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儿
|
关于小说创作 ,雀巢签约作家石佛主讲2015-10-11 20:29:54:
原名,石松茂。现居天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山之星。 曾就读鲁院十四届高研班。 已出版长篇小说《拯救女人》《关系》《致命的欲望》等10余部。曾在《小说家》《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时代文学》《小说选刊》《文艺报》《天津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300多万字,先后获全国及省市级各种文学奖六十多次。其中《黑衣女人》、《与狼共舞》获天津市文化杯长篇小说创作一等奖和中篇小说创作一等奖。 新雀之巢签约作家 石佛老师(主讲) 关于小说创作
说心里话,创作这么多年,出版了十几部长篇小说,也获过奖,还到鲁迅文学院学习,但我很少谈创作,因为鲁院的同学个个成绩斐然,有的还是国内外知名作家。另外,我有个固执的偏见,觉得理论没有什么用处,只为有利益的吹捧而已。其实理论非常重要,那是前人总结的智慧结晶,也是一种引领性的思考。
我以为认真看书,学习别人的小说:多看中外名著,经典的作品。反复研究,多留心,多借鉴,多创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两首。”其实,那些大道理大家都懂得,只是有的人没有坚持下来,由于种种原因把精力用到了别处,所以在创作上就没有走多远。我有很多朋友,相聚时回首过往,就非常遗憾地感叹,当然,时光不能倒流。无论做什么,思想必须有个意识,心中有个信仰,人生有个理想,前进有个方向,在这种理念的驱动下,你才能有机会成功。 我的创作是从爱好开始的,也因为孤独,从故乡到异乡,因为思念,因为环境的变化,因为爱,总有一种想倾诉的愿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因为创作成了自己的理想。当然,也带来了生活快乐。 为什么说主要是爱好写作,不爱好,你心里就有抵触情绪,那你就做不了创作人。你又想发财又想创作,那是走不通的。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而且做好了非常不容易。无论做什么,你得调整心态结构,自己的心完全接收,无论面对多少曲折,你都会坚持不懈地努力。日积月累,长期坚持,你会发现,你会顿悟许多事理。甚至自己就能悟出创作的规律。 创作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抱有极大兴趣。从而延长你的生命之路。创作作为生命的主要部分,从中获得巨大的精神享受。创作就是走向成熟,也是富有尊严的一种个人自由的劳动。我一向喜欢自由自在。 朋友们问我,你是怎么成为作家的?理由非常简单:做好心理准备,有功利思想但不能唯功利,欲望是动力也是魔鬼。把握机遇把握一个度。首先你得学习,多看看中外名著。不看外国作品也能成为作家,例如浩然,那年听他讲课,他说没有读过外国小说,只喜欢古典文学,中国的小说。其实,他特别熟悉农村生活,把中国农民的灵魂写得淋漓尽致。他有创作小说的天赋,当然,他又非常勤奋。 长篇小说的界定,一般情况下十万字以上。大体是二十五万左右为佳,如果是电脑统计,当纸质图书印刷出来是三十万左右。 根据我个人的体会,创作长篇首先要有一个故事,完成好的构思,这其中包括故事中的人物命运,人物的思想,人物的性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后的结局,都得理清。最好是列出题纲。例如:一部长篇你应该先分好章节,每章每节都有一个小标题。长篇小说是精彩的情节,偏重于通俗性。 生活是一棵树
生活是一棵大树,作家的能力就是添枝画叶,精雕细刻。甚至可以说是雕虫小技。认真对待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句话,是否通顺?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符合人物身份?要明白什么是起、承、转、合。这是传统的手法,具备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创作规律。实际创作中也是一样,小说中的故事要高于生活。
小说中的悬念,人物纠结,互相之间的关系构成人物命运。没有悬念不能吸引人。文是看山不喜平。不是步步惊心,也得人为地制造感动之处。实现读者期待已久的高潮。创作者创作的小说不能达到结局的高潮是令人失望的。 长篇小说不仅要偏向通俗性,而且故事必须设有悬念,这个悬念应该坚持到小说结束。换句话说,主要人物对自己的命运是无法把握的,如同行走在茫茫大海上,一路摇摇摆摆,跌跌撞撞,狂风和暴雨随时都可能把人物淹没。读者担心的是主人公的命运。 写作具有高度技巧,小说中的悬念,主要人物除非做出极大的牺牲,否则就不可能战胜他所面临的困难和危险,也就是说,故事里的人物必须有失才能有得,而读者急切想要知道主人公将会失去什么。这才是让人纠结的悬念。在叙述中升华,达到刺激读者,引起共鸣的效果。 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区别主要是篇幅长短。就内容和故事而言,短篇小说体现一个作者的才情,注重细节,不像长篇小说那么繁杂。长篇是故事情节,倾向通俗性,不然,不会吸引人读下去。短篇也是情境。短篇着重侧面,取其一点。长篇必须具有故事性,趣味性。当然,好的长篇小说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长篇小说的主要特点并不是讲述多么伟大的事件,而对一些细节感觉微不足道。按我的理解,长篇小说既要去关心那些大事件,而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全身心地关注那些重要的细节。是的,生活就是一棵大树,作家的才华和创作能力就是添枝画叶,使之美好起来。 