,易犯口气大、起点高、角度广的问题。似乎作品的“名气”是文章的“气势磅礴”带来的,结果导致口号响,内容空。这样的作品,作者自己读起来情绪激昂,精神亢奋,可读者看起来却空洞无物,华而不实。

所谓大家小手笔,小家大口气。我理解,作为真正的名家,作品都很实,给读者感觉就象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一样,为什么?就因为作者知道,读者的群体是什么,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是怎么样,因为这样的作者了解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普通人。这不是写报告,给领导看的,可以大吹大擂。

好作品一定要小中见大,就象我们常说的,一滴水能反射太阳的光芒一样。不要误以为小事好写。其实要写真、写活、写出情感来很难,那得需要观察、体会、思考,如同画家“画蛋”一样。大事、复杂的事都来源于简单的小事。因此,大家创作一定要从“抓小”做起,切不可雄心勃勃,一锹挖口井。我编辑过一位作者的作品,就是反映三位姑娘不惧黑恶势力的威胁,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维护尊严、贞操、正义。情节有时很紧张,但故事却很平淡,读后很有画面感,真实在眼前一样。根本没有什么名人、大人物、大场面,很耐人读。

七是不要写故事,要抓住事件当中的有机联系

小说与有故事有区别,区别在哪里,大家上网搜索下,答案很多。但我理解,小说不是故事,但小说却离不开故事。这里的故事便是小说当中的事件。故事具有独立性,一个故事说明一件事,一个道理,或一个情节。故事可以虚构,甚至现实中完全不需要原型。但小说中的“故事”却不具独立性,这些故事之间必须有着内在的联系,表面的独立并不是内在的分解。而且,这些联系的纽带就是小说的主线。这些“故事”必须从不同的角度、侧面烘托、反映小说的主题思想,为主题服务。

编辑实践中,有不少作者作品当中的事件或故事似乎对作品的主题并没有多大的影响,甚至完全独立于主题之外,和小说的情节、主线都不太搭边。这就是画蛇添足,其作用只是增加字数,从而成为小说中的败笔。打个比方:小品《钟点工》里,有两个情节:一是要把大象装冰箱总共分几步?二是动物园里开全体动物大会,哪个动物没有来?这在该小品中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可却巧妙地、有机的联系到了一起。大象没来参加会,因为关在冰箱里。前后有呼应,有铺垫。

所以,小说中的事件一定要经过筛选,不能将发生在人物身上的所有“事”都要进入小说中,一定要抓住对主题有作用的故事,并且故事与故事之间也有内在关系的事,这才能构成一个整体的“大故事”、“大情节”。小说不是故事会,不能一件一件记述故事,那还不如画连环画了。

 

当然了,写作过程中还有许多技术性问题,比如:不能回忆录加几段对话就成了小说;莫要以算账、记事的方法写小说;莫要没完成整体创作,写一章发一章,挤牙膏式写小说;莫要过度渲染气氛,而将小说写成散文;莫要为了掩盖逻辑上的问题,而用穿越的手法搞出人意料,等等。这需要大家慢慢体会。写作就是一个苦活累活,没有捷径可走,方法只有一个字:写。

 

三、培育成熟的创作视角

前面说了创作的态度和创作中的几点体会,最后还不得不简单啰嗦一下创作的视角问题。我们拉车还得要看路,而且还要看得远一点。作者创作作品,不能仅仅盯着自己的作品这一堆一块,要把视角放大一些。我的作品是不是和大家走在一个方向上了?我的作品和其他人的作品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有没有自己的特色?我的作品反映的主题思想,是不是与当前的时代要求相同步了?说到底,跳出自己的作品,站在全局角度审视,才知道自己走的哪条路、处在那个位置。

这里,我只想说一下关于作品的立意、特色、利益的问题,这也是个创作视角问题。说这个问题,就是要使大家作品少退稿,多发表。有很多作品被退稿,或评不了精,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创作方向问题。

的确,编辑们都知道,作者很辛苦,创作很不易。所以,我们编辑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就是“不让好的作品砸在我们编辑之手”,我们尽量帮着作者修改、给作者善良的建议,尽最大努力能让作者的辛苦获得回报。

