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味
|
【渔舟专题】唱响江山——“渔歌”在教师间传递2015-09-15 13:18:37
每年的教师节几乎形成一种惯例,虽然不放假,但是也要选出一些教师开一个庆祝表彰会或座谈会。今年的教师节当然不会例外,庆祝大会在9月9日就提前召开了。 一大早,我们这些参加开会的老师就赶往会场。此时离开会的时间还很早,于是,我们这些早到的老师就像中了精神鸦片的毒一样,一个个打开手机,有的看新闻,有的看空间日志,有的聊天,还有的在欣赏段子。和这些早到的老师一样,我也打开了精神食粮的仓库。我点开百度,径直登录“江山文学”,进入“渔舟唱晚”,欣赏这里的小说和美文。我正在专心致志地阅读一篇小说,邻位的一个老师停下看新闻,问我看的是什么。我说是“渔舟唱晚”。他听了,疑惑地问:“渔舟唱晚?这不是名曲吗?” 我抬头看了看他不解的神情说:“是的,渔舟唱晚是一首名曲,不过在这里它不是曲子,是一个文学社团,是回味、柳约等我们组建的一个纯文学社团,上面发的有诗歌、散文、小说、随笔、专题等。” 教师天性对文学情有独钟,他极感兴趣地合上自己的手机,又往我这边凑了凑,想看清楚手机上的“渔舟唱晚”到底有些什么。我把手机递过去,他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他的专心引来了几个老师的好奇,他们不约而同地凑过去看。手机上的字实在太小了,看不清楚,于是他点开放大,整个屏幕上就只有稀稀疏疏的几个大字。为了往下看,他不得不上下左右地不断转换着页面。离得远的老师实在看不清楚手机上面的字,就向我打 听什么是“渔舟唱晚”。当了解到“渔舟唱晚”的宗旨、意图和发展状况以后,不禁肃然起敬,对这个文学社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会议中间休息十分钟,一些老师离开座位到外面走动,和我挨着的老师又打开了“渔舟唱晚”,又在如饥似渴地欣赏诗歌和美文。特别是文章后面的“编者按”,是他们最佩服和感动的。他们议论说,如果看到的文章都有一个这样的编按,对于阅读和欣赏会有很大帮助,对于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意图会有很大帮助。听了他们的议论,我说:“一千个读着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编按是编辑个人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是编辑的独到见解,可以作为我们阅读的参考,但不可代替我们对文本的根本认识和观点。阅读最重要的还是靠阅读者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文学修养,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意图。”他们听了,若有所思,并表示赞同。 老师,是搞文化工作的,应该与阅读密不可分,可是,有许多教师没有很好地履行学习的义务,这固然与教师的经历和习惯有关,但是根本上是因为教师的工作量大,累,挤不出时间来读书。
在教师节快来临的时候,“渔舟唱晚”的社长回味让我就教育、教师和学校写几句话,她说写成小说类型也可以呀,我立即就答应了。我说,既然是小说,就允许虚构啊,于是就写了《梦想从这里飞翔》,塑造了一个甘于扎根农村僻远小学校、为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乐于奉献的特岗教师的形象。我们在交流时也谈了教师学习问题,除了个别老师懒惰,业余时间被钓鱼、打牌代替以外,绝大多数教师根本没有时间来读书。我真诚地建议说,能够把一些老师拉到读书的阵营,也是我们“渔舟唱晚”的渴望。其实,只要调查和分析一下,教师用在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有相当一部分是无用的,这些完全可以用来读书的机会被无效的工作白白占用了,实在可惜。 老师们,让我们掀起一个读书的热潮吧!只有热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带动一批热爱学习的学生,只有热爱阅读的学生,才能不把学习当作一种沉重的精神负担,才能快乐地学习。
|
|
|
![]() 回味
|
2015-09-15 15:08:00
感谢马老师与渔舟共进步!在工作和学习期间还在宣传江山文学,第一时间把渔舟的文章传递出去。教师,是文化工作的传播者和支持者,他们能在业余时间参与渔舟,阅读渔舟的文章,是社团的荣幸。谢谢马老师,辛苦了!
|
|
|
![]() 马仲良
|
2015-09-16 06:14:33
凡有井水处,皆有渔歌声.
|
|
|
![]() 秋日骄阳
|
2015-09-16 09:29:20
感谢马老师,与渔舟同心,共行一路风雨。
|
|
|
阳山岗
|
2015-09-19 09:03:36
欣赏,为你点赞O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