长篇创作纯属个人体验,创作状态纯属个人主义,如果放弃个人认同价值,创作无法继续下去。个人主义价值观属于主动性创作,在漫长创作生活中自生自灭,自由抉择,尊重他人,希望平等,渴望博爱。尊重他人追求幸福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应被当作另一个人获得幸福的工具。对于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来说,最符合其利益的是,让他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目标和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并付诸行动”。创作强调的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型,行动和利益挂钩。社会责任和道德情操相敬如宾。 长篇小说必须具备通俗性,故事性和思想性,以感人的情节布局,当然力求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创作的动因
长篇小说的创作也是从一件小事的触发开始的。当初我创作《拥抱香格里拉》这部长篇小说之前,我计划写一个短篇,题目叫《人体骨髓再生素》,构思下来形成了长篇。因为当时看到白血病人不能有配型的干细胞而年轻鲜活的生命之花,慢慢枯萎,让人感到心疼。我想,有一个医生研究出这项医学发明多好。构思过程中我设计了几个人物,主人公林鹤鸣——医药研究者,因为缺少经费,受到压抑愤而辞职,自办诊所,后来他的有关论文引起了商人侯以龙的青睐,他是个野心家。想通过绑架林教授从而窃取科研成果。蓝云梦是暗恋林的一个助手。
故事安排在风光秀丽的泰国菩提岛海滨,蓝云梦带着林教授发明的绝密资料前去赴约,在预定地点却不见林教授的到来。人海茫茫,美丽的泰国热带风光景色宜人,蓝云梦却无心欣赏,她感到恐惧和担心。林教授怎么了?难道出事了?脑海里闪现各种恐怖的想象。正在她焦急万分、孤苦无助之际,一个神秘的男人主动跟她打招呼,自称认识林教授的男人对蓝云梦格外热情,不料两个人突然被绑架了。逃脱后,钟离克安排她在香格里拉酒店住下,帮助她寻找失踪的林教授。 林鹤鸣一直致力于克服白血癌症的研究工作。他发明了能够治疗白血癌病的《人体骨髓再生素》,也是目前国际上绝无仅有的重大发明。由于缺乏资金一直不能实施。 林鹤鸣教授受侯以龙之约,前来洽谈合作事宜。猴子以此作掩护,实际上干起了绑架、凶杀、贩毒、倒卖军火等罪恶勾当。并以优厚的条件作诱饵,把林教授骗到了泰国,林教授发觉后已身陷囹圄。为此他焦虑不安,面对如此优厚的待遇,林教授也曾犹豫过,但他最终没有妥协,他要把这项重大发明带回祖国。没有祖国的人也不属于人类。 后来,林教授惦记着他的助手蓝云梦的安全,同时他的情人苏丽娜被绑架了,得知后他十分焦虑,他想写封信都无处投寄,更别想打电话发电子邮件了。他已经失去了人身自由。同时,为他的恋人苏丽娜因为受到他的牵连而懊恼。 如何把握作品中的人物特点?我感觉蓝云梦一直跟随着林教授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也被林鹤鸣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一直暗暗恋着林教授。林教授却有自己的心上人,一直没有答应她。 蓝云梦为林教授的失踪忧心如焚,她和国际刑警钟离克打听到林鹤鸣也住在香格里拉酒店里。但几天来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他在那里呀?为什么不派人去接她?她又对于神秘男人钟离克的热情帮助,她产生戒备心理,心情格外复杂,不仅仅具有依赖感,更多的是疑惑。钟离克只是说和林鹤鸣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同学,后来他转学了。可是林鹤鸣从来没跟她提起过。蓝云梦在问自己,他的帮助究竟了为什么? 经历了种种磨难与曲折,钟离克终于告诉了蓝云梦真情,他的情人在五年前和他来泰国旅游结婚时失踪了,就在猴子的别墅旁,没过多久,情人罗素虹的尸体从热带丛林里发现了。钟离克觉得猴子是个十足的奸商,连他的微笑也令人感觉阴冷。钟离克认为凶手就是他,林教授的失踪也与他有关。 侯以龙请来了美国专家皮特以及美籍华人颜教授来鉴定林教授发明的《人体骨髓再素》。两位教授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惊叹不已。 蓝云梦为了寻找林教授,独自闯入侯子的别墅,没想到落入陷阱,险些丧生。蓝云梦与钟离克联手与侯子展开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因此两个人互相产生了爱慕。无论是侯子的绑架,还是林教授的误入圈套,总之,良知与诱惑、贩毒与走私、爱情与友谊,悬念丛生,扑朔迷离。 《拥抱香格里拉》是一部以爱情为主线的小说吗? 有爱情但不是主线:应该说是副线,《人体骨髓再生素》就是一个巨大的利益磁场,各色人物纷纷登场,利益面前方显人的本性。讴歌了林教授、蓝云梦和钟离克为代表的正能量,鞭挞了以侯以龙为代表的恶势力,不仅写了泰国警方的配合,还有人妖的趣闻,国际刑警的机智与勇敢,从而谱写了一曲人间正义之歌。 这就是长篇小说的情节构造的特别意义。一定在结构、悬念、兴趣,就是让小说中的人物面临危险、困难和生活压力,不得不做出选择,人物采取的生活方式,思维能力,从而揭示出内在的心理,成为人物的活动环境,情感变化,进而对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形成完整的创作过程——高潮。 在创作过程中,人物做出的选择,赋予了人物基本内在和外部特征。叙述的目的就是写活人物。没有压力和悬念,无关痛痒的选择是没有意义的,也引不起人们的兴趣。只有在悬念的推动下做出选择才会揭示人物,揭示越深,人物的真实性不仅表现出来而且感动人。 最初的思想意识