一是立意要准。一部作品的创作,总得是作者写出来想表达什么吧?得有个目的。大家都知道,心理学上的动机引导目的,目的引导行为。从非立场角度讲,任何作品都不会有“错”。但现实中并没有非立场的东西,没有立场就没有观点了。就如同看地图一样,一个人如果没有找准自己在图上的位置,那你就不知道如何按图行进了。所以,创作的立场绝对关键,作品的立意与此血肉相关。作品如果想首先通过编辑的关,那作品的立意就必须做到三个符合: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符合民族的文化发展;符合时代的文明要求。具体就是江山常常提醒各位的不要涉黄、涉敏感、涉低俗等方面的内容。虽然文化领域早就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人的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个性推崇,思想有时候过于偏激,这从作品当中可以看得出来。虽然我们常说“我的江山我做主”,可并不等于你可以“乱”作主。百花齐放时,你种个罂粟花肯定不行,那是毒品。

毕竟我们生活在法治时代,生活在浓郁的民族文化之中,你的作品不符合要求,那肯定就不能发表。这里也有个技巧问题,比如有很多作品的“揭短亮丑”,针对社会、针对政府官员、或针对更高层次,但下笔一定要注意。个人行为绝对不能上升到组织、政府、团体身上,具体人就是具体人,不要随意扩大,以点带面,以偏盖全。自由不是自流,是有法治保障的。大家切记不要把作品的方向搞偏了,作品的正能量,一是弘扬二是揭批,但绝对不是攻击。

二是特色要明。作品要有自己的特色,这里包括作品结构、语言组织、逻辑层次。在我编辑的作品当中,有几位作者的不同作品,不用看作者的署名,一看文章内容,就知道是该作者的作品。因为作品的特色相当的突出,尤其是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更是明显。这说明,作者不但有自己的写作特色,而且作者始终坚持了自己的写作特色和风格。有自己的写作风格这是好事,这就像是产品创牌子一样。无论读者是不是接受你的风格,只要坚持总会有收获。因为读者群总是多种多样,总会有一部分读者会喜欢这类风格的作品,也必然会成为你的“粉丝”。一部作品要达到人人都喜欢,人人都点赞,那是不可能的事。名著还有人不知道呢,更有人不看好呢,对吧?所以,不要老盯着自己作品的点击量,这个不同于阅读量,况且阅读量也并不十分准确呢。所以,不要自己的作品阅读量低,马上就改变风格,换种口味。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写来写去把“自己”写没了,也把“读者”写丢了。所以,在写作风格、特色上,我还是希望作者有股子“撞倒南墙跨过去”的恒心,要有这种敢于坚持的气魄。

三是利益观要正。我们都不是圣人,更不是神仙。创作除了要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外,不排除也要通过创作获得物质利益的要求,至少能补点电费吧。有作者问我,“我的作品给钱不?”、“我的每一章咋就这么点钱?”、“我的作品咋没有评精呢?”如此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一个收益的问题。这很正常,不过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创作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利益就是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积累出来的。你看看那些成名的家、获得大奖的家,哪个不都是白发苍苍,眼镜片厚得跟瓶底似的?就是青年作家,那也比有些作者大十数岁,甚至更大。想写字卖现钱那就不要当一个文学爱好者,当书法家行,那还得出名的,哈哈。对于利益,大家绝对不能苛求,等你成了“家”,利益自然会来,连以前的习作可能都是佳品。

所以,不要上来就提什么利益,只要是好作品,就是你死后五十年,法律还会保护你的“四大权利”呢。当然,可能这财产权就得你的后代享受了,哈哈,是不是感觉有点亏呢?我说的意思是,大家刚入写作的门,不要想利益,只要潜心写作,把好的作品呈现给大家,你定会有“名”也会有“利”。我相信,下一个成名的作品,一定出自你的手。

