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后花园 回复本帖
晚霞晓文

晚霞晓文 进士

  • 976

    主题

  • 5452

    帖子

  • 6591

    积分

【梧桐】许桂林《血与火的交织》刊发拂晓报

2015-08-17 10:50:25

2015年8月12日许桂林《血与火的交织》刊发拂晓报

江山ID:许桂林:梧桐文苑作者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理事;宿州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工作于安徽宿州埇桥区宣传部。

文章多见于国内各主要新闻、报刊、杂志。

早在1981年,作者和安徽著名作家高正文先生合作的描写白居易贬谪江州生活的电影文学剧本《琵琶行》在江苏省的大型文学期刊《钟山》上发表,并受到了当时任责任编辑的蒋寿山老先生的欣赏,著名画家戴敦邦先生为作品作了封面画与插图。

许桂林先生的作品,尤其是散文,以语言优美、细腻、多情,而倍受读者的欢迎,曾先后荣获许多大奖,文章也被多家网站转载,如【中国作家】、【天津作家】、【凤凰资讯网】、【文新传媒】(中央纪律监察网)、【新浪新闻】、【精华阅读】等。

江山文学网: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45367.html

文章地址链接:http://www.vsread.com/article-572889.html

 



【梧桐】血与火的交织(散文)


这一本沉甸甸的宿州抗战历史图册就这样静静的安放在我的书桌上。盛夏的阳光从窗外透进来,洒在由著名的书法家张良勋先生题写的书名上,仿佛那每一个字都在我眼前幻化成了一片血与火的交织。当我小心翼翼的翻动着图册时,感受的是每一页都震响着日寇飞机的轰炸声;每一页都飞溅着父母同胞的血与泪;每一页都燃烧着宿州抗战的熊熊烈火。从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九日宿州沦陷,到今天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宿州的抗日斗争在这本图册里浓缩成了永远昭示后人的历史记忆!
《不容忘记的记忆》是宿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宿州市城市文化研究会、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奉献的一份厚礼。全书分为“宿州的浩劫,惨痛的烙印”和“英勇的抗战,正义的胜利”两个部分、十二个章节。图册通过200多幅老照片深刻的向我们昭示:历史是不能缺位的,缺位就意味着掩饰;历史更是不能忘记的,忘记就意味着背叛!
在“宿州的浩劫,惨痛的烙印”中,透过那些一张张已经发黄的图片,我的眼前是日寇的铁蹄,是残暴的杀戮,是倒塌的房屋,是遍地的瓦砾,是弥天的烟火。最令人惊心的是,1938年5月10日前后,日军飞机除炸毁东关大街和大隅口一带建筑物和房屋外,还炸死炸伤100多平民百姓。日军投掷的炸弹有的竟重达500多公斤。整个宿州沿街墙壁弹孔无数,街道上没有行人,市井一片萧条。死难同胞的遗体随处可见。到处是烧杀抢掠,到处是颠沛流离。这些照片中,有好几张日寇飞机轰炸宿城的惨状是当年一位叫小野正男的日本随军医生所拍。时隔60年后,这位医生的后代把这些照片转给了一位台湾的收藏家秦风先生,2008年前后又辗转到了镇江日报社,本书的编者费尽波折把它收集过来,从而使宿州被日军飞机轰炸的血腥,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从这些血腥的照片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日本军国主义反人类的侵略兽行,从而有力的证实了日寇入侵宿州后犯下的八大罪行。即:狂轰滥炸、滥杀无辜、蹂躏妇女、实施化学战、奴役百姓、滥捕抓人、大肆抢掠、奴化教育。
不同于过去的抗战史料,这本图册最大的亮点是宣示了一条真理,那就是全民族抗战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在“英勇的抗战,正义的胜利”里,我们瞩目那豫皖苏边,铁流汇聚的将军和战士们的风采;我们聆听边区百姓,全民动员的抗战呐喊;我们跟着新四军健儿的艰苦训练和浴血奋战;我们随着人民群众的奋力支前,感受着整个宿州波澜壮阔的抗战史。这一部抗战史以前所未有的气势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激发着宿州人民团结御侮的巨大能量,彰显出宿州儿女气贯长虹的爱国主义情怀。照片中,彭雪枫、张震、赵汇川、孙象涵等26位抗战将领的风采栩栩如生;新四军健儿和地方抗日武装跃马宿州大地杀敌的雄姿令人热血沸腾;游击战、阵地战,战果累累;反扫荡、破袭战,战绩辉煌。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注定了日寇必然灭亡的命运。
什么是人民的力量?“最后一斗米,送去当军粮;最后一尺布,拿去做军装;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整个图册,贯穿着人民力量的汇集。从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四年,新四军四师共进行大小战斗3760次,攻克敌伪据点117个,累计歼敌48000余人。宿州有20万民兵和县区乡武装就地坚持抗日斗争,创造了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拒不完全统计,宿州先后有5700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2080人负伤致残。历史将永远记着他们为中华民族生存而作出的贡献。
78年前的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点燃了中国全面抗战的烈火。70年前的9月3日,日本递交了投降书,宣告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不容忘却的记忆》就是要我们永远不要忘记那段慷慨悲壮的岁月。这段岁月昭示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这段岁月彰显着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这段岁月展示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这段岁月坚定着百折不饶、坚韧不拔的信念。这本图册再次雄辩的说明,如果没有中华全民族的浴血奋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将是另一种写法。在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宿州儿女和全民族,全亚洲、全世界人民的命运连在了一起。
历史的生命在于真实,历史又是现实的基础,更是未来的起点。今天我们打开尘封70年的历史,重温昔日那段屈辱苦难、惊心动魄、不屈抗争的历史。虽然辛酸苦涩,却饱含着警示和启迪;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是因为时间的河流里沉淀着我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真理。回首是为了正确的认知,缅怀是为了更好的传承,共同守护历史真相与和平果实,才能让正义不可战胜。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硝烟虽然已经散去,但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宿州的历史却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伤痛。毫无疑问,这本图册既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科书,又是当前面对日本军国主义妄图东山再起的最好的清醒剂。厚厚的图册就是一座抗战丰碑,它永远在提醒我们,战争虽然过去,和平还需维护。宿州儿女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今天要做的事,就是推动和平与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让历史的辉煌永远照亮人类的明天!

【编者按】的确,历史的诸多记忆,是不能忘却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尤其是那些惨痛的历史。抗日战争,曾让中华大地,伤痕累累;曾让中华儿女,遍体鳞伤,这样的历史,这样的记忆,对中国人民来说,注定也无法忘记。本文作者,因为一本图册《不容忘记的记忆》的出版,跟随着图片的内容,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了宿州人民抗日的那些血雨腥风,那些往日景象。自然,这对中国人民来说,是抗日的一个缩影,所以这唤起记忆的图册,自然是珍贵的,也是值得称颂的。推荐共赏,感谢赐稿梧桐。【编辑:灿若舒锦】

晚霞晓文

晚霞晓文 进士

  • 976

    主题

  • 5452

    帖子

  • 6591

    积分

2015-08-17 10:55:49
恭喜许老师佳作刊发纸媒,问好,祝愉快!
西湖月牙

西湖月牙 秀才

  • 77

    主题

  • 625

    帖子

  • 1833

    积分

2015-08-17 11:47:47
祝贺许老师  佳作见刊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