开篇不读《红楼梦》,终读诗书也枉然。此话侧重地说明了《红楼梦》给我们的影响至深。的确《红楼梦》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书,甚至精读、细读、研究。它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人物描写也到位,性格显明,知识丰富,意境深远。掩卷而思,令人缱绻不已。 我的案头总是放着一些中外名著,写作疲惫之时随意翻一翻,有感想随手记之,久而久之皆成习惯。这种长期积累就能酝酿灵感。灵感是什么?就是长期积累,偶有所得。 人物肖像描写应该多读鲁迅的短篇小说。心理描写应该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和中篇。风光描写看看契诃夫的《草原》,孙犁的《荷花淀》系列。目前比较热门的美国的长篇小说《冷山》。当然,你喜欢甚至是偏爱那个作家,你必须用心研读。结合自己的知识、想象与积累,从而形成自己的东西。当代作家王安忆的叙述能力是比较优秀的,她在复旦大学的讲课稿《心灵世界》,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捷径!王蒙的一些作品也是很独特。 我比较喜欢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劳伦斯的《恋爱中的女人》、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川端康成的《雪国》、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和《赌徒》等。像俄罗斯、美国、日本以及欧洲文学的大家,走上创作之路,你必须读过中外名著一百册书。像佛罗依德的精神分析论,古希腊的神话和古罗马的悲剧。莎士比亚的剧本等。 总而言之,学点美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人生读书是精而博,而不是博而精,博者也是有一门专长,兼收并蓄。理论是指导我们创作的前进航标,理解人了解人,文学即是人学这个道理也是老生常谈了。真正能得道的又有几人?关键是自己悟出道理。 其实,我是以诗人自居的,我是爱好诗歌而喜欢诗歌创作从而进行职业创作的。我比较偏爱唐诗宋词,后来进入小说创作,长篇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赌徒》至今令我留连往返。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以及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其实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很独特的。读经典的作品让我走进了一个新奇的世界,也是受益匪浅的事情。真正受影响比较大的作品是《红楼梦》。 一定要偏爱读书,喜欢读书,而读书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态度,就像你站在什么角度看问题一样,角度决定了高度和深度。让你能够了解人情世态,帮助你处理好人生与文学的关系。 当然,从哲学上讲,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关系,平等待人,言而有信。人有时不喜欢碰在一起喝酒的人,但不喝酒不会成为知心朋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种,彼此能感知的到,凡是朋友都有个利益链条在运作,有的朋友利己的同时而不失自尊与人格。淡淡如水的朋友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做人要大气,不要斤斤计较,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要拿自己不当回事,不要拿自己太当回事;换位思考,少一点自以为是,多一点义气,做文做官,最终是做人。读你的文章就明白你的知识积累如何,同样的道理,不贪不见得就是好官,不作为是不可取的人。你为朋为友从不讲一点义气,你活着就很累,你太虚荣就成就不了大事。不管你如何表白自己多么伟大,多么清高,多么超凡脱俗,俗是生活的主流,你得生存,你得拥有什么和创造了什么,人生才具有社会价值、社会意义。有余力且心地善良,宽容而真诚,你得为人谋利益,你得做个有用的人,讲点品味,敢于承担责任,任何场合你会发现利益和环境都在改变你的心态!在人际关系冷漠的现实,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难道不是吗?“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学习中外名著,烂熟于心。只管创作,莫问前程,小说自然有小说的命运。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认识人无数。认识人多当然好,这也有世俗的观点。我感觉生活没有问题了,还是静下心来读书。学习鲁迅,学习毛泽东。鲁迅的《阿Q正传》、《药》、《孔乙已》永远是值得借鉴和用老实的态度学习的。 中短篇小说与长篇的本质区别
我刚才谈过,区别在于字数:中篇小说是故事,体现你的编故事的能力。我比较喜欢俄国超现实主义心理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他的中篇小说《白夜》、至今令我感动。
