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柳琴
|
【心灵一隅】惑与不惑2015-08-19 15:27:34生活在纷争不息的尘世,在名缰利锁的红尘,官欲、利欲、名欲、色欲,对于许多人来说,当然是一辈子都魂牵梦绕,当得不到到它的时候,人们常常会有许多困惑,变得郁郁寡欢,精神萎靡,尤其是有些年轻人,找不到生活的目标,没有人生的定位,甚至有人在生活的压力下走向绝路。 那么,到什么年龄人们才能“不惑”呢?
孔子说过:四十而不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认为,人过了四十岁,面对社会生活(也或者是网络)的各种诱惑,有了比较冷静的头脑,思维变得清醒了。相对于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来说,四十岁以后的人们,有了较强的定力,如果把春夏秋冬来比喻人生的过程,人过四十,无疑是步入了生命的秋天。天道赋予秋天的特点是:告别了春天的温和和活跃,夏天的恣意和狂躁,拥有了秋天的沉静和放达,因而使生命拥有了更多的重量感。在这个生命的阶段里,我们更为清晰地懂得了什么属于自身,什么属于外来物;什么可以靠拼搏去争取,什么不可用人力去强求;什么值得一辈子来珍惜,什么尽可能让它随风而去,如此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世的深刻,能够看得开放得下,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因而也就进入了“不惑”之年。
回顾自己四十岁以后的心理历程,我有这样的心得:人过四十以后,应该学会欣赏自己,因为四十岁以后。事业也好,家庭也好,能力也好,重新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少,在生活上“戴着镣铐跳舞”,将是许多人的必由之路。既然如此,何不以欣赏的眼光打量自己,放大自己的光明面,而寻求一种比较好的心理感觉呢?再不去“这山望着那山高”,也不去怨天尤人和愤青,淡化功利心,修炼平常心,摒弃瞎折腾的念头,“安于现状”,未尝不是一种境界;尤其是当你面对着他人趋之如鹜的某些东西,如果能够做到心不动、不跟风、不凑热闹、冷眼旁观超然物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随遇而安,这大概是“不惑”最佳解释,也是人生的高境界。
|
|
|
刘柳琴
|
2015-08-19 15:30:34
以淡然的心态面对以后的人生,走好自己以后的路!
|
|
|
木石语
|
2015-08-19 17:07:24
人到中年如同四季之秋,既成熟又艳丽更沉稳!
|
|
|
透明秋语
|
2015-08-19 22:00:00
拜读高贴。四十岁是人生的黄金时节,五十岁应该是知天命了。而六十以后则进入了另外一个青春期…… |
|
|
透明秋语
|
2015-08-19 22:01:34
图美,文美!大赞! |
|
|
梓郁
|
2015-08-19 22:50:13
欣赏琴姐对于“四十不惑”的阐释,人生四十,如同步入秋季,是绚丽、厚重和温煦的季节。
|
|
|
梓郁
|
2015-08-19 22:51:10
四十岁以后的人生更精彩!
|
|
|
雨中太阳
|
2015-08-20 11:16:55
拜读琴姐的高帖,平实的语言中满富哲理!
|
|
|
如风姐姐
|
2015-08-20 12:25:41
让我们努力做到心不动、不跟风、不凑热闹、冷眼旁观,努力超然物外!(*^__^*) 嘻嘻……
|
|
|
素魅
|
2015-08-20 12:34:08
想想现在的自己,刚到而立之年,想拥有一颗不惑之心,的确很难。外面似乎还有很多东西诱惑着我,令我有种想舍弃现状而追求未知。困惑,成了心魔。也不是二十出头的年岁,总觉得自己有了成熟的一面,可以独挡一片天。但对人生的困惑始终未能冲破这层看似薄纸的迷茫。日思夜想,无休无止。追忆以前,一样要面对不同的桎梏,那时,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排解;好像看破,终究未破,摇摇摆摆便走到而立之年。这些年,内心强大了些许,一有情绪不再像孩子般耍着性子,由着它,没完没了,终究有了收敛,有了豁达开明。人,应该每天都在成长,内心那些尖锐的东西,终会被岁月打磨圆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