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雪飞扬

雪飞扬 举人

  • 55

    主题

  • 1127

    帖子

  • 4721

    积分

【流年编按】雪飞扬九月

2015-09-01 05:43:55

一地嫣红:这是一篇读来让人心情不能轻松的小说。在我的故事里从侧面反映了一个社会运动对政府工作人员及其家人的影响。我是妈抱养的孩子,当运动来临,爸妈要被无休无止地批斗时,妈为了我不受牵连把我送到了乡下姨妈家。姨妈以她特有的农村人的善良、质朴收留我,并且把我视若己出地养育着,呵护着。由此,关于姨妈家的一切我都成了见证者。姨妈从我身上体味到了母爱的甜蜜,很快抱养了一个因家里兄弟多,病恹恹难养活的孩子建国。为了不让建国哭,姨妈的奶头都被建国吮出了血。姨妈一直觉得建国小时候没吃到多少奶,想方设法迁就他,甚至溺爱他。长大成人的建国成了不管事的游手好闲的人。姨夫为了建房累死了,建国媳妇为了挣钱整日忙进忙出,姨妈为了为孙子家宝在城里买房卖田地,四处借钱,勤劳善良的姨妈不甘人后。然而,姨妈的心情终于还是沉郁的,为此她有了中风前的征兆,性子刚烈的她干脆喝农药走了。小说看似波澜不惊的叙述中,却打开了一副时代画面,我童年时社会动荡下的人情世故,成年后乡下人情世态的千姿百态。小说既有广阔的社会性,又不乏小局部的现实性问题。如,姨妈对建国的娇惯,到头来建国成了游手好闲,没有责任心的人。小说语言也颇有特色,质朴中透着灵动,文中的比喻不但生动形象,而且新颖别致,不落俗套。如写到祭奠姨夫时的比喻“声音把天空撕开无数道口子,每道口子都在滴血。”这样的比喻文中比比皆是。佳作,倾情推荐!作者:随心飞翔

http://www.vsread.com/article-585254.html

雪飞扬

雪飞扬 举人

  • 55

    主题

  • 1127

    帖子

  • 4721

    积分

2015-09-07 06:11:34

烟花巷里的唐教授:这是一篇读直击时弊的小说。“我”和唐教授去瓮城大学赴宴,无论路上遇到怎样的烦人事,唐教授都保持着他应有的学者风范。宴会上,三个副教授的高谈阔论占据了整个宴会的主题,而他们那满口泊来的术语在我和唐教授听来毫无根据性,让人不免生厌,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他们的行径真是恶劣,他们在饭桌上手舞足蹈,口沫横飞,无视长辈,连最起码的礼貌都没有。唐教授依然保持了他稳重持重的学者风范,然而,“我”们在回家的路上,唐教授还是露出了他世俗的一面,他不但表达了对宴会上那三个副教授的厌恶,而且对公交车上那些学生们的做派十分气恼。路过烟花巷时,他竟然执意走了进去,并跟一个貌似自己曾经仰慕的“小宋”的烟花女在一起谈了近一个小时的知识分子世俗化的问题。在那里还意外地听到了白教授和那三个人的声音。这是一篇针对学术界越来越世俗化的现象的一篇小说。那些学者们一边对知识分子世俗化义愤填膺,一边却以身试之,正像唐教授不断感叹的那样:藏污纳垢,满目疮痍!这话既指学术界,更是对社会上一些不合常理的现象的感叹与呼吁。佳作,推荐赏阅!【编辑:雪飞扬】作者:朱山坡