人们通常把一千字到两万左右字的小说归为短篇小说,三万字到十万字的小说称为中篇小说,十万字以上的称为长篇小说。这只是就字数而言的,其实,长、中、短篇小说的区别,主要是由作品反映生活的范围、作品的容量来决定的。 三万以上,十万字以下。短篇小说应该是三万字以下。目前形式变化多端,编辑要求中篇小说不超过三万字为好。格非的中篇五六万字,非常吸引人,关键在内容。 创作一部中篇小说要比长篇小说省时省力,反映生活的范围虽然不像长篇小说那样广阔,但也能反映出一定深度的生活面,人物、情节介于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之间。 中篇小说是作家们比较喜欢的创作选题,广泛地、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方面,远远超越了长篇小说,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小说创作主要功能是题材新,主题新,描写准确,语言生动。 中篇小说通过人物的言行、非常巧妙的细节和故事情节刻画你所要创作的人物,运用心理描写、肖像刻画、行为语言突出人物,有的是传统表现刻画人物,有的特别注意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挖掘人物的灵魂。 王蒙在《蝴蝶》里吸取和借鉴了西方意识流的方式,集中体现了自由联想、内心独白、象征等艺术手法,突然描写张思远的内心活动,剖析他的精神世界。张思远这个人物在外形上和性格方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虽然不太突出,但他的内心活动的轨迹,他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精神状态,给人读者深刻的印象。 有那么一段时间,有的人主张小说可以没有人物没有冲突,但是,事实胜于雄辩,那是行不通的,读者会抛弃作家的。 有些作家描绘人物内心世界,其目的都是为了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更加丰富、真实,给人以立体感。这应该是作家的探求,偏重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是一大突破,但不能偏激。小说永远离不了人物,一个好的故事。这种结构有人为的直舒胸意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 生活体验和拥有丰富而厚实的生活积累,善于思考,厚积薄发,促使中篇小说的崛起和繁荣。 中篇小说自身的特点,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除了以其字数的多少来区别外,它还可以以反映生活的容量来区别。短篇小说构思较快,写作灵活,能够较迅速地反映生活,因其篇幅较小,往往只能反映生活中的某一个片断,当然也具有点水见太阳的功效。 长篇小说与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相比,它能反映更深广的生活,场景广阔,人物众多,故事完整,但由于它构思的时间和写作的时间较长,而不能迅速地传递给读者。中篇小说兼有两者之长,既能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又能蕴含深层的生活内容,不像长篇小说构思时间长创作也疲惫。 编辑朋友们说:“长篇小说是文学市场的宠儿。目前畅销书都是长篇小说。虽然不是经典作品,这是一种文化现象,值得作家思考。 短篇小说也有开始,内容和结尾。开始讲明小说所要叙述的问题。提供解释故事背景和人物性格的材料,使小说叙述问题符合逻辑又有趣味性。结尾表现解决了小说开头提出的问题。小说主体就是故事本身,它表现人物在一系列社会交流中,小说主要是叙述性语言。叙述性趣味性和情节,所包含的独特细节十分重要。而在危险中,重要的故事情境。没有一种情境,就不会有情节趣味。所以趣味性也是描述的趣味。 举例说明:美国著名文学家欧?亨利写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它通过写在圣诞节前一天,一对小夫妻互赠礼物,结果阴差阳错,两人珍贵的礼物都变成了无用的东西,而他们却得到了比任何实物都宝贵的东西——爱。德拉将一头长发卖掉给丈夫祖传的金表配了表链,而丈夫吉姆却卖掉金表给德拉买了全套的梳子。悲剧式的情节让特定时代背景下夫妻之间的爱更加深刻。如果你想创作短篇,你必须反复品读,小说中的细节。那就是“表链”和“梳子”。读后令感叹,回味无穷。 《项链》是莫泊桑短篇小说创作中的精品,也集中代表了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艺术特点。是的,大师的作品,善于思考,开掘深厚,巧妙构思,世人称赞。 小说通过写玛蒂尔德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的小故事,写出了当时社会的上、中、下三等人的生活状况,从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分化的现状,从三个不同等级的人们的不同生活的对比,从对上层人士浮华生活的虚伪和毫无价值的批判的高度,描写和讽刺玛蒂尔德的虚伪心,这样就显出了作品的力度和深度。 这个短篇小说的开头非常重要。虽然简单介绍主人公,说明她羡慕富有生活的妇女。情节和开端是她丈夫接到教育部长的舞会邀请信。随着从逆境再到顺境的思路,安排一个细节,邀请信为它们夫妇打开了希望之门,但是,没有舞会和首饰。使他们陷入困境,于是借来项链,买来舞衣,舞会上一时很风光,眼看玛蒂尔德踏上成功之路,不料乐极生悲,她把项链弄丢失了以后,这就毁掉了她的希望和青春。这样一波三折的构思,仿佛是对玛蒂尔德的虚荣心进行了反复的有力的摔打,达到了讽刺和批判的目的。 意外的结尾:这是一个非常绝的细节,项链原来是假的,这一下把读者的思路引入新的境界,读者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玛蒂尔德从借到丢,再赔项链的故事,得到一个新的启迪,作品不仅加深了它的讽刺性,也具有深度和现实意义。 不管是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中,人物最终面临的是两难的选择,像真君烈女在生命与荣誉之间的选择、苏菲面临舍弃亲生儿女的选择、林鹤鸣面临事业与金钱的选择等。只有人处在两难时不得不选其重的时候,人物品质的高贵与低下,其人的本质就会跃然纸上。当然,通俗的,武侠的内容,甚至残暴、恶毒的选择同样在揭示人物优劣的本质。文学即人学。把人物写活了而且被人们称赞而写入历史才是作家追求的。 