林儿

林儿 探花

  • 220

    主题

  • 1300

    帖子

  • 15764

    积分

2015-07-19 21:03:41
老兵主编讲得非常精彩,从编辑到作者的角度讲出了对文字的执着与热爱,非常受益
古渡

古渡 进士

  • 330

    主题

  • 3114

    帖子

  • 7278

    积分

2015-07-20 05:59:41
老兵不老,讲得很实在实用,辛苦了。
朝寻暮烟

朝寻暮烟 白丁

  • 0

    主题

  • 2

    帖子

  • 79

    积分

2015-07-20 09:59:51
给老兵点赞,我来江山碰到的第一个编辑就是他,非常敬业!
吉林老兵

吉林老兵 进士

  • 1

    主题

  • 166

    帖子

  • 11789

    积分

2015-07-20 10:20:38
多谢古总、林总及各位文友的鼓励。老兵也快老了,但喜欢江山心永远不老。
向馨蓝

向馨蓝 举人

  • 13

    主题

  • 318

    帖子

  • 3153

    积分

2015-07-20 11:13:30
调整好心态,从老兵的课里得到的,问好!
杨钟雄

杨钟雄 进士

  • 103

    主题

  • 1764

    帖子

  • 7548

    积分

2015-07-20 11:45:34

来读,受益匪浅。

完成一部长篇小说,应该是许多文学爱好者十分向往却又很容易半途而废的事。

老兵辛苦!

六月竹子

六月竹子 进士

  • 80

    主题

  • 2785

    帖子

  • 7351

    积分

2015-07-20 15:03:04
老兵主编以编辑和作者双重身份谈写作,见解独特,视觉与众不同,给作者做了一个生动讲座。兵主辛苦了!
青州大浪

青州大浪 举人

  • 263

    主题

  • 3961

    帖子

  • 3200

    积分

2015-07-21 11:09:08
问好老兵老师,学习了!
段干萸

段干萸 秀才

  • 18

    主题

  • 122

    帖子

  • 1099

    积分

2015-07-21 12:37:38
客观\敬业\向上\向善的老兵,致敬!
峥嵘岁月

峥嵘岁月 进士

  • 315

    主题

  • 1058

    帖子

  • 6516

    积分

2015-07-22 18:39:21
老兵您好!看到您的讲课让我受益匪浅!您是我的长篇编辑,您的认真负责我十分感激,您字里行间对我的鼓励让我写作的信心倍增!只是近期由于社团的工作,还有觉得自己的文化知识短缺,想在打理社团之余学习一段时间,接下来再认真写作!还望老兵见谅!
葵花

葵花 布衣

  • 2

    主题

  • 27

    帖子

  • 102

    积分

2015-07-23 20:06:09

因为要出差,只是在归置行囊的过程中忙里偷闲的看了两眼老兵老师的讲课、因为看得上瘾,差点忘了装上车票,这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我觉得老兵老师包括江山里的所有老师们,并不是以站在讲台上的老师身份出现的;而是作为朋友、作为知己、亲切的‘海内存知己’的感情,把自己的收获与心得和大家分享的。人们都知道文学界大都是“文人相轻”,我们这里却是江山为重。在这样的群体里,我们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静心写作,把名利抛在脑后,作为一个真正的作者加入到江山文学的百花园中来。

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我能够在这里得到雨露的浇灌,我感恩,我知足。

谢谢楼主。谢谢老兵老师

紫玉清凉

紫玉清凉 举人

  • 81

    主题

  • 1179

    帖子

  • 4422

    积分

2015-07-23 22:20:09

以编辑和作者的双重身份对写作做出了细致详实地论述,观点独特,精辟,值得深思。问候老兵老师,祝福您!

断肠崖居士

断肠崖居士 榜眼

  • 66

    主题

  • 3246

    帖子

  • 43722

    积分

2015-07-27 17:42:52
讲稿约万字,句句心写就,视觉与众不同,为老兵点赞!收藏拜读!
疯妹

疯妹 秀才

  • 2

    主题

  • 12

    帖子

  • 1025

    积分

2016-01-11 19:47:50

老兵老师包括江山里的所有老师们,并不是以站在讲台上的老师身份出现的;而是作为朋友、作为知己、亲切的‘海内存知己’的感情,把自己的收获与心得和大家分享的。人们都知道文学界大都是“文人相轻”,我们这里却是江山为重。在这样的群体里,我们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静心写作,把名利抛在脑后,作为一个真正的作者加入到江山文学的百花园中来。

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我能够在这里得到雨露的浇灌,我感恩,我知足。

谢谢楼主。谢谢老兵老师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