http://www.vsread.com/article-587045.html

雪飞扬

雪飞扬 举人

  • 55

    主题

  • 1127

    帖子

  • 4721

    积分

2015-09-08 05:24:34
父亲的窗纱:【父亲的纱窗】:老家的窗纱是父亲安上的,而父亲已经走了八年了。为了母亲不受害虫的欺负,“我”需拆掉旧窗纱,重新换新的。旧窗纱上的每一根木条,每一个钉子,都存留着父亲的体温,拆旧窗纱的过程,就是与已逝父亲亲切交谈、握手的过程。父亲在世时的一幕幕重新在“我”眼前活过,我从时光的缝隙里看到了父亲。“已逝的父亲在老家亲手经营的东西正日渐减少。”——也意味着父亲已经与我们、与这个世界渐行渐远了。“父亲的纱窗,我是在意了,用心记着了。”结尾简短的一句话把一个儿子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展现得淋漓尽致。【母亲的果园】:母亲的果园是已逝的父亲一手建起、经管的,而他却毫无预兆地倒在了他心爱的果园里。曾经只为他在果园里打下手的母亲接管了,并且管理得很好。与其说母亲是在管理一个果园,不如说是在重温与父亲相亲相爱的日子。这里的每一棵果树,都留有父亲的余温,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滴着父亲的汗水。父亲走了,而他的情,他的爱尚在,果园成了母亲与另一个世界里的父亲的联络通道,果园在,果树在,父亲就在,母亲就不会寂寞。这是两篇饱蘸深情写就的清雅、温馨的借物言情的散文。感情真挚细腻,文笔优美深刻,佳作,推荐共赏!【编辑:雪飞扬】

作者:徐文伟

http://www.vsread.com/article-587315.html

雪飞扬

雪飞扬 举人

  • 55

    主题

  • 1127

    帖子

  • 4721

    积分

2015-09-08 15:31:45

小武和曹琇:这是一篇读来让人惊诧不已,也心疼不已的小说。张武是个好小伙,稳重老实,不事张扬。姨给他介绍的自己邻居的姑娘曹琇也是个美丽、可爱的姑娘。唯一遗憾的是她曾因为在城里打工,跟城里人恋爱时跟人睡过。两人见面后,张武被曹琇吸引住了,他答应不会计较是不是处女的问题。然而,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就像毒瘤一样顽固地附着在他的思想里。新婚第一夜,他就不理曹琇,新婚两个月里,他们如同陌路。就在张武准备出去打工的前一个夜晚,积蓄已久的悲剧还是发生了——曹琇服安眠药自杀了——这真是让人无语的事呀!小说没有批判,奕无说教,只是呈现。文字的下面,带给人们的思索却是多面的:当今的价值观、婚恋观、贞洁观到底谁是谁非?女孩子在恋爱时固然该坚守自己的底线,男人们的贞洁观是否也该更新?这是一篇鞭策和呼吁的小说,呼吁时代文明,更新价值观,期待张武和曹琇的悲剧不再重演!极具现实意义的佳作,推荐赏阅!【编辑:雪飞扬】作者:杨献平

http://www.vsread.com/article-587461.html

雪飞扬

雪飞扬 举人

  • 55

    主题

  • 1127

    帖子

  • 4721

    积分

2015-09-16 09:10:16

蒲扇轻摇:读这篇散文,最大的感觉就是踏实。不紧不慢的叙述,凝练精致的语言,引领人的心灵洞穿时光的隧道,直达灵魂的净地。开篇即以一个在摇椅里摇蒲扇的老人的那份恬淡、宁静折射出来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意境切入文题。由老人的蒲扇“我”想到了童年时关于蒲扇的一切。那时候,物质生活匮乏,没有电扇、空调,夏季里人们驱散炎热就依仗唯一的工具——蒲扇了。然而,正是这不起眼的小小蒲扇,却足以赶走全家人的燠热,连同夏天里那无处不在的恼人的蚊子,蒲扇的作用远不止于此。蒲扇还能让“我”们姐弟之间的纷争变成暖洋洋的亲情永远驻留在心底深处,蒲扇还能让父母在天伦之乐中忘却疲累,老婆婆手里的蒲扇不仅让“我”享受到了温润的爱,更让“我”明白了“心静自然凉”的真谛——世间的事物皆由心生啊!结尾,文章以呼吁的口吻,别遗弃了蒲扇,实是提醒人们身处闹市与喧嚣,别忘了守住内心的那一处宁静。一篇小巧玲珑又精彩纷呈的佳作,倾情推荐!【编辑:雪飞扬】作者:一朵怜幽