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的弱点。阿Q画圆是细节。他的口头语妈妈的突出他的性格。 鲁迅先生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所以,阿Q又是现代的某些人人的魂灵。同时,由于人类各民族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类似的病态心理,因此,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是对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精神弱点的形象概括。 鲁迅先生的《孔已乙》,是经典的短篇小说,开头介绍了“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鲁迅创作了一个落魄的穷秀才的人物形象,是的,我一认为是经典。用一系列的细节组成,非常耐人寻味。“四文铜钱,一碗酒,茴香豆。”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认为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茴香豆的茴字的写法: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人物的性格特点,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作为人物运动的形式出现的。所以,鉴赏故事情节应以事见人,将人物性格与情节联系起来分析。鲁迅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周围的人嘲笑他、与他争辩的情节,正是要表现孔乙己偷窃、迂腐的坏毛病。孔乙己教我“茴”字的四种写法和分豆给孩子们吃的情节,又是为了表现孔乙己的自傲和善良的品性。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后爬着到酒店喝酒,又谎称腿是跌断的,这些情节则表现他受欺凌的悲惨命运和讲面子的弱点。小说就是通过这一系列的细来完成对孔乙己复杂性格的刻画的。阅读鉴赏时,要逐一分析,挖掘细节的意义。 短篇小说可以是夏日阳光,秋天霜露,海边浪花,花开声音,以及原野的气味。从中取其一点,行成独特的景观,达到无法复制的境界。总能读出温馨甜美的神韵,长篇飘散着人生万般味道,并不是对单一的吟倾,而是带着独特的视角,去关照过往的生活和流逝的情怀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望,所以,读到让人心动的细节和流连的情致,引起情感的共鸣才是受众喜爱的作品。 长篇也好,中篇短篇也罢,它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故事情节是创作典型性格的基础,优秀的短篇小说是细节,是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推动情节发展,这与塑造典型性格紧密结合起来,小说的发生、发展、高潮的程,也就是塑造典型性格的必要因素。故事情节越典型,越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真实性,细节是利于典型人物性格的塑造;如果没有典型性格,故事情节再曲折生动,但主题思想不会深刻。 小说的情节都是虚构的,故事来源于生活,通过整理、提炼和加工,要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故事集中,完整,真实,具有代表性。 故事情节从开始到结束都有着非常精确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也就是贯穿在整个作品中的情节线索。这条贯穿整个作品的线索,情节的来龙去脉也就突现出来。这是我们鉴赏情节读懂小说的手段。不过,小说的情节线索并不是指我们一般所说的时间线索或空间线索,而是指作品里的矛盾冲突,构成的情节发展线索。我们读过鲁迅的《祝福》,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矛盾冲突,这是构成小说情节的主要线索。由于作品篇幅长短的不同决定了作品内容特点,小说的情节线索又有主线、副线和明线、暗线之分。鉴赏小说情节,如能抓住情节中的细节,理清来龙去脉,将有助于我们欣赏作品时把握全局,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创作动因,达到有利地借鉴。故事与情节的关系,故事是小说行成小说的整体;情节是小说的具体表现。围绕故事叙述,以情节体现真实,故事是骨架;情节是血肉。故事来自现实生活,情节是细节的想象。小说中的故事主要是写什么,而情节的变化才真正告诉你如何写小说。人物命运永远是真理,细节是构思中的真才实学。 网络文学现象
网络文学成为一种现象,那你就得用心研究研究,紧跟文学发展的新形势。这种文学现象的出现也是时代的进步象征,网络文学有精华但也有糟粕。出现的快消亡的也迅速。大多满足一些生理感觉,缺乏叙述语言的诗意性,有人说网络文字既将替代纸质图书,不过我相信纸质书籍不会消亡,文学也不会消失,这不仅仅属于个人爱好与习惯,应该是人类精神的需求。真正酷爱文学的人就是殉道者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而不是玩弄文学。
