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江凤鸣

江凤鸣 探花

  • 274

    主题

  • 3963

    帖子

  • 17730

    积分

【凤鸣说读书】天下形势一册归

2015-10-01 22:36:43

     国庆放假,我想起了一个购书、读书的故事。你愿意听的话,我非常想跟你分享。

     明末清初,华夏大地乱了套,先是李自成的大顺军进了北京城,逼得崇祯皇帝在北海的歪脖树上挂了。然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开了山海关的城门,放清军入关,城头变幻大王旗,大清国没费多少力气,就在汉奸们的引导下,坐上了北京城的龙庭,成了华夏的新主人。

      吴三桂这厮,也真是汉奸中的奇葩,就为了陈圆圆这么个小老婆,被大顺军军头刘宗敏抢去玩了几天,就把国家给一股脑的出卖了。

 就在这兵荒马乱,国破家亡之际,我们无锡乡亲顾祖禹先生痛感明朝政府官员们的昏聩无能,写了本大明江山的历史地理教科书,来给官员们扫盲。这书一写就是三十多年,直到先生撒手人寰,书也没完稿。

 《读史方舆纪要》,一百三十卷。顾祖禹眼望山河破碎,异族入主中原,有感于大明昏官败将,终日昏庸,平时不知山川形势,地域险易,战时则茫然混沌,胡乱布局。于是发奋著述,写下这部煌煌巨著,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军事地理百科书。清末名人张之洞、梁启超均将这部地理著作,目为兵书。

  顾祖禹在书中用大量篇幅着重论述州域形势、山川险隘、关塞攻守,引证史事,推论成败得失,以古今之史,质之以方舆。他不仅详细地记载历代兴亡成败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用了9卷专门论述历代州域形势,而且每省每府均以疆域、山川险要、形势得失开端。
各省形势及其在军事上的重要性,皆有总序一篇进行论述。

  这本书对山川地形,屯兵布阵的描写不厌其烦,而对名胜古迹却鲜有涉及。顾祖禹认为,
地利是行军之本。地形对于兵家,有如人为了生存需要饮食,远行者需靠舟车一样重要。
只有先知地利,才能行军;只有利用地形巧妙布阵,才能百战不殆。

  读这本书,你不仅可以知道古代中国地名的历史沿革,还能获得大量历朝历代的战史故事。此书简洁易懂,书写流畅,引人入胜。

  我手里的这部《读史方舆纪要》,竖排繁体,由中华书局出版,一共有十二册,定价596元。当时,在新华书店看到标价,就放弃了购买的念头。要知道,这么多钱,可以到肉店买大半扇猪回来了。况且,我对于老猪是有着特殊感情的,三天不闻猪肉味,心里那个慌啊,怎么说呢,有点恋人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恍惚。

  这中间,在体检时,被医生告知,中度脂肪肝。他友好地告诉我: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最好少跟老猪见面。再后来,我先后买来了《五灯会元》,《天圣广灯录》。这些书里的高僧大德们都教育我要戒杀生,不吃荤,慢慢地,我对老猪也就稍稍淡了感情。

  这天又一次走过古旧书店的门,店老板是我的朋友。我一屁股坐下来,就看见了那套整齐码在书柜上的《读史方舆纪要》。拿起第一册随便翻翻就爱不释手,但毕竟囊中羞涩啊。还是忍痛与这套书说了拜拜!

 “八一”建军节,单位给了我一张老人头,这是单位每年对我曾经为国家站岗放哨的奖励。钱虽然不多,却让我心生感激,我只为国家服务那么一阵子,国家却给了我一生的荣誉。我拿着这张红色的老人头去了市立图书馆,那里正在进行图书展览。我的天!那套《读史方舆纪要》又在这里跟我见面,而且照顾复转老兵,所有的兵书战策,全都打折出售。我问了一下,折扣价320元。于是我像是淘宝捡到漏一样,迫不及待地把这套书搂回了单位。然后分三次偷偷搬回了家。为啥要像小偷一样地偷偷搬回去呢?如果你有老婆,这个你一定懂得。

  这书太厚了,要知道一套《资治通鉴》,也不过才五册。我夜以继日地读了五个月也没读完。后来,我又得到一套《欧·亨利全集》,我就崇洋媚外地去崇拜洋人的小说了,把这套军事地理学著作压倒了箱底。

  今天,国庆放假,我又把这套《读史方舆纪要》翻了出来。多日雨水,我得把它们搬出来吹吹风,去去湿气,别让虫子给蛀了。想到还有五册没有读,我就想再翻翻读读,读了几页,觉得好枯燥。那些历史沿革,那些山川的走向,在卫星绕天,在炸弹都精确制导的今天,对于战争还有意义吗?

