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干河
|
【西风】横看成岭侧成峰2015-08-30 13:15:24忽然想起一首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细细品味,不禁为作者的绝妙创作表现手法所折服。 寥寥数语,即把庐山的叠嶂起伏,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描摹得形象生动,让人如临其境,似乎就站在山巅,望着眼前不尽相同的山岭峰峦。更令人叫绝的是,后两句在个人的感受中融入了启人深思的哲理,那就是说看待某一件事或某一种物时,我们的眼光所到之处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要想比较全面地认识事物,就应该从多方面观察,而不是站在一个点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走眼,这倒并不是说我们的眼光不行或者智商不高,而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于是,在我们的眼前所展示出来的东西只是眼前所见。 就如诗中所述,当我们在观赏游历风景的时候,我们站在一个地方看到的是一种风景,如果换一个站立的地方,就会看到与之前截然不同的风景,令人眼前一亮,心旷神怡,感受到别样的风采。 看人亦是一样,初识一个人,因为看人的眼光不同,角度不同,也许,先看到他或她的优点,我们就认为他或她是一个优秀的,完美的人;也许,先看到他或她的缺点,我们就觉得他或她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如果这样,我们就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因为片面的看法,我们会失去许多可以成为朋友的朋友,我们也会因此看错人,而把一些不可能成为朋友的人当做知己。 同样,写文的时候,我们也会遇到许多问题,比如思想的狭隘导致看问题的片面,自身的局限影响文章的意境。尽管每一个人都做不到面面俱到,但是尽自己所能,多换个角度,多想想,多看看,总能在描述的时候发现其中所隐藏的亮点,哪怕只有一点点,都会让我们醍醐灌顶,受益匪浅,耳目一新。 读一首好诗词,或者一篇好文章,总能读出感悟,有所体会,一点一滴地积累学习这些作品中的写作方法,遣词造句的手法。时间长了,自然就能学到为自己所用的知识了。 就像苏轼的这首诗,虽然他的文学造诣自然是绝大部分人无法企及的,但是他的诗中这种大气磅礴,以景喻理,用通俗的语言表现朴素的哲理的创作手法,我觉得特别值得学习借鉴,纵使学不到精髓,学点皮毛也是不错的,最起码说明自己努力了,进步了。 |
|
|
![]() 晶莹
|
2015-08-30 20:56:02
分析的很精辟!大赞!
|
|
|
![]() 明月清晖
|
2015-08-31 09:06:35
谢谢桑老师的帖子,让我们学会多方位看问题!
|
|
|
![]() 海韵波涛
|
2015-09-02 14:24:11
学会用过个角度看问题,可以让自己更加精准地欣赏到不一样的精彩!
|
|
|
![]() 荒漠逸行者
|
2015-09-03 21:45:24
老师从多角度分析这首诗歌的哲理含义,给人以深刻启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