至今仍然有人偏爱纸质书籍,用笔写作,感觉要比用电脑更具真实性、亲切性。是的,利用汉语写作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和幸福。古老的民族文化发展至今,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生存乐趣,精神氛围以及悲欢离合的故事。我们在学习借鉴中西文化的精髓的同时发扬光大民族文化从而走向世界。小说创作追求一种完美境界将永远伴随着人们,对于生活着的人类和那些生活中存在缺憾的人们将具有永远的精神慰勉价值。 文学创作最大的价值在于给我们带来心灵的慰藉,是一种不需要偶像的神圣的宗教。网络文学也是人们倾心打造的一座精神家园。我以为,真正的作品是同人类的最高尚的精神是相互依存的,像《离骚》、《桔颂》。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是从人类灵魂不甘于屈服的时候起步的。最初的诗总是充满了人类丰富的想象和神话的意境。 网络文学是现实中遭到压抑而迷茫的精神提供了一方净土、提供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桃花源。这个世界比我们所生存于其中的物质世界更美丽更富有,因此,让我们在遥远的地方彼此想念,彼此欣赏又执著相守。 语言是衣饰,思想是骨骼,灵魂就是血肉。从容生活、感悟美好,在网络上写作,把自己的血肉通过语言的载体,让思想的骨骼化作沟通的桥梁,真诚相交的驿站,流连忘返的文学圣苑。沉浸在美妙的境界中,挽着美丽的梦追赶着生活的理想。 目前网络扎根不深,也是浮躁的一种社会现象。不像静心后捧起一本书细读,习惯读书破万卷能够培养心性,性格。拿一枝笔慢慢地写,当然,网络会在年轻人身上扎根。如果历史知识,生活积累的根扎牢了,扎深了,那么网络写手的生长也会真正开始走向世界。这是因为网络全球化,就像一根小草,高矮不说,根与根相连,盘根错节。常常会发现网络的大众化,手机亦可随身阅读。网络文学生长容易,蔓延讯速,能够扎多深的根很难说。创作是一个思维能力酝酿的过程,而网络文学属于快速,轻捷,水过地皮湿。串皮不能入内作品也就很少让人心动。 人们似乎偏爱追逐那些潮流,抓住新生事物,网络最初不被人们看好,现实的现象却是和网络粘连在一起了,如同手足。有人担心会丧失传统文化、忘掉书写,我想不会消失。前些日子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的成语大赛,超出人们的想象。我们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就像文学创作不会消失,那是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精神享受。我相信网络大有发展前途,与纸质书籍相结合,因为生活的快节奏让人们心理失落,总有一段时间你会慢下来反思,等等自己的灵魂。 当前在网络上,很多人是因为兴趣写作,尤其是青少年作家,当然包括美女和小资情调的作家。他们具有自己的优势,就是完全凭兴趣、个人的感受,文字语言以自我为中心,大多以第一人称。我去了什么地方,碰到了什么人和什么事情,他乡遇故交,或者是好久不见,于是谈起了往事和个人情感等。仔细推敲,欠缺文学底蕴,但语言情节非常时尚,迎合了青少年的好奇心理,拥有一批众多读者。这也特别显明的时代特征。一阵热闹过后,一声叹息,留给人们多少深层次的思考呢?这是值得研究和格外注意的现象。 我们生存的这个现实世界,我们的生活周围就像飘起一团迷雾,而每个人都在干什么,你又看得非常清楚,在当前的创作当中,那个作家的作品能够炸开一片迷雾呢?引起真正的轰动?恐怕很少有人激动。现在的人们也不是多么的浮躁,而是漂,就像河流上的木材,深入不下去。作品没有思想性、独特性,甚至思想特别贫弱,真正有深度的作品呢?现在为理想而写作的人不多了;追逐物质欲望的人多了起来。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思想意识流于浮浅。真正做到谦虚谨慎的人很少,自以为是的人到处泛滥,如果你不深入生活,刺探人性底蕴中最实质的东西,你的作品怎么能够深刻?怎么会让人感动? 我感觉没有真正的思想性,前瞻性,看不到真正有价值的作品,没有思想。这是很可悲的。另外,没有惊人的故事叙述,生活中惊人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小说中却没有发现。缺乏创新意识。 再有就是网络写作出来的人物空洞,落俗,缺乏震撼力。包装的非常精美流行,帽子戴得太大,某某名家联袂推荐,良莠参差。搞得非常玄乎。当然,有的人请媒体作秀,舍得花大钱,到处瀑光走秀。热闹过后,又是一声叹息。 我想:我个人也处在浮躁的时期,甚至漂。也许因为身体欠佳,深入不下去,读书太少,上网太多。写作是极其个人的事情。寻找与众不同的东西,争取写出好的作品。当然,你应该为正能量而创作,成为健康有力地精神食粮。 真正创作出有思想的作品,就应该静下心来,给自己定位,寻找差别。自己的差别就在生活中寻找。拨开层层迷雾,靠近自己,亲近自然,现代人就是离自己太远了,离真实太远了。文学是解决人与现实的矛盾,改革是解决人与物的关系。历史上也是如此。一部好的作品,是思想,是生活以及品位决定着的。差别就是不同于这个世界。还有一种现象,有的人就是到处吹,吹的跟真的一样。比如浅,生活非常深,而某些作品给人的印象非常浅、散的现象,也可以说是漂,大家都非常深刻,一些作品非常漂,没有自己的定位。人物太熟,语言太熟,个性太牛。流于表面的又非常娇艳。做作和虚假,让人昏昏入睡。 总体现象是缺乏真实的具有震撼力的作品,有一部长篇是写历史的,作者把传统故事历史事件与网络语言结合的很美丽,语言和文学性不强,却非常畅销,为什么?就是因为它很真实。作者对明代历史颇有研究,他的感觉就独特,这就能引起人们的兴趣。现在没有一个读者傻乎乎去看一个作家生编硬套的东西。因为你创作的东西缺乏真实性。例如现代社会产生的网络,网络世界无所不包容,什么内容都有,你想选择一个故事延伸,改造,从而行成自己的作品,那是很荒唐的,人们立刻就会发现。同时也缺乏真实的体验,怎么会引起读者的关注?真实才是艺术创作的生命。所以说,要想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必须寻找自己,寻找差别,给自己定好位。看一看经典,让自己的作品具有冲击力,行成自己的风格,就是有自己独特的东西,为着理想而创作,不愧于这个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结束语:
说了这么多,都是浅显的体会,有废话也是学习的结果。有朋友经常问我,你说句真心话,“我不做生意了,我在看书,你说我能不能当作家?”