http://www.vsread.com/article-589787.html

雪飞扬

雪飞扬 举人

  • 55

    主题

  • 1127

    帖子

  • 4721

    积分

2015-09-16 14:44:12

铁砧子:孟胜利开着镇上唯一一家修车铺,生意出奇的好,原本他不用担忧什么,生活可以这样安稳地过下去,将来子承父业,一切就这么平平淡淡,然而,忽然又来了个名叫郝仁的邻居,也开了一家修车铺。郝仁的小舅子是副县长,就因为这一层,镇上的人们,包括他的紧邻心理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的偷偷摸摸,有的干脆大张旗鼓地给他送生意,孟胜利的生意惨淡下去了。郝仁在省城的姑娘的出现,对孟胜利的生意更是雪上加霜,人们为了让她捎便宜的东西,简直不顾及一点跟孟胜利的情分了。孟胜利于是重置了人生计划,他发誓要培养一双儿女成才。他经过几年卧薪尝胆般的苦心培养儿女,终于把孩子们双双送上大学,并扎根城里,他前往儿子所在的城市时,是义无反顾的,他决绝地离开了自己的小镇,同时离弃的还有小镇上那些落后、愚昧的东西。小说立足现实,用细腻鲜活的细节描摹了一副小镇人物百相图。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皆刻画得活灵活现,佳作,推荐赏阅!【编辑:雪飞扬】作者:杨遥

http://www.vsread.com/article-589887.html

雪飞扬

雪飞扬 举人

  • 55

    主题

  • 1127

    帖子

  • 4721

    积分

2015-09-16 21:00:20

一路走来的记忆:这是一篇读来让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的散文。文章围绕《生死依托》这部当年家喻户晓的电视剧的拍摄、制作写了一部电视剧的出炉背后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艰辛与不易、担当与付出。而康宁,作为这部电视剧的导演,就像一支军队的总指挥,既要韬略在胸,又要具有无畏的奉献精神,这样才能出佳作。作者用细腻的文笔铺展开了关于导演康宁带病工作、坚持诚心待人、对工作无比严谨、对作品一丝不苟、致力于还原生活的真实、用艺术唤醒人性中的真善美等等画面,使一个性格豁达、为人热情、光明磊落的导演形象跃然纸上。文章既有理性的叙述,又不乏情之所至动情的赞美和感慨。真挚的感情自然流露,读来让人热血荡漾。平时,我们只知道某某电视剧好看、过瘾,谁知道制作一部电视剧,尤其是一部有着社会担当、时代责任、对艺术水平有着极高的追求的电视剧竟然需要如此的付出。看吧:康宁导演写导演阐述时连续工作48小时,带着39度的高烧坚持两天,胳膊上挂着吊瓶还在看电视,尽管是带病的身体,依然也得伴着风沙扒拉两口饭,20多天时间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胡须长得可与马克思一比长短了……这是一个有着极大的社会责任感,极高的艺术追求的优秀导演,影视界有这样的导演,乃这个时代之幸也!文章笔触细腻,文题厚重,是展现,更是树立与呼吁。在当今这个浮躁不堪的社会,影视剧在很大程度上更是作为一种挣钱的商业手段被一些人践踏,像文中康宇这样忠于艺术、以社会担当为己任的导演已是凤毛麟角,我们的时代在进步,我们的社会需要康宁这样心系社会大众,对艺术精益求精的导演!向康宁导演致敬!写这篇文章的作者,本身就是一种担当,一并向本文作者致敬!佳作,倾情推荐!【编辑:雪飞扬】作者:南竹林

http://www.vsread.com/article-590017.html

雪飞扬

雪飞扬 举人

  • 55

    主题

  • 1127

    帖子

  • 4721

    积分

2015-09-28 16:26:04
小村慢时光:一篇玲珑剔透、散发着慢味道的散文!当今社会的人们最基本的生存状态就是匆匆了:匆匆吃饭,匆匆上班,匆匆赴约……这种匆匆使得夜里凌晨神经还在兴奋中,而早上又在闹钟的叫唤中匆匆起床,开始新一天匆匆忙忙的生活。在一次等车中,作者从人们匆匆的脚步中恍然明白了自己内心深处一直潜藏着的对慢时光的向往。慢,可以让人们审视内心,感受生命本源的诗意脉动,慢,才是最符合自然规律的节奏。作者从心灵出发,用远镜头引领读者走进她的故乡刘墩。在这里,一切都是慢镜头,你看,那袅袅的炊烟,那悠闲地吃草的水牛,那闲散的妇人,甚至,庄稼地里那悄悄生长的农作物,甚至,那静立的溪流、老房子等等,都是那么安然、恬静。这里是一种慢时光,乡人在这慢时光里从容穿行,随意而舒坦,潇洒而闲适。文章立意深远,富有禅意,语言诗意,意境空灵,读来赏心悦目,倍觉清爽,犹如喧嚣红尘中飘过薄荷的清香,佳作,倾情推荐!【编辑:雪飞扬】作者:一朵怜幽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