  我不禁觉得自己有点傻,当初花了一大笔钱,买这样三百多年前的军事地理书,是不是有点傻得不透气,有些发思古之幽情过了头?当初的冲动,到底是从哪里来?

  思虑之时,目光游移之间,我看到了最近刚给老父亲拍的照片。那是一个两眼放光的炯炯有神的老军人,胸前别着一枚抗战六十周年的纪念章。脖子上还用缎带挂着一枚纪念章,这是这次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大阅兵后由习主席颁发的。蓦然之间,我突然释怀了。为啥要那么冲动地买这套《读史方舆纪要》呢?我似乎找到了答案:那是生命中永远难舍的军人情怀,那是对祖国安危的一份发自内心的责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疏帘

疏帘 举人

  • 137

    主题

  • 551

    帖子

  • 4494

    积分

2015-10-05 18:36:23

口误口误,从此定会谨遵凤鸣之言,以凤鸣称之。如今知道凤鸣以后会如何处置藏书,我必定更加关注你的动态了,树大好乘凉,一则自你的文中学一两手,二则某日你广发藏书时候我也好沾沾光。肥水不入外人田啊!

江凤鸣

江凤鸣 探花

  • 274

    主题

  • 3963

    帖子

  • 17730

    积分

2015-10-05 19:29:46
哈哈哈,这个小妮子不大地道。贪财哈。
江楼望雨

江楼望雨 举人

  • 120

    主题

  • 2068

    帖子

  • 3978

    积分

2015-10-05 22:53:37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老弟要去领兵打仗保家卫国或者开拓疆土吗?好长时间没抬杠了,不知这部《读史方舆纪要》对今天的信息战争指挥二炮越洋还击揍航母或者半空拦截是否用得上?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5-10-06 13:45:47

二哥这么能买书,你的藏书该多么多,请问二哥,你家的房子啊,主人和书谁占据的地方多呢?

你是不是枕书而眠呢?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70

    积分

2015-10-06 23:40:19

在二哥戏说读书与藏书里,读出了一份感动,很多时候,钟意一个物件,不因它对主人有多大用途,而是拥有它时的那份心情与包含的意义!

祝福二哥,节日快乐!

江凤鸣

江凤鸣 探花

  • 274

    主题

  • 3963

    帖子

  • 17730

    积分

2015-10-07 11:28:21

回复江楼:江楼老哥,俺不是要去领兵打仗哈,俺早已退出现役,也解除了预备役,不过家里还收藏着一身服预备役的马裤呢。中国惯有书生纸上谈兵的习气,你看从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到刘伯温、毛泽东,那个不是文人指点江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面对这些千古英雄,后人唯有仰视。小民俺只是一点好奇而已。只不过,不管现代战争如何千变万化,军事地形学依然是军人不可不学的一门学问。想想伊拉克和叙利亚,那个仗是咋打的?大炮不能上刺刀,导弹再狠也占领不了地皮。老哥,你不能光想着打人家,你也得藏啊。告诉你哈,我家里还保存着利用地形地物的单兵战术课本呢,还有我当教员时,训练班长的教学笔记呢。要不要晒给你看看?

 

 

江凤鸣

江凤鸣 探花

  • 274

    主题

  • 3963

    帖子

  • 17730

    积分

2015-10-07 11:59:36

回复风逝:俺家的书是多了点,但还远没有多到要枕书而眠的地步。我有个书房呢,有十五个平方米。买的书俺就放在书橱里,朋友送的或者扫荡来的,就堆在角落里。唉,书橱是装不下了,老婆也有点不耐烦了。不过呢,俺正小心翼翼地不让书去占领生活的领地。

 

 

 

江凤鸣

江凤鸣 探花

  • 274

    主题

  • 3963

    帖子

  • 17730

    积分

2015-10-07 12:05:06

回复听雪:听雪,谢谢理解。

共2页 12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