朋友的问话这我一笑了之,不过事后我想,其实道理非常简单,人人可以当作家。那要看怎么才能当上作家呢? 第一,首先你得读书,读二百部中外名著。读不了那么多,读一百部五十部也可以,但是,你最少得有十部长篇小说烂熟于心。这包括创作中篇小说、短篇小说也是如此。 第二,你得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想象力,不会想象就不会创作。不坚持学习就没有顿悟,什么是创作灵感,长期坚持,偶有所得。 第二,生活积累。敏锐的嗅觉与语言天赋。构思和编故事的能力。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刚才我说学习毛泽东,我们的领袖一生热爱读书。最初的思想意识,是他学习了王阳明的心学,从而让他感悟当时的中国,创作了一篇警世之作《心之力》。做什么能否?请问一下你的心——你的自信、你的精力、你的健康、你的品味。你就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
|
|
独上月楼
|
2015-10-13 01:37:54
【新雀之巢巢友聆听石佛作家讲座有感】
【编者按】石佛先生是一位高产的作家,长篇小说就发表了十余部,中、短篇小说更多。作为一位鲁迅文学院培养出来的专业作家、作为中国作协的会员,石佛先生这篇关于小说的讲稿本来是可以对我们大谈文学理论的(虽然他曾经不屑于理论)。但石佛先生没有这样做,这篇讲稿完全是石佛先生的小说创作心得体会。在我看来,这更加难能可贵。从文学与生活;长篇、中篇、短篇小说的异同;阅读与借鉴……乃至稿酬与版税。石佛先生毫无保留地向我们介绍了他的个人经验,这无疑对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来说是大有助益的。用平实、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文学的执着和诚恳,这是本人读了这篇讲稿的第一感受。推荐阅读。编辑:大慰
1 楼 文友:柴英 2015-10-11 13:18:53 哇!太棒了,对我这样的小说门外汉这是太有用了,太及时了,我还没来得及细细阅读,先发表感慨。谢谢石老师的辛勤劳动。。 回复1 楼 文友:石佛 2015-10-11 21:36:00 谢谢柴英英来访。问候快乐开心 2 楼 文友:大慰 2015-10-11 13:39:18 在文学体裁中,我认为小说是最具有艺术性的。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作为虚拟的文学样式,小说的整个创作过程就是个创造过程,小说的人物、情节、情境,无一不是作者创造出来的。我有个通俗的说法——小说要让人一眼看上去就是编出来的。当然,编得好不好,有没有趣,有没有意思,这里面大有学问。 小说的编不是胡编乱造,要“来源于生活”,要有“艺术的真实”。但也决不是生活的原样照搬,要“高于生活”。这里又有学问。 相比之下,小说创作是较讲究技术的。所以,关于小说创作技术的讲义多如牛毛(尤其在西方)。这也让人对小说这种文体产生了已经程式化和教条化的诟病,言下之意——小说这个体裁已经没落了。 其实不然,相对讲究技术并不是唯技术。和所有艺术形式一样,小说创作也是发之于情的。没有充沛的情感不可能产生好小说。艺术创作中的灵感、冲动、激情,小说创作一样也不能少。在文本形成上,小说相对理性。鲁迅说“文章是改出来的”,我想主要是指小说。散文是完全可能一气呵成的,完稿后往往很难改动,改动过的散文常常会失去其气韵。小说不同,小说完稿后往往要经过刀砍斧削或者整块搬动。总之,小说更讲究技术。 一篇优秀的小说作品会有一种意境(或者说境界),这和散文、诗歌以及其他艺术形式没啥区别。情、技、境,艺术总是逃不出这个框框。说是个框框,其实是个几近无垠的东西。我们大可在这个框框里恣意挥洒。 回复2 楼 文友:石佛 2015-10-11 21:41:40 谢谢大慰的编辑。关于情境与意境,我考虑过,那是更深层的小说理论。初次和作者交流,就是朴素的道理,真实的体会。基本地写作方法,上升到理论需要更长的篇幅。读者也不喜欢。解决现实问题,那就是怎么写,如何写,写好了小说再探讨情境和意境的问题。你说呢? 3 楼 文友:老树老树 2015-10-11 13:57:00 小说的创作,是对于生活的再加工,是一项艰苦、细致的深度脑力劳动。这是石佛对于自己在体验生活、积累素材、萌艺术构思、艺术表达上的体会谈,耗费心血得来的东西,弥足珍贵。 男人的力量原夲就不是来自肉体,而是他的精神和思想的外化与延伸而已。 回复3 楼 文友:石佛 2015-10-11 21:43:03 谢谢主编前来指导 4 楼 文友:含笑花 2015-10-11 17:21:32 很少能看到完整的小说创作理论知识,今天读来受益匪浅,必须要多读几遍,要慢慢消化才能真正吸取精华。感谢石佛老师的细致讲解。遗憾的是江山网站没有个人文章收藏功能,向这类好文章应该收藏起来,慢慢品读才是。 位卑言轻布衣身,我以我笔写我心。 回复4 楼 文友:石佛 2015-10-11 21:43:41 谢谢朋友光临,握手 5 楼 文友:闲妹 2015-10-11 20:30:46 石老师15014字的讲座太及时太好了,对我们初学者来说太有用了,从你的讲座中学到了许多,也明白了创作小说的许多道理,比自己摸索领会强的多,起到了引路的作用。谢谢石老师。 回复5 楼 文友:石佛 2015-10-11 22:03:53 谢谢闲妹大姐,我会随时修改。多多指正 6 楼 文友:素馨 2015-10-11 21:34:09 石老师的讲课内容非常全面,而且不像有的那样“高大上”,所以更实用也更有用。学习!学习的结论,我个人的总结是:观察生活,多读好书,深层揣摩,有意模仿,自如创作到逐渐形成自己的格局,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坚持、再坚持、坚持到底的过程。 借用中医手段,切脉世间冷暖。 回复6 楼 文友:石佛 2015-10-11 22:42:15 问候素馨,言下有理 7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5-10-12 00:50:59 石佛作家的小说创作讲座我先是在QQ上聆听,感觉很受启迪。讲座内容发表后,再读,更加深了对讲座的理解。我认为,讲座很成功,也很精彩。 主要特点有四 :第一,深入浅出,都是自己小说创作的体会谈,便于理解和掌握;第二,理论与实践交相辉映,有较强的指导性;第三,运用案例教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第四,对于初涉小说创作的作者,是一个很好的入门性教材。 我体会最深的有四点:第一,小说创作始于爱好;第二,多读名著是最好的“捷径”;第三,设置悬念是小说创作的重要环节;第四,丰富的想象力的小说创作的基本功。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回复7 楼 文友:石佛 2015-10-12 07:59:21 社长的思路与指点非常清晰而有条理,感谢用心品读 8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5-10-12 01:11:21 雀之巢大散文起家,相较而言,小说创作是短板。作家石佛是小说高产作家,也是社团的小说创作主力,为雀巢小说创作的繁荣立下汗马功劳。 今晚,他作为雀之巢文学社团的代表,在江山夜校举办了小说创作讲座,本文便是讲座的全部内容。 借此,请允许我代表新雀之巢社团向石佛表示由衷的感谢和祝贺,你是好样的! 更期待,有更多的巢友(比如闲妹),成功完成由散文创作向小说创作的转变,涌现出更多的小说作者。 石佛,辛苦啦!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回复8 楼 文友:石佛 2015-10-12 08:01:07 不苦,跟着社长走长征路,只要有爱有信仰,一定会幸福。 9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5-10-12 01:17:31 不瞒大家,从今年起,我开始订阅《小说选刊》,也想斗胆开始小说创作。但因杂务缠身,没有好好读上几篇,对小说创作依然充满困惑。 今天听石佛老师的讲座,很受启发,收获多多。 最后,作为学生,我想请教石佛老师一个问题:对于初学小说创作的作者而言,最容易出现的困惑有哪些?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什么?如何避免、克服和纠正,给我们这些有志于小说创作的写手以指引,防止走弯路。 谢谢先!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回复9 楼 文友:石佛 2015-10-12 08:07:12 社长有心尽而能行。语言没问题,组织故事,寻找典型的细节。看看鲁讯的孔乙已,那是短篇小说的标本。生活中的故事有合理性,小说中事件要拧巴,最后达到合理性。 10 楼 文友:王希萍 2015-10-12 07:45:15 昨晚因为听另一场课,而耽误了现场听师傅讲课,但幸好哲理有文字记载,太棒了!石佛是大作家,是雀之巢的骄傲!但人品更好,谦虚、随和,很有好人缘!祝贺石佛! 回复10 楼 文友:石佛 2015-10-12 08:08:26 王姐好,注意身体。感谢光临指导
11 楼 文友:夏日清荷 2015-10-12 07:52:08
石佛老师的讲座太好了。真的是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讲座内容深入浅出‘贴切实际‘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对初学者有很好的指导做用。对于小说创作‘ 我总是敬而远之的‘ 原因连自己也说不清。 今天听了老师的讲座‘使我茅塞顿开。多谢石佛老师‘您辛苦了。
小小职员,爱好摄影,喜欢写字
回复11 楼 文友:石佛 2015-10-12 08:12:00
我们是一家人,不客气的。一点雕虫小技而已
12 楼 文友:风中的云儿 2015-10-12 08:43:38
受益非浅!写小说的确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等云儿有时间再多向老师学习!祝秋安!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回复12 楼 文友:石佛 2015-10-12 09:30:58
谢谢风中的云儿
13 楼 文友:鸿渐于陵 2015-10-12 09:19:18
这是我在江山看到的最好的讲座,实而不虚,诚而不伪,深入浅出,切中要害。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对小说创作有愿景的文友应该立即行动了!
我没有个性,所以不签名。
回复13 楼 文友:石佛 2015-10-12 09:33:23
谢谢鸿渐于陵,握手
14 楼 文友:杨柳依 2015-10-12 09:38:38
我曾尝试过写小说,但写得不好,我写出来的小说,人家说更像散文,哈。听了石佛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以后还得多向石佛老师学习。石佛老师辛苦了,谢谢!
热爱文学和音乐
15 楼 文友:石佛 2015-10-12 10:11:11
谢谢你的来访,握手杨柳依友
为人生也为艺术
16 楼 文友:苏庸平 2015-10-12 11:01:09
感谢石佛先生为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我相信,这里不仅仅可以了解小说的创作,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知道小说的阅读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更会使更多的新人产生创作的动机,这是一场及时雨!赞——赞——赞!!!
曾经沧海难为水,千年故土变桑田。淡定冷眼看世界,与世无争度流年。
回复16 楼 文友:石佛 2015-10-12 11:14:27
谢谢教授的评语,问候健康快乐。
17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10-12 14:46:39
粗读一遍,先收藏,好好学习老师的讲座。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回复17 楼 文友:石佛 2015-10-12 19:28:25
谢谢您的来访。握手
18 楼 文友:邵魁先生 2015-10-12 16:28:13
佛爷的讲座有理论有实践,创作有成就有深度,为人有诚心有诚意。好作家,好兄弟!
回复18 楼 文友:石佛 2015-10-12 19:29:10
魁哥过奖了,问候您健康快乐
|
|
|
石寸雨
|
2015-10-13 08:39:21
讲座很好,谢谢石佛老师的心血。
|
|
|
菊惆
|
2015-10-13 11:24:56
学习石佛老师的课程。想念那段时日的相聚。
|
|
|
空中白雪
|
2015-10-13 22:11:56
感谢石佛老师关于小说创作的全面系统讲座,受益匪浅,值得反复学习。
|
|
|
馨语馨愿
|
2015-10-14 14:17:39
来学习一下石佛老师精彩的授课,祝文友们创作快乐!
|
|
|
刘师兄
|
2015-10-14 23:57:34
感觉说的就是自己心中的感觉,不过又说不出来,长期坚持,偶有所得。看别人的小说需要用心看,心中能悟,才有所得。
|
|
|